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三百八十二节 非攻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三百八十二节 非攻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哎,险棋啊!”

阿济格内心复杂,他跟多铎、多尔衮是三个亲兄弟,都是努尔哈赤宠妃阿巴亥所生,他最为年长,多铎最幼。

皇太极在的时候,极力挑拨他们三兄弟的关系,多尔衮和多铎始终表现的拧成一股绳,而阿济格则表现的跟着两人有隔阂,不是他真的对两个亲兄弟有意见,而是做给皇太极看。

皇太极当时收了阿济格的旗主之位,让给多尔衮担当,阿济格从此表现的恨多尔衮入骨,可是皇太极一死,阿济格立刻就和多铎一起,力劝多尔衮即位当皇帝。

足以证明阿济格三兄弟当年演了一场好戏,而且骗过了皇太极这个狡诈的政客。

阿济格表现的跟两个兄弟不和,皇太极就不担心这三兄弟拧成一股绳,不会太压制他们,而多铎和多尔衮则表现的亲密无间,则让皇太极投鼠忌器,不敢过分针对这两兄弟。

不得不说,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三兄弟的心机深沉,在满清众亲王中是出类拔萃的,多尔衮能掌权,正是由于谋略,而不是实力,论实力,他还比不上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但是这一次多尔衮出了一招险棋。

多铎在扬州战败,折损了三万八旗,其中的汉八旗和蒙八旗不足为体,可是满八旗士兵也超过了五千,此时影响太大。

努尔哈赤起兵以来,虽然看着风光无限,看起来百战百胜,但是连续的征战,对这个小民族实在是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

入关之后,现在八旗丁口中,满八旗满打满算只有五万人,就算加上满八旗中的包衣,总丁口也不过二十万人,所谓二十万从龙入关。

五万丁口中。一次就折损了五千,这如何能够承受,八旗中各大贝勒、亲王和旗主都有了理由反对多铎。

阿济格知道,他和多铎领兵在外。代表的是多尔衮的实力,他们打的胜仗越多,多尔衮的权势就越大,他们打的败仗越多,则多尔衮受到的压力越大。

要知道从八旗兴起后。统兵打仗就是一个肥缺,是八旗实权人物们争抢的位置,谁能带兵入关,抢到的东西越多,分到的东西越多,谁的势力也就越强。

因此让自己两个亲兄弟领兵,多尔衮本来就已经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谁知道多铎竟然败了,于是多尔衮不得不出了一个险棋。

既然多铎折损了三万八旗兵,那么久必须取得一个足够辉煌的胜利。这样才能保住多铎在八旗中的权位,才能够稳固住多尔衮的权势。

于是多尔衮让多铎调动明军,再一次奔袭扬州,截断明军回援南京的道路,然后命令阿济格从西往东,沿着长江攻占南京。

只有攻占了南京城,才是足以保住多铎的胜利,而多铎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越大,事后才能更有话语权。

但是让多铎堵截明军,必然面临着一系列巨大的危险。比如可能被明军南北夹攻,比如要深陷重围,比如要孤军奋战等等,但是他们三兄弟此时别无选择。

因此阿济格不顾军中士卒疲惫。厌战情绪高涨的情况,强行将军队留在了九江城,如果不是有多铎在扬州第一次战败一事,阿济格的军队早就调回北方休整了。

但是强留这些士兵在这里,阿济格的压力也很大,毕竟八旗不是一股绳。在努尔哈赤时代。八旗往往都是以旗为单位,无论是军政还是出征,往往都是各自的旗在一起行动,那时候可以说八旗就是八个相对独立的部落而已。

到了皇太极时代,皇太极极力将八旗打造成一个王朝军队,出征都是八旗一起出动,然后以一个统帅带领,最后按照功劳瓜分战利品,但是八旗中的权力构成,皇太极却一直没有能力改变,八旗大权依然握在各个旗主、亲王手里。

所以阿济格强留大军帮助多铎稳固权力,他手下的反对声音其实很大,他要承担很大的压力,也要冒很大的风险。

这次大家看到多铎的尸体后,很多统兵军官都找各种借口避战,希望回去休整,不得不说也有这样的权力斗争原因。

所以阿济格才想到了讨要尸体这个办法,是为了堵住军中那些统军的额真、贝勒之口,如果明军不肯给豫亲王尸首,这种奇耻大辱可是整个八旗的,他们这些额真、贝勒就失去了一切借口。

但是明军可能把多铎的尸首还回来吗,阿济格绝不相信明军有这种肚量,多少年了终于打死满清一个亲王,他们怎么可能舍得还回来,他们肯定会以此做足文章。

“哎哎,这个老子做不了主,得让我家大人定夺!三天后你在来吧。”

宋坤心里绝对不会答应将多铎的尸首还给清军,但是他绝对不会放过拖延时间的机会,所以他告诉底下的清军使者,说让他三天后再来。

当然清军使者绝对不会上当:“明日,做多明日!”

说完拍马就走了,再也不肯跟宋坤在这里讨价还价了,使者自然是阿济格的心腹,知道主子是希望立刻攻城呢。

宋坤知道自己这个拖延战术失败了,但是有点不甘心,如果有三天时间,扬州就能回来更多援军,如果扬州能够调回来五万人,谁会怕这些鞑子啊。

于是宋坤派人回去给杨潮传递消息,他告诉杨潮说,鞑子讨要尸首,明日就要攻城。

宋坤的意思是他只能拖延到明日,但是杨潮听了后,却立刻说给啊,为什么不给。

多铎的尸首而已,杨潮可不太在乎,虽然能够用来做文章,但是该做的他也做了。

百官看到了,勋贵看到了,百姓也看到了,这尸体留在手里也没有什么用。

但是还给清军,让清军都看看,他们的亲王的死状,杨潮不信这打击不了清军的士气。

第二日一早,清军使者就来了。

“城上明军,速速归还我大清豫亲王遗体,否则大军即刻攻城!”

使者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

宋坤则一副不满的神色:“城下鞑子听着,我家大人宅心仁厚,多铎的尸体还给你们了,接好了!”

说完,让人将多铎的尸首扔下了城头。

宋坤实在是不愿意将这具尸首还回去,这是多大的象征啊,一个八旗旗主,一个亲王,打死多不容易啊,怎么能还回去。

城下的使者却愣住了,他打死都没想到明军竟然肯交还多铎遗体,他来谈判不过是走个形式,是给其他额真、贝勒看的,可是明军竟然交了,这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但是也不能不管不顾啊,小心的将多铎的尸首放到马上,慢慢驼了回去。

清军中沉默了。

“明军既然守信,肯归还我大清豫亲王遗体,我大清将士也该信守承诺。”

有军官是这样的意见。

至少一半军官表示同意。

阿济格为难了,没想到明军给他出了这么大一个难题,要回弟弟尸首,他也感到欣慰,看到弟弟的死状,他却又感到难过,心中那种刺痛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这时候让他放弃给弟弟报仇,一般人还真做不到,可是阿济格是统帅,是政客,不是普通人。

他命人找到最好的棺椁将多铎入殓,打算带回北京在火化。

接下来他开始频繁的跟高级将领们商讨,他本人恨不能亲自带兵杀到南京,可是底下反对的人太多了,无论他以给大清亲王报仇为借口也好,还是以攻占南京让大家劫掠十日为诱饵,下面的人一个个死活都不肯同意。

说明军守信归还多铎遗体,大清也该守信放弃攻打城池。

说大军进关后就一直苦战,从北京打到山西,从山西打到陕西,从陕西打到河南,从河南打到湖广,从湖广打到九江,从九江打到南京,一路大小百仗,士卒伤病战亡过万,早已困顿不堪,连马都已经瘦弱,不堪驱驰。

阿济格心里长叹一声:“杨潮真乃我大清心腹大患,不但有勇还有谋。若明国皇帝早用他,何至于亡。但此人不除,必成我大清心腹大患,可笑这群额真、贝勒,一个个鼠目寸光,将来必被杨潮所擒!”

没想到杨潮竟然还回了多铎尸首,让阿济格调动军心的最后一次努力化为泡影,也让阿济格认定此人有勇有谋,真正的重视起了这么一个人物。

“罢了!本王也深感疲惫,即刻请命回北京休整。各位额真、贝勒在等须臾吧。”

阿济格终于下了这个艰难的决定。

那些额真、贝勒脸上表现着哀伤,心里一个个却笑了起来。

多尔衮三兄弟啊,这次南下把持大权,可那又如何,多铎不但战败,而且战死了,这次回去这三兄弟必然失败,以后气焰得被狠狠的压一压了。

对于多尔衮想要效仿皇太极,继续削弱旗主们的权利,八旗中对着三兄弟不满的人,可多了去了,不止是豪格一系,而是遍布整个八旗。

“但是,我大军可以不攻,但是南京不可不打!”

阿济格同意了八旗休整,但是还是坚持要打一下南京的。

这些额真、贝勒这次没有反对,因为他们认为,只要他们手下精兵不出动,就凭阿济格收降的那些降兵没有任何机会打下南京城,打不下南京城,多尔衮兄弟等就必定不能像以前那么嚣张了。

“既然各位额真、贝勒都同意,那么就命令水营,往攻南京!”

额真、贝勒们一听,稍感意外,没想到阿济格竟然要派水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