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三百五十三节 逆战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三百五十三节 逆战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进还是退,打还是撤,这是一个问题。

汇合了王璞船队后,杨潮的手下就分为了两拨,王璞希望能直接进兵,许多男则感叹战机已经失去,现在就算回身,清军在扬州也稳定了一天时间了,路上在消耗一天,满清肯定已经稳定了扬州,加固了城防,整顿了兵马,又以少打多,怕是没什么胜算。

但是许多男也表示,他也想去打,他得给跟着他的兄弟报仇,那些兄弟一个个就死在他面前,这个仇不报,他发誓今生都不成家。

杨潮则默不作声,让手下们先讨论一番。

杨潮也没耽误工夫,在船舱中,慢条斯理的看着一封封信,眼前则是一个女子。

军中如何有女人?

这女人是从南京来的,是金钗楼的姑娘葛嫩娘,她是来送信的。

信有好几封,有董小宛代笔父母妹妹还有新婚妻子的家信。

扬州被满清围困是从十八日开始的,今天已经二十五日,消息早就传到了南京。

父母自然知道儿子去了扬州,加上战乱后的消息极不可靠,跟海州一样,传扬虏兵几十万围城,父母不担忧才怪。

尤其是母亲,她已经习惯了没有主意的时候找董小宛商量,于是顾不得公主的身份,将董小宛接到了家中。

公主竟然也没有在意,反而一样的担忧询问。

董小宛此时也是六神无主,最后说写信让杨潮尽快回来,无论如何保住自己才好。

董小宛还找陈圆圆去金钗楼打探消息,因此陈圆圆她们也都知道了董小宛的想法。

最后很多人都给杨潮写了信,送到了新江口水营中,并且很不放心,让武艺高强的葛嫩娘亲自带着,一定要交到杨潮手里,甚至还托付葛嫩娘,无论如何都要她将杨潮平安带回来。

看完家信。家人一副关心,母亲更是让杨潮不要管扬州了,想办法逃出来,大不了咱不当官了。买些地老老实实的当地主好了,整天打仗太让人提心吊胆了。

从被崇祯敕封夫人后的伟大牺牲精神中恢复过来后,母亲还是一个只知道关心儿子的母亲。

看完了这些信,杨潮也是感慨不已,中国大地上有多少这样的母亲。一片心思只知道关心自己的儿女,至于牺牲和奉献,那些只能退居其次,还是给别人做去吧。

父亲则发表了一些他的看法,表示江北已经无险可守,应该退兵江南,力保半壁江山,随着身份的提高,父亲接触到的人层次也不一样了,因此也就能听到比人讲述的国家大势。显然他是学舌学来的,甚至江南江北的具体范围,这个老铁匠都说不清楚。

妹妹要杨潮赶紧回来,说南京太乱了,整天都听说哪里兵乱了,太吓人了,说杨潮回来就会好了。

至于公主则说杨潮为国已经尽忠,事不可为当以全身为上,切不可冒险。

董小宛倒是没有说什么,但是杨潮从其他人的话中。都看到了董小宛的想法,显然那些人说的话,恐怕都有董小宛的意思在里面,那就是管他酿的扬州的。咱过自己的日子就好。

还有陈圆圆、李香君等人的信,也有康悔的信。

康悔表达了担忧,也是希望杨潮平安归来。

陈圆圆也在劝杨潮。

倒是李香君话不多,只说:君若有失,妾不独活!

还有顾湄的信也都一一扫过,顾湄的信还有些意思。她不提让杨潮撤退的事情,反而提杨潮欠她东西的旧事,要杨潮发誓不要赖了她的债。

部下激烈的探讨着,战和的意见不一,都等着杨潮做决定呢。

杨潮出面后,只说让大家休整一夜,明日天亮开拔。

第二天天一亮,杨潮开始查看。

这是王璞的先头部队,全部都是王璞带出来的精锐,全都是枪兵,李五六的远程部队,则被王璞留在最后出发,多少有些公报私仇,把抢功的机会抓在自己手里。

因为是先头部队,人数只有一万人。

船也并不多,只有一百多艘船,都是适合跑长江的赶缯船,这些双桅船完全可以一直开到扬州去,过了扬州风帆就不可靠了,需要拉纤,到了淮安的船闸根本就过不去了,所以运河中跑的大都是小型漕船,最多有一个船帆,更多的则是无帆浅船。

一百多艘船中,除了五十多艘用来拉人,其他装运的都是物资,让杨潮失望的是,没有大炮,大炮在后面的船上,跟炮兵一起行动。

火药武器中,唯一只有一些万人敌,这是一种扁形的铸铁罐子,里面装有火药的武器,但不能算是纯粹的火药武器,因为它杀敌的原理是其中的药粉,有毒药、有麻药,甚至有辣椒这种东西,火药爆炸将这些药粉扩散出来,对敌人是一种煎熬,这算是一种生化武器了。

但是杨潮却并不太认同这些东西,戚继光也不认同这种毒药武器,戚大帅说这种武器,虽然能毒死人,但是反应太慢,哪怕敌人中毒了,但是战场上还是能打败自己。

杨潮不相信明代存在可以当场致人死亡的毒气,这些万人敌中装的东西,最常见的是一些粪水煮过的铁渣等物,所谓的杀敌,不过是靠着粪水中的微生物罢了,跟蒙古、满人用的马粪泡箭头一样,根本不足以当场杀死人。

而杨潮甚至怀疑事后也杀不死人,微生物不可能长期存在,而明军这些武器一储存就是很长时间,恐怕微生物早死了,最多就是辣椒粉等物可能会让敌军难受一下,但是风向改变的时候,恐怕会自作自受。

不过船上这批万人敌,却跟明军普通的万人敌不一样,因为里面没有放什么药粉辣椒,而是纯粹的颗粒火药,中间夹杂着一寸长的,两边尖锐的菱形箭头,一旦爆开,这些箭头四散激射。杀伤效果不错。

说白了,这就是黑火药版的手榴弹而已。

但是跟大炮相比还是差的太远,虽然每一个手榴弹都做的跟小西瓜似得,重达五六斤。可是爆炸威力也只是在三丈内有杀伤力,三丈外,爆炸产生的碎片和菱形铁箭头就刺不穿清军的铁甲和棉甲了。

至于在做的大一些,却又失去了手榴弹的意义,因为人根本就扔不动了。

其实西方也有类似的武器。所以西方人组建了一种叫做掷弹兵的部队,掷弹兵往往是最强中,臂力最强的人担当,往往都是军队中的精锐。

之所以生产这种武器,是海州之后,杨潮发觉爆破很有效果,所以产生了这个念头,最开始是当做爆破工具使用的,希望能用这些东西炸开木门等物,但是发现城门根本炸不开。只能对付民房那样的小门,而且还得好几颗,所以最开始生产了一点之后,就停产了。

不过这次通过对左良玉军的作战,王璞觉得这玩意很好用,他组成阵列开战,前面扔一排手榴弹出去后,对方顿时就乱了,趁乱杀上去就是胜利。

所以这次回去后,他将水营仓库中剩余的一千颗手榴弹都带上了。

援军只有一万先头部队。而且没有大炮,去攻打扬州那样的坚城,只要是个理智的人,大概都不会觉得有希望。

杨潮也这么想。所以他才让士兵休整了一夜,其实今天他是打算回军的。

但是一大早,王璞却请战。

“别人都同意了?”

昨日让王璞跟其他人讨论,最后没有得出什么共识。

王璞摇摇头:“都说肯定打不过。”

杨潮说道:“那你还要去打?”

王璞叹道:“就是不甘心,都到这里了,半天时间就能到。却不打一下,心里不服!”

杨潮叹道:“所有人都能想得到就算去打也没有结果,只能白白做无谓的牺牲。”

牺牲已经够多了,自己付出了三百多精锐,扬州城战死的士兵更多,高杰余部至少被杀了上万人,其他守军估计伤亡更大,当然相比平民就不算什么了,屠城!全城皆亡!

一想到满清此时正在屠城,杨潮就恨不能跟王璞一样的想法,干脆直接冲上去打一下,不打实在是不甘心啊。

但是作为主帅,杨潮最先考虑的自然是胜负,第二考虑的当然是士兵的性命,在胜利无望的情况下,那自然应该避免做无谓的牺牲。

“所有人都想的是打不赢,但是也未必啊,不打一下怎么知道打不赢!”

王璞心里明明也觉得恐怕攻城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他还是不服气的嘀咕了两声。

杨潮摇头笑了笑,可是突然笑容僵住了。

对啊,所有人都想着是打不赢,上去打是没有意义的,满清肯定也是这么想啊。

那么此时攻上去,在谁都想不到的情况下攻上去,岂不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但是心中另一个声音又冒了出来:不要轻易冒险,你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你心中被仇恨蒙蔽住了,你心中想打满清,但是现在确实不是时候,主不因怒兴兵!

还有一个声音则说道:试试吧,不试试怎么知道打不赢,没准敌人没有防备,攻击之下能收到奇效呢。

“大人,要不是我带兵前去试探,大人你在后坐镇,要是有便宜占,咱就打,要是敌军防备森严,大不了咱撤就是了。咱一万大军,害怕敌人追击不成?”

王璞说的让杨潮心动,但是还真就是怕敌人追击,清军骑兵多,兵力也多,如果被他们的骑兵缠上来,自己恐怕就走不脱了。

想到这里,杨潮更想放弃。

“这是怯懦吗!”

突然他心生警醒,自己似乎一直都在惧怕满清骑兵啊,哪怕海州打了那么大个胜仗,可是从始至终都尽量避免跟满清骑兵决战,当时王璞贸然进兵,以步兵冲锋骑兵,杨潮甚至生出要惩罚他的心思。

步兵对骑兵野战自然不占优势,可这样就不跟骑兵作战了吗,劣势这不是避战的理由,作为农耕文明,你永远无法弥平跟游牧文明的机动性上的差距,可是就能以此为借口,不跟对方野战吗。

今天不野战,明天不野战,那么如何进取。

野战都不敢,还敢攻击对方的城池吗。

想到这里,杨潮就知道,这仗他非打不可了,想自己这样想法的军官和士兵肯定不少,如果不能抹去他们心中那种对骑兵的恐惧,就依然不是一只成熟的军队。

于是杨潮轻轻点了点头,但是要打,就不能像王璞说的,简单的打一打。

要打就真打,投机主义要不得,正规军不是游击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是不可能光复国土的。

于是对王璞道:“也好,那就打!要打就要坚决,你去通知士兵,告诉大家,必须要有死战的决心,一旦开始攻城,就是一场苦战!让所有人都做好牺牲的准备,这次攻城,谁都有可能死!”

杨潮不由想到,昨夜虽然一开始清军驱使降兵攻城,可是降兵的战斗意志竟十分强悍,一开始还是遇到危险就撤退,后来直接是战死一半以上才有可能崩溃。

后来杨潮抓到了俘虏问了下,才知道满清下了死战命令,胆敢撤退的一律处斩,死在他们手里的降兵,比死在杨潮手里的一点都不少,残酷的军令让那些降兵有了纪律。

当然伤亡确实很大,在强占缺口那种要害地方的时候,确实不能够顾惜伤亡,那时候就要做好用人命换取优势的打算,心不够硬是不行的。

所以既然要打,杨潮就必须做好自己手下大量伤亡的准备,甚至做好了牺牲三分之二,然后攻进城的准备。

那么这一万人就有些不够了,于是让王璞一面下去传达思想,杨潮又等了一个白天,结果一艘船都没有等到,从瓜州传来的消息是,不少船只都被江风吹的临时停靠避风,没有个两三天都到不了瓜州,只有一艘船抢风到达,但是船只破损严重。

这真是老天爷都不帮忙啊,这种消息让很多士兵开始嘀咕,说什么天命。

这只军队中,大多数都是难民,经历的战阵其实也就是打击左良玉一战,真正的老兵,也就是许多男带领的士兵,还有自己的亲兵,但是这次折损了三百,损失惨重。

听到士兵这种心态,杨潮不但没有打算撤退,反而更坚定了要攻城的打算。

必须让士兵知道,在大军面前,什么天命都不好使!

只有勇气才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于是连夜,杨潮命令拔营,趁夜朝着扬州前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