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八十五节 你也怕我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八十五节 你也怕我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今天杨潮请自己来金钗楼,他就又想了起来,心中不由担忧是不是耽误了杨潮的大事,毕竟这已经是几天前的事情了。

因此有些犹豫,但总是要说出来的。

“啊,什么?”

可是没想到杨潮并没有听清楚,第一是因为乐曲声太大,第二则是杨潮没有留意。

不过杨潮终于转过头来了:“胡兄,你说什么?”

胡全说道:“几天前许仲孝去北京了。”

杨潮一愣:“他去北京了?”

杨潮让胡全帮忙盯着,如果有意外,就让胡全找自己,但是胡全很少找自己,因为许仲孝自从出了江宁县的大牢后,就一直躲在家里,足不出户。

可是没想到竟然突然进京了。

他进京去干什么。

杨潮之所以让朋友帮忙盯着,就是大新许仲孝玩什么猫腻,会暗中对付自己。

换做杨潮自己,如果被人害的进了大牢,险些发配充军,那么出来后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杨潮相信许仲孝也是这样的人,相信许仲孝肯定无时无刻不想着报复自己。

可他去北京干什么?

看到杨潮深思的样子,胡全突然有点紧张,害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而让杨潮受到损失。

“杨兄,没有关系吧?”

胡全担忧的问道。

杨潮道:“没关系啊?能有什么关系!”

其实胡全以为自己耽误了杨潮的大事,而杨潮以为胡全是问许仲孝进京有什么影响。

胡全当然没有耽误杨潮的事,但许仲孝进京却不可能没有影响,只是杨潮不想让朋友担心而已。

胡全听后,脸上轻松下来,叹道:“没关系就好。”

此时台上的曲子已经停了,台下的观众一个个都坐直了身体,当然主要是前两排的官员和文人,后面的富商则只有几个人听懂了,大多数都很迷茫,只是来凑热闹的。

中国文化说到底,还是一种文人文化,所以文人因此为自豪,也以此来鄙视其他阶层。

这一曲《十面埋伏》有一百人伴奏,别说伴奏了,就单单是一百个人表演,就足以让这首本来就很有气势的曲子,气势更胜三分,在加上顾湄的演艺,更是舒缓有度,节奏把握更好。

让气氛从一开始立刻就推向了一个**。

接着顾湄开始唱词,唱的都是慢词。

歌女弹唱的小曲,一般分为三种,小令、中调和慢词。

这三种小曲是用字数和本身的节奏来区分的,小令一般节奏明快,词句精练,因此很快就会结束。

小令的‘令’字,来源就是酒令,一般是用来劝酒的,因此不适合唱太长的时间。

小令的曲子,正是从过去流行的长曲、大曲中截取的,一般都是节奏很快的**部分。

中调的字数比小令多,乐曲也比小令稍微舒缓一些,因此唱的时间稍长,如果说小令是一首歌的**部分,那么中调就是一首短歌了。

慢词也叫长调,字数一般接近或者超过百字,加上曲子比较舒缓,因此可以唱一段时间,是最适合舞台表演的曲目,一首慢词也有自己的副歌和**部分,而且只是单遍,并不重复,杨潮感觉,这就有些类似后世的流行歌曲了。

跟流行歌曲相似的还有,一般新词比老词更受欢迎,就好像新歌比老歌更受欢迎一样,不同的是流行歌曲的每首歌、每首曲都不一样,而慢词变得只有词,不变的是曲子。

或许跟古代懂音律的人,比能作词的人更少,于是才出现这种曲子固定,文人填词的形式吧,或者是为了方便文人以固定格式来作词,所以曲子也固定了下来,就好像诗就只有五言、六言、七言三种格律一样。

一首慢词可以唱不短的时间,有的甚至会有一刻钟(十多分钟)。

顾湄唱的自然极好,后面还有百人伴奏,她用琵琶的时候,后面就多是抚琴和吹箫笛,她抚琴的时候,后面则是箫笛管子等等,总之顾湄一定要被凸显出来,这就是伴奏的作用。

顾湄的词大多是比较新的词作,虽然没有‘杨柳岸晓风残月’那样的名句出名,可是毕竟是新词,大家都有喜新厌旧的毛病,天天唱‘杨柳岸’谁会听啊。

秦淮河的青楼中,有一种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哪个名妓唱那些词,别人是不能唱的。

比如顾湄唱过的词,李香君就不会唱,当然传唱是很多的,李香君和顾湄这样的名妓,她们唱出去的词,会被很多人传唱,但是这些传唱的,往往都是些不入流的歌女。

真正有名气有地位的名妓,她们都是唱自己的词,好像后世的原唱一样,而她们的名字,也就随着她们所唱的诗词慢慢传开,越是有名气的名妓,越是好的诗词,越容易传唱,名妓的名气就越大,诗词的名气就月响。

所以很多才子把诗词给名妓唱,越是有名的名妓,越是容易让他们的诗词出名,越是有名的诗词,也越是让名妓的名气大,这两者相辅相成。

因此秦淮河的名妓喜欢结交才子,才子也愿意结交名妓,各有所需。

杨潮给李香君抄的那首长诗之所以让顾湄羡慕,就是因为那首诗可能会成为千古名篇。

如果多几首这样的诗词,顾湄的名气恐怕会反弹,重新压过李香君。

但是李香君多唱几首名作,名气会把顾湄进一步拉大。

这就是顾湄为什么逼迫杨潮一定要给她作一首诗的原因。

杨潮看似神情专注,但是耳朵其实没有在听,眼睛也没有在看。

只是心中在想着,许仲孝到北京去,到底是干什么的。

杨潮反复想着,不认为许仲孝是去北京谋划着害自己,因为许家的关系,主要还是在南京,去北京等于离开自己的关系网,即便在北京能够结交上一两个权贵,也是得不偿失。

那么许仲孝去北京就只是想离开南京了。

想到这里,杨潮心中冷哼一声:原来你也会怕我!

杨潮一直提防许仲孝害自己,更害怕许仲孝害自己的家人。

许仲孝自己去了北京,也离开了南京,肯定跟杨潮的想法一样。

杨潮怕许仲孝用卑劣手段报复自己的家人,其实许仲孝也怕杨潮对付他。

这就跟人怕虎狼,其实虎狼未必不害怕人一样。

所以杨潮就把家人送到了杭州,而许仲孝自己都去了北京,其实都是在躲避对方。

――――――――――――

建了一个书友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一下145095539。同时,收藏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