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我的爱情在奔跑 > 33,两家人

我的爱情在奔跑 33,两家人

作者:李和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6 01:42: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33,两家人

清风和爸爸妈妈加上妹妹,10点多一点就到了饭店的门口,4个人下了车,中巴车就开走了。

饭店的门口,摆车几颗巨大的金桔盆栽,盆栽上面挂满了红色的红包,上面都是各种的吉祥话,几颗佛肚珠,映衬着金桔的金碧辉煌,还有几颗高大的散尾葵,映衬在饭店的落地窗上,形成了一副美丽的画框中的图案,特别是用富贵竹编成的各种造型,有花瓶似的,有圆柱似的,还有花篮似的,上面也挂满了很多的红色的红包,各种吉祥如意的祝愿,都包含在里面,在鲜花和绿树簇拥下,几颗美丽的桃花绽放着深粉色的花朵,就好像迎风怒放的梅花一样。广州是花的海洋,春节摆花特别的讲究,金桔,富贵竹,和桃花是必须要有的,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金桔代表的就是金银满堂,吉祥如意的意思,而富贵竹代表的,那就是高贵富有,文艺典雅,家家平安,桃花儿是在广东特殊的讲究,家里摆点桃花就是为了避邪的,现在不说这个了,而是把它比作一种桃符,就是新桃换旧符,一种祝祝愿,祝愿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都是特别欢乐祥和的气氛,让人看起来舒服大方,而且又热闹热烈,营造了浓烈的春节的气氛。

清风下了车以后,看着门口这么多的花卉,真是有点儿心旷神怡,但是他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花卉的含义,只是体会到了过年隆重的气氛,和欣欣向荣的新春气象。他的手机拨通了张老师的手机,他告诉张老师已经到门口了,张老师说你们等一会儿,几分钟我们到大门外去接你们,因为我们现在就在1楼的中餐厅等着你们呢。

约么有四五分钟的时间,随着饭店的旋转门,李向前,张老师和李一萌一家出现在清风的面前。除了清风的妈妈和妹妹以外,大家都已经熟悉了,张老师直接奔上戴小凤,两个中年女人,紧紧的握在了一起。李向前走向李春生,两个人也寒暄起来。李一萌,跑到了清风面前,伸手拉着李小娟,两个女孩儿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寒暄过后,两家人通过旋转门进入了饭店的大厅,大厅里的花摆得更加富丽堂皇了,主色调就是粉色的蝴蝶兰,大厅中间是一个喷水池,随着音乐的声音,喷水池的水柱在高低上下的乱窜,那是一个水的乐章。

两家人很快就到了12层楼,来到了1211房间,在宽大的客厅里,两家人在沙发上围坐起来。大家坐在一起,张老师给大家张罗着沏茶,戴小凤把带来的草莓打开了,,用饭店的果盘儿,装了满满一盘子的草莓,放在了茶几上,清风把牙签盒打开了,在草莓盘子上插上了若干根夹牙签。

沙发的两侧,分别坐着张老师和李向前,另一方就是李春生和戴小凤,李一萌和刘小娟两个人挤在一个大沙发上,对面是清风,张老师已经给大家倒上了水,戴小凤拿了一根儿牙签儿,插着一个大草莓,放在了张老师的手里。

戴小凤,“您赶紧尝尝吧,这是我们自己种的草莓,早晨刚采下来的,你尝尝可好吃了,特别的新鲜。”

张老师一家人也不推辞,都差了一只草莓,一边吃着一边交谈。

李向前,“这个季节草莓能够下来,可是真够新鲜的,如果花钱买的话,看起来价钱也不菲呀,春生老弟,这十几年你们就守着草莓过日子,怪不得春节元旦都回不了家,这个季节正是你们丰收的时候啊,老板不可能不让你们放假回家,元旦春节正是挣钱的时候,也正是缺人的时候,所以我理解你们的苦衷了,不过说话来,你们的儿子可是够优秀的,作为山区的一个留守青年,当然原来就是留守儿童,现在都已经成了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陪着爷爷奶奶一过就是十几年,去年中考考了一个全省的状元,真是了不起呀。”

李春生,“我们两口子也没想到啊,,十几年了就把孩子扔给了爷爷奶奶,我们俩春节都回不去,还是他5岁那年,有了他妹妹,我们本来想把他也接到广州来,才回了一趟老家,你知道的来回要1000多块钱呢,我们确实舍不得,像我们这种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又没有技术的人,只能靠力气吃饭,累死累活的一天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省下来的钱都寄给他爷爷奶奶了,就这样家里的日子过得也不怎么样,当然比我们大家都在一起,在大山里过得要好一些,但是就是亏欠孩子的太多了,我们心里也不是滋味儿啊。”

张老师,“你可千万不要这么说呀,,我们国家现在好多地区都很困难,像你们这样不给国家增加负担,到城市奉献你们的青春,要不然这城市怎么能够见得这么美呢?广大的农民工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我们都是理解的。咱们的年岁相当,只是工作岗位不同,我们有城市户口,你们没有,你们一边为城市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一方面还要受有些人的歧视,特别是你们所干的工作,大多是又苦又累,我们这些人都是心里知道的,心里也曾有一份感激,我们处在这么好的年代,你们可以从大山里走出来,看看你的女儿,让你们养的多漂亮啊,这就是我们的希望,希望到他们这一代,大家都平等了,没有城乡差距,或者城乡差距缩小了,就不会有孩子们是苦受累的那一天了。”

李春生,“我们这些人除了有一身的力气,还有一份善良,就什么都没有了在城里打一份工,能每年给家里寄点钱回去让家里的日子过得宽裕一些,也就心满意足了,我们这点钱,也就够养家糊口的,你不知道,现在供一个学生上学,特别是在广州这样的城市,到处都要花钱哪,我们孩子在这里办了借读手续,学校还要收取我们高额的借读费,要不是老板帮助一些,简直我们就不能够在这里上学,所以我们就要感激老板,尽心尽力的把这份工打好,人必须有感恩之心的。”

母亲戴小凤,“我们都是做父母的,把自个儿的儿子扔在家里,留给他的爷爷奶奶,我们两个人在千里之外打工,我不知道他爸爸怎么想,反正我这个当妈妈的无时无刻的不挂念我的儿子,虽然知道他跟着爷爷奶奶,受不了屈吃不了苦,但是家乡的苦我们是吃过来的,虽然我们每年还能够往家寄点钱,以我们家的情况,孩子肯定是吃了不少苦的,受了不少累的,今天早晨他还跟我们一块儿去摘草莓了,一忙活就是四五个小时,我们习惯了,但是他干的比谁都好,就知道他在家没少替爷爷奶奶干活,想起这些来,我就有点心酸。”

李向前,“你们两口子应该高兴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早就知道柴米油盐贵了,你再看看那些养尊处优的子女们,给他们那么好的条件,书也得读的不怎么样,人也没有成才,比比皆是啊,所以你们给了他艰苦的环境,正好锻炼了他的意志,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也由于他,敢于进取,才能考得这么好成绩,贵阳一中不是谁都能上的,你们的儿子能与全省第1名的成绩,进入全省最好的高中学校,受到最好的教育,难道不是你们最值得高兴的事儿吗?今天我们带着他1000里以外,来看你们,不是给你们最好的新年礼物吗?难道不值得我们两家都高高兴兴的吗?所以我们今天要好好的高兴,好好的畅谈,别提那么多的心酸事儿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就快到11:30,李向前,提议大家到餐厅再接着谈,两家人站起身来,一起走向餐厅,相互之间有说有笑,两对父母谈笑风生,李一萌和刘小娟,一人拉着一只清风的胳膊,挽着他走在后边,三个人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楼道间。

到了餐厅,两个男人开始喝酒了,这是两个贵州男人,酒量就可想而知了,三杯酒下肚,就成了亲兄弟,无话不谈。

李向前,“春生兄弟,我们俩是一代人,我们家也在大山里,由于我们那里盛产药材,所以我们村子和其他村子相比,稍微的富裕一些。我们村子里有几个上海知青,在我们村的安庆的小学和中学,临近几个村子的孩子,都到我们村子来上学。我首先要感谢上海知青,是他们用知识武装的,我们这些大山里的孩子,虽然他们的水平也有限,但是那时候我们的教育还是很落后的,所以,我一直念坚持到念到高中,1984年参加高考,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一个上海的知识青年,大家都回城了,因为他和当地的女青年结婚了,没有回到上海去,正好我们学校有招工指标,他就成了代课老师,当时因为我的学习特别好,在我们年级里应该是出类拔萃的,所以他每天给我补课,,从上海的亲戚家,找来很多高考的卷子,让我反复的做,然后他又详细的给我们讲解,我的高考成绩当时也是不错的,考到了北京,在北京政法大学,上了4年,正赶上咱们省,我毕业那年要的人比较多,我就被分配到了省政府机关工作,后来才调到我们这个局,所以我们都是农村的孩子,是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们两口子看着李宇峰,好像就看到了我们的当年,这个孩子真的有一股别的孩子没有的劲头,我们从心里喜欢他。”

李春生,“你比我大了两岁,我就叫你大哥了。我可没有你那么幸运,我们那个村子比较小,分到我们这儿的知青,村子里只是一两个,我们村子的孩子要上学,必须走五里路,那可是大山呢,我上到高小就不能够再上了,因为初中只能到县城。你知道咱们山里的孩子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钱到县城里去念书啊?我们这一个村子都没有出去念书的,我刚开始干活的那时候才十三四岁,和大人一样干农活儿,干一天活下来,累的贼死,生产队里的公分,根本就不值钱,一年到头算下来,都还不上返销粮的钱。我们家里兄弟三个,我又是老大,每天没日没夜的干活,到头来还欠生产队的一屁股账,你说哪有这个道理呀。最难的是大家吃不饱饭,我们村子的地又少,自己产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吃,每年都要吃国家的救济粮。”

李向前,“你说的这种情况,在我们大山里是普遍的,吃不饱饭的是常事儿,吃饱饭的倒是稀少的,我能知道你那个时候有多难。”

李春生,“1982年,生产队就解散了,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劲干了一年的活儿,也就是能够吃饱饭,比以前当然是强多了,那一年我才刚我才刚15岁,我的两个弟弟他们才刚十一二岁,俗话说,半大的小子吃穷老子,有了粮食还是要紧着两个弟弟吃的,为了节省点粮食,我16岁就跟着人家出去打工了,在建筑工地里,我是什么苦活累活都干,好不容易攒了点钱,1990年我已经22岁了,我们一起打工的工友,就是他妈妈戴小凤,看我特别能干,我们俩就一块儿出场对象,到我们家里一看什么都没有,她也没有嫌弃我,我们俩就领结婚证结婚,第2年就有了孩子,家里实在太穷了,我们俩就下决心到广州来打工了,起码能够吃饱饭,给家里省下两口人的粮食,我们俩人打工挣的钱,帮着两个弟弟娶了媳妇儿成了家,所以就苦了孩子。”

李向前,“你这么一说我就知道了,你的父母帮着你们拉着孩子,你们俩出来打工,又帮着你的父母,帮着你的兄弟,帮助他们娶了媳妇成了家,所以前几年的钱,都贡献给你们那个大家庭了,这也就是我们农村的悲哀呀,你的两个兄弟也会从心里记住你这个哥哥嫂子的。”

李春生,“后来我们就找到了这份种草莓的活,我们俩都是农村人,舍得卖力气,又实在。最开始就是给北京的一家单位打工,还从北京来了一位教授,帮着他们在深圳,种草莓,三四年下来,你把种草莓的技术给学到手了,因为这个活儿又苦又累,春节还回不了家,所以好多人干到一半就跑了,我现在是最早种草莓的那批工人,北京的老板一看我很实在,每年都跟着他们干,夏天的半年没活干,我就去打零工,每年八九月份他们开始摘草莓的时候,就把我找来了,我又帮了他们招工人,帮他们管理,多挣几个辛苦钱吧。”

李向前,“看起来你干什么都是很认真的,一看你就是一个实在人,我们农村人的朴实都表现在你的身上。”

李春生,“这个事儿一干上,我就有兴趣了,因为他和咱家里的农活没什么两样,只要按照农时把苗子栽下去,做好几道工序的管理,特别是要做好卫生,主要靠铺地膜,然后防治好病虫害,按期施肥,那到时候就等着摘草莓挣钱了,周期很短,每一亩地的草莓产量又很高,半年就能挣一年的钱,剩下的半年打些零工就是赚的。草莓种植的时间,不能离开,打零工的时候,因为按天算钱,更舍不得时间,两位老人在家还靠着我们挣钱养活呢,再加上两个孩子,所以我们只能咬着牙干下去。”

李向前,“这就是我们农民的朴实,我们农民的忠诚,所以人家老板才能够放心大胆的让你来管理,如果他派一个人来,那成本可就高多了。”

李春生,“最开始的几年,老板都是亲自过来亲自管理的,而且还派来技术员,一季草莓种下来,7扣8扣的,利润就大打折扣了,自从我熟练了掌握这些技术以后,老板就不再派人过来了,有的时候他自己亲自来看一看,也跑一下市场,了解一下行情,剩下的他就什么都不管了。前几年他把基地转到了广州,在芳草区租了150亩地,因为广州比深圳的温度冬天要低一两度,所以在这里种草莓就必须是塑料大棚,老板让我在这里盯着监控,150亩地,100个大棚,加上院子里的办公用房车间,库房,都是我盯着他一起来的,那个老板也舍得投资,原来我们种草莓都是简易的石棉瓦房,到最后都漏了天,一年一盖,一年一扔,这一次我们建的就是正经的平房,一劳永逸了,条件也大大的改善。现在我们是半年种草莓,半年培育花苗,草莓有一半销往北京,花苗全部都运到北京去,这个老板很精明,因为常年打工,比半年一招工,工资划算的很多,而且这150亩地,产两样东西,它的利润就是可观的。”

李向前,“这个老板也长了一双慧眼,把这里全部都交给你,他自己还能够去赚别的钱,既节约了成本,又开辟了新的财源。”

李春生,“老板对我不错,为了让我安心,闺女的借读费他出了一半,学校也是他帮着谈妥的,如果要靠我可就难了,咱们在这儿谁也不认识啊,所以咱们必须得报答人家,俗话说,拿人钱财为人消灾,现在人民出了这么多高的工资,还给咱们这么好的待遇,咱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的给人家干。你看看,就连我这点破事儿,你们来广州想上哪儿去转一转?好好过个节吧。”

李向前,“我倒是来过几次广州,都是来去匆匆,春生老弟,这里边过年期间有什么好玩的呀?可以带孩子们去转一转。”

李春生,“虽然我在广州已经十几年了,从来都没有悠闲的去玩儿,好多地方虽然都到过,有这样那样的景点,要让我说广州过年期间最好看的就是花市,尤其是今天下午的画室,可以一直延宕到明天的凌晨,因为这些花一过春节,就是另一个价钱了,所以今天的花市你们应该去好好转一转,漂亮的不能再说了,而且好多花都特别便宜了因为今天要卖不出去,这些年羞花就不值钱了,所以今天晚上那些花商们,都会使使使出浑身解数的,把他们的花儿推销给你,卖一个好价钱,有的为了图吉利,会很便宜的卖给你。”

李一萌,“爸爸妈妈,那我们今天下午就去逛花市吧,广州的花儿肯定特别多,也特别漂亮的,花市可是广州的一景啊,我们下午一定要去。”

这一顿过年的饭,两个贵州老乡,在广州的四星级饭店里,吃的特别的愉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