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三百三十六节 无间道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三百三十六节 无间道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二哥,你马上赶回去,告诉大人别被陈洪范那厮给骗了!”

北京城中,两个商人模样的男人在一间隐蔽的房间中谈话。

“二斗,那你一个人能行?”

“二哥,放心吧。”

此二人一个是刁二斗,一个是卞二,都是杨潮手下精锐。

刁二斗看起来稍显瘦弱,他不是一个能打的士兵,但是学习能力很强,在军中几年间,不但各种武艺都学会了,而且马术也不错,上次去北京营救太子,他也参加了,算是熟门熟路,但是派他来北京最重要的是他识字,都是识字班中所学,目前已经能认识五百个字,书写不成问题。

卞二则是因为武艺高强,而且颇有一些江湖门道,杨潮觉得他有用处,就让他跟刁二斗一起北上,在北京建立情报站。

两人扮作商人,刁二斗打听到陈洪范投降的消息后,顿时觉得事关重大,让卞二亲自带信回去,他则留在北京继续组建情报站。

“那你小心一些。”

卞二哈哈笑道,他不是一个婆婆妈妈的人,还用力的拍了拍刁二斗的肩膀。

“该小心的是你!”

刁二斗弄到这个情报,其实并没有费什么事,不过是在酒楼中,听到几个投降的明军兵丁议论的。

其实多尔衮并没有保密的意识,以皇帝的名义直接下诏,去鸿胪寺传诏,也许在多尔衮看来,公开招降一个使者的政治意义更大。

但是清廷特使在明廷使团面前宣读诏书的时候,陈洪范是跪接的,所以当时左懋第等人都是知道的,这也是为什么陈洪范要清廷扣留左懋第等人的原因。

这些兵丁恰巧得知了此事,就在酒楼中吹牛,他们本就是投降的明军,投靠了新主,自然希望新主事业发达,于是将这件事拿出来证明明朝大势已去,求一个心理安慰罢了。

但是刁二斗得到消息后,却非常上心,他觉得如果陈洪范可能投降的话,就成了间谍,回到南京去肯定做不了好事,于是小心的跟这几个兵丁结交,多喝了几杯酒后,这些士兵就信誓旦旦的把自己所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原来陈洪范答应了投降,而且要南下去劝说明廷武将投降,刁二斗不由心惊,还有这种卖祖求荣的人,生怕杨潮不防备吃了大亏,所以让卞二赶紧南下。

卞二日夜兼程,十日就赶到了徐州,然后在这里骑上马,飞奔江南,正月就赶回了南京。

于是杨潮就得到了陈洪范投降的消息。

“密切留意江北四镇的情况!”

这个消息让杨潮很重视,立刻就给手下传下命令,让留在江北的探子们留意陈洪范的动向。

陈洪范此时已经到了江北活动,只是他打着使节团回来复命的旗号,没人知道真相。

如果没人注意,陈洪范的行动看起来也就没有什么特殊的,但是有人留意的话,不难找出蛛丝马迹。

陈洪范路过徐州的时候借故跟高杰见面,高杰少不得宴请他,酒宴上陈洪范一个劲的感叹满清的强大,还悄悄告诉高杰说,他在北京的时候打听到刘泽清、刘良佐已经决定投靠,试探高杰说如果满清要拿下河南该如何?

高杰驻扎徐州,如果满清攻打河南,就会与高杰冲突,而河南大半地域名义上还是归属南京明廷的,高杰驻扎在徐州,职责就是借机北上收复河南,高杰不疑陈洪范,直接告诉陈洪范,满清如果想要河南,除非拿北京来换,“彼欲得河南耶?请以北京与我互易之。”

感觉到自己无法说服高杰,陈洪范这才启程回到南京。

陈洪范上朝复命的时候,杨潮罕见的也上朝了,看着陈洪范的表演。

这厮先是歌颂满清很尊敬明朝历代皇帝,入关后第一时间派兵保护皇陵,还安葬先帝,并祭祀不绝。告诉朝廷君臣,他觉得满清是有和平的诚意的。

陈洪范上不知道有人早就盯上他了,连他跟高杰的话都打听出来了。

杨潮心里冷笑着看着汉奸的嘴脸。

替满清说完好话后,陈洪范开始编造谣言,说他打听到黄得功和刘良佐似有投靠满清的嫌疑,让朝廷要防备此二人。

杨潮知道这厮又在挑拨离间了,在高杰哪里说刘良佐和刘泽清投靠了满清,在朝堂上却说黄得功和刘良佐二人,这是要闹得明廷不和啊。

至于说刘良佐会投降,杨潮并不奇怪,那是一个很典型的军法,抢掠民财、杀人放火,什么都干。但是黄得功却让杨潮也有些刮目相看,因为这家伙竟然不抢劫,他的军纪跟杨潮一样好,只是他在自己的地盘上大大小小设立了几十个卡子,收过往商旅的厘金,因此黄得功在朝堂上的名声还是很不错的。

一个不是很贪财的武将,有什么投降的理由。

朝廷上一个个文官也都是人精,竟然有人开始怀疑陈洪范,质疑陈洪范为什么左懋第他们都被满清扣留,唯独放他陈洪范一个人回来,扣押使节的行为都发生了,陈洪范却一个劲的说满清的好话?

但是这时候杨潮站出来,他说陈洪范冒死北上出使,侥幸逃生复命,理应记一大功,而不该受到无端的猜测和诋毁,请奏皇帝给陈洪范加官进爵,不然以后谁还会为朝廷办事。

杨潮说的有理有据,压下了少数质疑的声音,最后议定陈洪范留任,在兵部任职。

陈洪范投降无疑,卞二从北京带回来的消息可不少,甚至包括满清礼部官员跟明廷使团的交涉大致内容,这些并没有什么保密,满清就差公开张贴告示了,用意是给明廷使团羞辱。

可是他们在檄文中表示不承认明廷,可是派陈洪范回来,却在大肆宣扬满清有议和的可能。

杨潮判定,清廷应该是还没有做好南下的准备,说明他们还没有完全打败李自成。

杨潮不知道历史上朝臣怀疑陈洪范之后,就将他打发回原籍去了。

他之所以建议留任陈洪范,就是因为放着陈洪范这个间谍不好好玩一把无间道,就太浪费了,从他身上基本上能够判定出满清的一些意图来。

至于陈洪范会不会把明廷的秘密暴露出去,大概他在北京把该说的都说了,明廷的军事部署什么的,也没有什么值得保密的,防守的地方都是绕不过去的地方,满清知道了得从那里过,不知道也得从那里过。

而且杨潮觉得还能留着这个人给满清释放一些假消息。

陈洪范似乎急着给新主子立功,下朝后,立刻就请杨潮。

借口是感谢杨潮帮他说请。

在酒宴上,他又说了一番满清势力强大之类的说辞,杨潮充分肯定了他的话,表示自己在海州跟八旗决战,虽然最后侥幸打赢,但都是靠着城墙和水攻,如果正面决战,自己没有丝毫胜算。

杨潮又询问陈洪范对借虏平寇的看法,陈洪范表示目前最要紧的是稳定中原。

果然满清不希望看到明军北上,这证明此时满清控制下的地盘十分空虚。

其实历史学家都认定,如果南明政权能趁着满清追击李自成的时机北上,收复山东和河南易如反掌。

可是收复了又能如何?

顶多是满清收回追击的兵力,将矛头指向南明政权,南明政权肯定是不会冒这个险的。

就算能够顶住满清的攻击,也不过是造成满清、明廷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三足鼎立。

而明廷此时还是把李自成看做最大敌人的,崇祯都是因李自成而死的,朱慈烺不给他爹报仇而跟李自成联合对抗满清,在法理上他的帝位就坐不稳。

就算抛开这些,单纯从军事角度讲,谁去恢复山东河南?

江北四镇肯定是不愿意动的,河南那么空虚,高杰只要派人过去,拿着诏书只需要接收而已,但是他不会去,因为到了他这种地位,立功已经没用了,手里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让他放弃江南富庶的地盘去接收一个被打烂的河南,打死他都不愿意。

这也是目前四镇死活赖在江北不动,文臣如果催促,他们就要钱要粮。

四镇不去,杨潮也不会放弃江南基地北上,背靠江南杨潮有信心阻挡八旗南下,但是让他孤军深入,别的不说光是粮饷都能耗死他,除非他也能靠着劫掠为生,但李自成那样的军队可以做到,杨潮做不到,不是道德层面的,而是军事上就做不到,因为他的军事装备,太过于依靠强大的生产力了,到了河南肯定无法获得足够的火药和铅弹供应,甚至连弓箭都无法保证,让自己的士兵沦落到纯冷兵器,还要饥一顿饱一顿的去作战,杨潮觉得不靠谱。

所以陈洪范说得对,此时稳定江南才是最要紧的,虽然这是满清想要看到的,但明廷也只能如此选择。

陈洪范又借机询问如果满清南下的话,杨潮该如何防备。

杨潮却表现出一片悲观情绪,表示江北四镇肯定是挡不住满清的,恐怕都有二心。

而长江也不可能挡得住满清。

陈洪范听到杨潮的回答,险些就要趁机游说了,但他到底忍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