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二百八十五节 抵押借款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二百八十五节 抵押借款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架没有打成,吴十六看清杨潮一群手下的气势,甚至杨潮隐隐都带有一丝杀气,让他收敛了下来,说了个误会,这事就这么了了。

郑鸿逵灰溜溜派人带这群人去南市楼消费去了,转头来找杨潮赔罪。

“客气话就不用说了。本官这次请你来,除了把这批人交还给你外,还想谈谈生意。”

找了个雅间,杨潮直接道明意思。

郑鸿逵点点头,再次恢复了海上枭雄的本色,他刚刚理亏,赔罪是应该的,但他本来就不是一个能忍的人,那群粗坯他也是看在为郑家坐牢的份上一直容忍。

说不好以后还真就不会再跟这群人打交道了,前提是能跟达成协议,这又要看杨潮能不能斗得过刘孔昭了。

“不知道这个生意,杨大人想怎么谈?”

大咧咧坐在杨潮旁边,郑鸿逵反问道。

杨潮笑道:“本官也不瞒你,本官缺钱花了。不过三月之期未到,本官也不会提价,就按你跟其他人的价,本官帮你送一批货如何。”

郑鸿逵呵呵一笑:“杨大人小看郑家了。既然答应了,杨大人该提价提价。什么三月不三月的,这点钱郑家出得起。”

郑鸿逵愿意提前履行协议,杨潮还颇有些意外,他以为郑家至少要观望到自己跟刘孔昭分出胜负的时候。

但是杨潮正缺钱花呢,自然不会嫌弃钱多。

“好,郑家的心意我领了。不知道郑大人要多少货?”

郑鸿逵是武进士出身,还挂着锦衣卫都指挥使的虚职,也算是官场上的人了。

郑鸿逵呵呵一笑:“那就看杨大人能准备多少货了?”

郑家就是郑家,这口气真不小。

杨潮也是做惯了大生意的笑道:“那就一百万两好了。”

说完,以郑鸿逵的城府都不由愣了愣。

拱了下手:“杨大人果然是杨大人,好魄力!难怪敢跟勋贵叫板,就冲这点,我郑老四服了。”

杨潮点点头:“那郑大人是答应了?”

郑鸿逵道:“一百万两而已,就是再多一百万,我郑家也吃的下。”

杨潮轻轻摇头:“不过本官需要三成定金。”

郑鸿逵眉头一皱:“杨大人难为在下了。”

杨潮耸耸肩:“我说了,缺钱了。”

杨潮说的真诚,郑鸿逵思虑了一下,笑了起来。

“杨大人痛快!我郑家也不能含糊了。三成定金三成。以杨大人的名头,还犯不着黑这点钱。”

杨潮点点头:“那就一言为定!”

郑鸿逵道:“一言为定!”

杨潮这时举杯:“谢了!”

杨潮真是缺钱了,有郑家这三十万两定金,就又可以周转过来了。

郑鸿逵碰了一下:“客气!”

两人一饮而尽。

虽然达成了这个协议,但是杨潮心里也清楚,到了十万两以上的生意,讲什么交情那都是虚的,郑家依然不可能跟杨潮绑在一起,如果杨潮跟刘孔昭斗争输了,郑家依然会毫不犹豫跟杨潮撇清,然后继续跟其他豪绅勋贵合作。

如果杨潮赢了,他们就是想不跟杨潮合作,大概也不行了。

杨潮这次抢刘孔昭的船,就是郑鸿逵都吓了一跳,没想到杨潮如此胆大妄为,不过如果杨潮真能压服了刘孔昭家族,那么还真的像他说的,他有本事压服江南其他豪族,真能垄断长江上的货运,那时候郑家不跟杨潮合作,还能跟谁合作。

但是提前跟杨潮做一次生意,这确实是卖杨潮一个面子,毕竟现在郑家还是能从其他豪族哪里弄来货的,而且价格比杨潮的低一倍,之所以卖这个人情,除了因为杨潮帮忙捞人外,也算是跟杨潮结交一番吧。

郑家的银票第二日就送到,不得不说郑鸿逵的能量,郑家派他来江南坐镇,百万以内他都能说了算,就这份底气,比江南九成以上的豪族都强多了。

说到底郑家的实力,确实比豪族们强,如果单纯看财富,郑家怕是大明第二富了,第一富是大明天子,只不过天子只是理论上的最富,起码崇祯皇帝很穷,穷的要当宫中金银器的皇帝,也是历史上的独一份了。

已经是十一月多了,杨潮手里的银子只剩下了三万多两,如果不拿到郑家这三十万两,杨潮还真的是撑不过下一个月了。

拿到钱后,杨潮立刻在交易所大撒银子,一时间将交易所里的丝价抬升了一成。

采购了二十万两的生丝,接着又购买了五万两的瓷器,又收了一批云锦、皓纱等奢侈品,加上茶叶、文房四宝等,二十五万两基本上就花出去了。

杨潮会将这二十五万两以四倍价格,刚好是一百万两交付给郑家,然后郑家会支付剩余的七十万两给杨潮。

这利润简直就是无本的买卖,杨潮没有投入一分钱成本,定金就足够杨潮采购了。

但这就是权力做生意的方式,蛮不讲理,还要求暴利。

谁叫郑家的船队不敢进入长江呢,谁让杨潮有底气敢在长江上横行呢,其实以郑家的实力,他们是可以强闯进长江的,大明朝的水军拦是拦不住他们的,但是那样一来,郑家就失去了大明王朝的庇护,得重新沦落为海盗,这是他们承受不起的。

所以这生意,就只能是杨潮这样的长江边的土著势力能做。

用了十天时间,杨潮才从交易所筹集到了足够的货,也幸好有这样一个将南京大大小小的商人集中在一起的平台,否则按照以前的方式,没有一两个月这么庞大的货物根本组织不起来。

杨潮的船队起航已经是十二月初了,但是到江**货短则十多天,长有可能一个月就过去了,回来怎么也到明年了,所以杨潮其实资金依然没有转开。

再找郑家要求提前支付货款就显得自己没道理了,而且还容易被人看轻,所以杨潮还需要从另外的地方获得一笔短期融资。

杨潮要借钱,跟关系一直不错的王潇家族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王潇不在南京,他还没有把淮安的盐业理顺呢,那是一桩不下于杨潮海运的大买卖,因此全力留在那里经营。

找王家掌柜,王家掌柜还得汇报到王潇哪里,一来一去根本不是短期内能借到的。

其他人手里,却不是那么容易能借到钱的,大明朝又没有银行,借钱还真不方便。

想了很久,杨潮觉得,还是得从交易所这里想办法。

交易所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杨潮制定出了各种标准契约合同后,又涌来了一大批经纪行的经纪,这些惯常倒卖货物的牙行们,玩的是不亦乐乎,已经出现了各种低买高卖的现象,有了后世大宗商品交易所的雏形了。

既然已经把商品交易所的雏形弄出来了,何不把债券交易所的制度也引进来呢。

所以杨潮打算在交易所里发债券,以杨潮的名义,发行十五万两债券来应应急。

借期两个月,钱息一成,到期支付十六万五千两。

这些消息最为灵通的经纪们,他们一个个都很清楚杨潮正跟刘孔昭斗法呢,跟一个世袭公侯争斗,要是小老百姓家破人亡那是分分钟的事情,就算是杨潮这样的实力武将,一旦输了,倾家荡产也不是不可能,他们得考虑杨潮万一破产,这借出去的钱要不回来的风险。

而且杨潮哪怕斗争失败了,大概也不是好惹的,杨潮要是不还钱,他们还真不敢强要。

所以债券的概念在交易所中由康小宝出面提出后,一时间竟然没有一个人敢接手。

杨潮随即又抛出来一个筹码,那就是抵押!

杨潮用自己手里的三十股,加上康小宝手里的三十股金钗楼股份抵押,借款十五万两来应应急,利息虽然放在大明算是很低,只给一成的钱息,但是借期很短,也只有两个月而已。

用金钗楼的股份抵押,这些人常年在金钗楼里做交易,非常清楚金钗楼的盈利,老实说很多人都眼馋不已,最大的经纪人何明宇更是早就出手从王潇手里接过了十股,也算是金钗楼的大股东之一。

金钗楼每年轻轻松松盈利十万两根本不是问题,杨潮抵押的六十股,每年光是分红就有六万两,因此就算杨潮两个月后失败了,这些股份也值这个价钱,而且是超值。毕竟金钗楼的股份可不仅仅是银子那么简单,一定意义上那还代表着身份。

这群经纪中,也就最有实力最雄厚的何明宇持有金钗楼的股份,其他从王潇手里接过股份的人,都不是简单角色,基本都是像徐青君这种勋贵子弟。

而且出入金钗楼的达官贵人那么多,自己一提是金钗楼的东家之一,那是多么有面子的事情。

做经纪做的是什么,还不就是面子,何家为什么是最打牌的经纪,不就是因为他何家面子大。

于是杨潮抵押的话一放出去,并且写在债券的背面后,不出三天,十五万两债券就被一扫而空,但是却让一些人不高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