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阴影中的光 > 69、转机

阴影中的光 69、转机

作者:薄瓜西荷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7-05 22:31: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离开甘昌县之后,韩冰久久不能释怀。

闫中合的最后一句话每天都在脑海萦绕,他知道,这句话肯定与葛晓丽的死有关。

一周之后的中午,韩冰正在市局餐厅吃午饭,突然一个灵感从脑海深处蹦了出来!

“我明白了!”他不管自己失态的样子,跳起来跑到室外,掏出手机拨打了曹立的号码。

“老韩,怎么有时间给我打电话?”曹立笑着说。

“我知道了!”

“你说清楚点。”

“我可能知道杀害葛晓丽的凶手是谁了!”

电话对面的曹立似乎在大口地喘气,过了片刻才沉声说道:“谁?”

“闫中合。”

曹立再次沉默,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你能过来一趟吗?”

韩冰直接向停车场走去,在挂断电话之前说道:“一个小时后见。”

见面之后,韩冰来不及寒暄,让曹立命人将葛晓丽的蓝色笔记本找出来。

接着,他熟练地翻到了5月17日前两周的笔记,将5月10日笔记中的“教育资金”四个字圈起来。

“发现了什么没有?”

“教育资金?”曹立思索着说,“葛晓丽怎么会知道教育资金的事情?”

“也许这个不是重点,”韩冰说,“还有一件事,闫中合在被执行死刑之前,曾要求见我一面。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原话是‘那天,葛晓丽曾到过我的办公室’。”

“有这事?”曹立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沉思片刻,“可这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原来,在与闫中合见面之后,韩冰又给省教育协会打了一个电话,得知在五月份的时候,一个自称甘南一中校长的人询问过今年教育资金申请通过的情况。

曹立说道:“难道闫中合打电话的时候,葛晓丽就在他的办公室?不对,这种事肯定不会当着她的面说。除非......”

韩冰不假思索地说道:“除非闫中合打电话的时候,葛晓丽恰好来到办公室,不小心听到了这个信息。你看这一天的日记上写着‘检讨书’。”

曹立看着韩冰手指的地方,“没错,我记得闫中合曾说过那段时间葛晓丽总是犯错,所以让她写检讨书。”

“也许并不仅仅是写检讨书那么简单,很可能是试探葛晓丽是否知晓教育资金的事。”韩冰分析说,“我想葛晓丽应该是知道了,然后闫中合就杀害了她。”

根据闫中合死前说的那句话,再加上韩冰的分析,虽然没有证据,但隐隐之中,他是凶手可能性的确比较大。

但是,仅仅凭借这一点猜测,根本无法定一个人的罪,况且是一个死人的罪。

此外,闫中合在被执行死刑之后,尸体直接就火化了,已经无从查起了。

两人看着一桌子的物证,陷入沉思,有不甘,有无奈,当然也有内疚。

他们不禁怀疑,难道这就是命吗?

凶手可能明明就在眼前,他们却没有丝毫察觉,直到凶手以嘲弄的口吻说出令他们绝望的线索,等他们明白过来的时候,却为时已晚。

从此以后,“葛晓丽”这个名字将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伤疤。

......

时间像一把剑,将过去的痕迹一点点斩断,只留下往事的残影,随风飘散。

五年时光,弹指而过,曹立已经升任甘昌县公安局副局长,而韩冰也成为了市局代理副局长,兼省刑侦顾问。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在进步,与刑侦有关的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在“葛晓丽案”发生时,DNA这个词大家听都没有听说过,但仅仅五年之后,这项技术就迅速发展起来。

DNA不仅在刑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据库也在不断完善,为侦破案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无数悬案又出现了新的转机。

虽然当年葛晓丽案没有侦破,但曹立始终没有放弃,他坚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收集到的证据一定会再次发挥作用。

很快,“葛晓丽案”的侦破工作也迎来了转机。

曹立让法医把辛苦保存了多年的物证再次拿了出来,并且从那份凶手遗留在死者体内的体液中,成功提取到了DNA样本!

于是,他便向上级逐级申请重启“葛晓丽案”。

经过一个多月的争取,市局终于同意曹立的请求——重启“葛晓丽案”,并且发出协同通告,令市内各公安机关积极配合甘昌县公安局的工作。

曹立在向市局申请之前,也征求过韩冰的意见,他也给出同样的答案:依靠当前的DNA技术,破案的概率很大。

曹立的信心又增加一层,决定从甘南劳改农场开始查起。

然而,当年关押在农场的囚犯很多都已经被释放,有些甚至已经去世。他们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一个个地查找,一个个地对比着DNA。

可是,包括叶雨进在内的所有囚犯都被排除了嫌疑。

就这样,嫌疑人的DNA一次又一次地被送去比对,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失望。

就在曹立等人无比失落的时候,身为刑警队长的李森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曹局,宛城县这边有结果了!”李森兴奋地说,“一名嫌疑人的DNA与凶手样本DNA十分相近。”

“太好了!”

“不过,”李森的语气有些困惑不解,“可能与事实相悖......”

曹立立马察觉到事情可能有点复杂,“什么情况,慢慢说。”

原来,李森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为这名嫌疑人的年龄——他已经70岁了。

嫌疑人叫袁辉,宛城县人,警方在完善DNA数据库的时候,发现他的DNA与凶手的DNA样本很相似。

不过,令所有人感到诧异的是,当年葛晓丽案的调查结果显示,凶手应该是三十岁左右的成年男子,而现今70岁的袁辉就算是在五年以前也已经65岁了,与当年掌握的情况相差甚远。

难道,他真的是杀害葛晓丽的凶手吗?

不管此人到底是不是真凶,李森立即会同宛城县公安局的同事,将已经70岁的袁辉带回局里询问。

如今,警方只掌握了DNA这一条线索,却没有其他的有力证据做依托,根本无法给嫌疑犯定罪。

想要破获一起发生在五年前的命案,显然并不容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