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悦君歌(重生宠文) > 174 孤光点萤 第一百六十二章

悦君歌(重生宠文) 174 孤光点萤 第一百六十二章

作者:兰芝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6 02:22: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此,眼见王端突然提出“屯田之法”,所有人都措手不及。雅﹍文﹎8_﹎ `廷上众人更是惊疑一片,一时都未想明白,平日里总是告病不上朝,但凡上朝便做壁上观,装糊涂打哈哈的右相王端怎么就一纸奏章提起了“屯田之法”了屯田不屯田,种地不种地,和他琅琊王氏有甚么关系

难不成,琅琊王氏想要在朝堂之上重整旗鼓了他们终于想要抢回被陈郡谢氏占去的那杯羹了么

面对众人的猜疑,面对周王的质问,王端却是一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混沌模样,不过淡淡一抚须,嗤笑着道“老臣已朽不过夜来幽梦,忆及当年战死沙场之故友,他道十几年来边防依旧荒芜,将士温饱仍无自足。闻之,老臣心中甚愧,只怕来日黄泉路上无颜再见,如此,才有了今日之谏。”说到这,王端便是一揖,朝周王堪堪拜道“但望陛下慎思考之,以教故友泉下心安。”

王端与周王说故友,下感情棋,其实是有依有据的。泰康八年,周王亲征北疆,彼时,周王被困闳谷关,万分凶险,生命垂危之时,是副将张仩领三千将士以命血拼,才救得周王脱出重围。而那张仩,正是王端的妹婿。泰康八年末,张仩之妻,王端之妹王淑更是因夫君之死痛不欲生,守灵二十七日后,以身殉夫。彼时,那也是一桩口口相传的哀戚之事。

如此,听了这番话,周王的神色也是一变,只觉得王端这次的奏书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一时间,周王也是百感交集,竟是叹道“遥想当年,孤亦是青春年少,血气方刚。却如今,齿已衰矣”说到这,周王更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殿内四周,火盆正熊熊地燃烧着。

一室的温暖如春之中,直过了半刻,周王才复又抬起了眼来。﹎雅文﹏吧 `````e`n8`他认真地仔细地盯向了王端,盯着盯着,终于,自寺人旌手中接过了奏章,只单单看了一眼,便随意地将奏章扔在了几上。继而,他广袖一甩,便朗声地说道“从今日里,自吾周州郡各处列置田官,起命边关将士垦种边防荒地,从此务农积谷,以备国用。”

一时间,满满的恭贺声中,百官在私下都是面面相觑。谢浔更是直截冷了脸,趁着众人不备,恨恨地瞪了一眼王端。彼时,公子沐笙亦深深地看了一眼王端,但那眸中,却是与谢浔相反的敬重之色。

王端的奏章一出,公子沐笙便想起了周如水这几日都哭得通红的眼。他那傻阿妹呀,自回宫之后便丝毫不提与王玉溪偶遇之事,明明是伤心得泪流不止,却偏骗他说是被炭火熏得伤了眼。还嫌宫中的金丝炭不够好,又胡搅蛮缠地道,定是谢姬趁着买办中饱了私囊。

他去看她,她也不再愿谈盐务。反是想着法子逗他开怀,一个小姑子,却是和他讲起了些不伦不类的笑话,竟是眯着眼,漾着笑,俏生生地对他道“兕子这趟不光长了见识,还瞧着了不少趣事儿呢有一日呐,我与阿英路过一家菜园,就见里头有个少年在往地里撒籽,便听他一边撒籽一边不停地小声念叨父亲已说过的,儿子便不再说了。父亲已说过的,儿子便不再说了那神神叨叨的模样可是有趣,也实在是奇怪极了。如此,兕子便守着园子外头未走远,果然不一会儿,便见一老汉走了进去,他接过少年手中的簸箕,竟然是一边撒着籽一边不停地念叨道夫妇之道,人伦之本原来,徽歙种菜时竟有个习俗,道是嘴里必须要说些个污言秽语,那话说得越是难听越是露骨,菜便会长得越好。”

说到这,周如水笑得直似个偷了腥的猫儿,公子沐笙听着却有些无奈,他虽轻轻地笑,望着她的眼中也满是喜爱,但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轻地拍了拍她的额头,颇是严肃地训她道“不知臊的皮猴,夫妇之道,人伦之本也是你一个小姑子能讲的么”

时人虽是放荡不羁,在男女之事上常有荒唐。雅文8 譬如夫妇敦伦,互相观摩的也是大有人在。但如诋毁它人贵在含而不露一般,在言语上,却是鲜少会谈论男女敦伦之事的。若是谈了,便会显得低俗露骨,秽不可及,从而遭人轻看。

公子沐笙一直便知,自个这小阿妹不是个愚昧守礼之辈。有时她的所思所想,甚至全不符合闺门教化。如此,他也从不压制,反是有些骄纵她的任性妄为。但有时,他仍也会被她出格的言行吓一大跳。例如,她此时大大方方却又露骨的谈吐。例如,她竟也直截将主意打在了王端身上,并快狠准地伺机而动,比他先一步找上了琅琊王三。这些意外都出了他的期待,却也给了他无穷的惊喜。从而,更也叫他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近些年来,因与蛮人的争战,北境民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只这几年,就常有的大量的人口为避随时可燃的战火纷纷往内地迁移。如此,边境处的人口自然日益的锐减,从而也导致了北境大片的土地荒芜无人管。往日里,便是因“盐引制”的利益驱动,使得内6的商贾愿意将粮食换去边塞,但无人耕种,粮食短缺的问题,仍是各处边塞日趋严重的疑难所在。

王端所提的“屯田之法”之所以妙不可言,便是因为它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缓解甚至解决边境人口稀少与土地荒芜的困境问题。与此同时,还能在无战之期锻炼兵士,使得边塞有自个的农耕积谷。

但,妙处又何止在这一处呢

旁人或许一时半会还想不通这其中关节,却公子沐笙已然是想通想透了原来绕了一大圈,王端竟是在不知不觉之中,暗渡陈仓地,一劳永逸地也解了周国的盐务隐患

遥想当年,先祖设“盐引制”就是因边关无粮,才不得不以盐的行销权换取内6的粮食,从而平衡天下,稳固四方。可如今,边关开始施行“屯田令”,军士可以随宜开垦,且耕且守。百姓开垦荒地,满五年者亦可土地归私。如此,就不光是军民安定这么简单了。循序渐进之下,便是来年,边关将士或许就能自给自足,衣食自饱了。而再过几年,待边关各处都能积谷建仓,“盐引制”又还剩下甚么作用呢

凡事若是无用了便会被废弃,哪怕是先祖的措令,也会自然而然地被时代所淘汰。如此,王端这一计,竟是在盐务之事的非常关头,蒙骗过了所有人,顺势成章了

这直可谓是温水煮青蛙更实是一步极妙,极是九曲十八弯的暗棋一时间,公子沐笙更是百感交集了。

这一日,恰巧也是初五。

这些天来,周如水时常会想起那日在石桥旁的情景,想起王玉溪那明澈高远的双眸,想起他广袖当风,衣带飘远的身影。好几个午夜梦回,她都会梦见他,在梦里,她再没有提及盐务,她只是拉着他的手,抱着他的手臂嘤嘤地流泪。她流着泪,委屈地一遍一遍地咛喃道“若你不是琅琊王三,我不是周天骄就好了。”每当梦中的她说出这句话时,她便会心口一突,幡然起身后,就再也睡不着了。

从日升到日暮,琅琊王府的马车都没有来。看着周如水郁郁的脸,夙英便忍不住安慰她道“女君,您甭多想了,或许,三郎这次恰巧不在邺都呢”说着,见周如水眼皮也未抬,夙英亦不禁叹了口气。她想了想,便又想法子道“要么,奴现下便去一趟琅琊王府可好您的端砚不是还留在那儿么奴便寻着这个借口去王府打探打探”

“打探甚么去打脸么”周如水皱着眉头摆了摆手。她的心中如有千万只蝼蚁翻腾而过,却,都硬生生地咽在了喉头。

她正生着闷气,就听外头一阵脚步声隐隐传来,抬眼看去,便见一直在前朝打探消息的瀞翠提着裙摆急匆匆地跑了进来,瀞翠扭头合上殿门后,便急嚷嚷地朝周如水说道“女君不得了了今个在朝堂之上,向来不管事的王相竟然管起了边务一开朝便启奏君上,道是边务混沌,应当整顿。随后,更是提出了田改之法,道是该在边关推行军民屯田。彼时,满堂震惊,谢相还来不及驳斥,也未经复议,君上便当廷下诏,同意施行了”

“屯田”怎么会是屯田屯田与盐务有甚么关系

一时间,周如水也怔住了。她尚未想清楚这里头的门道,便听瀞翠继续地嘀咕道“真没想到,往日里君上并不喜王相多言,这次却是心情大好呢想来也是了,女君您前些日子不在邺都不晓得,这次魏使来朝啊,君上可多有不快呢这当其冲便有一件,道是魏使来时竟还私携了一封夏使的来信,是夏公主锦端写给王三郎的。信里写了甚么旁人自是不晓,但君上得知此事后却是不悦,毕竟,这也实在是太过逾矩了。”

“夏锦端”闻言,周如水冷冷一笑。她似笑非笑地盯了眼瀞翠,语气颇为嘲弄地冷哼道“她甚么意思不就是心悦王玉溪么天下恋慕他的姑子何其多可爱恋之事,是这般胁迫的了的么上回是明言招婿,这回又是借它国之使传信。如此明目张胆,她是非王三郎不嫁了还是以为,以众口悠悠便能逼得王三郎娶她了”说到这,周如水却是喉头一哽,自胸中涌上了一股无力,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毕竟,上辈子,王玉溪还真的就娶了夏锦端了

难不成,她就是如此得来王玉溪的青眼的不光是烈女怕缠郎,儿郎也是怕缠人的姑子的么chater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