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江山战图 > 第979章 太原战役(二十)

江山战图 第979章 太原战役(二十)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4:25:43 来源:蚂蚁文学

不多时,几名士兵抬过来黑漆漆的一大卷物什,士兵解开绳索,将物品平坦拉开,果然是羊皮筏子,一共有四条,叠放在一起。

张铉翻身下马,完全拉开皮筏子,一条皮筏子长约一丈,宽六尺,是一条小皮筏子。

“一头骆驼就只背负四条皮筏子吗?”张铉问道。

孙英连忙道:“回禀大帅,皮筏子虽然不重,但体积很大,很占地方,卑职仔细观察过,每头骆驼背负的皮筏子大小皆差不多,所以四条皮筏子是极限。”

“可你刚才说有一千头骆驼。”张铉又问道。

“确实有一千头骆驼,不过另外五百头骆驼背负都是箱笼等物品,不是皮筏子,而且它们是分成两支骆驼队,卑职可以肯定只有五百头骆驼背负皮筏子。”

张铉回头看了看房玄龄,“先生怎么看?”

房玄龄走到皮筏子前仔细看了片刻,又让十名士兵坐上皮筏子演示一下,他这才对张铉道:“这种小皮筏子载十名士兵绝对过不了黄河,更不用说还有战马,就算中型皮筏子也载不了战马过黄河,除非他们丢弃战马,倒是可以坐中型皮筏子过黄河。”

张铉点点头道:“我与军师所见略同,突厥人之所以能使用皮筏子,是因为草原河流水势平缓,波平如镜,但中原河流则完全不同,黄河河底暗流激荡,莫说皮筏子,就算百石船只在河上航行都非常危险,这种小型皮筏子太小太轻,肯定无法渡河,中型皮筏子虽然勉强可以载人,但还是非常危险,如果处罗可汗以为凭借这种皮筏子就能渡河逃走,那他只能是自取灭亡。”

张铉和房玄龄对望一眼,他们两人都同时明白过来,处罗可汗不可能不知道他的皮筏子无法渡过黄河,他之所以西撤,绝非是想渡河西逃,而是想把隋军从大营引出来,破解隋军的防御优势,而采取突厥人擅长的原野作战方式。

这个可能性张铉也考虑过,也有相应的应对方案,张铉并不畏惧和突厥在平原决战,不过他秉承自己一贯作风,以最小的损失谋取最大的胜利,这是他的作战原则,绝不会轻易放弃。

可以说这次孙英搞到的情报改变了整个战局,如果没有皮筏子实物,张铉还是会谨慎从事,继续跟随突厥大军西进,但孙英搞到了突厥大军的皮筏子,这是最切实的证据,暴露了突厥军的底细,从而也改变了张铉的计划。

张铉沉思片刻道:“我还是想把战场转回娄烦郡,军师觉得可行吗?”

房玄龄点点头道:“只要能彻底让突厥军队渡河的计划破灭,我支持殿下的决定。”

张铉想了想道:“从时间上计算,齐亮的军队应该已经抵达了离石郡。”

“那微臣就没有意见了。”

张铉终于下定了决定,他对孙英道:“这次你们搞到的皮筏情报极为关键,甚至可以改变整个战局,我记你们大功一件,希望你们能再接再厉,获得更多更重要的情报。”

孙英大喜,连忙躬身回答,“感谢大帅认可,卑职和斥候将士们一定不会辜负殿下的期望!”

孙英带领手下离去,张铉随即下令:“大军立刻调头,向后撤出山口!”

一道道命令下达,十余万隋唐联军开始调头向后撤退,包括孙长乐的三千先锋军,在接到主帅命令后,孙长乐立刻率军疾速后退。

此时,处罗可汗所在的突厥中军已经走出了吕梁山区,进入了西部的丘陵地带,再走百里左右便能抵达黄河。

在距离吕梁山脉约二十里一片辽阔的丘陵草地上,突厥中军的五万士兵正在临时休息,处罗可汗则坐在一块大石前研究一张刚刚得到的娄烦地图,突厥人之前对吕梁山脉以西并不了解,甚至一无所知,只是巡哨士兵在十几天前来这里巡视一圈后,回去禀报处罗可汗,这边虽然地势不平,但可以摆开骑兵战场,处罗可汗才最终决定西进。

毋容置疑,处罗可汗西进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把隋军从大营引出来,在旷野里进行决战,当然,如果形势不妙,渡过黄河西撤也是他考虑的因素之一。

就在这时,一队骑兵从远处疾奔而来,为首百夫长被亲卫引到了处罗可汗身边,百夫长单膝跪下禀报道:“启禀可汗,温木铁将军有紧急消息!”

百夫长将一卷羊皮呈给了处罗可汗,处罗可汗眉头一皱,接过羊皮卷打开,里面的内容顿时惊得他站了起来,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内容,隋唐联军竟然东撤了。

处罗可汗半晌说不出一句话,这是怎么回事?张铉发现了什么,明明已经跟进,怎么又撤退了?难道是

处罗可汗立刻追问道:“后军是否遭到过隋军袭击?”

他怀疑是隋军得到了他们的皮筏子,从皮筏子上推断出他们无法渡过黄河,所以才东撤了。

百夫长连忙摇头道:“我们没有遭到任何袭击,隋军先锋离我们很远,我们有探哨盯着他们,直到先锋调头回撤,温木铁将军才发现隋军主力也东撤了。”

其实温木铁知道隋军为什么东撤,就是那头骆驼被隋军斥候得到,从而泄露了他们的秘密,但温木铁绝不敢把真相告诉突厥可汗,他再三叮嘱这名报信的百夫长,绝不能在可汗面前泄露一点口风。

百夫长的坚决否认让处罗可汗相信了,他心中更加困惑,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隋军东撤?

但他面临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他的军队该何去何从?

处罗可汗沉思片刻令道:“令康苏密来见我!”

康苏密是一名随军谋士,粟特康国人,为人狡诈多谋,但由于他是大祭司摩亚伦推荐,所以处罗可汗一直不喜欢他,用他为谋士,却从不听他的计谋。

不过这次突厥大军西进就是康苏密的的建议,被处罗可汗采纳,也成功调动了隋唐联军衔尾跟随,现在对方又突然后撤,令处罗可汗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又派人找他来询问对策。

不多时,康苏密匆匆赶到,康苏密年约四十岁,长得十分干瘦,一双细长眼睛,一个大阴钩鼻子,一看便是一个阴险狡诈之人。

“卑职参见可汗!”康苏密上前行一礼。

“你看看吧!这是温木铁刚刚送来的情报。”处罗可汗将羊皮卷递给他。

康苏密接过羊皮卷匆匆看了一遍,他脸上也露出了震惊之色,“这不可能!”康苏密自言自语道。

“为什么不可能?”

“张铉不知道我们皮筏的实际情况,他绝不会冒这个险,撤军回去。”

“那你说这是为什么?”

康苏密锐利的目光盯着了送信百夫长,“运载皮筏的骆驼一定出事了,对不对?”

百夫长心虚地避开康苏密的眼睛,慌忙摇头道:“骆驼都好好的,没有被敌军攻击。”

“你敢向长生天发誓吗?”康苏密追问道。

百夫长已经骑虎难下,他只得跪下,硬着头皮道:“我向长生天发誓,骆驼没有被隋军袭击,后军安然无恙。”

康苏密心中也奇怪了,如果张铉不知道突厥军队的底细,他怎么敢向后撤军,这不符合常理,他又怀疑地看了一眼百夫长。

百夫长心虚地低下了头,康苏密心中若有所悟,又问道:“隋军现在情况如何,撤军南下了吗?”

“他们好像就是撤离到谷口,并没有立刻南下,现在情况如何,卑职也不知道。”

“想到原因了吗?”处罗可汗有些不高兴的问道。

“卑职也觉得很奇怪,张铉应该担心我们渡河撤走才对,所以他才会追赶过来,但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又调头回去,卑职实在想不通。”

“那就不管他撤军的原因吧!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康苏密想了想道:“既然张铉军队在谷口停住了,说明他心中也没有把握,可汗索性就到黄河边,摆出渡河的架势,再让部分军队渡过黄河,相信一定会有隋军斥候看到,张铉发现我们真的能渡河,他一定就会继续追来,卑职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

处罗可汗点了点头,康苏密的建议正中他的下怀,他可不想再重新退回娄烦郡。(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