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三十三节 大漩涡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三十三节 大漩涡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潮自然知道张溥这个人,这人可是一个风云人物。

因为张溥正是江南风头最猛的政治团体复社的创建人和领袖。

提到明代的政治团体,就不得不提东林党。

万历皇帝时期,跟文官关系很紧张,因此常常争斗。皇帝不信任文官,就只能信任宦官,因此万历朝宦官当道。

当时江南出身的文官顾宪成等人被宦官排挤罢官后,回到江南,重修了一个叫做东林的宋代古书院,在里面讲学,谈论政治等,吸引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文人士子,形成了一股政治力量。

这就是东林党的缘来,东林党可以说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跟宦官斗争。

而且真是真刀真枪的争斗过,魏忠贤时代不少文官为此死的很惨,可以说东林在个宦官的斗争中,是很有骨气的。

崇祯皇帝继位后,打倒了大太监魏忠贤,一开始重用有‘君子’之称的东林党,可是皇帝很快发现,东林党人好斗成性,不止跟宦官斗,还跟其他文官斗,甚至跟皇帝斗,闹得朝堂一片乌烟瘴气。

最可气的是,在崇祯皇帝看来,这些东林党人光顾着斗来斗去,却完全不干实事,只是好谈空言,崇祯重用东林党什么实际问题都解决不了。反倒让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声势浩大在大明朝的国土上从东打到西,从北打到南,始终剿灭不了。

关外的女真势力,更是一次一次的兵临北京城下,视边塞城防于无物。

按照东林党人的说法,只要皇帝亲贤臣远小人,撒布恩德,自然四夷宾服,可现在这样子不是再说他皇帝没有恩德,用的人也不是贤臣嘛。

皇帝慢慢开始对东林感到厌恶,既然东林党自己的理论都证明自己不是贤臣了,皇帝也不客气,把一个个东林党高官驱逐出了朝堂,东林党人彻底的失势。

此时在江南大地上,从东林党人开始,形成了一种结社的风气。什么应社、几社等文人团体遍地都是。

张溥自己就参加了应社和燕台社两个社团,但是张溥是一个很有能力的活动家,在他的运作下,在虎丘邀请许许多多几十个社团,组成了一个复社。

随着复社中几人考中进士入朝做官,复社声望一时无两,隐隐压住了东林党的风头,最鼎盛的时候,社团里有三千多名举人士子。

可是张溥这个人,活动有热情有能量,做官的情商却不高,很快就得罪了人,被温体仁暗算,排挤出了朝堂,最后他的靠山周延儒也被温体仁排挤出了朝堂,复社也开始失势,那些趋炎附势的士子们,慢慢就开始离散,投入其他团体中去了。

张溥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复社失去了后台周延儒的关系,所以一直就在为周延儒重新复出做首辅活动,根本的目的,其实是希望重新振兴复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

因此张溥一面活动给周延儒筹集政治资金,一面指使复社的言官不断的弹劾内阁官员,现在已经让皇帝对内阁有些不满了。

杨潮以前不过是一个连秀才功名都没有的童生,对这些朝堂上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知道,他只知道这次是张溥要给周延儒募捐,找到了阮大铖,阮大铖不想白花钱,找自己想办法。

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复杂,并不单单是拿到足够的钱,就可以买到一个首辅的,还有一系列复杂的政治斗争。

听完王潇的解释之后,杨潮突然感觉到,自己竟卷入了一场异常复杂的政治漩涡之中。

“家父从宦官哪里得知,皇上最近对几个内阁辅臣极为不满,张溥指使复社的一些御史不断的弹劾内阁下,皇上本来就对内阁辅臣不满,慢慢就有更换首辅的心思了,只是心里还没有打定主意要启用谁。”

王潇继续说着。

杨潮已经明白:“那么说,张溥现在已经基本掌控了局势。”

张溥不过是借势,皇帝对内阁不满,张溥派复社派官员趁机弹劾,皇帝已经打算更换,这一切似乎都在张溥的控制下了。

王潇道:“已经水到渠成了。只是要想让皇帝启用周延儒,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得有人在皇上身边递话,皇上现在对文官颇为失望,能说上话的,也就是宦官了。”

明朝的文官总是一次一次的让皇帝失望,如果说万历、天启两朝太监当道,才导致天下大乱,那么崇祯一开始可是重用文官的,弄到现在这个样子,不得不说文官无能,让皇帝失望透顶的缘故。

杨潮道:“所以张溥想要筹集献金,用来贿赂宦官?”

王潇道:“没错。其实张溥现在也就只缺钱了。”

杨潮又不由奇怪起来:“既然如此,你们王家为什么不直接找上张溥捐助呢?”

王潇苦笑道:“张溥这个人,虽然贫困,可是为官不贪。对我们商贾也不假辞色,这次筹集献金,他只在文人中间筹集。宁可找阮大钺,也不肯找我等商贾。”

杨潮不仅哑然,原来是出于文人对商人的鄙视,出于一种社会成见啊。

“所以你听到我这里,就想抓住这个机会了。”

杨潮笑道,不由得佩服王潇的眼光,够准、够毒,而且行动力很强。

让这样的人去做官,可能都比那些眼高手低的书生做官要强的多了。

王潇嘿嘿笑道:“杨兄勿怪,小弟也是适逢其会罢了。既然碰到了,就不能错过了。”

杨潮也不在意,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利益,只要不触犯别人的利益,就无可厚非,让自己活,也让别人活,这是杨潮的信条。

点头道:“那么说,不止你们王家了解朝堂局势。也好,这次你就多请些这些知道局势的大商人吧,也省的传扬出去,影响不好。”

王潇道:“那是自然。其实能够知道朝堂局势的商贾也绝对不会多。据我所知,在杭州有这种能力的,除了我王家之外,不超过三家。南京或许多一些,但是绝对不超过十家。”

杨潮道:“十家就足够了。”

王家一家就能甩出一万两,十家能凑到十万两,这绝对够用来贿赂太监了。

王潇道:“杨兄放心吧,交给我了,虽然我家生意主要不在南京,但是跟南京的豪商,还是有些交往的。”

杨潮点点头:“王兄大胆去做吧。”

此时杨潮心中也不由触动,自己卷入的这场政治漩涡,不知道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是喜是忧都说不准。

周延儒绝对可以当上首辅,所以自己这次政治会,肯定能取得极大的成功。

但是忧虑的是,自己贸然引入这些商贾,会不会触怒幕后的张溥。

要是惹怒了张溥,将来张溥掌控了朝局,虽然不大可能会对付自己这样的小人物,但是也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关照,那自己的努力就白费了。

更何况杨潮是在给阮大铖张目,会不会很被动的被将来得势的东林党仇恨,毕竟阮大铖跟东林党人的关系不睦,通过这次政治会,也未必真的能够得到改善。

但是杨潮可不会轻易放弃,这也是一次难得机会。

同时杨潮也不打算就这么简单了,既然自己冒了这么大风险,不为自己获得一点实际的好处,杨潮绝不甘心。

上次帮王潇想跟史可法牵上关系,结果没有效果,只是牵上了王家这样隐藏的关系,暂时没有实际的好处。这次杨潮要吸取教训,不但要得到一个广大的关系网络,为未来打好关系,还要拉拢到一个自己眼前就能用的可靠力量。

因此心中悄悄改变了一下计划,对这次会议的目的,不仅仅限于跟复社东林的官员牵上关系这么简单了,杨潮必须拉拢一支能为自己所用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