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从悍匪崛起 > 第56章 小乔拜师

汉末从悍匪崛起 第56章 小乔拜师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19: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钟度说道:“只听张绣麾下亲兵说军师姓贾名诩,字文和,具体是何方人士不知!”

贾诩!

秦风心中并不觉得意外,贾诩这个在后世被很多人称为毒士的家伙此时应该就在张绣手下当军师,张绣对此人很信任,几乎是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杨先生,汝对贾诩此人可有耳闻?”秦风问杨弘。

杨弘思索一番,摇头:“不曾听闻,不过······此人劝张绣再投曹操,只怕不是为了张绣着想,乃是为了他自己,或是因为其他原因!”

咦?杨弘这分析······有点儿料啊!

秦风立即问:“愿闻其详!”

杨弘道:“曹操第一次征讨张绣时,因贪图张绣婶娘美色惹得张绣羞愤而起杀心,当时曹操长子和侄儿当场战死,更失去了贴身护卫的猛将,这个仇可结大了!且不说其他原因,就这个仇,曹操即便是一代豪杰也不可能完全不在意!”

“此时袁绍百万大军在河北枕戈待旦,曹操势弱,面对此不利局面,若能把张绣拉拢过来就可以解决后顾之忧,为了大局着想,曹操此人不会因私废公,倘若打不过袁绍也就罢了,他与张绣之仇不报也罢;倘若真有朝一日能够打败袁绍,那时情形可就不同了!”

“好,再退一万步来说,即便曹操此人胸襟宽广,完全放下了张绣杀他长子和侄儿之仇,但曹操的儿子们、侄儿们,还有在那一仗中战死的大将的子侄、同僚们就容得下张绣吗?”

杨弘继续说道:“这贾文和劝张绣再投曹操只考虑了眼前局面,完全没有替他的将来着想!”

秦风摸着下巴,“张绣虽然乃是一介武夫,应该也不傻,吾倒是想不明白贾诩到底是如何说服他再投曹操的!”

杨弘笑道:“这也不难分析,在下以为,贾文和劝张绣再投曹操的理由不过三条:其一,袁绍势大、兵马强盛,战将千员,即便张绣投靠袁绍战败了曹操,张绣在袁绍那儿也不会受重用;其二,曹操手里掌握着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其他诸侯所不具备的优势;其三,估计就是认为曹操不会因私废公!”

秦风当然知道张绣后来的结局,在与袁绍对峙、火拼期间,曹操对张绣不但没有报复,还对他大加提拔、封赏,让他参加官渡之战立下不少战功,后来打败了袁绍,在率军突袭乌丸攻打袁家残余势力的时候,张绣病死在了半道上。

究竟是不是病死,谁知道?史书就能尽信?后来张绣的儿子张泉因为受到魏讽谋反案的连坐而被曹丕诛杀,继承张绣的爵位也被收回,这就不能不让人发生联想。

从来都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更何况对于曹操来说,张绣与他有杀子之仇;对曹丕来说,张绣于他有杀兄之仇,别说一言可定百万人生死的帝王,就算是一个平民老百姓也不可能放下这种仇恨。

这时钟度极为佩服的向杨弘行了一礼,“先生真是料事如神,事后在下收买了张绣身边的一个护卫,据那护卫所说,当时贾诩与张绣二人议事时,贾诩就是如此说的,张绣听后就决定采纳贾诩之言再投曹操!”

秦风有了强烈的紧迫感,他对杨弘和阎象说道:“二位先生,如今张绣决定再投曹操,此事只怕已成定居,看来我等要加快步伐了!”

杨弘捋了捋长须对秦风说:“主公,如今主公有三件事情要抓紧办:其一,速派人去荆州见刘表,把张绣再投曹操之事转告于他,如此一来,刘表就只能全力支持主公。

其二,如今局面发生变化,主公不必急于攻略汝南其他城池,再大肆攻城略地一方面会让根基更加不稳,另一方面也会让曹操把全部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主攻手身上,毕竟汝南许都近在咫尺,主公要加快练兵速度,尽快让将士们成军!

其三,派细作分别紧盯袁家、汝南太守蔡阳、阳安都尉李通和张绣,这四股势力若有任何风吹草动,细作必须立即来报!”

秦风听了杨弘的建议,深以为然,他与张绣不同,张绣只想求存,没有争霸天下的雄心,而且他占据的南阳是荆州刘表的地盘,曹操可以接受张绣的投降,不仅可以解决后顾之忧,自己的版图还能多出一块地盘,但曹操却不一定能够接受他的投降。

汝南名义上已经是曹操的地盘,他带着人马杀过来攻城略地,再去投靠曹操,曹操会傻到会相信他是真心投靠?

秦风又问钟度:“汝此去南阳,可曾探知到张绣的兵马实力?”

钟度说道:“张绣有西凉骑兵八千,步卒一万余人,号称三万!”

张绣还能有如此多的西凉骑兵倒是让秦风觉得很意外,南阳虽然是在之前号称天下第一大郡,人口多达243万,但经过袁术和张绣的接连祸害,只怕是十不存一,这些百姓有的死了,有的逃去了荆州其他地方,还有人逃去了汉中和蜀中。

钟度被秦风派去出使荆州,只休息了两天就带着随从启程南下。

鲁胜被秦风招来,秦风给他下达了监视汝南各世家、汝南太守蔡阳、都尉李通和南阳张绣的任务。

他自己则加快的练兵的进度,每天都把时间排得满满的,身在各大诸侯夹缝中生存,他一刻也不得松懈。

县衙后院,小乔跪坐在案桌前,用笔写着字,桌上已经写了两张纸,正是昨天秦风在城外原野上跟她对饮时朗诵的三首诗中的其中两首,还有一首正在写。

写完第三首,小乔放下笔吹了吹还未干的墨汁,心里嘀咕道:“想不到那坏人还有如此文采,倒也难得!”

她拿着写好的诗稿看了看,小声的朗诵着,心情很不错。

窗外的小鸟叫着,她扭头看向窗外,收起书稿向门外喊道:“小翠,准备一下,吾要上街!”

“诺!”

新蔡县地处汝南郡中心地带,这里经济发达,人口要比原鹿、富波城这些边界小城多得多,城池不大,因此人口密集大。

只进不出的命令早已撤销,街上人来人往,街边摆摊做小生意的人很多,店铺都已开张。

一辆马车在街上慢慢行驶着,车帘被撩起一角,小乔精致而美貌的脸蛋露出来,一双眼睛好奇的打量着街上的景致。

这时前方一处道观门前的空地上聚集着许多人,这些人还都排着队,粗略看过去,只怕不下百余人。

“停下,小翠去看看那边为何有如此多的人!”

“是,小姐!”

小翠穿过排队的人群抵达最里面观察打听了一番,转身回来向小乔报告:“回禀小姐,乃是一个名叫华佗的老医者正在免费给当地人诊治疾病,人们还给他送一个神医的称号!”

“神医?想必此人的医术很高明吧?”车内的小乔问道。

小翠笑着说:“这却是不知了!”

小乔戴着斗笠面纱从马车上下来,在小翠的引路下来来到了给人诊病的老医者华佗旁边,这老头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脸色红润,皮肤富有光泽,一双眼睛明亮,似乎能洞察世间一切。

小乔也不出声,只在一旁看着华佗给病人们诊断治病,所有手段多为针刺、按摩穴位和开方煎药,旁边还有一个少年打下手。

一连三天,小乔每天都来,每次都只站在一旁观看,不出声,有时候还主动帮忙做一些小事。

这天傍晚,来看病的当地人都散去,华佗笑着问小乔:“这位小姐一连三日都来此处,却也不问诊,不知所谓何事?”

小乔道了一个万福,“老先生,吾想跟随先生学习医术,不知可否?”

“哦?”华佗瞧了瞧小乔,沉吟一下问道:“汝为何要学医术?”

小乔道:“学医术虽不能解世间疾苦,却能解人身体之疾,可见医术也算大道,吾心向外之,还请老先生成全!”

华佗听完颇感意外,却还是说:“只怕小姐无法吃得了这学艺之苦,如今天下战乱频繁,人口锐减,仅在一地行医不会有太多病患,没有病患让医者进行实践,医者如何提升医术呢?因此这些年来,老夫一直行走于各地,小姐若要学医,必须得跟随老夫行走天下,可小姐娇弱之躯,赶路尚且费力,途中若遇歹人,医术没学到家,反而把性命给丢了!”

“这······”小乔说不出话来了,她见到华佗行医简直是药到病除,深受触动,也想要学医造福于百姓,可却没想到现实这么残酷。

华佗见她如此,也不忍打消她的积极性,就说道:“老夫和徒儿还要在此次行医三月之久,小姐若真想学医,可每日来此,老夫一边给病人看病,一边给汝传授,就只看汝能学到几成!”

小乔大喜,急忙做万福道谢:“多谢师傅,多谢师傅!”

“唔······还不知汝唤何名?”华佗问道。

小乔立即说道:“师傅唤我小乔便可!”

“善!”华佗点了点头,从一个包袱中掏出一卷竹简医术递给她:“此乃神农本草经,汝且拿出熟读!”

“诺!”

傍晚秦风从城中军营回到县衙,来到内堂休息,却感觉这几天后院都太安静了,找来守卫询问:“后院怎的如此僻静?难道小姐这几日入夜就歇息了?”

守卫说道:“这几日乔小姐早出晚归,此刻尚未返回!”

“哦?”秦风疑惑了,这小娘皮,搞什么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