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我的爱情在奔跑 > 36,青梅竹马(二)

我的爱情在奔跑 36,青梅竹马(二)

作者:李和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6 01:42: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36,青梅竹马(二)

刘佳琪的爷爷,和蒋菲菲的爷爷本来就是老战友,抗战的时候在东北,两位老战友曾经在一个团里大胆过,刘爷爷是团长,蒋爷爷是政委,后来随着职务的提高,两位战友才分开的,但是他们并肩作战,从东北一直打到了海南岛,又同时调回了东北边防军,并肩跨过了鸭绿江,在朝鲜战场上,再一次做起了老搭档,一个是军长,一个是政委。

蒋爷爷提前回国了,因为要编写军事条例。刘爷爷回国后也被安排在机关里,两个老战友的住房就成了街坊,两座相邻的将军楼,一座楼里住的是刘爷爷,一座楼里住的是蒋爷爷,刘家和蒋家成了邻居。

两家的儿子也在军队里服务,但是刘爷爷的儿子去了大西北,蒋爷爷的儿子又进了机关。蒋菲菲就出生在这个将军楼里,刘佳琪却出生在大西北,因为刘爷爷还在这个将军楼里,刘佳琪的父母把他送回了老人的身边,蒋菲菲和刘佳琪就成了青梅竹马。

从小就娇生惯养的蒋菲菲,一对孪生兄妹,跟着爷爷奶奶在一起,经常看见刘爷爷后边跟着的一个小尾巴,那时候刘佳琪在蒋菲菲的眼里,别提多可怜了,身材高大威猛的刘爷爷,带着的小孙子竟然是一个瘦小枯干,刘爷爷也从来不像别的家长一样领着孩子,而是在前边大步流星的走,刘佳琪紧紧的跟在爷爷的后面。

刘爷爷教育刘佳琪的故事,经常从蒋爷爷和蒋奶奶的交谈中流传出来,说的都是每天早晨刘爷爷叫刘佳琪起来的经过。

每天早晨刘爷爷起来以后,都会到刘佳琪的房间,一不说话,二不言语,而是把刘佳琪的被子掀开,然后才大声的吆喝一声。刘佳琪从梦中醒来以后,一切动作都是军事化的,用最快的时间起床,用最短的时间穿衣服,然后利利索索的进行梳洗,整理好内务以后,跑步来到院子里与刘爷爷集合,刘爷爷在前面跑,刘佳琪在后边追,到了操场以后,先是慢跑两圈,然后是快跑8圈,接着就是练习太极拳,检查头一天所背的书。

这种军事化的管理,私塾式的学习,在这些将军嘴里都成了笑话,一个是笑话刘爷爷采取的办法太死板,太僵化了,还是老辈子那种背书式的管理,从来不考虑小孙子的感受,用大人的意识强加给孩子,这样管理的孩子哪还有什么思想呢?在笑话的同时也是一种感叹,感叹刘爷爷的小孙子竟然是那么听话,不紧,跟着爷爷一起锻炼身体,而且不得不接受爷爷私塾化的学习。

最后这些笑话都变成了羡慕,那些笑话刘爷爷的将军们,他们的孙子大多数都变成了纨绔子弟,反而被笑话的刘爷爷,带出来的孙子竟然成了神童,虽然这个神童脑袋里装的全都是孔孟之道,一肚子三字经和百家姓,还没有上学就被专家看上了,心算竟然比那些专家还要快,神童的名声在这些将警车里传送着,再也听不见奚落,反而全部都赞叹着刘爷爷的惊军事化管理,竟然管理出来一个小神童。再也不会笑话刘爷爷,竟然让孩子背了一肚子的孔孟之道,而是也学着刘爷爷的样子,让那些半大的儿童去背那弟子规,虽然都是背书,刘爷爷背出来一个小神童,他们的子弟背书背的,爷孙两辈儿都生气。

在这个军队的大院里,刘爷爷和刘佳琪这对爷孙的传奇故事,家家都能够讲出一大堆,羡慕的声音和仰慕的眼光都集中在这一老一少身上,刘爷爷是一个持之以恒的人,不管是笑话还是传说,也不管是什么样的目光,每天早晨出操,打太极拳是他自己的老套路,看着孙子奔跑,打着太极拳检查背书,也是他这个爷爷发明的教育方法,一成不变,一直坚持不到刘佳琪上学。上学以后不再检查背书了,早起出操,围着操场先跑10圈,然后再打一套太极拳,这个内容是亘古不变的。

这样做还有和其他将军不同的,那就是刘爷爷一直在操场上,许多的老将军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几十年以来,老将军们越来越少,而刘爷爷在操场上的步伐依然是那么坚定,身后的小孙子却越长越高,越长越结实了,现在不再是传说中的小神童,而是在小学生里面,传出来的神奇故事,连续三年的全国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

没有任何一位老将军在跟刘老爷爷看齐了,因为他们的身后没有小神童,也没有小学生奥林匹克全国竞赛的金牌获得者,在大院里只有刘爷爷挺直了腰板还在跑步,打太极拳仍然是一朝一夕那么认真,他身边的小孙子已经变成了一个少年,身材越来越像刘爷爷了,个子长得高,身材越来越魁梧,所有人的目光统一都变成了羡慕的目光。

羡慕刘爷爷有一个好身体,几十年过来了,别人的背都驼了,只有刘爷爷的身板还是那么挺直,胸脯拔的还是那么高,走起路来还是那么苦苦的生风,打起太极拳来还是那样,一朝一式,变化的只是刘爷爷的头发从花白已经变成了洁白了。

在这个大院里,两代人有两代人的传奇,刘爷爷的传奇就是身体越来越硬了,孙子的传奇就是刘佳琪从小学的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获得者,变成了中学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获得者。

上了初中以后,刘佳琪全面发展的势头仍然不减,除了数理化学习全班全年级第一以外,语文和作文的成绩永远也是第一,特别是作文,好几次命题作文,都成了你中学版的语文报上刊登的范文,学校和老师都向全国人民对大熊猫一样,那样保护这块宝贝,因为有他在这个学校存在,这个学校在全市的学校中就能够独树一帜,就能有一块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就能给所有的学生树立一个样板。

让蒋菲菲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刘佳琪被选拔的那一幕。

初二年级快结束的的前夕,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课间操的时间,所有的班级都集中在学校的操场上,广播里结束了广播体操的广播以后,校长和教导处主任神采奕奕的走上了主席台,用洪亮的声音,喜气洋洋的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初三1班的刘佳琪同学,因为连续三年获得全国数学奥林匹克大赛的金牌,被中国科大少年班破格录取,一时间学校内外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刘佳琪被校长请到了主席台上,用它还没有完全变声的童声,念了给全体师生的一封信。

蒋菲菲在台下看着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同班同学,听到这个好消息以后心里完全和别人不是一样的滋味儿。

首先是羡慕,从小到大一直都在班里是第一的刘佳琪,在学习上永远都压蒋菲菲一头,不管怎么努力,前面都会有一个刘佳琪,他有今天的成绩也是可以预见的,14岁就被破格录取进入了大学,这是他一贯的表现,一直的学习成绩换来的,真的是令人羡慕。

然后就是自豪,蒋菲菲为有这样一个出色的同学而自豪,从小一到大在一个院子里长大,从幼儿园开始就在一个班,每天都要朝夕相处,同学们一起处的特别的融洽,而且刘佳琪和别的男生不一样,对自己特别的尊重,特别的支持,就因为有他的支持,从小到大自己这个班长的位置从来都没有人撼动过,怎么能够不为有这样的同学而自豪呢?

但是心里也有些酸溜溜的,从小一起长大的少年,同时在一个班里学习的同学,现在就要分别了,一起学习的十年,积累了多少朋友情,同学情啊,现在说走就要走了,在分别之际,怎么能够不留恋呢?心里确确实实有点儿舍不得,但是人家办更好的前程了,应该送上去的是祝愿,是祝福,再舍不得也要分别呀。

就在这样的恋恋不舍中,刘佳琪打点了行装,在蒋菲菲即将上初三的那一年,刘佳琪离开了军队大院,去合肥中国科大上学去了,从此两个人就失去了联系,一个在合肥上大学,一个在北京上高中。随着刘爷爷一家搬到了西山的干休所,再也听不到刘佳琪的消息,青梅竹马,各奔一方。

高考以后,在等待录取通知的日子里,初中同学的聚会,刘佳琪又出现在蒋菲菲的视线里。

几年不见的好奇感,让蒋菲菲和刘佳琪互相吸引了,在攀谈中,蒋菲菲知道,刘佳琪已经从中国科大学毕业了,本科毕业的论文就是量子学的论文,导师就是科大的著名教授,量子之父,经过导师的推荐,开学就要到清华大学,硕博连读了。

四年未见,当年那个翩翩少年,现在已经长成了身躯高大的男青年了,刘佳琪也从别的同学口中听说,蒋菲菲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燕京大学中文系,那个是全国最高的文科学府,能够进入燕京大学学习的学生,也是人中龙凤。

刘佳琪从众多的同学中穿行过来,走到蒋菲菲面前,大方的和他打着招呼,“蒋菲菲,不认识老同学了吗?我是刘佳琪,几年没见你,可是越长越漂亮。”

刘佳琪面对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用眼角的余光看了看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个子长高了,人长壮实了,而且比以前更英俊了,“怎么敢不认识你呀?这不是千古传奇的小神童吗?少年班毕业了吧?在哪里读博士啊?”

刘佳琪听出蒋菲菲话语里的刺儿,仍然是憨厚的说,“几年未见,看起来你的骄傲一点儿也没有降低,都是这么多年的老同学了,干嘛要语带讽刺呢?中国科大确实是今年已经毕业了,现在回到北京,准备到清华大学硕博连读了,祝贺你考上了燕京大学,你也算是美梦成真了。”

真诚的祝福,让蒋菲菲反而有点不好意思了,“刘佳琪,我们刚刚上大学,你已经大学毕业了,这次又进入清华大学,真是好事连连呢,我也祝贺你,到清华大学学的什么专业呀?能不能够透露一二?”

刘佳琪大方的说,“多谢你这位高傲的公主关心,我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写的是量子学的论文,经过导师推荐,到清华大学还是攻读量子学这个专业课程,听说你是燕京大学中文系,那可是多少人做梦都想进去的,真诚的祝贺你。”

蒋菲菲听到他这么说,心里有点不乐意了,“一见面除了祝贺就是祝贺,虚伪不?能不能好好说话呀?4年没有见面,难道就学会懂礼貌了吗?就没有点别的吗?”

刘佳琪仍然是宽厚的笑了笑,然后说,“祝贺你,还被你连珠炮似的追问,怎么好像对我充满了敌意呢?这可不像原来你做班长的时候,有人欺负我,你第1个站出来保护我,在我的心里你可是一个巾帼英雄啊。”

蒋菲菲咯咯的笑了,“你一个学霸,谁敢欺负你?我怎么不记得有这一幕啊?编故事呢吧,这种搭讪的方法可有点老套了。”

刘佳琪也寸步不让了,对蒋菲菲针锋相对的说,“蒋菲菲,我看你是软硬不吃啊,4年没有见面,一见面就想给我一个下马威吗?我祝贺你,你挑毛病,我和你说我们过去的事儿,你说我编故事,请问小姐,你想听什么呀?你又想知道什么呀?我一定毫无保留的奉告,一定找你最爱听的说,可以吗?”

蒋菲菲心里骂,这个笨蛋,难道还不明白什么意思呢?表面上并没有流露出来,转换了口气说,“刘佳琪,看在从小一起长大的份上,我根本就不生你的气,主要是4年以后见到你,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你的暑假也很长吗?现在刘爷爷搬到西山干休所了,有很长时间都没有见他老人家了,身体还好吗?”

刘佳琪一本正经的回答,“我爷爷身体还特别的好,到目前为止都没有间断早操,快90的人了,身上还基本没有什么毛病,前一段检查身体,他的各种指标比一般年轻的人都要好,而且我的父母也从大西北回来了,现在,和老人家一起住,可以平常照顾他们了,你爷爷是不是也搬到干休所了?你们家还住在那个大院的小楼里了吗?”

蒋菲菲也很认真的回答说,“我们家还住在那个小楼里,我爷爷搬到长兴店那边的干休所去了,我姑姑一家和他们一起住呢,你爸妈退休了吗?”

刘佳琪对蒋菲菲说,“我爸妈本来就是航天集团的人,在北京本来就有工作室,只不过他们在一线坚持习惯了,所以一直没有回北京,现在爷爷岁数大了,身体再好,人也是老了,他们是爷爷最小的孩子啊,身体比几个哥哥姐姐都要好,所以只能主动承担照顾爷爷的责任了。不过按照年龄也快退休了,他们这对苦命的鸳鸯,结婚晚,要孩子也晚,像他那么样岁数的人,本来不该是独生子女家庭,他们将近40才生下我,把自己熬成了独生子女家庭,真不知道他们这一代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可能受爷爷的影响太深了吧。”

蒋菲菲笑了笑说,“刘佳琪,别说你爸爸妈妈了,难道你受你的爷爷影响浅吗?你看你现在一举一动都像刘爷爷,本来你是个大学生,看看你现在的站立的姿势,走路的姿势,哪一点不是刘爷爷的翻版呀?刘爷爷强势了一辈子,把一个家庭都变成了军队,你爸妈是他最小的孩子,竟然在大西北工作了一辈子,真是一个让人敬佩的老人。”

刘佳琪对蒋菲菲说,“蒋菲菲,加个微信吧,以后我们要经常联系,两个学校离得很近,老同学之间以后多走动走动,离开你们的这些日子里,真的觉得挺孤单的,尤其是我又和你们缺少了高中阶段的共同学习,和我们一起长大的都已经劳燕分飞了,我和你是在一起长大一起学习时间最长的,你不会嫌弃我吧?”

蒋菲菲一边笑了笑,一边拿出了手机,两个人加了微信,蒋菲菲说,“是啊,我们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同班到初中,在现在的初中同学里,我们俩同一个班,同一个学校时间最长了,以后加强联系吧,有时间来我们家里玩儿,蒋八一还挺想你的呢。”

蒋菲菲这一语双关的话语,刘佳琪是心领神会的,这个橄榄枝,必须要接住,刘佳琪笑着说,“蒋八一现在怎么样了?今年考到哪儿去了?”

蒋菲菲回答说,“我哥考上国防大学战略指挥班了,现在已经去进行军训了,他们是提前招生,所以现在已经开学了。你知道吗?他的高中不是在城里上的,因为军民共建的关系,他的高中是在门头沟上的,完全成了一个山沟里的人,你要见着他一定会笑的,整个一个农民。”

刘佳琪听蒋菲菲这么一说,开心的笑了,“那你们家今年可是最高兴了,你们兄妹两个人考的都这么好,叔叔阿姨肯定是最美了。小时候叔叔最喜欢我了,这么长时间没见他,还是那么儒雅吗?有时间我一定去看看他,看他还能不能认得我。”

蒋菲菲肯定的说,“我爸一定能够认识你,你可是我们院子里知名人士,他们老战友在一起经常议论子女的事儿,你别看我不知道你的动向,我爸对你的情况可是比我要了解的多,说起了你的事儿,他能说出一大摞了,看得出他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中,真是从心里喜欢你的,谁知道你这么没良心呢,你上大学这4年一点音讯都没有,让他们都很失落的。”

刘佳琪怅然若失的说,“真怀念那个大院里的日子呀,从记事开始到上大学,十四五年的时间都在那个院子里长大的,部队大院里的人感情都是那么真挚,也让我铭记终生,找个时间回到大院儿去看看那些叔叔阿姨们,省得他们挂念。不过我最喜欢你爸的就是他写的诗,那可是我们军中少有的诗人,他写的文章也功力特别深,那水平绝对是超一流的,你文科特别好,一定是遗传了叔叔这方面的基因。”

看到刘佳琪说话咬文嚼字,蒋菲菲真的觉得挺开心的,“4年没见,不知道你别的学了多少,谈了这么一段时间的话,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你拍马屁的功夫见长了,刚才是一再的祝贺我,现在有一个劲儿的恭维我爸爸,嘴里抹了蜜了吧?说话怎么这么招人爱听呢?真不愧为大学毕业生了。”

这时候其他几个同学过来了,话题也转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