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我的爱情在奔跑 > 28,不情愿的故事(十)

我的爱情在奔跑 28,不情愿的故事(十)

作者:李和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6 01:42: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28,不情愿的故事(十)

阳光已经照亮了窗帘,方玲子早早的就醒了。

为了让远道而来的丈夫多休息一会儿,方玲子轻轻的下了床,穿上了衣服,推开房门,走出了汽车旅馆。

东方,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地平线上洒满了明媚的阳光,天空上的彩霞就像柔软的段子在空中飘舞一样,远远的天际线上,大树和高楼勾勒出不同的曲线,清新的空气,美好的天气,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方玲子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两年的思念之情缓解了之后,一个沉重的决定一直压在她的心头,面对着这块异国他乡的土地,怎么样把自己这个决定告诉丈夫?怎么样能够说服他?这两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心间,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两年的时光变化太快了,变化也太大了。

当初从国内来到美国的时候,方玲子心里并没有那么多的欣喜,由于对孩子,对丈夫,对家庭的依恋,从遥远的东方,到了美国这片土地,她是极不情愿的,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睁着眼睛还是闭着眼睛,那可爱的婴儿小脸蛋,一直萦绕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这是母爱的力量,这是母女天性,割不断的血脉,割不断的亲情。好不容易才把这段艰难的时期渡过来了。

接下来就是紧张的学习和紧张的论文答辩,硕士论文答辩很顺利的通过。到了美国以后,检索英文的论文更方便了,吸收了最新的观点,充实到论文中去,增加了很大篇幅的参考文献,方玲子的硕士论文是很有水平的,即使是在麻省理工学院这样高端的学术机构,这一篇硕士论文也是很有水平的,参加答辩的专家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最后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硕士论文的答辩,拿到了硕士学位。

接下来就是繁重的科研,卡门是在美国学术界享有很高学术地位的博士生导师,领导了一个低温超临界材料项目组,是一个高效而又有极高学术水平的团队,作为交流学者参加这个团队,方玲子是这方面唯一的一个人,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中国人,本来在国内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但是投入工作以后,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与别人有多大的差距,只能用现在的努力缩短这些差距了。

如饥似渴的学习成了她的常态,每天要去麻省理工学院听有关项目课题的相关课程,然后到图书馆查一系列的相关资料,虽然英文水平没有问题了,但是专业上的词汇还需要大量的积累,全世界相关课题都在赛跑,卡门教授领导的这个课题组算是领头羊,不仅和其他国家的课题组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是别的国家课题组不能比拟的,这就需要参与者有更高的学术水平,更宽的知识领域,更敏感的创新能力。

作为中国来的一个女学者,方玲子不想让任何人看不起自己,看不起自己的国家,所以她要用常人想象不到的努力,要用非凡的毅力完成自己在知识水平,学术水平上的差距,用来学习和查资料的时间当然就超过了别人几倍甚至几十倍。

查询科技资料和看科技论文,与一般的阅读了解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些前沿领域的科研成果,不仅要做摘录,要熟悉,还能够变成自己头脑里的东西,把这些知识和创新的想法,消化掉,并且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团队里每一个人都负责一个领域,相互之间不但要配合的默契,还要有创新的契合度,这样在科研团队的创新上才能够取得成绩,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技术,取得的成果是不一样的,做科研的人把创新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而这种创新必须符合科学规律,掌握知识,掌握技术,掌握方法都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掌握科技规律,那就是一个很难的课题了。

对科学的热爱,对课题的钻研,成了她生活唯一的事情。只有用工作和科研,填满自己所有的日程,只有用学习和工作占满所有的思想,才能够让她忘记祖国,忘记亲人,忘记那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只有忘我的工作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够冲淡一些他在异国他乡的苦闷,才能够缓解一些对爱人的思念。

随着科研逐步的推进,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在技术路线上进行了大幅度的革新,这个中国来的年轻女科学家,大胆的观点,大胆的尝试,让所有的人都刮目相看,本来科学研究就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新的思路,新的路线,新的方法,取得了一连串的重大成果,形成的科研报告受到了卡门教授的重视。

这个科研团队因为一个年轻的中国女科学家的加入,加快了科研的进程,改变了科研的路线,形成了一连串的科研成果,一批有分量的论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以后,卡门教授领导的科研组已经成了麻省理工的一个明星团队,方玲子全身心的投入,也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科研是有魔力的,一旦投入了就不能够自拔,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对科研项目的投入,有可能是让人着迷的。

正是这两年,废寝忘食的工作,从最开始的不情愿,到你工作麻痹自己,现在已经是全身心的自觉自愿的投入了,现在科研项目正在关键阶段,眼看着交换的时间就要到期了,这个时候如果中断了科研进程,前面的一切努力都算是白费了,面对着自己两年多的心血,方玲子心里做出了一个令他自己都吃惊的决定,它要把这个科研项目完成,要留在美国,取得最终的科研成果。

这将是意味着什么呢?虽然两年的美国生活已经拿到了绿卡,美国的移民政策对于科学家是开放的,尤其是像自己这样的科学家,在美国的科学界也是凤毛麟角,一连串的科研成果已经奠定了自己在美国科学界的学术地位,失去这些,那么两年的努力就全白费了,这是一个负责任的科学家,不能允许的。

作为一个学校派来的交流学者,预期不归就等于与自己的学校成了对立面,还有自己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两年已经未见面了,如果还要坚持下去,并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够是尽头,这就意味着割断了亲情,就完全丧失了陪伴着女儿生长的时间,没有了共同生活的经历,在他生长的每一个节点都没有自己这个母亲的足迹,孩子能接受吗?

最令她难以启齿的就是自己的丈夫,想当初自己的丈夫牺牲了自己的名额,换来自己出国进修,现在不回去了,他还生活在那个学校,还要在那个工作环境里继续他的人生,别人会对他怎么看呢?按照对丈夫的了解,那是一个爱国胜过爱一切的人,他能够接受自己的选择吗?

太阳完全的升起来了,阳光照耀着大地,但是方玲子的心里仍然是一片阴霾,他默默的回到了汽车旅馆的房间。

董建军已经起来了,看见自己的妻子从外面回来,热情地迎了上去,张开双臂,紧紧的拥抱着自己思念两年的妻子。

两个人缠绵一会儿以后,手牵着手走出了房间,在汽车旅馆的餐厅里吃了早餐,一边吃,两个人一边交谈着,围绕的话题都是那个可爱的女儿。

吃完饭以后,两个人收拾好了行李,方林子开着那辆二手的林肯车,离开了汽车旅馆。

汽车在原野上奔驰,方玲子深情的看了一眼董建军,亲切的说,“我看你昨天晚上睡得特别好,现在有点儿倒过时差来了吧。”

董建军憨厚的笑了笑,“休息一晚上真的是很舒服,有你在我的身边,恢复的会更快一些。”

方玲子听到他这么说,咯咯的乐了起来,“你这个人真逗,都快把我说成活神仙了,我哪里有那个功能啊?”

董建军也笑了下,“不过两年没有见到你,你现在真的是很潇洒了,完全变成了一个西方的人了,没有一点儿中国人的矜持了,时光真是锻炼人的。”

方玲子用那双漂亮的眸子,仔细的看了看自己的丈夫,轻松的说,“建军,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儿想和你商量,你看怎么办?”

董建军听她这么一说,停止了笑声,“什么事情啊?”

方玲子为了缓解气氛,轻声的说,“我现在搞的项目正在关键阶段,我想在美国多工作一段时间,把这个科研项目完成以后再回去,你看可以吗?”

董建军一下子睁大了眼睛,“这件事儿可不是咱们两个人商量的,这可不是家务事,你的交流时间是两年,学校之间是有协议的,你不按时回去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是意味着你没有按时回国,违反了组织纪律,学校不会允许的。”

方玲子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既然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了,“能不能给学校再递个申请?延长一段儿交流的时间呢?”

董建军思索了一下,然后反问,“那你想在美国还需要多少时间完成这个项目啊?总应该有个时限吧,这样你也可以向组织申请啊。”

方玲子用平稳的语调说,“这个时间真的很难以确定,你知道的,科研工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具体要延长多长时间,我也不知道,总之我就想把这项搞完,不然的话,前期巨大的努力完全都浪费了,这个结果是我不能够接受的。”

董建军脑子高度的运转,他知道方玲子开口跟他说这件事儿以前,心里可能早就有了决定,现在看起来不是想和自己商量,而是要通知自己了,“如果组织上不批准怎么办?你这种毫无期限的延长组织上肯定不会批准的,难道你要放弃国籍吗?难道你要从大学里辞职吗?先不说经济上的负担,就是政治上的压力,也不可能承受啊。”

方玲子仍然用淡定的口调说,“如果组织上不同意,我也只好采取辞职的办法了,经济上没有问题,卡门教授答应赔偿学校的损失,并退还我在学校领的两年的工资,关键是能够不能够达成谅解,因为科研是离不开我的,我现在也离不开这个项目。”

方玲子语调虽然很平缓,但是语气很坚定,董建军大吃一惊,“看起来你这不是在和我商量吗?你已经完全打定了主意呀,为什么我来以前你不和我通一下气儿呢?为什么我刚到美国,你就把这件事儿端出来呢?你是不是早已经想好了?”

方玲子面对着丈夫一连串的发问,仍然是不急不忙的说,“这些事情在电话里怎么说呀?就你这个脾气,没说三句话可能就急了,你看我刚开了一个头,你现在就是这个态度,我们还怎么继续谈下去呀?你先消消气儿,咱们俩慢慢的谈一谈。”

董建军本来还想发作,一看方玲子这个态度,强忍着怒火说,“那你就把你自己的想法全盘跟我说一下,咱们两个人心平气和的谈一谈,反正这车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你是怎么想的就可以怎么跟我说,我听完了以后再说我的态度吧。”

方玲子以为丈夫向自己妥协了,放心大胆的说,“麻省理工方面愿意把我留下来,作为客座教授,每年可以有固定的收入,科研工作是另付工资的,这里的条件比较好,待遇也很丰厚,主要是这里的科研团队,我们磨合了两年,已经很默契了,目前这个项目我们在世界都是领先的,现在每天都在突破,每天都有进展,这种项目你是知道的,同样是科学家,你知道它的进展意味着什么,所以我决定在这里完成它,当然可能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希望你能够耐心的等待我完成以后回国。”

董建军严肃的重复了一句,“这就是你最后的想法和最后的决定吗?”

方玲子坚定的点了点头,明确的说,“有关后续的善后工作,我已经和麻省理工方面全都谈好了,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没有问题,如果你和孩子愿意过来这边儿,我也把关系给你疏通好,以你的能力和你的学识,会有一个很好的安排,孩子在这里接受教育也是最好的教育,如果我们一家三口在这里生活,是一个不错的中产阶级家庭,可以过着比国内更好的生活,也可以给你更好的工作,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董建军已经按耐不住自己的性子了,“你知道你这样做的后果吗?”

方玲子深情的看着自己的丈夫,喃喃的说,“只要你想通了,其他的后果我都不在乎。”

董建军激动的说,“你这就叫背叛,你知道吗?首先你是背叛了生我养我的祖国,然后你是背叛了学校,是学校把你送到这里做交流的,然后你是背叛了家庭,我和孩子不可能到美国生活的,我在国内有那么好的工作,有房子,有家有亲人,我干嘛要背井离乡来到这异国他乡的土地呢?你想一想我们的老一辈科学家们,哪一个不是放弃了优厚的工作待遇?哪一个不是放弃了美好的生活环境,他们都是为了什么?为了就是报答祖国,就是到达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方玲子听到董建军铿锵有力的回答,仍然是不死心,“难道你就不再考虑考虑了吗?”

董建军斩钉截铁的说,“这没有什么考虑的,永远也不会考虑。因为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人民,更热爱那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我不会背叛,永远都不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