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雾一样的雾哥 > 第77章 跟奶奶唠嗑

雾一样的雾哥 第77章 跟奶奶唠嗑

作者:马克坚挺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1:19: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77章跟奶奶唠嗑

奶奶说周边大家庭都跟我程家与钟家有关系,闹革命前都有走通,正月都要请春客的。二次革命后就不太敢明着来,解放后就更不敢了,只保持一条,不相互加害,遇到落难暗中帮一把,平时装作不相识。如果那孩子出身黄家大家庭是有关系,祖上有一个姑婆嫁岳坑黄家,陪嫁是一冲田和两块山,田在山下浣湖,山在岳坑,谱上有记载。

对了,奶奶,你初到广州的那个五一假期,这个同学的婆娘到家送资料,看到了奶奶后,回去说这个奶奶的眼光太犀利了,有怕。她这样一说,其他同学不敢来看你了。否则当年拜访奶奶的同学可能不少哦。

嗯,是个四川姑娘。她跟苏娅说雾哥时,那声音与眼神有些不太正常,担心她勾引雾孙,就盯着她看了一会儿。说实话吧,在这方面,雾孙真做得好,难免会让有些朋友的媳妇心生羡慕,但雾孙要记得,朋友是一辈子的,朋友的妻子再好也不能打人家身体的主意。虹虹妈妈有次跟奶奶私下里说,虹虹爸爸有一个在腰镇政府做干部的朋友,想几多办法打她身体的注意,这种人不值得交。偷婆娘的人不少,偷自己朋友的婆娘就是无耻。

那时虹孙媳与弟弟都在外面读书,亲家母一个人在家,好象她家是在进村的边上,那男人半夜骑单车去喊门。虹妈没办法,在家喂了猪鸡鸭,离不开家,又不能跟虹爸讲这事。煎熬了几年。那天本是探听雾孙有两房妻子她内心有没有意见,她就说了这事,意思是如果虹虹有两个妈妈,她们两人在家就不怕咯。其实虹虹爸爸在外面偷不少婆娘,虹虹妈妈说,如其偷偷摸摸,还不如女婿那样大大慷慷,家和家旺,女人间还有商量。这个亲家母是有根基的女人,如在从前社会,是个管大家庭的好媳妇。听亲家母说,她家婆婆也是个好媳妇,如果在神农听到了,应当去陶家走一回亲戚,结识一下那个老太太。一户人家,出了能干的男人,发家可能容易,但如果没一个能持家的媳妇,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嗯,虹虹家妈妈和小婶婶都是美人,在农村,丈夫又不在家,肯定有打主意的人。爷爷每次送肉来,都带五双筷子,一般是十个同学一人一支筷子串起来吃。那个年龄真想吃肉,尤其那些家庭条件差的同学。虹虹家家庭条件好,每周她爸爸都有送吃的东西过来,一般是腊肉黄豆炒辣椒,没少给我吃咯。经常是我在想难题时,虹虹偷偷摸摸地打开瓶盖,用手拣一块腊肉塞我嘴里。如果这辈子没娶虹虹,真的感觉有负她,对不起她。

奶奶说,你爷爷打小这性格,有女人缘。从不干农活,解放前反正不用干,骑匹马到处交朋结友。如果带你二奶奶出行,老头子就牵着马走,对老二还是疼咯。现在帮我们家守房子的那人父亲是我们家的管家,什么事都打点得熨熨帖帖。现在帮我们守房子,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你叔叔每年付工资给他们,家里的土全种了菜,田也种了禾。他家的后代,我们程家要重用厚待,这是一个有好传承的家庭。动乱时,老管家经常半夜带儿子过来问家里缺不缺吃的,两父子每次每次都挑一小担米过来。是你爷爷说家里光景不差,让他们搞好自己的生活,过年时还有送几条腊肉过来。家里那些没分的山林契约,全帮我们保管好。还有家谱也收藏好。雾孙读大学那年才送回这些东西。

到了搞公私合营时,你爷爷先是组织人烧木炭,包着县政府各机关冬天烤火的木炭供应,每次都多运不少过去,送给那些管事的人家里用。多运的木炭,在这边就是多砍些柴多烧两窑火,运嘛,你爷爷反正有办法,用杉树绑成双层排再放木炭。炭运到了,还能额外赚些卖树钱给大家花,回家就走路回家。

搞了几年,去供销社工作了几年,六零年大饥饿,他辞职回家,要救族亲。对了,小燕妹几的爸爸就是顶你的缺咯,小燕爷爷跟你爷爷是小时候有朋友,你爷爷回来救乡亲,转到蔡家,跟小燕爷爷说,让桃平,就是小燕父亲,去供销社顶他的缺,当时可能花了银元,老头子回来没说,小燕出生做三朝酒喊老头子坐上席那天说了几句。这回你爷爷相当于做了两个修行的好事,一帮朋友的孩子得了份工作,二救了一大寨子的人。

老头子一直以拯救族亲为己任,那年没你爷爷回家,估计会要饿死更多的人,山下的人饿得都吃土吃草了。你太爷爷送肉与米那次,沿途有饿死的人,你太二奶奶为什么没去?就是你太爷爷知道二婆婆看不得这情形,没我与大婆婆那样心硬。回来婆婆讲沿途见到的惨状,二婆婆听了还哭了起来,在家里后宅那座观音像前焚香念经跪拜了很久。

在两个婆婆的心目中,这场饥荒,百姓受苦,是清朝那小皇帝造的孽。当年那三岁小皇帝登基,本要说‘百事宜早’,他竟然说成‘百姓吃草’,这话几十年后应验。作为皇帝,真不能胡说八道的,当朝不应验,总有一天会报应的,不出一甲子咯。当年你太爷爷说蒋先生动不动骂‘娘希匹’,总有一天,天下会脏话流行,后面不是‘他M的’充斥,有些人还以为这话很有威风,真是一种文明沦丧。

雾孙你看咯,天下总有一天离婚成潮,因为有人在正式场合套用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无法可治’。娘嫁人,如果是和平年代,丈夫不会死这么多,只能是离婚再嫁。可能要在程家立个规矩,如果不是媳妇偷人,不允许离婚。这两天要跟五老组说一声。

程阵雾踩住车,问奶奶一件事,就是南坑舅爷家的那些孙辈都不见人,干什么去了?

奶奶告诉雾孙,南坑那个雾孙的舅爷是她亲弟弟,哥哥解放后带一家回她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县城了,上次从井冈山返回时,本想带雾孙去那边看看。奶奶说她外婆家没人了,哥哥去那边打开门咯。奶奶说她弟弟家的三个孩子也去了那边,原因是弟弟媳妇娘家在那边有人,有做副县长的。你舅爷家跟雾孙一辈的孩子全在那边工作。大儿对那边的弟弟妹妹与侄子后面有关照,孙子中有一个做乡镇头头了。大儿有战友一同转业到那边做大干部。

程阵雾说,难怪南坑舅爷家一直好象比较冷落。找个时间去看看南坑的那个舅爷,送电视那次后一直没去过。小时候奶奶每年要带他去那边住几天,到了那儿,舅爷与舅奶就想起办法做好吃的。

奶奶笑了,说南坑你小舅爷与小舅奶奶已经让儿女接那边养老了,你去看什么呀。你大舅爷过世了,你爸爸与叔叔去那边参加葬礼的,代程家写了一个吓到那边人的大礼,礼金是大儿用车运过去的,但声明了不是大儿的钱,是程家的钱,请了一套锣鼓班子,为你大舅爷撑了回大脸咯。你小舅爷百年时,雾孙要记得这事,要一视同仁。二儿与大儿知道咯,钱是从二儿手里划过去的。奶奶百年时,娘家也会撑场面咯。

当年娘家爸妈过世,你两个太奶奶过去撑的场面,那时不敢张扬,只好明面一份礼,暗面一份更大的礼。是雾孙出世前那个正月,三个人两天内一块走的。金刚南坑少了,你大舅爷重金从桂东请了一班金刚,你小舅爷从老头子木材场请了一班金刚,南坑本身有一班金刚。三具棺材一次抬上山,鞭炮用牛驮着沿途放。

后面好象公社点名了这事,你爷爷的兄弟找到那个在会上点名的人说,你是羡慕人家一次抬三具棺材上山吧,这话骂得很重咯。你爷爷这个结拜兄弟上过抗美战场,荣立过二等功。对了,就是教育局李茂林侄子的爸爸。

说个你爷爷的笑话给雾孙听咯。雾孙在一中读书应该见过那个在县城码头边生活的那个癫婆,就是用小布条自己拼接成一条花花绿绿的裙子穿的婆娘。从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读不少书,后面不知什么原因癫了。长相好,身材好,就有些无聊的人去欺负人家,过几年又生个孩子,孩子生下就有人抱走了。你爷爷的木排不是停靠在那个码头嘛,有次晚上你爷爷他们在排上喝酒,那婆娘也上排讨吃的,还陪你爷爷喝了酒。你爷爷可能看这婆娘造孽咯,喝完酒将那婆娘在河里用香皂洗干净,拿套自己的衣服给那癫婆穿上,帮那癫婆将衣服用盐水浸泡再用肥皂洗干净挂在排上吹干。第二天还帮这癫婆置了新穿着,那癫婆一直安静地陪着你爷爷。直到放排下去的树全收购了,你爷爷准备将这癫婆带回家。这事传到李同珠耳朵里,同珠就是茂林侄子的父亲咯,过去骂你爷爷才作罢。四个月后,我陪你爷爷去看了那个叫凤姑娘的癫婆,当时是怕这癫婆有孩子,我硬是翻开她的衣服看了才放心。

那天晚上跟同珠一块喝酒,同珠笑你爷爷,老弟心还是好,但做法就是犯法。国家有规定,睡癫婆等同犯罪,随时可让老弟去坐牢。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当年你爷爷将凤姑娘真带回家了,可能后面不癫,是能陪我们一块生活。后面就不会生那么多无主的孩子。想想你爷爷是在修行。

老李一家正派。

教育局处理雾孙时,茂林侄子找到奶奶说了这件事,让雾孙不要怕,雾孙与苏娅都是未婚。但笑了雾孙差劲,偷的婆娘没虹媳妇漂亮,还比虹虹大,开始教育局有担心雾孙偷了学校里一个小音乐老师。那音乐老师比雾孙小五岁,也玩得好。李书记不知道你是大儿的儿子,以为你喊大儿喊舅舅。原来的耿局长知道,但不会在外面说咯,他跟你爸爸是兄弟般的同学,后面去外地工作了。现在两人还一直有往来。

继续开车,奶奶继续讲故事。

你爷爷六一年在家守了一年,你爸是大炼钢铁前一年,让你太爷爷的那个朋友送到部队去了。

你爷爷守在家时,天天在后宅看书,跟你太爷爷喝着茶谈天说地,你二奶奶那时年轻,晚上从下屋回后宅陪你爷爷睡。你爷爷每月去一次你太外婆家,也只是天黑去,清早就回来了,偶尔带你叔叔去河里捉点鱼,或者我们想吃肉时,你爷爷去山上打回猎。有次打了只三百多斤的老野猪回来,一队二队家家有份,骨头你爷爷让朋友做成了胶。

程阵雾说在土地坪当校长时,有一回去山里帮奶奶采那铁皮石斛,碰见一个猎人一次打了一对大野猪,也三百多斤一头哦,野猪的獠牙蛮长,我收在神农家里那别墅里。我全买下,送学校给老师与学生加餐。这次让苏娅送了一块回家给她爸妈吃。

雾孙做得好,老师学生能记雾孙一辈子这份好,花点钱值得。你爷爷也真是个厉害的家伙,河里和田里,哪里有甲鱼清清楚楚。有时一起喝茶,你太二奶奶只要说一声,轩儿,晚上弄个甲鱼炖汤咯。你爷爷就让我和你太奶奶准备药材,他跟你太爷爷两人散步一样走到什么地方,下水摸几下,就提两只甲鱼回来,每次只捉两只,回来收拾好就让我们炖汤,晚上就能喝上。我们常笑他甲鱼是我们家菜园里的菜,想吃就摘了来。

山上冬天那冬茅老鼠,别人是挖,他用烟去熏,其他人学他的方法吧,一般是将那冬茅老鼠熏死在地里,这方法你叔叔也没学到。你爷爷说二儿在技术上有显摆,学到了会传朋友,那这好吃的东西会绝种。你太奶奶喜欢吃这东西,每次弄了回来吃,都要喝酒到很晚才收场。其实解放后我们家日子过得更惬意。解放前,你太爷爷有许多族里事务和与其他族的关系要处理,我呢要管理自己家,还要管理两边程姓族亲的事。每年过年前,要一户一户地查看,防止过年粮肉不够咯,还要处理那些吵皮打架的事。如果遇到横蛮的,你太奶奶还要出面。解放后这些事我们就不用管了,顶多关注一下二队那些至亲。按当年同珠哥的话说,我们完全在解放后享受地主婆的幸福生活。

还有夏秋季节,山里那些水沟里有一种叫石嫩的东西,你太爷爷爱吃,你爷爷就想了一个用竹笼诱捕的方法。自己织了六只竹笼,织篾货老头子没雾孙手脚麻利,六只织了三天,雾孙可能半天能织好。天黑前放在山里那些水沟里,第二天上午去收。有些人晚上打着松明火去捉,很危险,经常有人被蛇咬伤或咬死。你太爷爷不准你爷爷这样干。收竹笼时,都是陪你爷爷一块去。收回来洗干净剖了,用红辣椒爆炒着下酒,两父子能喝一下午酒,其实只喝一壶酒,要帮他父子热几回菜。我跟你两个太奶奶呢就是用药材煲汤喝,鲜嫩。反正收一回十几只,小的放了,只留下一斤以上的。大媳妇与大女儿嫌有腥味,就单独蒸一碗腊肉给她们吃。

这个有技术,别人织了诱捕不到,只你爷爷能,这方法你叔叔后面也学会了,经常能搞到,你二奶奶也爱吃那种爆炒的。等会打个电话给二儿,让他回来弄几只吃吃。

六二年出了年就帮大队搞了个木材场。那个大队书记是你爷爷在外面结拜的弟兄。六6年,原木材场让三队与四队的造FP抢夺了,他就去山里挖药。挖药也赚很多钱咯,你爷爷胆子大,而且喜欢制造或编造一些恐怖的事或说法,让其他人不敢去有好药材的地方挖。

有次编了个大蛇的说法,把我也吓着了,多年后你爷爷才说是他编的。那时,每年都要在后宅晒钞票,否则会发霉的。我跟你两个太奶奶,用大豆盘,就是家里蒸酒拌酒药时用的大竹器。晒钞票的那天,其他人不能进后宅。雾孙也不能进。票子晒干后,用扎头发的橡皮圈按面值大小扎成一把把,再用报纸包好放箱子里,箱子里放一只蒸钵,钵里装上生石灰,这样就不长霉也不长虫子。

等到大队原先的那木材场亏本倒闭了,你爷爷又回来搞新的木材场,专门搞杂树木材和枞树。这个时候他学乖巧了,用赚的钱去结交有用的人,自己搞一部分,手下的人分一部分,公帐上保持略有赢利就行。村上头头嘛,吃还是经常有吃咯,过年过节,给点小钱,也就对你爷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跟公社、银行、粮站、供销这些单位,还有钨矿、铁矿和锰矿的头头关系搞得几好,三头两天带他们过来吃狗肉,木材场食堂里专门拴着几条狗,杀了一只添加一只。那个水池里喂着从河里平时弄到的鱼,有次你爷爷跟一个朋友钓鱼,钓了条三十几斤的青鱼,让你二奶奶回来喊我们去看,到那儿,你太奶奶一声:杀了,中餐下酒。你爷爷赶紧让人收拾那条鱼。

你太二奶奶让你大姑陪着去河边钓鱼,也不知这两人如何弄的,也钓上一条差不多大的青鱼,喊你爷爷过去抱了回来。又放进那池里。雾孙这次没去,跟赦师傅在祠堂里练武。晚上带了菜回来让雾孙与赦师傅两个儿子吃。

帮你爷爷做事的人都跟你爷爷贴心。雾孙说大队部那户人家的媳妇,娘家就是江边寨的,可能结婚前就跟你爷爷有关系。你爷爷后面没生育能力了,否则那户人家有我们程家的种。你爷爷说是挖药材时尝药时没注意,把生育能力尝没了,我与你二奶奶不相信,怀疑是烧木炭时,经常去热炭窑里出木炭蒸坏了。否则雾孙可能还多些叔叔或姑姑。

每次杀狗,你爷爷事先要砍下两斤让你二奶奶送回家来,也不多砍,但拣最好的位置砍。你太二奶奶喜欢吃狗肉。你太二奶奶没生养,你爷爷更孝敬些。按你爷爷的话说,父亲,就是你太爷爷咯,不在了,但儿子在,两个妈妈不能落难。一队一个外地媳妇骂了你太二奶奶一句绝代寡婆,你太二奶奶听了这话,回家抽着喉咙哭。你爷爷知道了,带了几个手下直接上门给了那媳妇两耳光,那户人家其他人大气都不敢出。这次后,你两个太奶奶再也不去那边,那边人家做酒席,原来要请两个婆婆坐上席的,这次后再也去,二队那边也去得少了。

可能是你爷爷有偷婆娘的原因,从不把你叔叔带木材场做事,你叔叔学了木匠,也是不干农活,到处去做功夫去了,结交了好多做手艺的朋友。跟二队的那些人关系好咯,正月请客,都是四桌,我们家一桌。

你叔叔性格上比你爸爸更象你爷爷。读高中时,开学出了门,放假还不见人回来,同学家里都拜访遍了。去同学家里都带礼物,那个在发电机厂干活的跛脚师傅就是你叔叔同学,他捡了个逃荒的妹几做婆娘,你叔叔知道了,是唯一去看过他的朋友。那次你叔叔将身上的钱全摸给那人家。打坏脚后,你叔叔也偷偷地带药过去看过两回。二儿差点从土地坪带了个妹几回来做婆娘,你太二奶奶不准。二儿可能是当年动了找婆娘的心思,后面找到你婶婶,你二奶奶又反对,这次你叔叔铁了心要娶,你太奶奶就发话,家里冷了,只一个大孙子在跟前晃不行,斌孙乐意早点结婚早点生孩子,准。我当时就没发表意见,带你妈妈去下的聘礼,结婚时才让二儿找了个朋友做媒人。也行咯,帮程家生两个好孙子。

你叔叔差点招到锰矿去上班了,若不是当年出了个矿难,死了不少工人,你叔叔就去了。是你太二奶奶拦着不肯。说我们家不愁吃穿,两个孙子不多。你太二奶奶最关心的是家里的人丁兴旺。你婶婶生下鑫孙结扎了,你二奶奶再不去你叔叔家,再不跟二媳妇娘家人说话。发现老二比二婆婆在这方面更观点鲜明、态度坚决。

说实话嘛,我们山里人家,生活比一般工人家庭要好,那些过得差的人家,有些是赌博造成的,有些是心坏有恶报造成的。西坑斗地主时斗得狠,结果西坑那些当年的积极分子都没好结果。有一个姐姐嫁西坑,幸好下放那年没回家,否则可能完蛋了。雾孙读大学那年去世了,在株洲生活,有两个女儿,跟你爸爸有联系。你爸爸在株洲工作时,对这两个表姐家的孩子有些照顾。那边跟雾孙同辈的孩子,有两个在公安工作。

大儿在部队,你妈妈每次去探亲,你爷爷都让我给大媳妇一扎票子,缝在一个贴身的布兜里,花完才准回来,因此你爸爸在部队跟战友关系好,人大方嘛,朋友就多,我们程家男人都大方。

你爸升到营长后,大媳妇去部队探亲多些。大媳妇也不行,生下玲孙后一直怀不上,在部队生活好几年,后面大儿做团长,你妈妈又在那边生活了几年,也没生个孩子,人就变少年了,否则我们家孙子还多些。二媳妇是听她娘家的话,结扎了。她娘家心疼自己女儿生孩子辛苦。我自己只生了两个孩子,硬是不好意思说她娘家,生为一个女人,陪丈夫不累,生孩子不苦。

说真话嘛,二媳妇娘家真不是有根基的家庭。听到一些跟传统说法不一般的观点,不管对不对就跟风,就以为自己思想先进了,观念新潮了,就在家里施行,还四处去宣扬。有些观念,一代代传承下来,是不能轻易破坏的。就像讨几房媳妇的事咯,从我这老太婆的观点看,从前的观念比现在要好。

从前有钱有用的人多讨几房,穷苦的人娶一个婆娘。现在雾孙相当于有三房婆娘,家里几兴旺呀,如果只娶虹孙媳,除了家里只一个重孙外,雾孙在广东做事也不会这样安心。虹孙媳肯定也在外面做事不安心。大儿在外面做事,只一个婆娘,大媳妇只好跟着,幸好不要做管家媳妇,否则肯定两边都顾不过来。

据说二媳妇娘家有个孙子在学校读书,因为什么事,跟学校闹到法院去了,官司好像是赢了,判老师赔礼道谦。老师照样做了,但从此学校对这孙子不闻不问,上课来不来,来了听不听随他意,在教室里单独坐一张座位上,其他学生懂事的都远离他,不懂事的孩子,家里父母强制不能跟他玩,废了咯。我告诉了森孙和鑫孙,这样的孩子不能招进我们家公司做事,普通员工也不行,如果可怜他,可以给他点钱,等于打发要饭的,不能多。雾孙要记得这事,你婶婶非常赞同我这提法。即使不赞成,我们程家也要这样做,千万别让其他人以为我们程家支持他们这样做。现在是新社会,如果在解放前,我会行使管家媳妇权利,断绝与这户亲戚的来往。谁敢私下来往,家法侍候。

程阵雾说他知道这件事,当时打官司时,那学校校长打了电话给我,那校长原是我做校长时的手下,我提拔他做行政的。他通报了情况,是婶婶最小弟弟的孩子,那孩子上课不听讲,课后不做作业,班主任罚他站在外面听课,婶婶弟媳不是一直在外面打工嘛,就说是老师体罚她孩子咯,用相机拍了照片,直接告镇里法庭。那镇法庭的法官感觉这案件能出风头,就在网上大肆渲染了一番。那个庭长事后让院长骂了一句,骂他两句书读到屁孔里去了。那庭长现在也等于凉起来了,再想升职几乎没可能了,因为这判例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据说,那法官的孩子在学校里老师也不管了,老师私下里说,管得不好让这孩子法官爸爸判个违法就麻烦了。期末通知书只有分数没有评语,没有班级排名。特意在那个班换了个天地不怕的老老师做班主任,那法官去学校了解孩子在校情况,老师问什么都答好,做得最好。我上次听朋友说起这事,我劝他们做老师的要有胸怀,别跟这法官一个层次,还让朋友笑了我一通。

森弟与鑫弟不错,那年春节召开自己家孩子会议,强调绝对不对跟小舅家的孩子接触,否则上家法。其实我们家的孩子,跟这些亲戚家的孩子玩一块不太可能,我们家所有孩子都在这边读书,除非春节回家拜年有接触,其他时间根本不是一个圈子的人。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家孩子还是要多培养跟老家的关系,别将来不知道自己是哪儿里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