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我的爱情在奔跑 > 52,徐鸽子入围了

我的爱情在奔跑 52,徐鸽子入围了

作者:李和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6 01:42: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52,徐鸽子入围了

元旦开学以后的一周,是集中考试这一周,这个学期8门课,有6门要进行结业考试,有两门要进行期末考试,考试的密度很大,有的时候一天考两场,有的时候一天考三场,两三天的时间,8门课的考试全部都结束了,这个学期所有的成绩就等着老师给最后的分数了,最让人欢欣鼓舞的是,这两天在女生中挑选参加阅兵的人。

考试对我们来说,曾经在高考战场上战斗过的记忆还没有退去,高考的备战期间,几乎每天都要做几张卷子,考试变成了家常便饭,现在进入大学就像进入天堂一样,可以放松的学习,放松的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没有那么多考试的压力了,现在突然间一周的时间要有8门课考试,确实有点紧张,但是平时的功夫让我们轻松的过关了。

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考试和高考不一样,高考的考试全部都是闭卷考试,而且卷面分数很高,题量很大,不仅比知识,还要比速度,比卷面的整洁程度,参加一次高考,就应该把一生中所有考试的90%都经历过了,再碰到什么考试,已经不是那么紧张了,只要平时下了功夫,好是对我们来说只是一种,对学习的检查。

8门课中其中有三门课是通过考察的形式进行考试的,就是老师出一个综合性的题目,学生以论文的形式,对这个题目进行论证或者是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既是对考试的检查,也是对学习理解程度的延伸,这种考试虽然不是去答客观题,但是难度相对来讲要大得多,你要综合运用这门课学到的知识,围绕着问题展开,要查资料,要谈出自己的见解,对知识没有深入的学习,是答不出这样的卷子的。

相对考察的课程,考试的课程,我倒觉得相对容易一些,只要是按着标准答案进行填写就足可以了,没有什么深度,也没有什么广度,知识面反正就是老师讲课的内容,或者是老师列参考书单子里边儿比较重点的阐述,虽然出题的范围很广,题目也很活,但是对于我们这些经过高考训练的人来说,这种考试完全是小菜一碟儿。

大学的考试很少有些老师去考你的知识点,而是考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比较灵活,论点论据都需要你自己再参考书或者是讲义中找到,还要按照逻辑进行推理归纳提高,比起高中的考试,要有一定难度,主要看你平常学习有没有深度,有没有广度,对问题的理解有没有自己的见解。

这几个月当中除了听老师讲课,就是到图书馆查资料,深入围绕讲的问题进行研究,把这几门课已经学得很深很透了,教授们讲得好,同学们之间也互相交流,所以对于这几门课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深度,考试也不是什么发愁的事儿了。

严格的说高中初中的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而大学的教育完全是素质教育了,学的内容不一样,教授们讲课的风格也不一样,学生学习的特点也各有所长,但是对所学的课程进行深入理解,既要深度也要广度,特别是对参考书,要认真的去看,甚至要做一些详细的笔记摘录,这才能够完全达到这门课教育的目的,学习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总结的过程,能力的提高比知识点的学习更加重要。

从应试教育转换到素质教育,很多人都不能够适应,或者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我对这种学习的方法转变适应的过程很短,因为在高初中阶段学习,我就是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当然要围绕着应试的重点进行学习,对于自己有兴趣的点也会深入挖掘,查一些资料看参考书,所以到了大学的学习阶段就比较顺利。

考试的这一周就不用再天天泡在图书馆了,临阵磨枪对素质教育是不起什么作用的,所以功夫要下在平时,考试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对于平常用功的学生来说,考试实际上是一种休息,是一种享受知识的过程,尤其是像现在这样采取的考试方式,相对来讲,作为一个成年人来说更容易一些,也更容易出彩儿。

作为考察课,应该是我的考试专场,平时除了听课以外,就是按照老师罗列的参考书,在图书馆进行深入的学习,深入的研究,把一个领域弄懂弄通,把那些经典的论点化成自己的想法,现在围绕着题目进行考试,写论文也就轻而易举的了,写作对我来讲是最擅长的,所以无论是写作品还是写论文,我都觉得是一种乐趣。

写论文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除了把这些问题弄懂弄通以外,还要围绕着这个问题,按照逻辑思维进行组织,进行写作,既然是考察,既然是写论文,就要给老师提供一个既有知识广度又有见解深度的好文章,唐根所以是免不了的了,那些经典的句子,经典的论点在参考书里基本上都是呈现出来的,只要你综合好,只要你有记忆写论文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作为中文学院的大学生,班里其他的同学和我的情况基本上差不多,只不过是广度差一点或者是生动差一点罢了,写文章当然有好坏,提出问题要巧妙,围绕问题论证要深入,论据要充足,要是你论点的支撑,写论文实际上就是一种议论文,只不过这种议论不再像中学生了呀,一个两个论点明确提出要点,而是要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把人引到你的论点上,用说理的办法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再阐述自己鲜明的观点。

我和蒋菲菲经常就一些观点进行辩论辩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深入学习的过程,对方提出和你不同的观点,肯定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你就必须在这个基础上,更深入,更广泛,更有依据。

除了蒋菲菲以外,徐鸽子沈小夫有的时候也会和我辩论一些问题,每个人辩论的问题都不一样,因为他们观察问题的视角不一样,阐述论点的角度不一样,而且他们通常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辩论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吸收别人长处的一个过程。

一个学期过去了,班里的其他同学有的时候是在老师组织下也进行交流,交流的过程辩论也是免不了的,如果要通过说理说服别人,你就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别人要说服你也会做很充分准备的,在这个过程中交流就是进步。

学习方法的不同,考核手段的不同,呈现了大学学习新的特点和新的方法,对这个方法和特点适应的过程,有的人很长,有的人很短,这完全是因人而异的,我之所以适应的时间很短,就是在初中高中学习的时候,除了要理解以外,我的记忆都是通过反复的学习,深入的学习,更加广泛的学习才加深记忆的,虽然不是刻意的这么做,但那种培养自己素质提高自己水平,以素质为基础,以基础知识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大学期间很快的就发挥了长处。

对三个学生的辅导,实际上也是我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辅导他们就可以看到初中高中阶段学习的问题所在,那么在大学的学习的时候就会刻意的克服这些缺点,发挥自己的长处,真正做到扬长避短,所以给他们补课的过程,也是我思考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加深理解的过程,这种过程完全不同于学生阶段的加深思考或者是变换角度,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更广泛的深度上下功夫。

要想给三个学生做好辅导,必须加强自己的知识,也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能力,除了教给他们一些知识点以外,重点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能力,作为一个高三学生,如果不能够在学习方法综合能力上下功夫,那么高考的成绩绝对不会出色,经过这一段和他们共同的学习,对一些问题深入的思考,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层次,最后达到了让他们全面进步快速进步的目的。

虽然和他们一起学习的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但是对现在的学习完全是一种促进,学习中的联想找一些例子就完全才能够理解,课文那些典型的范文讲的问题实在是太美妙了,有了这种理解,对课文的学习和分析就会变,换一种角度就会提高一点层次,让学生们更容易听得进去,更容易懂,更容易接受,也更好的提高。

无论是怎么样的形式,大学里的考试,我真的是比较喜欢,也真的是比较擅长,无论是考试还是考察,我觉得自己的成绩都应该是很满意的。当一个学生不考虑考试的成绩的时候,你的学习就会变得是一种享受,你的学习就变得是一种开学,你的学习就会变得是那么美妙和轻松。

除了考试以外,这两天最忙活的就是文案小组的组织了,按照杨教授布置的任务,这个文案小组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包括哪些人需要多少有能力的人参加,这几天一直在我头脑里打转,杨教授又能够提供一个什么样的名单,这些人和自己配合起来能不能更完美,这也是我考虑的另一个问题。

看了看周边的人,周边的朋友,特别是周边的同学,他们能不能够进入这个文案小组,我也考虑了很久,最后这种想法被我自己否定了,我们都是大学入学的新生,本来就很稚嫩,如果都是我们这种人在一个小组里参与这项工作,那么这个文案做出来实在是太单纯了,既没有社会的复杂性体现,也没有全面欣赏提高的可能。

否定和思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短处的认识过程,虽然杨教授和刘晨阳对我的评价都很高,但是我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毕竟是一个刚刚入学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从写作的历程来说是刚刚起步,从写作的经验来说更谈不上了,唯一有的就是单纯和激情看问题的角度可能更准确一些,带着校园的稚嫩,把这个工作可能更投入的热情多一些。

自从杨教授和我谈话以后,文案小组的鉴定已经是我头脑里考虑的最大的一件事儿了,这个文案小组的人员如果组成的更好一些,结构更合理一些,知识面更宽一些,经历更丰富一些,我就可以借鉴他们的写作基础,提升文案,写作的效率也让文案更让领导接受,这是一个面对亿万电视观众的策划,也是这项工作的起步阶段,重要性实在是让我有点儿压的喘不过气来。

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一年级新生,虽然在写作上很勤奋,灵感也很好,写的东西也有一定的市场,但是要做这样一个重大而复杂的东西,实在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经历,完全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他不仅要文字上的艺术性,更要实质性的技术性和可操作性,文字不但要写得美,还要有深度,要有画面感,一个舞蹈用文字来表现,那必须是让舞者跃然纸上,让音乐响在字里行间。

要能达到这种程度,那是需要相当的修养和写作功力的,虽然我有这份激情,但是没有经过这方面的训练,特别是跳了这么多年的舞,知道哪个舞蹈都会有一个魂,那么这个魂在文案中立起来走进人的心里,我能做到吗?

跳舞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世界的轻松展现,他不但要有高超的技术,还要有心中的意境,你把你要展现的东西想成是什么样的,那么他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舞蹈的语言是丰富的,肢体的语言是含蓄的,一种肢体语言的表达就是一种舞蹈的技巧和方法,在这么大一个活动当中,如果要去追求细腻,可能不会效果好了,要追求的就是气势,就是撞击就是让人视觉上的冲击。

文案的基础是那些编导们要编排出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的舞蹈来,在他们创作过程中参与他们思考,给他们注入灵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才是文案的成功,这笔要和别人学一支舞,编一支舞,跳一支舞,真是难多了,从十几岁就开始学跳舞的我,没有一种形式,我没有做过,也曾经在万人的瞩目下演绎过动人心弦的舞蹈,但是像这种用笔来展现舞蹈的魅力,这真是开天辟地了。

杨教授会找一些什么人来和我合作呢?

我正在思考,来深入的思考,沈小夫突然的在我后面叫了我一声,“小妹,有一个特大的好消息你还不知道吧?”

我被她的一惊一乍给弄愣了,这两天除了考试以外,就是琢磨文案小组的事情,对其他的事情一概都没有关心,我不知道她说的是哪方面的消息,于是我就问她,“到底是什么事儿啊?二姐,能让你这么兴奋的事儿,一定是特别好的事儿。”

沈小夫眉飞色舞的说,“前两天我们都被审查了一遍,也都让教官拉到操场操练了一番,在我们的大学新生中要抽取参加阅兵的女民兵,听说好几千人挑选一个,全校的新生1000多人才挑出来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咱们的大姐徐鸽子。”

徐鸽子被挑选上参加阅兵,这还真是一个特别好的消息,对于徐哥的来说是一种光荣的经历,对于我们来说身边能够出来一个这样好的姐妹,真是从心里替他高兴,“这么多人参加挑选,怎么就一眼看上我们的大姐了呢?”

沈小夫对我说,“和大姐相比,咱们这些人都显得嫩了一点,你看看她那个眼神,不是比别人更淡定,比个头,比长相,比气质,咱们新生里你能找出第二个人来能和大姐相比吗?看起来进行挑选的人还是真有眼光,他们挑到徐鸽子,这就说明他们挑对了,应该是不二人选。”

看到沈小夫的那份自豪,我心里也油然升起来一种骄傲,“大姐,徐哥子是值得我们为他骄傲的,这次他能如愿以偿的被挑选到女民兵队伍里,说明我们几个姐妹当中还是有相当出色的女人的,徐鸽子的气质应该说,是一般的小女生比不上的,你怎么打算给大姐庆祝一下呀?”

沈小夫有点丧气的说,“现在咱们也考完试了,就等着成绩,然后放寒假了,借着这个机会咱们几个人聚一聚,可是大姐坚决的反对,她说聚一聚可以,千万不要提这个话题,形式低调,一直是她的一贯作风,我也不想给她添堵,所以就听她的吧。”

我觉得这个议题也是应该低调一点,但是还是心有不甘,“二姐,我们就小范围的和他聚一聚,你看怎么样啊?”

沈小夫对着我神秘地一笑说,“其实我也是这个主意,马上就放寒假了,大家聚一聚吧,考完了试也应该放松一下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