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157章 远洋探索条件,京师火车站!【求追订】

朱标还在思虑。

刘宽则道,“灭北元以及征服高丽、日本,确实不是探索美洲的必要前提条件。”

“不过美洲大陆毕竟遥远,即便微臣能给出前往美洲的大概航线,以大明目前的航海水平,派人过去也是九死一生。”

朱元璋道,“只要能提前几年从美洲带回玉米等新农作物,探索队伍九死一生也值得——凡因此事而牺牲之人,咱都会厚恤其家人,甚至可荫其子孙。”

“咱相信,厚赏之下,大明愿意冒险去探索那美洲的大有人在。咱多派几支探索船队过去,总有一支成功归来!”

听此,刘宽便明白,朱元璋其实对此事决心已定。

这时朱棢出声道:“咱觉得父皇说得对,探索美洲关乎我大明千秋霸业,九死一生算不得什么。”

朱檀眼睛一转,同样发声支持,并且他敏锐地把握到,需要劝说的关键人物是刘宽。

便道:“老师,之前你讲述西夷开启大航海之事时,可是曾盛赞他们花费上百年时间,无数人前赴后继地到未知海域冒险,才先后开辟了绕过非洲通往东方以及横跨大西洋的两大航线。”

“西夷做得,难道我们大明人就做不得?若如此,岂不说明我大明人不如西夷?”

听了朱檀这番话,刘宽无奈一笑,道:“若能早几年打通通往美洲的航线,于大明确实大有好处。”

“微臣回头会即将北太平洋航线的相关资料,以及远洋探索所必须的技术等资料尽快整理出来,交给陛下。”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你能想通便好——要做大事,就不能太过顾虑周全,得有魄力。”

“至于说牺牲一些人,你看那古往今来之雄图霸业,哪个不是建立在尸山血海上的?”

“再说了,既有你给的资料,咱也会尽量让探索船队多做准备,给予他们足够的钱粮物资,未必就会死多少人。”

“而一旦玉米等美洲良种被带回,推广种植,便可令大明发生饥荒的可能大大减小,不知能活多少人性命。”

“孰轻孰重,善恶大小,不是很容易分清吗?”

朱标一直在思考。

听了朱元璋这番话,他便吐出一口气,干脆不就此事发言了。

接下来,朱元璋则又向刘宽询问了一些关于远洋探索的具体事宜···

进行远洋探索的首要条件,自然是得有合适的船只。

作为明史爱好者,刘宽知道,经历过两宋及元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航海技术和造船业也大发展。

及至明代,中国的造船业及航海技术其实已经颇为发达,且领先全世界。

若非有足够好的基础,也没有后来郑和七下西洋并远航至非洲的壮举。

明代中式海船,在船体上不仅有吃水深的V字形设计,其前尖后硕的独特设计利于乘风破浪,也是一大优点。

至于水密仓、多层甲板结构以及升降舵的存在,更是远超同时代欧洲船舶的设计。

最后,中式硬帆不适合远洋的说法也并不准确。

硬帆相较于软帆主要有两大缺点。

一是,在占据同样大小的空间时,硬帆所受风力不如软帆多,意味着其受风时的最高航速不如软帆。

二是,硬帆不如软帆容易制造和安装,其重量大,便要求依托的桅杆更高更结实,应用于大海船的上限较低。

然而中式硬帆相较于软帆的优点却更多。

其为平衡式的梯形斜帆,可根据风力变化进行灵活卷放。又因为是硬帆,需要的缆绳很少,操作起来不仅远比西式软帆简单,也更加灵活。

也因此,使用中式硬帆的船只所需水手要比西式软帆船少得多。

再则,西式软帆破一个洞就废了,而中式硬帆即便破好几个洞,仍有良好的受风效果。

当然,后世传统西洋软帆船,也有一些值得中式帆船借鉴的地方,比如说三角帆。

中式硬帆接近四方形,其实也能通过操纵达到一定逆风航行的效果,却不如三角软帆效果好。

所以,后世传统的中、西方海船其实各有优缺点,若非放在特定环境下,难分高下。

刘宽电脑中存储的海船资料则以后世西洋软帆船为主,他早已让春兰、秋月全部照抄下来了,回头交给老朱就是。

大明造船业只需从中汲取精华,便可变得更加先进。

至于汲取成功的可能,刘宽并不怀疑,因为后世就有成例。

后世在大航海时代走南太平洋航线的马尼拉大帆船,在中国人眼里是西洋船,可在欧洲却被称作中国帆船。

为何?

就是因为马尼拉大帆船融合了太多中式硬帆船的特征(优点)。

它之所以被称呼为马尼拉大帆船,是因为建造于马尼拉。西班牙人殖民吕宋时,当地以华人为主造船业已很发达,于是这些优秀的船舶理念、设计便让欧洲人学去了。

欧洲造船匠人能有融合中西的智慧,中国造船匠人自然也有。

远航成功的第二条件便是导航。

这一点,此时的中国同样遥遥领先。

宋元之际,牵星术便已经发展成熟,全名“过洋牵星术”,甚至诞生了牵星板这样专业的工具,可通过观测北极星来辨别维度。

由指南针改进成的航海罗盘也已经成型。

此外还有量天尺、测深锤等辅助工具,甚至还会利用“指南鱼”这种导航生物。

刘宽只需将电脑中的六分仪资料拿出来,让航海人员具备在白天辨别纬度的能力,大明航海技术便算是发展到了风帆时代的顶级。

船只搞定,导航搞定,剩下的如饮水存储、维生素获取等远航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早就被中国古代先民解决。

这么一算,此时的大明确实能在短时间年内便拥有远洋探索的能力。

···

···

十月下旬,天气已不止是凉爽,且带上了寒意。

刘宽、朱标各系了件披风,出现在竣工不过两日的京师火车站前。

朱标放眼望去,只见他们所处之地是一个还算宽阔的广场。

地面并非砖石铺成,而是灰色的水泥地,纵横皆超过千尺。

水泥地上划有一道道横纹,中间又夹杂着下水沟渠,渠口则以精钢铸造的网板镶嵌。

整个广场上,目前除了边缘有一些水泥、砖石砌成的长椅,便只是中间有一座旗台——上面旗杆高高耸立,红底的龙蟠日月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醒目无比。

在水泥广场的北边便是京师火车站的主体建筑,一栋两层大楼。

大楼八开的正大门上方挂着一个巨大的匾额,上面是朱元璋亲笔书写的几个大字——京师火车站!

这时,刘宽在一旁介绍道:“太子殿下请看,这栋大楼虽然外形上仍与大明当下建筑风格相似,实际却是以砖石、水泥为主要建造材料,关键部分甚至使用了钢筋与混凝土,只有一些不紧要的地方才用木制结构。”

“正是因此,这栋大楼及其周围的一些房屋,才能在四个多月就建好。”

其实在朱标、刘宽来看,眼前这栋京师火车站建筑物仍比较简单、粗犷。

这是没办法的事——虽然老朱鼎力支持,钱粮、物资、人力任凭调用,可五个月不到的时间终究有些短,能建成这么一座看着还过得去的火车站已经不错了。

将要开通的徐丹段铁路六座火车站中,也就京师火车站代表着铁路局的脸面,才有这般待遇。

剩余的五座火车站,按照铁路局的规划,如今都只是在铁路边建造一长排的候车棚,再在附近建造一批仓库,外加一个挂着“某某火车站”的大院,便算完事。

“走咱们进去看看吧。”

朱标在广场上眺望了会儿,便下马,在刘宽、张金饶等科技司官吏的陪同下,走向京师火车站大楼。

“太子殿下请看东边那栋小楼,便是日后铁路开放民用后的‘售票处’。”

“百姓须得拿路引在那边买火车票,然后再来大楼一层。东边的六扇大门日后将改造成三个检票口,百姓在那里将火车牌给检票员检验后,方能进入大楼。”

说话间,刘宽已经引着朱标从西边的六扇大门进入了大楼一层。

只见里面也都是水泥地面,目前什么都没有,显得相当空旷、宽阔。

刘宽又指向西大门后面,道:“那里日后会建造三条安检通道,由安检员负责监察乘客的行李,看是否有违禁物。”

朱标看到这里,回忆起电影《人在囧途》中的一些场景,便道:“我记得应该有专门安检的机器吧?可能造出来?”

刘宽道,“安检机器科技含量不低,当下造不出来,也没必要。”

朱标又道:“我记得似乎还有一种可显示火车抵达时间的机器,就像是特大平板,你们准备用什么替代?”

刘宽道:“那是显示列车抵达与发送时间的,我们可以用公告栏代替。再派几个大嗓门的,配上小铜钟,在列车将要抵达前大声通知乘客就行了。”

朱标与刘宽交谈时,张金饶走在另一边一声不吭。

刘宽所说的绝大部分他作为铁路局主事都听过,但朱标的少数话语他却听不懂,比如说那什么安检机器、特大平板。

虽然迷惑,他却很识趣的没问。

言谈间,一行人穿过大楼一层的后大门,便瞧见了百步外的铁路,以及搭建在铁路旁的棚式建筑。

这建筑一目了然,没什么好看的,刘宽便没带朱标上前去,转而带朱标上了火车站大楼的二层。

“太子殿下请看,这里将是火车站官吏办公的地方——足以容纳上百人办公而不显逼仄。”

大楼二层也是没装修的毛坯状态。

朱标发现,这里窗户比大本堂开的更大、更多,可以预见将来装修好后,光照必然很好。

朱标来到一扇大窗边,向西侧望去,只见那里有好几十座由砖石、水泥建造的房屋,或是窗户很小,或是干脆没开窗。

“那边是仓库?”

“正是。”刘宽点头,“因为时间紧,目前只建造了第一批,日后还会加建。”

朱标听了又观望一会儿,便道:“日后京师火车站必是物资汇聚、中转之所,这块地哪怕建满库房,也不够用啊。”

刘宽一笑,“到时扒掉一批库房,改建成仓储大楼便是了。”

朱标微微一愣。

此时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建造什么大多冲着能用上百年甚至几百年去的,像刘宽何种建造之处便想着日后重建的“浪费思想”便显得颇为异类。

但朱标知道,像刘宽这么做是最优解,有些浪费却也是不得已的。

回过神,朱标便问:“京师火车站既建成,这徐丹段铁路也该开通了吧,铁路局可选定了日子?”

刘宽笑道:“徐丹段铁路开通事宜都已准备就绪,今日之后的任何一天都可以。因此,微臣准备请陛下来定日子。”

“另外,虽说这段铁路起始点不在京师,但此番火车首发却在京师火车站。微臣希望那日,可以请殿下来主持铁路开通仪式,以壮声威!”

第二更。

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