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我真的是捡漏王 > 第二百九十五章 子冈牌和龙袍

我真的是捡漏王 第二百九十五章 子冈牌和龙袍

作者:灵异13号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6 01:4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话说回来。

就算被看出是赝品,麻烦一些,但是也比赝品被拍卖出去,再出事要好的多。

拍卖行的口碑,绝对是第一位的。一旦这个拍卖行拍出一件赝品,而且价值颇高,一定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只要有人想要这个拍卖行完蛋,将这件拍品的底细一公布。

然后,拍卖行的结果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粉身碎骨。

所以。

张易鉴定之后,便直接对王昶说。

“它虽然不是赝品,但是民国仿品,并非真正的陈鸣远紫砂壶。”

“这个紫砂壶,表面砖红,其实,是黑泥所制。”

“这种黑泥紫砂,是民国以后才出现的一种紫砂泥。陈鸣远是清代中期的制壶高手,所以,这个紫砂壶,并不符合清代的时代特征。”

听到这话,王昶疑惑。

“不对吧,这紫砂壶不是砖红色,怎么会是黑泥所制?”

张易回答。

“从表面上看,它的确是砖红色。但实际上,内里是黑泥紫砂,外边的砖红,是有人用民国老壶,进行了现代工艺的加工,才变成了砖红色。这种造假的方法,砖红只浮于表面。从壶内的壶嘴凹陷处,就能看到黑泥胎体。”

“你可以看看。”

张易说完,王昶立刻拿了个小手电,仔细检查。

取下壶盖后。

把小手电光线打到里边。

果然,在内里壶嘴凹陷处,靠里边非常隐蔽的地方,的确是黑色的。

王昶皱眉。

“真没想到,这个陈鸣远荷莲青蛙紫砂壶,还真是赝品啊!”

“是啊,高仿赝品,这种手法,能够骗过很多人。”

张易说道。

然后。

是第二件古董。

明代子冈诗文牌。

陆子冈,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玉雕大师。

他非常擅长平面减地的雕刻技法,起凸阳纹,镂空透雕,阴线刻划手法非常的巧妙,使得他手上的玉雕作品,往往能够呈现出类似于浅浮雕的艺术效果。

当然。

三言两语也难以说尽,陆子冈玉雕的高超水准。

另外。

他当年雕刻使用的“锟铻刀”,没有传下来,而他的操刀之法,也没有传下来。

这就导致。

他的玉雕技艺高超,但是成了绝技,难以效仿。

清代以来。

模仿的人很多,但是,与真正的子冈玉雕,相差甚远。

而这件子冈诗文牌,带有一些传世资料。

说是,当时万历皇帝召见陆子冈的时候,他为皇帝雕刻的。玉牌的规格比较大,有诗文,有山水,背面倒是雕刻了一匹马。

因为明朝等级森严,所以,给万历皇帝的玉牌,也不能留款。

所以。

这是一个无款的子冈牌。

估价在1200万左右。

张易使用鉴定之后,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所在。

“资料古籍都是假的,彭专家应该知道,这种作假手法,与石林消夏图暗款的作假手法,是如出一辙的。”

彭专家点头。

然后,张易又说。

“王总,其实,这件子冈牌,在一些历史古迹上的确有过记载,万历皇帝让陆子冈制作玉牌这件事,应该也是真的。”

“但是,那件子冈牌,并非真的没有款。陆子冈的每一件玉器,都会落款的。其实,玉牌被做成之后,有款,只是别人没发现在哪儿。后来,就在那件玉器的后边的马背上,发现了减地纹路之中的微雕字体。有三个字,子冈制。”

“万历皇帝发现之后,虽然,陆子冈的做法,有违礼法,但是,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奖赏了他,夸他技艺精湛。其实,就是因为,在当时没有人能够做到那种程度的微雕,子冈制,那三个字宛如神来之刀。”

关于陆子冈的这故事。

其实,彭专家也是听说过的,而王昶虽然不知道。

但是,彭专家说。

这些记载,他在一本明代古籍中确实看到过,而且,附带的还有玉牌的图片,与这块玉牌,的确是一样的。

另外,这种落款的方法,一般人还真的仿制不了。

然后。

王昶和彭专家,立刻开始检查。

看玉牌背面的马鬃纹路中间,倒是有没有那三个字。

当然。

张易很清楚。

他们肯定是找不到的。

因为,这块子冈牌,张易鉴定过,是赝品无疑。

他们忙着找“子冈牌”三个字。

而张易这边,则对剩下的三件古董,都做了个鉴定。

这第三件。

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夔龙凤纹父丁爵一对。

爵杯做的非常漂亮,红斑绿绣也很自然。

在青铜爵杯的内部,有铭文“父丁”二字。

爵杯内部刻字,本来就十分的困难,因为,内部空间实在狭小。

所以,里边雕刻的字体,非常的拘谨,呆板,而且,字体的比划,边缘都有明显的修刀痕,为的就是和古文字更加相像。

但,恰恰是这种痕迹,让青铜爵杯的假,变得更加明显。

然后。

是第四件和第五件。

这两件,全都是乾隆年间的物件。

距离较近,所有,看起来都很新。

其中一件,是大清乾隆年制,珐琅彩花开富贵瓶。

是珐琅彩的瓷器。

清代的珐琅彩,是被皇宫垄断的。

所以。

如果是真东西,一定是官窑的东西,规格极高。

而另外一件,就更加牛逼了。

入眼一片金黄。

珠宝光泽乱人眼。

这是一件,清乾隆御制,镶珠明黄缎“十二章纹”龙袍。

龙袍,古代皇上穿的。

没想到,张易居然能够在这里见到。

不过。

就是不知道是真是假。

最终,还需要鉴定一下才行。

经过鉴定。

那件珐琅彩的瓷器,虽然看起来非常的精美,牡丹花,雍容华贵,栩栩如生。但是,这些彩,也并非是真正的传统珐琅彩,而是一种现代化学料合成的彩料。

实际上。

这个大瓶的真相,是老胎新彩的造假方法。

可能,以前的老胎瓷器,工艺上比较差劲,或者,年久之后,釉上彩脱落,所以,有人就用了一些方法,将那些彩,全部去掉,重新上了彩。

真品珐琅彩,因为年代久远,上边的珐琅彩是会开片的,也就是彩面之上,会有各种斑驳的小裂纹,分布会非常自然。

传世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夹灰的情况。

因为开片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开片缝隙之中的夹灰情况,也都是不一样的。有多又少,开片纹路有深有浅。

是非常自然的状态。

而这件珐琅彩。

因为是新彩,虽然也有开片,但是,显然是人工做上去的开片,开片十分均匀统一,夹灰情况也很统一,是一件不折不扣的赝品!

接下来。

是那件龙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