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四百四十五节 天下局势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四百四十五节 天下局势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过年的鞭炮一响,隆武二年(1647年)终于来了。

隆武元年的后半年,隆武皇帝朱慈焕难得的安稳了几个月。

湖广、江南、两广都难得的没有发生战事。

清廷和明军势力,都非常默契的停止了一切军事行动。

多尔衮派来的谈判使者就在南京,但是一连三次杨潮都没有跟他们谈判,借口是他们的品级太低,杨潮是伯爵,对方至少也得派一个贝勒来。

但是八旗的贝勒谁愿意冒这个险?

而多尔衮也乐意一次一次的来回折腾,反而杨潮告诉他们,谈判期间大家可以挺火,那么将时间浪费在路上也不错。

杨潮知道多尔衮正在重整八旗实力,不但在关外抽调了十万汉兵新丁,全都编入了汉八旗,又联合蒙古,顺治福临的几个弟弟统统娶了各部蒙古大汗的女儿,尤其是科尔沁蒙古,更是派出了三个女儿跟满清权贵结亲。

联合蒙古的同时,从蒙古征调了十万丁壮,同样编入蒙八旗序列,段时间内多尔衮组建了二十万蒙汉八旗新丁,紧锣密鼓的训练起来。

对于满清重组八旗,杨潮一点都不在乎,因为在杨潮看来,满清缺的不是兵力,而是内部的团结,南四旗和北四旗分裂态势一直得不到缓和,就无法凝聚成一股绳。

至于兵力到底是汉八旗还是绿营兵,基本上没有区别,论真实战力,山陕一带的边兵,未必就比汉八旗差了,甚至这些辽东种地的汉民,还比不上那些边兵精锐呢。

八旗以前之所以厉害,那是因为一个个满人不事生产,从小只练习武艺,从小就吊膀子练射箭。练习骑马,种地有包衣奴才们管,他们完全可以成为脱产的职业士兵,可是现在这些汉兵。虽然名义上也是八旗了,但是从小是种地的,没有什么武艺底子,就算组建起来,也不可能是杨潮军队的对手。

而多尔衮需要时间编练士兵。杨潮其实也需要时间练兵,老兵继续训练,从山东收降的绿营精锐需要重新训练,从北直隶逃来的包衣们,也愿意当兵,杨潮也扩充了二十万人,加上原本的老兵,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五十万,就算多尔衮玩暴兵战术,也根本没有资本跟占据了江南、浙江、江西、山东等省。治下人口大概八千万的杨潮玩。

所以在双方的默契下,都停止了军事行动。

此时的战略形式是,杨潮占领山东、江南、浙江、江西四地,清军占领北直隶、山西、河南、湖广,朝廷名义上拥有两广和福建。

四川此时成了一个无人区,成都平原上竟然有老虎出没,到处都是荒草,百里内找不到人烟,只有一小股一小股的军阀存在,这些军阀有的是明军残余。有的是农民军余部,还有的是各种土匪。

贵州则被张献忠余部占领,以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四个张献忠义子为首,他们四人联合起来兼并了张献忠的宰相汪兆龄。杀了汪兆龄和张献忠的皇后。

四人精诚团结,收集溃散,重整队伍,整肃军纪下令:“自今非接斗,不得杀人。”军队军纪焕然一新,“秋毫无犯”。很轻易就占领了明军掌控的贵州。但是贵州地狭民贫,而张献忠余部有三十万众,根本无法供养,于是四人决议,又杀进了云南,正好云南土司作乱,他们冒充世守云南的沐王府娘家人,打着为沐王府报仇的旗号,竟然没有遭到其他土司的攻击,顺利的攻入了昆明,将土司叛乱镇压后,整个云南也就收进了大西军的囊中。

这就是杨潮年后开始处理政务时,面对的情况,天下乱糟糟一片,想收拾都找不到下手的地方。

“去年的财政情况都整理出来了,分发下去让大家看看。”

开年军政大会上,黄凤府、黄元、许多男、李五六等军政大员悉数参加。

杨潮说完,黄凤府拿出一叠文件开始分发。

这份财政报告十分漂亮,去年总共征收夏秋粮共五百万担,税银四百万两,钞关收银三百万两,海关银两百余万,商税银乃是最大的大头,竟然有八百万两,扣除军粮食用三百万担,粮食还有两百万单剩余,足够支持到夏粮,而银子去年支出两千万两,其中一千万两是军饷和各种物资消耗,剩余是官员的俸禄,以及修建架桥整修水利的行政支出。

“大人这亏空太大了吧?”

分发完财政报告黄凤府才忧虑的叹道。

总收税银一千七百万两,可是花出去了两千万两,亏空三百万两。

“大?哪里大了,亏空还不到税收的两成,这也叫大?”

相比后世的政府欠债比税收低的,那就算是运行良好的情况,大明朝的官府简直太良好了。

“可是亏空总得补上啊。”

“怕什么。今年再发两千万债券。去年发了一千万,竟然没有用完!真是太浪费了。让各地官府做一份财政申请,把改修的运河修一修,水利设施修一修,道路也修一修,学校修一修,不要怕花钱,咱江南富庶,有的是钱。”

黄凤府一愣:“这,这怕是一千万两都不够用啊。”

杨潮叹道:“今年预计收入该有两千万两吧,能收到的粮食也应该有一千万担吧。”

黄凤府点点头。

杨潮道:“那还担心什么,我们兵精粮足的很呐。”

一听兵精粮足,许多男和李五六就颇有些兴奋起来,这两人代表南方和北方的军队回来开会,就是希望知道今年能不能打仗,去年下半年闲了好几个月,大家都有些着急了,这么下去何时才能夺取天下。

果然不负众望,杨潮接下来就道:“所以今年我军完全有能力两线同时向清廷发动攻势,如果我军愿意,今年就可以强攻北京!”

这话一下子就让李五六燃烧了,但是许多男却有些低沉,虽然现在一个个身居高位,但是依然没少当年的争功心态,不过此争功非彼争功,过去争的是功劳,图的是升官发财,现在争的则是功业,求的是公侯爵位,求的青史留名。

人的需求是有阶段,最低级的是温饱,高一级的是安全,最高级的则是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功业,谁不想建功立业,谁不想青史留名。

没人说话都盯着杨潮,杨潮继续道:“不过两线作战的目的达不到,我需要的是一战灭清,延宕下去,打来打去没有意义。李五六你在北方又新编了军阵,谏言用全鸟铳战术,我觉得很好,你可以先试行一下。如果成功,可以在全军推广。江南现在能造精良鸟铳的工匠不下五万人,每月可打造鸟铳十万,一年一百万鸟铳足可支持三十万鸟铳部队。而且鸟铳上新加了刺刀,长枪都可以省了,鸟铳兵既可以远攻,又可以近战,突击起来更犀利。”

刺刀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有了刺刀都知道可以省却长枪,可是将刺刀装在枪管上是一个精密的技术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手工打造倒是可以,可是大规模制造不可能。

最后的解决办法是一个工匠的发散思维,既然铁质的枪管不容易加工,为什么不加工木质的呢,相比木头就容易多了,传言是这个工匠偶然将断掉的长枪绑在鸟铳上受到的启发,他随后将枪管下的铳床加长,露出枪管三寸,既不影响装填,木头相比又更容易加工。

在这三寸长的木柄上直接安装刺刀就轻而易举了,找根长枪头套进去,拧紧就行,而且工匠们做的更好,将枪套塞进去后,插一根木销子,完美解决问题。

杨潮奖励了这个工匠一万两银子,后立刻将这项技术推广,新式的鸟铳现在都佩戴刺刀,都是长两尺的刺刀,拿下来可以当劈刀使用的钢刀。

“启禀大都督,如果要实验军阵,势必要跟清军交手,那我军是不是可以向北直隶推进了?”

李五六一听让他实验新式军阵,不由的高兴问道。

杨潮道:“谁说朝北直隶推进,你可以打一打河南吗。南四旗一直表现的那么配合,打他们等于是帮多尔衮的忙。让他们内斗去。”

能打河南也不错,李五六笑眯眯的坐下来。

许多男道:“大人,那我南方军该如何?”

如果北方有仗可打,南方没有动作的话,许多男总是不踏实。

杨潮道:“不用着急。今年南方会新增二十万大军,都要驻扎在江西,你要好好统筹,练兵为上,占地为下。”

许多男也坐下了,责任很重大啊。

接着杨潮总结道:“记着,都还需要多努力,三年灭清,五年平天下!”

杨潮最后抛出了一个大大的战略,顿时所有人都喜形于色,掩饰不住的兴奋。

总算是有了一个目标了,他们生怕杨潮不肯平天下,那么他们这些人的身份就很尴尬,说是大明的忠臣吧,似乎没人会听大明皇帝的话,如果杨潮却不肯做皇帝,他们算什么?

现在杨潮说出平天下三个字,正切入了他们的心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