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四百九十七节 大明王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四百九十七节 大明王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新书《大国崛起1900》求收藏。

————————————

日本骑兵的战绩传回了日本后,德川幕府也十分惊讶,绝口不提再次出兵的话题,这八百人其实是他们的先头部队,是来试探清军的,如果发现清军不过如此,他们才打算派出大部队,德川家不是丰臣家,他们倒是对中国的土地没有那么大的野心,纯粹是处于政治影响力考虑才出兵的。

可是他们没想到打的这么惨,第一仗就险些全军覆没了。

刚刚继位仅两年的德川家纲连忙请来旅居日本,曾在少林寺学过拳的杭州人陈元赟,向他打听八旗兵的战斗力情况。

这个陈元赟是个奇人,儒释道都很精通,精通到什么程度呢,大概是后世南怀瑾大师的程度,这种人在日本自然是被尊奉为大师的,他还在少林寺学过拳法,就是他将少林拳法传入日本,后来发展出了日本的柔术。

但是此时却不是因为大明灭亡而来到日本的,而是早几年就到了日本,大概是来传道的吧。

本来就有本事,是大师级别,在日本教授了很多徒弟,又有中国人的身份,地位更高。

中国人、僧人,这些在亚洲都是有光环效果的,有所谓“日本法不杀大唐僧,有犯止于逐,再往则戮及同舟”的法律,中国僧人在日本犯死罪也只是驱逐,如果敢返回的话,一般也不杀,而是杀同船的人警告。

陈元赟两样都占了,因此格外收到尊敬,加上是有真本事的,从民间到将军,遇到中国问题,甚至很多日本大事,都会向他请教一二。

陈元赟告诉德川家纲。鞑子确实很强,悍不畏死,但是打仗跟武道不同,不是个人强大就能打赢战争的。告诉德川家纲打仗还得靠兵法。

大师的话得到了德川家纲的深深赞同,于是给文臣武将一人发了一本孙子兵法让他们去读,还请陈元赟帮他练习一下阵法,陈元赟却告诉将军他不懂这些,并且告诉德川家纲。书上得来终觉浅,打仗是一定要实战的,当年秦穆公手下大将,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一开始也经常打败仗,一连输了三场,才打了一场著名的崤之战。

德川家纲于是让人给带兵的大名松平光长传令,告诉他必须一直呆在大明,留心学习大明兵法,以及掌握实战之术,不要顾惜武士生命。只要有十个人回来就好,作为种子。

这些都是后话了。

杨潮觉得隆武皇帝待在缅甸也不是个事,他逃跑之后,对士气打击很大,虽然江南早已经不知朱天子,但是李定国的麾下却以解救皇帝为目标,于是杨潮派出了使者前往缅甸,面见缅王,希望能够接回隆武帝。

只要接回了朱慈焕,那么李定国这五万人就解放出来了。另外文安之招抚的夔东军也可会听命北伐,这就有十万人了,这十万人杨潮打算依然让他们攻打四川,杨潮还真不放心满清在四川玩奴隶制。那地方中心是平原,四面都是山,蜀道难啊,打起来比打陕西还费劲,不趁着他们立足未稳把这群奴隶制打跑,将来就麻烦了。

下雨天打孩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今年杨潮不打算北伐,依然在积攒力量。

无论怎么看,明年都要一鼓作气北伐中原,结束这场历时十年的漫长战争了。

所以派出使者,接回皇帝,势在必行。

但是杨潮没想到这给了手下一个机会。

使者为福王和许四男,但是许四男临行前,黄凤府秘密跟他详谈了一夜。

结果许四男年底回来的时候,带来了一封圣旨,这封圣旨让杨潮都感到惊诧莫名。

因为这封圣旨是封杨潮为王的圣旨,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孙可望封王了,李定国封王了,刘文秀封王了,再封一个杨潮为王不足为奇。

让杨潮惊诧的是,朱慈焕竟然封杨潮为大明王!

朱慈焕是大明天子,他封杨潮为大明王,这扯的那一路蛋?

但是当杨潮听完许四男对隆武皇帝的处境描述后,基本上就想通了,朱慈焕也是逼不得已啊,他是想用大明换取杨潮救他。

原来小皇帝在缅甸真的受苦了。

缅王自始至终都没有见他,因为缅王平达力不知道该用什么礼节拜见大明天子,用藩臣之礼吗,朝鲜国王倒是能拉下脸给大明天子磕头,缅王真的拉不下脸,所以干脆就不见了,将隆武皇帝一伙安置在东吁城外,给他们建了一个简易围栏圈了起来。

这时候跟随皇帝的文臣武将人数不少,但是已经没有什么礼义廉耻了,但凡有点礼义廉耻的都已经在妻女被缅甸人抢走做奴隶的时候自杀身亡了。

这些官员此时苟且偷安,经常混入缅甸来到大明天子圈地的百姓中取乐,“短衣跣足,混入缅妇,席地坐笑”。缅甸人感叹道:“天朝大臣如此嬉戏无度,天下安得不亡?”当地通事说:“我看这几多老爷越发不像个兴王图霸的人。”

皇帝懊恼不已,派官员轮流巡夜,结果轮值的官员乘机“张灯高饮,彻夜歌号”。以马吉翔、李国泰为首夜夜会饮于皇亲王维恭家内,维恭家有个叫黎应祥的广东女戏子,成了他们最好的取乐去处。绥宁伯蒲缨、太监杨国明等一干权贵则大开赌场,日夜呼幺喝六,一片喧哗。皇帝大怒,命锦衣卫士前往拆毁赌场,诸臣赌兴正浓,那管什么皇帝圣旨,换个地方重开赌场,喧啸如故。

最可气的是,马吉翔等人终于没有钱了,马吉翔、李国泰对皇帝诉说廷臣和随从人员生活困难,有的人已经没粮下锅,要皇帝拿出内帑发俸禄。皇帝又哪里有什么家产,一怒之下把黄金制造的国玺扔到地上,让他们凿碎分给群臣。典玺太监李国用叩头道:“臣万死不敢碎此宝!”马吉翔、李国泰却毫无顾忌,当即将国玺凿碎,分给各臣数钱至一二两不等。

秋收后缅王送来一批新收的稻谷,皇帝指示分给穷困的随行官员。马吉翔却视若己物,分给同自己交情密切的人员。引起小朝廷内部极大不满。护卫总兵邓凯大呼道:“时势至此,尚敢蒙蔽上听。升斗之惠,不给从官,良心何在?”马吉翔命手下人把邓凯打翻在地。伤足不能行走。

这就是许四男告诉杨潮的皇帝在缅甸的情况。

听完杨潮都不由得同情起来,一个皇帝当到了这种程度,只有一声叹息。

不过杨潮对这个马吉翔倒是好奇起来,此人一直深的隆武皇帝信任,哪怕曾经投靠过孙可望。之后依然被皇帝深信不疑,朱慈焕去缅甸就是他鼓动的,奸臣当到这个份上,也确实是一个人才啊。

不过此时这货完全是一个奸佞了,敢当着皇帝面逼着皇帝把黄金玉玺打碎分钱,恐怕皇帝该看透这是一个什么货色了,估计吃了马吉翔的心都有。

只是朱慈焕为什么不杀了马吉翔呢,都到了这种时候,要杀一个权臣应该不难了吧,想了想。杨潮猜测马吉翔这个人拉别人赌钱恐怕不是真的好赌,也许是拉拢人马培植势力吧,不是皇帝不想杀马吉翔,而是皇帝根本杀不了马吉翔。

杨潮猜测的**不离十,唯独没有猜到此时马吉翔已经死了,死在了许四男手中,死在一杯毒酒之下。

许四男为什么要杀马吉翔,因为他需要马吉翔帮他做一件事,而这件事他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而这件事正是册封大明王一事。

这件事就是黄凤府临行前跟许四男密谈的事情。

黄凤府当时问许四男,愿不愿意为了大都督去死。许四男坚决保证,只要大都督一句话,他立刻割下人头亲自奉上。

黄凤府这才将主意告诉了许四男,一切都是黄凤府策划。许四男执行,但是他们都心甘情愿,尤其是许多男的弟弟许四男,他是真的可以为了杨潮去死的军中年轻一带军官。

许家是孝陵卫贫苦军户,但是家中子嗣众多,大概是因为老大取了个许多男的原因。后面一个接一个生儿子,从许二男到许四男,还有一个妹妹叫做许小妹。

家中四子一女,许家的负担实在太重了,年纪轻轻许多男他爹就已经弯腰驼背,头发花白了。

许多男十五岁跟随杨潮,那时候许四男才只有九岁,许多男赚到军饷后,没有想着给自己娶媳妇,而是先给家里盖了房子,还供弟弟们读书,那是崇祯十四年的事了。

五年后,许四男告诉哥哥,他也要从军,许多男以他年纪小拒绝了,六年后,许四男又要从军,一直到七年后的隆武三年,许多男已经官至总兵,许四男也已经十六了,许多男才许可了弟弟从军。

读过九年书,从小就立志像哥哥那样做一个英雄,受他大哥影响,一直对杨潮狂热的崇拜,而且还认定杨潮是他们家的恩人,九岁之前的事情他自然不会忘,他记忆之中就没有吃过肉,直到哥哥当了兵之后,家境才好转起来,海州大捷之后,他哥哥步步高升,更是成了孝陵卫一带的名人,也是那时候许四男才有了强烈的从军渴望。

读书的时候,这小子就偏爱兵书,读遍了能买到的兵书,还没事就向老兵打听打仗的事情,他们家分到了新江口的田地后,更是有事没事往军营跑,没从军前,他就已经熟悉了所有的军事训练,自己练习掌握了所有的技能。

从军之后,从一个小兵做起,虽然是一个读书人,但是打仗异乎寻常的勇敢,屡立战功也多次负伤,最后通过军中科举,考入了兵科,杨潮最后调他去孙可望哪里做使者,一下子凸显出他能言善辩条理清晰的兵家素养。

很显然许四男这种人,就是因为杨潮而得到机会,甚至整个家族都因为杨潮而改变命运,是杨潮嫡系中的嫡系,亲信中的亲信。

跟黄凤府一样,做梦都想看到杨潮登基称帝的那一天,结果就跟黄凤府密谋,搞出了这个册封大明王之事。收买马吉翔,让马吉翔游说、逼迫皇帝,答应册封杨潮为大明王,最后还杀了马吉翔灭口,当他带着册封诏书离开东吁的时候,马吉翔的尸体已经冰冷了。

可是问题来了,杨潮敢不敢接受,这个名字太过于敏感了,大明王,大明的王啊,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皇帝打算禅让给杨潮了,而且别人都会传言,这个禅让是杨潮逼迫的。

看着许四男的热切眼神,又想到后世的评说,杨潮只能心中哀叹一声。

然后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五体投地。

传旨的太监杨国明匆匆念完圣旨,然后立刻把杨潮扶起来,在一旁媚笑道:

“咱家恭贺王爷了,王爷千岁,万寿无疆!”

在一旁观礼的人数不少,南京城大大小小的勋贵、缙绅,还有文武百官。

此时有狂喜的,又哀叹的,还有大脑一片空白的。

朱慈烺也在场,杨潮竟然接受了大明王的头衔,朱慈烺感觉到自己的心在不停的下沉,仿佛掉进了一个深渊之中。

他还在愣神的时候,突然感到有人在他背后拍了一下,一看发现是黄凤府。

“王爷,该表示了!”

黄凤府冷冷说道。

朱慈烺深吸一口气。

突然一步向前,拼命挤出笑容:

“孤王恭喜大明王,贺喜杨王爷,王爷就藩大明王,实至名归!”

朱慈烺的话让一大群自认是大明忠臣的文人心里感觉到吃了苍蝇一般。

接着在一众官员的贺喜声中,册封仪式圆满的结束了。

“大人,该定制礼服了。”

黄凤府悄然说道。

朱慈焕已经落魄到除了一封圣旨外,什么蟒袍、玉带之类的东西都赏赐不出来的地步,所以杨国明只带了一封圣旨而已。

而一个王爷应有的袍服都得杨潮自制。

黄凤府的速度很快,快到杨潮认为他是早有准备,十天之后,赶在过年之前,他就送上了蟒袍来。

杨潮也没有在意,就随身穿上了,很久之后,他才注意到,这件蟒袍是上的龙有五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