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三百七十四节 什么东西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三百七十四节 什么东西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通过提拔王璞,能体现朝廷厚待功臣的恩义,小皇帝也听过这个王璞的功绩,海州、扬州两战,他都是杨潮手下柱石,却只因为没有听从杨潮的命令擅自自出击,就被打了板子,要知道王璞当时可打赢了,赢了还被责罚,证明这个杨潮确实如很多人说的,十分的专权,不可不防。

因此,提拔王璞一举三得,朝廷里子面子都有了,还暗中辖制了杨潮。

“余下二策,马辅以为如何?”

但小皇帝还没有听过瘾,立刻就问道,什么事经过马士英一分析,都十分的有道理。

“臣以为,市舶之权,暂且不宜收回。忠义伯军饷全赖市舶供给,遣人收市舶之权,恐让忠义伯帐下兵将心忧,于军心不利。臣以为,当以大局为重,也彰显陛下洪恩,心系士卒衣食。”

马士英这个回答,小皇帝不是那么满意,但是马士英真的不想让小皇帝动市舶司,因为市舶司名义上可是自己的妹夫杨文骢在管的,要动市舶司,杨文骢首当其冲。

至于第三策,马士英就不敢反对小皇帝了:“至于策三,臣以为东平伯此策老成持重,臣以为东平伯既是合适人选,东平伯久在军务,深知兵法,再择一文臣督帅,朝廷须臾可添一劲旅!”

这个把杨潮抓回来那些俘虏重新整编的计策是东平伯刘泽清出的,马士英认定刘泽清还有后手,或者说刘泽清已经打通了后面的门路,甚至跟其他人早有默契,要把这支军队抓在手里,谁都知道手里有枪,才有权,怕是已经有一队人站在刘泽清之后了,就算自己不认此事,也未必阻挡的了,而且自己实在没有阻挡的理由。刘泽清出手可是很阔绰的,对自己的孝敬总得有回报不是,自己推他掌兵也给自己找了一个助力。

果然很快一直没说话的钱谦益就说话了:“东平伯虽有小过,但心向朝廷。久于军务,当今京畿,舍东平伯无二人可操刀兵之事,微臣以为,东平伯可用!”

钱谦益说的也是事实。此时南京城,真正能打仗,真正打过仗的将领中,还真找不出比刘泽清资历深的,说到底也是四镇之一。

小皇帝也觉得很有理,又问:“众卿以为,择何人督师为妥?”

要举荐监军文臣了,首辅马士英第一个道:“臣举荐阮大铖,阮大铖颇有韬略!”

阮大铖啊,这个东林党的眼中钉。此前一直在浙江做巡按,听说捞钱捞狠了,逼的几家豪族运作想要斗倒他,但是马士英做了首辅,在朝中一直为他说话,才一直没有扳倒。

此时马士英进一步想要举荐这个阮大铖,刘宗周先不干了。

“启禀陛下,阮大铖乃阉党余孽,决不可用!”

既然刘宗周先开口了,钱谦益在说话就不算得罪人了。而且他作为东林魁首也得表示,于是他有说话。

“臣举荐吕大器。大器做甘肃道,曾平叛柴时华,平定来犯西虏;大器督军河南。屡败李贼,督师江西,屡败张贼,实乃督师不二人选。”

吕大器确实是一个能打的人,本来就一直督师挂兵部侍郎衔,但是政治斗争失败被免。而他的政敌正是马士英,而马士英斗倒吕大器的一个干将正是刘泽清。

可以说吕大器和马士英还有刘泽清都有旧怨,让此人出任监军搭配刘泽清,钱谦益的心思也很不简单,真这么做了,马士英和刘泽清绝对不可能独掌兵权。

小皇帝还分不清其中的关窍,他此时连朝臣的性格都摸不透呢,当然要摸透也很难,这毕竟是一群老狐狸,而他不过是一个童子鸡。

马士英心思复杂,但是知道独掌新江口那二十余万降兵,东林党绝对不可能答应,自己举荐刘泽清去,东林党自然也要派人,如果他僵持下去,对他没有任何好处。

于是马士英立刻符合钱谦益所言,转而赞同让吕大器去,毕竟吕大器的资历,怎么看都比阮大铖更合适。

于是朝仪通过,任命刘泽清为总兵,吕大器为督师,整顿新江口水营俘虏,新立一营,拱卫京畿。

刘泽清打的好算盘,他本来就是一个聪明的人物,出身只是一介家奴,不过他的主子是一个朝廷大员,天启年间的户部尚书郭允厚,但却是魏忠贤的人,也就是一个阉党。

郭允厚倒台后,刘泽清找机会背离了他,进入军务,并且靠着阴狠、奸诈一步一步爬到了伯爵之位,没有心机怎么可能。

他极其善于投机,清军打淮安的时候,他很清楚自己手下是一群什么货色,欺负老百姓那是好手,真打起清军来,估计一点用都没有,刘泽清是山东总兵,清军入寇山东的时候,他早就见识过清军的战力了,所以他很干脆的将兵卒民册都交给手下柏永馥,他自己先躲到海上观望,让柏永馥帮忙跟清廷谈判,而他则活动明廷,希望得到赦免。

如果谈成了,他就转身投靠清廷,如果谈不成,他就再次投靠明廷。

结果丢失了所有部众的刘泽清根本就不被清廷看重,开出的条件太低了,而明廷这边则很优待他,连伯爵都没有罢免,于是他立刻就想出这个重新出山的计策,以朝廷对杨潮的担忧为契机,让自己可以重掌兵权。

所有的一切他都想好了,唯独没想好人心,或许说他没有想对人心。

刘泽清没有想到,问题出在了王璞这里。

他本以为王璞被杨潮责打惩罚,肯定心中不满,他又给王璞要了一个总兵之职,王璞自然欣然愿往,那么就不会介意将新江口水营的俘虏交给他刘泽清了。

刘泽清正是瞅准杨潮不在,只是派了一个大将在这里看守,而这种看守显然是出于惩罚的目的,所以才想了这个万无一失的计策。

谁料他请王璞赴宴,王璞倒是来者不拒,大吃大喝。

但是他提出希望王璞配合将水营俘虏转交给他,王璞却不同意,说他有军令在身,除非杨潮下令,他绝不敢轻易放走这些俘虏。

刘泽清此时也没有在意,只是私下跟王璞打个预防,很快内阁拟旨、皇帝同意的圣旨就下达了,刘泽清不认为王璞会抗旨,拿着圣旨就去了军营。

结果王璞依然加持要杨潮军令,没有军令他不敢奉旨。

刘泽清碰了一鼻子灰,心中突然恐惧起来,没想到杨潮竟然将军队控制到了如此程度。

后来有人问王璞为什么不奉旨,奉旨后他可就是总兵了。

王璞嗤之以鼻,表示说将那二十多万俘虏交给刘泽清,他不舒服,刘泽清是什么东西,他根本看不起。

仅仅是因为看不起,仅仅是因为不舒服,就是皇帝有圣旨又如何,羞与这种败类为伍,至于什么狗屁总兵,王璞不稀罕,在杨潮军中就是做一个副将,也比做一个总兵舒心多了。

但是他不知道,他可惹了大祸了,杨潮跋扈一下也就算了,杨潮手下一个副将也这么跋扈,顿时就让朝廷不满了,小皇帝都要气炸了,他把这一切都看做是杨潮的过错。

一个小小的副将也敢抗旨。

于是他立刻下旨,捉拿王璞一家,命锦衣卫去军营中擒拿王璞下镇抚司大狱。

此时王璞突然怕了,当兵之前,他不过就是一个小老百姓,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军户。

皇帝雷霆大怒,要治他的罪,他如何不怕。

造反,更是想都不想,他手下这些人,如果杨潮在,没准还有威望鼓动他们起来造反,他王璞是个什么东西,他之所以没有接受圣旨,是因为他根本做不到,带手下这一万人去江浦做总兵,怕是没有一个人跟他走,这些人自己不用说了,连他们的家人,都是靠着杨潮养活的,他王璞有自知之明。

但是他没想到,皇帝会因此迁怒于他,这让他突然恐慌起来,杨潮远在淮安,他顿时就没有了主心骨,惴惴不安的求到了杨家去。

其实算起来,他也是杨家的亲戚,杨潮的母亲是他的姑奶奶。

此时杨母突然也没了主意,找董小宛,董小宛只能出一个派人去给杨潮送信,同时请公主出面求情,要对抗皇权,其实董小宛也恐惧,杨家也无能为力,尤其是杨潮不在的时候。

至于王家小门小户的,拢共不到五口人,父母外加一个弟弟,找地方先藏起来就是。

至于王璞,那就躲在军中,让卫兵死活不要放任何人进来,哪怕是锦衣卫也给拦了。

反正卫兵不是没有拦过人,当年连史可法、王承恩都拦过,拦几个锦衣卫怕什么。

惴惴不安了几天,王璞发现,朝廷似乎也没有动真格的,皇帝的圣旨确实发出了,但是锦衣卫并没有来抓人,不但没有来军营抓王璞,也没有去抓他的家人。

后来王璞才知道,是余继业出面求情,而那个锦衣卫指挥使冯可宗则根本不打算抓人,哪怕杨潮不在南京,冯可宗打死也不想惹他。

但是经过此事,王璞突然觉得,他什么东西都不是,以前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立功不少,可是在面对危机的时候,他竟然是那么的脆弱,他深深以此为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