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我的爱情在奔跑 > 57文理分科

我的爱情在奔跑 57文理分科

作者:李和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6 01:42: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57文理分科

在冯叔叔的忠告声中,新的学期开始了,清风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中。

高二的学习还是很紧张的,像贵阳一中这样的学校,需要把高三的学习内容,压缩到两年完成,高二也就成了关键的一年。现在一个学期要学习一个学年的课程,所以学习的任务也就成倍的增加了,这对于一些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很容易拉开档次,这就为一些重点学校分班提供了依据,以各种名义,培养尖子生是这些重点高中,习惯性的做法。那就是把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以实验班或者更动听的词语命名的各种班,把学习成绩靠前的学生,与一般的学生分离开来,确保考上重点大学的百分比,其次才是升学率。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方法,让他们屡试不爽。

高二的另一个课题就是分班,把学生分成文科班和理科班,这样就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按照高考大纲,分别制定文科班和理科班的教学计划,学生也是按照高考的教学大纲,重点学习文科的或理科的各种学科,让他们集中精力,围绕着高考设置的考试科目进行学习,一般的理科班,就会把历史和地理踢出出去,文科班就会把物理和化学停止授课,两个学科的分班行为,都要求学生做出自我的选择,他们一般都考虑这样几个因素,首先是学习成绩,数理化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一般都选择理科班,这样就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取得更好的高考成绩。而物理化学成绩不是太理想的学生,以高考为目的,一般都会选择文科班,这样就可以扬长避短,也能够取得很好的高考成绩。对于一些全面发展的学生,实际上他们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在知识的储备上,就会形成偏科的现象,无论是你选择理科班还是文科班,都会失去一个向另一个方向发展的余地,一旦选择好了,就不能够走回头路,因为教学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2个方面就是要考虑高考以后专业的范围,现行的高考制度,对,文科和理科是分社的,有些学校重点招出文科的学生,也有些学校重点招收的是理科的学生,相对来讲,理科的学生报考学校的范围更广泛一些,但是考生也比较多,所以竞争更加强烈一些。文科班就不一样,他们报考的范围相对的窄一些,选择的专业也会有局限性,虽然有些学校是文理科都招的,但是专业范围会有很大区别的。所以在分科的时候,每个学生都会很慎重的。

分科的结果就是班级的调整,对于高中学生来讲,本来高一年级,新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相对的学习环境已经很熟悉了,对老师和同学都相对比较习惯,高二年级的分班就意味着,改变自己的学习环境,老师和同学都需要重新适应了。文理分科的适应,老师的适应,新同学的适应,都会给高二年级的学生带来新的挑战,也会带来新的压力。

清风本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各科的成绩都很优秀,因为在学习上方法得当,所以高中的每门课程他学习的都比较好,应该说都是领先靠前的,作为全面发展的一个学生,面临着文理分科的艰难选择,他已经反复的考虑过多少次了。老师们也没有闲着,理科的老师,因为他数理化成绩特别的出色,反复的动员他留在理科班,以他现在学习的基础,和他考试的成绩,特别是中考的基础,不用说也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如果能够留在理科班的话,,一定会创造一个新的奇迹,按照平时他考试的水平,和他的学习能力,考个全省理科第一不是没有可能的,如果在他们手里培养出一个新一届的省级高考状元,对于他们都是一种荣誉感,所以理科的老师们极力的动员他留在理科班。

不管理科班的老师怎么样的动员,清风实际上早已经拿好了主意,虽然理科成绩相当的不错,也可以说是非常的优异,物理化学两科作为他也可以说是比较擅长的,尤其是高一期末的成绩,仍然在学校拿了第一,但是他清楚的记得自己心中的向往,就是要在国学的领域里,创造一片新的天地。在冯叔叔的培养下,他的国学基础砸的是很牢的,可以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童子功,如果放弃的话,实在太可惜了,而且自己在文学语言方面的特长,相比较起来更是优异的,他不是一个头脑发热的文学青年,而是一个冷静思考的国学苗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国学基础的自信,对历史奥秘的深入探索,都加深了他对文理科分班的决心,不管以后做什么,这些基础是不可磨灭的,所以他坚定的选择了文科方向。

高考的设置中,数学语文和英语,各占150分,其他的文科综合试卷,要占300分,数学作为他是极其擅长的,根本没有什么问题,语文国学正是他的兴趣所在,英语的基础已经被冯叔叔打牢了,现在一般的援助他阅读都没有问题,又经过和几个初中同学的补习,对于基础的语法点,和单词记忆的能力,特别是秦伟拿来的学习材料,在影视条件下能够看懂原版的英文影片,大大提高了他的听说能力,所以他更有自信。国学的很多著作都是在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对5000年文化的熟悉,就是对历史的生动记忆,除了教科书那些典型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外,历史长河的这一个标的,都已经牢牢的刻印在他的心里了。清风分析了自己的优势,也明白了自己的短板,地理课程作为他应该是一个弱点,但是经过两年的学习,熟悉和丰富地理知识,掌握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各种版图,作为他并不是很难的,更何况历史和地理是相通的,在他熟悉的许多的古典著作中,对古代地理的探索,更觉得很神秘,也有强烈的好奇心,把历史的版图和现实的版图相联系,使他更突出的特点。地理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对自然资源的熟悉,所有的地理地貌,蕴藏的都是自然的资源,全国各地与世界各地的地理特点,不仅仅反映在地理地貌上,更选是在资源的分配上,自然资源的分配,深深的打上了社会和产业的特点,把这些联系在一起的话,应该说他在地理学习上还是有很强的优势的。

清风在学校里是一个指标性的人物,学校和老师都希望他选择理科,但是他坚定的文科取向,让本来你理科儿为重点的贵阳一中,学校的领导老师都很为难,因为只要他选择了文科,就会带动一批好的学生向文科转向,就会大大削弱理科班的实力,这是学校和老师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学校出面干预了,几次做他的工作,他的决心都很坚定,他的方向也很明确。所有的人都知道,张副校长和他的关系不错,最后动员他留在理科班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张老师的肩上。

张老师亲自出面把清风找到了他的办公室。

张老师,“李宇峰同学,知道今天找你是为什么吗?”

清风,“张老师,是不是因为文理分班的情况啊?”

张老师,“看起来这个问题太敏感了,学校本来不应该干涉学生,文理科分班应该有你们充分的选择,但是你也知道,我们学校是以理科教学为专长的,历届的学生也是最优秀的,选择理科班,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历史也充分证明了,我们学校的理科教学确实是有特长的,我们曾经培养了十几名高考的状元,都是理科班的学生。你的成绩很优秀啊,特别是理科的专长也很明显,我们考虑你还是选择理科班,我们更有把握,希望能够再培养出一个理科状元来,这是学校方面的考虑,你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呀?”

清风,“张老师,我感谢学校,也感谢老师们。知道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特别的重视,我也是从心里感激的。我对理科也是很喜欢的,而且学习起来也特别的轻松,学习成绩也还让大家满意。其实如果不分班的话,这些问题也就不存在了。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我个人也希望全面的充实自己,当然了,学校一定会考虑到自己的教学专长的,在这一方面我也考虑了很久,应该说我们学校的理科教学是得天独厚的,我也很清楚的明白这一点。学校领导对我的重视,也是很有道理的,我充分的尊重,也特别的感谢。”

张老师,“李宇峰同学,我在教育战线已经干了20多年了,我本身就是教化学的老师,我们的教师团队,师资力量,在理科的教学领域里,应该是在全省第一的,我们这样考虑也是想发挥你的特长,对你进行重点的培养,取得最好的高考成绩,对你个人负责,也为学校争光。我说这些没有一点勉强你的意思,只是把我们的考虑因素,都告诉你,供你在分科的时候参考,希望你充分的考虑这些条件,也考虑你自己的在这方面的专长。”

清风,“张老师,您对我是了解的,对我的学习情况也是完全掌握的,没有学校的支持和教育,没有老师们的关心和爱护,我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我觉得心情特别舒畅,学习也很有劲头,学习的兴趣也相当的浓厚。刚才您说了学校的师资力量,我也很认同。但是我还是想选择文科,因为那里有我的志趣,也是我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经历所决定的。我不是一个不听人劝的人,但是考虑到我个人的兴趣爱好,特别是我的学习经历和知识储存,我觉得我学文科,更能够发挥我个人的能力,同样也能为学校争光。”

张老师,“李宇峰同学,你知道我是最不愿意进行这场谈话的,我也希望尊重你个人的意愿,但是作为学校的领导,我把各方面的因素都和你说清楚了,不管怎么样,我都支持你的选择,既然你已经选择文科,还是那句话,我是支持你的,你就发挥自己的能力,好好的学习吧,以优异的高考成绩,给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前途,为学校争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