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四百一十五节 废铜钱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四百一十五节 废铜钱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系列组合拳,以最快的速度将银票推向了市场,让老百姓不得不持有银票。

但是那些跟杨潮作对的钱庄傻眼了,他们打压银子的计划完全落空了,白银的价格回复到了原本的一千铜钱左右,而且价格还在继续下跌。

而这些钱庄为了打压白银,当初可是玩命的抛售白金,收购铜钱的,现在他们手里的铜钱一大堆,银子却几乎清空了,这种时候杨潮突然宣布以后铜钱不能交税,不能买盐,不能向官府买粮了。

他们总算是看清了形式,如果单单是淮扬盐商,他们还能斗上一斗,淮扬盐商虽然有钱,但是他们这些豪族和勋贵联合起来,自认绝不会输给盐商,但是如果天平上在加上官府的话,就要向盐商那边倾斜了。

一两银子已经可以兑换一千三百铜钱了,可是价格还在继续上涨,终于等到一两银子可以换一千五百铜钱的时候,钱庄们坐不住了,他们也终于停止了收铜钱,同时从市场上换取白银,谁都知道银子比铜更有价值。

结果钱庄这一行动,直接就让铜钱的信用破产了,从一千五直接跳到了两千兑换一两,接着跳到两千五,可谓是跳水价。

最后发展到了三千铜钱兑换一两银子,可是钱庄却发现,根本就没人跟他们换,他们把持的市场崩溃了。

而杨潮继续打击铜钱,通过报纸大肆宣扬,官府有足够的银子支持银票,让老百姓放心使用银票,官府不认可铜钱,今后会一步一步将铜钱清出市场,一年后所有人停止使用铜钱,否则法办。

尽管只是一个威胁,怎么法办都没有说,也没有任何依据。可是老百姓就是这样,他们容易轻信,也容易盲从,加上这段时间铜钱跳水一般的掉价。早就没人敢要铜钱了,小买卖人做生意只收银票和银子,伙计要工钱也只敢要银票和银子,铜钱不废自废。

只有手里握着一千八百多万钱铜钱的钱庄倒霉了,老百姓来他们这里要求用铜钱换银子或者银票。而他们手里已经换不出银子了。

谁手里有银子?盐商的钱庄手里有银子啊,于是老百姓们纷纷去找盐商兑换银子,但是盐商此时哪里敢收啊,告诉百姓铜钱没用了,让他们能想办法换银子赶紧想办法换,他们是不敢收的,他们以后啊只收银子和银票。

老百姓顿时有些傻眼,怎么好好的,突然铜钱就不是钱了,这是什么道理啊。

这就是金融系统的力量!

老百姓的钱不好使了。市面上立马就要乱,偷窃、抢劫事件频发。

但是那些钱庄的损失比老百姓还惨,都有钱庄东家自杀的。

这时候杨潮知道该收手了,几乎同一时间,南京、苏州、淮安、扬州等大城市的钱庄业东家都接到了官府的邀请。

尤其是南京的钱庄业,杨潮亲自召集他们。

看着一个个垂头丧气的钱庄掌柜的和东家,杨潮知道自己赢了。

能不赢吗,玩钱玩的就是一个信用,谁的信用硬,权力的信用最硬!

杨潮掌握着军队。还掌握着南直隶的政权,在南直隶这一带,他的信用最硬。

南直隶大都督府这是一个权力极其集中的强权政府,后世的金融危机就连老美都得指望大天朝来救援。还不是大天朝政权够硬,这些钱庄竟然妄图挑战一个强权政府,只能说他们太傻太天真了。

但是杨潮也没必要赶尽杀绝,也不可能赶尽杀绝,因为这些人手里的铜钱虽多,但是老百姓手里的铜钱其实更多。损失最大的还是老百姓,所以让铜钱直接作废,确实能让这些钱庄死一大批,可是老百姓破产者何止千万家啊。

所以杨潮还不能让这些钱庄倒下,最终还是要把铜钱收上来销毁也好,做成其他东西也好,反正不能让铜钱顷刻间作废,让百姓的财产瞬间蒸发。

因此放过这些兴风作浪的始作俑者钱庄也是迫不得已,这就是为什么后世的银行业那么可恶,金融危机就是他们搞出来的,但是各国政府还不得不救济他们,救济的其实是整个国家经济,因为这些家伙利用货币权力绑架了整个国家。

这些钱庄就是用铜钱绑架了整个南直隶。

但是也不能让这些家伙好过。

“本爵今后打算废除铜钱了,各位掌柜的,东家。本爵知道各位都损失惨重,本爵也不想赶尽杀绝,所以你们手里的钱呢,本爵还是要收上来的。按照市价呢,现在一两银子已经是五千铜钱了,相信你们一个个呢,已经血本无归了,听说还有借钱的。这样吧,一两银子三千钱,三天之内把你们的铜钱交上来,本爵会派人一一查封你们的铺子,一一核对!三天之后本爵就一个铜子都不收了,你们可想清楚了。”

这时候这些家伙哪里还有反对的勇气,金融战争就是这样,尤其是这种对赌,输了就是全输,赢了就是全赢,杨潮此时说什么就是什么。

其实杨潮还有更狠辣的招数,不过是顾惜老百姓吗,那好,先派人查封这些人的铺子,然后收老百姓手里的铜钱,收完老百姓手里的,让后彻底让铜钱作废,这些家伙才真是血本无归呢。

可惜杨潮也不想真的把这些金融家们打死,说到底都是大明朝的金融人才,世界都到了大航海时代了,荷兰人舞动金融利器,称霸全世界,大明朝却杀光自家的金融人才,岂不是自断经脉。

三天时间,花费六百万两,将整个南直隶钱庄业一亿八千万铜钱全部收了上来。

这些钱庄为了打压银价,都是用高价收购铜钱,现在却按照低价贱卖出去,一进一出配了个血本无归,还好他们大都是用自有资金在经营,也都是家大业大,不至于破产,重整旗鼓以后还能翻身。

接着杨潮开始收老百姓手里的,通过各种方式,张贴告示,报纸上宣传,让所有的盐商当铺、钱庄和盐铺宣传,告诉他们只收十天,十天之后铜钱作废。

吃过大亏的老百姓们,哪里敢不听话,统统将铜钱交了出来,而杨潮收购他们手里的钱,价格也稍稍高了一些,用一两收购两千钱的价格收了上来。

当然此次铜钱大起落,肯定是让老百姓损失不小的,但是却用最短的时间,在整个南直隶铺开了银票。

代价也相当高昂,收购钱庄的铜钱不过一亿八千万铜钱,可是来百姓手里的铜钱,竟然十倍于钱庄的铜钱,足足近二十亿铜钱啊,全都收了上来,如果杨潮要作废铜钱,这就等于是一堆废铜,收购可用了两千万两银子。

杨潮从扬州和左良玉哪里缴获的银子总共也就两千万两,一下子全都砸进去了,手里一时竟然没有一丁点存银了。

但这就是金融改革的代价,也幸好南直隶富庶,让杨潮的军费不至于亏欠,这两千万两银子始终作为银行的资本保证,没有挪用过,否则这次真的没有底气操作这么一场金融战。

好在有惊无险的将铜钱彻底废了,慢慢的银行的资金也就开始回笼,有人开始存钱了,第一批自然是盐商,他们开始将手里的银子兑换成银票,然后到海州取出来,开始建盐场,而他们存入的钱比取出来的要多一些,因此银行的银库中慢慢回笼真金白银。

还有就是另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那就是老百姓手里的银子,也涓滴溪流一般的先是通过钱庄换成小额银票,接着钱庄又将这些银子交回到了杨潮的银行,换取银票。

说到底是老百姓手里的银子开始回流了,只是暂时还不是因为老百姓信任银票,而是因为他们要买盐买米,因此手里需要留一些日常开销的票子。

但就是这点用来流通的银票所代表的的银子,也不可小觑,让杨潮足足收回了三百多万两银子,有这些钱作为资本金,继续进行汇兑业务,资金慢慢也就回来了。

这个银行也越来越有现代银行的风范了。

于是杨潮决定给银行起一个名字,就叫做江南银行,以大明最富庶的江南为名,信誉绝对有保证。

杨潮没想到的是,后来银行发展的情况出乎他的意料,那就是通过这次跟盐商钱庄的合作,联合绞杀了豪族和勋贵的钱庄后,盐商看准了一个商机。

因为杨潮给与了他们两分汇兑贴息的优惠,因此他们以三分钱的贴息从老百姓手里收兑银票后,转手通过杨潮这里,能够赚取一分的额外利息,而这种贴息兑换业务十分的频繁,反而成了他们一项新的财源。

庞大的钱庄业,成了次于江南银行一等的金融业态,跟顶层的江南银行形成一种特殊的生态关系,就好像普通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关系一般。

至于那些跟杨潮作对的钱庄,则因为这次金融战损失惨重,失去了铸币权后,又没有跟盐商钱庄一样得到贴息优惠,经营越来越惨淡,始终没有恢复元气,几年后纷纷关张,退出了这个行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