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四百零七节 金银宫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四百零七节 金银宫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潮的交易所,全部石质结构,在西方这就是纯粹意义上的城堡了。

第一层十丈高,结构上是三道并列的拱券,就像三座石拱桥并在一起,最外侧的承重墙外有一道略带弧度的飞扶墙。

第二层六丈高,不过只有一道拱券,承重墙落在第一层中间拱券的承重墙上,飞扶墙则在两侧的承重墙上。

第三层三丈高,墙体自身向内收缩,用来支撑和化解拱券向外的推力。

第四层一丈高,是一个四面开着巨大窗子,导致外形看起来就像是有四根柱子加上一个穹顶的墩子一样,晚上点上胳膊粗的椽烛,很远处都可以看到,这是灯塔!

四层,总共二十丈高,在整个南京城算得上是巨无霸了,要不是杨潮权势滔天,匠头还真不敢建造这么高大的建筑,因为比皇宫都高了,犯冲!

虽说是实质建筑,基本上也按照西方建筑设计,不过都是中国技术,算起来就是石拱桥建造技术在房屋建筑上的推广罢了。

而且从外形上看,根本就看不出一丁点西方式的味道。

由于第二层第三层都只有一个拱券,因此整个建筑从下到上其实成收缩状。

第一层两道本来带着弧度下降到地面,连着地下坚硬地基的飞扶墙,也完全看不出弧度来。

因为杨潮让泥瓦匠在上面铺设了一层黛色的琉璃瓦,最外面还用砖砌出一尺的斗拱小飞檐,因此从外观上看,完全是中式宫殿建筑。

当拿骚和琼斯等几个荷兰人看到这座交易所的时候,一个个都不由的长大了嘴巴。

他们绝对不是被杨潮这栋建筑的艺术魅力折服的,他们是被琉璃瓦下面外层墙体上,一层闪亮的纯白瓷片亮瞎眼的。

瓷器,在西方受欢迎的程度超乎中国人的想象,有多个君王都是瓷器的发烧友。

即将要蹬上法国王位的路易十四就是其中之一,路易十四成年后建造了一座瓷塔。

可惜他贴在塔壁上的瓷瓦是荷兰人假冒的瓷器。其实是一种带釉陶器,这种低温釉根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没多久就褪色了,然后路易十四拆掉。又重建了一座。

还有一个发烧友则是萨克森侯爵兼波兰国王的奥古斯都二世,他用六百名全副武装的萨克森近卫骑兵向普鲁士交换了一百多件精美的瓷器。

可以说,瓷器这种带着一种宝石般夺目的光泽,而又具有实用性,兼有艺术性的物品。让很多西方人迷醉,最开始西方贵族还以为瓷器是用一种宝石制作的呢,现在他们知道这是中国人烧出来的,可惜他们自己就是烧不出来。

现在,杨潮贴在交易所外墙壁上的瓷片,不但是最精美的白瓷,而且是西方人非常难以得到的官窑瓷器,出自景德镇最高明的窑工之手,一点瑕疵都没有,拿骚公爵还算持谨。琼斯直接就扑了上去,试着用手看看能不能抠出来一片。

不过他注定白费劲了,这些瓷片可是用糯米、黏土、石灰还加了红糖作为粘合剂贴上去的,大明朝修建城墙用这种方法砌砖,五百年后都拔不开。

杨潮用这种粘合剂,在打磨平整但是不光滑的石头表面上,附着力完全达到后世高标号水泥的程度,除非用榔头砸碎,否则这些瓷片是掉不下来的。

用陶瓷贴墙,在后世或许普普通通。但是在这个时代,就算是在大明朝,也算是一种土豪行为了,光是外壁就用了十几万片瓷片。加上窑工没有烧制过这种东西造成的浪费,仅仅是外壁瓷片就价值十万两银子。

邀请拿骚走进厚重的红漆大门,刚进去,拿骚险些不敢迈开脚步,如果说墙壁上贴瓷片还能够接受,脚下踩的底板都铺上瓷砖。这就让拿骚有些出离的愤怒了,这也太土豪了吧,看着底板上黑金相间的玳瑁瓷砖,拿骚就是迈不开脚步。

“噢,上帝,您让我看到了什么,我不是在做梦吧!”

琼斯张开大嘴,眼睛里已满含热泪,他看到了金光闪闪的弧顶。

哪里贴满了金色的瓷片。

拿骚也不由看上去,脚下不忍迈步,头顶让他耀花眼,险些就一脚踩空跌倒在地。

其实那穹顶金色瓷并没有什么,是杨潮最不喜欢的地方,因为那些瓷器并不是纯粹的高温瓷釉,如果经常擦拭是会掉色的,后世一件乾隆金色花瓶,流落到了欧洲一个小女仆手里,女仆因为勤快天天擦拭,结果金色釉色脱落,最后反而没有卖上价钱。

杨潮最喜欢的是,两侧墙壁上,直通到金顶的青花瓷,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瓷器代表吗,一比一描画的侍女们,容貌活灵活现,仿佛活人一样,他们在竹林中打闹,在溪水旁浣纱,有老者牵牛沽酒,穿着儒服的文士手拿折扇指点江山,一枝红杏从白墙上伸出怒放的红花。

整座中央大殿中,光是人物就有一百零八个,风景则有竹林、老树,溪流、山川,庭院、小桥等等三十余处,人走在大殿中,宛如走在一副中国山水画中,身临其境深受熏陶。

不过价格极为昂贵,内殿中的青花瓷价值高达一百多万两银子,要不是杨潮发了战争财,他还真舍不得一把甩出去这么多钱。

但是效果是极其成功的,虽然琼斯等几个职员对拱顶上金色釉彩情有独钟,拿骚这种贵族却已经迷醉在青花瓷勾勒出的山水画里,神色严肃认真又有些陶醉的从一个个人物旁走过,不时停下来跟其中的人物默默对视,仿佛在跟他们进行心灵沟通一般。

杨潮心里已经乐开了花,就是要让荷兰人见识一下真正的陶瓷艺术,让他们知道,收藏一对梅瓶那是顶没有品位的事情,一点都不值得向外炫耀,把自家的房子都贴上精美的瓷片那才是真正的大贵族风范呢。

一想到西方人的承包商,宫殿上都贴上景德镇生产的价格高昂的瓷片,杨潮就感觉到自己实在是对西方艺术发展做了极大的贡献。

“叹为观止,简直太惊人了,这是艺术品。这是宫殿,这是只有天使才能居住的宫殿,天国中才会有的圣殿!”

拿骚喃喃自语,已经彻底被青花艺术洗礼了一遍。也就是他这种,对中国瓷器颇有研究的贵族,才能够感受到瓷器艺术中的魅力,才能够真正抓住景德镇官窑名家手法中的韵味,像琼斯这种货色。根本看不懂,他们是真正那些弄一个瓷瓶摆在家里就以为具有贵族风范的暴发户。

“尊敬的忠义伯爵,请问这里是您的城堡吗?”

拿骚终于从艺术中回过神来,带着一种极为崇敬的口气问道。

杨潮很随意的摇摇头:“不不不,这里是我们南京的交易所。”

“噢,不!如此美妙的艺术天堂,怎么能让那些只知道赚钱的暴发户们进来呢。”

作为一个真正的贵族,虽然在给东印度公司工作,拿骚本人也不鄙视商人阶层,但是他却对商人们的欣赏水平十分不屑。一想到那些商人们在这座宫殿中挥舞着钞票大声喧哗,带着泥土的赃脚在瓷质地面上随意踩踏,拿骚感觉那简直是踩在他的心上一样,又想到那群家伙很可能一时激动,就随便一口痰吐在这里,拿骚都想恳求杨潮不要将这里弄成交易所了。

“事实上,这里还没有完全建好,二楼和三楼都还没有进行装修。本爵在考虑要不要进行一样的装修,如果都贴上瓷的话,感觉有些单调了。本爵在想是不是要贴上其他的材质。比如一副挂毯!”

拿骚心肝跳了一下:“最好还是不要如此装修了,这实在是太刺激人了。如果您一定要将这里变成交易所的话,我建议您放在其他楼层好了,至于一楼吗。您可以当成自己的宫殿。我向您保证,这样一座宫殿,一定是全世界所有的君主梦寐以求的,他们打破脑袋都想拥有的宫殿。”

杨潮故作疑惑道:“为什么要打破脑袋呢,如果西方的君王、贵族们喜欢的话,本爵可以允许他们采购我们大明的官窑精品啊。不过也只能是贵族和君王。您应该知道,我大明朝的官窑瓷器,是不允许平民使用的。就是贵族和官员,如果不是皇帝赏赐,也是没有资格享有的。”

“官窑!”

说来羞愧,拿骚家族作为荷兰第一等的家族,家中还没有一件属于官窑的瓷器。

整个西方也少有大明官窑精品,偶有一件,那一定会被最有权势的君主收集在深宫之中,寻常人是绝对见不到的,而且就是这种官窑,还要带引号,因为她未必是真的,有可能都是仿冒品。

但是官窑这个词汇拿骚绝对懂,作为一个荷兰人,作为一个跟东印度公司渊源极深,股东级别的人物,他对中国瓷器的了解,在整个欧洲都难出其右者,但就是他,也没有见过官窑。

“您的是意思是说,这里的瓷片都是官窑出品?”

杨潮耸耸肩,十分高傲的说道:“本爵的家世相比拿骚公爵是知道的,大明朝皇帝陛下的女儿正是鄙人的妻子。因此本人其实也算是皇族成员,因此是有资格使用官窑的!”

拿骚非常认同的点头。

赞叹道:“以您的身份,修建这样一座瓷宫,完全符合您的身份!”

“瓷宫?”

琼斯在一旁叫起来:“不不不!这不是瓷宫,这是金银宫!”

没错在琼斯眼里,他看到的慢慢都是黄金和白银,恰好外墙是白瓷,而殿内则有金瓷,让杨潮没想到的是,经过拿骚和琼斯在西方传扬之后,杨潮这座堡垒还真的有了瓷宫和金银宫的称呼。

不过不同的叫法适用不同的人,贵族阶层都用瓷宫来形容,而商人和平民更愿意称呼金银宫,显然商人和平民占据了大多数人数,因此金银宫的叫法更广为流传,最后竟然变成了一个专用名词,收录进了西方各大词典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