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二百七十三节 提价三倍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二百七十三节 提价三倍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郑芝龙的人来的倒是很快,不到晚上就赶来了。

来人五大三粗,尤其是脸,颇为浑圆,跟一般的江南人削尖的瘦脸完全不同。

“这位是四爷!”

何明宇介绍说道。

杨潮随手拱了拱手。

“这位是杨大人,在海州阵斩上万鞑子的勇将!”

对方也拱了拱手,眼睛中有一种别样的热切,就好像棋逢对手,好想立刻来一盘的架势,或者说他将杨潮当做对手,想要试一试身手了。

“真是久仰大名了。”

杨潮轻轻点点头。

几人坐下后,杨潮也不想跟这个四爷多客套,几乎直接摆明了意图。

“本官知道郑总兵的海贸生意做的很大,在江南也要办许多的货,怕是多有不便之处。本官恰好在江南有些门路,想跟郑总兵做一笔大生意!”

郑芝龙这个人是个传奇人物,以民家的力量,组建了一般需要国家力量而且需要倾国之力才能打造起来的庞大海上船队,连海上马车荷兰的海船,都要悬挂郑氏的令旗,否则就不敢在东方做生意。

但是杨潮却口气生硬,背后站着皇帝,站着江南第一权臣史可法,手里又有百战精兵,不强硬点也不符合形象,当然更重要的是,杨潮必须以强硬的姿态杀入市场,说白了他加入海贸,就是要跟豪族,跟郑氏口里夺食。

反正是不可能让这些人满意的,那么索性强硬一些,直接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没准麻烦还少点。

所以才不用跟郑芝龙的人虚与委蛇,直接开宗明义就好,先给郑氏这个领头羊一个下马威,下面那些豪族什么的就更好办了。

四爷听完杨潮的话,不置可否笑道:“不知道杨大人想跟我家大哥做什么大生意?”

杨潮道:“今后江南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物,我替郑总兵包办了,要多少货就有多少货。”

郑芝龙虽然能从江南通过走私拿货,但是走私那种方式,总是数量不太够,所以常常郑芝龙需要付出两倍甚至三倍的价格采购。

四爷呵呵笑了起来:“杨大人就是杨大人,说话就是大气,不过杨大人怕不是那种白帮忙的人,开个条件吧。”

郑氏集团忍受着数倍的差价,但是苦于无法得到江南足够的货源,郑氏旗下大小船只几千艘,每年能够去日本的货船才不过十几艘甚至更少,而且为了得到生死这样的货源,甚至不得不在越南这样的国家拿货,越南货是什么档次,江南货是什么档次,大家心里都清楚。

所以杨潮号称能够提供充足的货源,仅凭这点,就足够让郑氏心动,答应杨潮一些额外的利益,也乐意接受,于是主动提了出来。

杨潮也笑了起来:“痛快!劳烦四爷回去给郑将军传个话,以后江南所有的货,他得抬一抬手,提一提价了。”

原来是要提价,四爷不由皱起眉头,郑氏从江南拿货本就付出了高价,现在还要加价,那郑氏辛辛苦苦还有什么利润。

但仍然耐着性子:“不知道杨大人想要提多少?”

杨潮干脆道:“三倍!”

四爷的脸色顿时就变了,郑家从江南各个豪族拿货本来就很贵了,是市面上的两倍甚至是三倍,现在杨潮还要涨三倍,就是六倍以上,郑家的利润也不过是十倍,这等于是将郑家的利润拦腰斩断,还要在拿一成,简直是从郑家手里抢钱的,郑家是海盗出身,从来只有他们抢别人,什么时候轮到别人抢他们了。

但是四爷反而哈哈大笑了起来,拱了拱手:“杨大人大气,我老四很佩服。不过大话谁都会说,可本事呢?却未必有!”

杨潮也笑了起来:“有没有本事大家拭目以待,反正今后从我手里过的货,那就得提价三倍,至于别人手里的货吗,以后怕是没有了!本官的大军将封锁长江,没有本官的允许,一根蚕丝也休想运到郑家的船上!”

四爷鼓起掌来,同时站了起来,双手突然趴在桌子上,死死盯着杨潮的眼睛。

四爷一字一句冷冷道:“杨大人,咱们走着瞧,我倒要看看,谁还能在江面上拦住郑家的船。”

杨潮呵呵一笑:“先别忙,你还是把我说的话,带给你们家头领吧,答不答应让他好好想想。”

郑芝龙的人色历任内,杨潮反而和颜悦色起来,郑芝龙海上实力确实很大,但是在长江上吗,杨潮还真用不着怕他。

郑芝龙雄霸海上不假,兵力二十万,包括了汉人、日本人、朝鲜人、东南亚人、非洲黑人等,而且都是亡命之徒,拥有超过三千艘大、小船的船队,与大泥、浡尼、占城、吕宋、魍港、北港、大员、平户、长崎、孟买、万丹、旧港、巴达维亚、麻六甲、柬埔寨、暹罗等地通商,过了马六甲海峡就是郑芝龙的势力范围,不挂郑家令旗没人能在这里经商。

郑芝龙富可敌国不假,史载“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以此富敌国,自筑城安平镇”;“从此海氛颇息,通贩洋货,内客外商,皆用郑氏旗号,无儆无虞,商贾有二十倍之利,芝龙尽以海利交通朝贵,寖以大显”。

可这又如何,哪怕郑芝龙雄霸大海,哪怕他富可敌国,可是大明帝国真正的统治者是文官阶层,人家根本就不正眼看他,给皇帝的奏折中,直言不讳的称郑芝龙为海盗。

这种固有的对海盗、倭寇的鄙夷,让郑芝龙势力在陆地之上步履维艰,除了福建有些影响力外,在其他地方人家根本就不把郑家当回事,尤其是文人势力最强大的江南,在这里别说文官了,就是那些豪族都不太把郑氏当回事,否则也不会在货源上敲诈郑氏集团了,他们仗着走私这种事没有大背景做不来,因此吃死了郑家。

对于这种歧视,郑芝龙集团虽然恼火,却也没有好办法,毕竟他们能发展到这种程度,还是依靠大明庞大的经济实力,否则怎么可能养得起那样的船队,因此哪怕备受歧视,他们也只能含恨忍辱,不过以那群海盗的性子,恐怕真恨不能杀到江南来。

正因为郑氏不敢,也没有力量侵入江南,所以杨潮就敢随意拿捏他们。

还就真敢在长江上拦截郑家的船,甚至是专门拦截郑家的船,直到郑家服软为止。

所以杨潮有恃无恐,让四爷带话给郑芝龙,让郑芝龙决定是打是和。

但是四爷却冷冷道:“不用了。我说了就算。”

杨潮心里这才一顿,一直把眼前的所谓四爷,当成了郑芝龙手下的小头目之类的,以为是派来江南办货的,所以人才会身在南京立刻见到自己,现在听他的口气,怕不是什么小头目能打发的。

杨潮直接发问:“敢问四爷贵姓?”

三爷道:“姓郑。”

姓郑?郑芝龙也姓郑!

杨潮问:“郑什么?”

四爷道:“郑鸿逵!”

郑鸿逵!郑家老四,郑芝龙的亲弟弟,郑成功的亲叔叔。

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郑芝凤,是郑芝龙起家的核心人马十八芝干将之一。

知道这是整个东方海上第一势力的核心头目,杨潮自然明白这不是一个什么办货的小头目,而且也是一个纵横海上的豪杰。

于是立刻收起了不在意的态度,拱了拱手:“原来是郑芝凤郑四爷,真是失敬了!”

见到杨潮终于收起了一直以来想立下马威的倨傲,郑鸿逵脸色终于和缓了些,爽朗的笑了起来。

“不知道郑鸿逵郑芝凤这个名字,能值多少钱?”

讲价钱就好,杨潮所谓的提价三倍,也不过是漫天要价,毕竟江南的货并不一定就要走长江。

生丝的中心产地苏湖一带,如果价钱足够高,大可以往南开到杭州湾去走私,只是走运河进入长江更方便而已,就像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可以通过赣江从九江进入长江,也可以往南走过梅岭到广东一带出海。

三倍的提价,显然是把货物往其他方向逼,这不是杨潮的初衷。

郑鸿逵现在还价了。

杨潮立刻道:“那就两倍提价吧。”

郑鸿逵却摇了摇头:“郑芝凤的名字不值钱,那郑芝龙的名字总能值点钱吧。”

显然郑鸿逵对一倍降价不满意,所以说他的名字不值钱。

杨潮笑道:“那就一倍提价。”

提价一倍,也意味着是过去的两倍价格了。

郑鸿逵笑了笑:“杨大人这么肯定,就吃定了我们郑家。”

杨潮笑道:“非也,郑家自然是不好惹的,不过本官一营水兵,也不会怕了。三个月之后,本官的大军就会浩浩荡荡沿江东进,要打要和就看你们郑家了。”

郑鸿逵脸皮抽了抽,杨潮六百破一万的战绩真是太唬人了,现在这家伙手里有了一营兵,那还真的不好惹,不过郑家也不怕,郑家纵横大海几十年,那是刀子见血自己拼出来的,不是靠别人赏的,要动刀子见血,怕过谁!

但是那也只是在海上,在福建郑家也有些根基,但是在江南就没有多少话语权了,否则也不用出高价从江南走私了。

偏偏江南又绕不过去,郑家虽然可以从福建,从广东甚至东南亚进口丝绸,可是这些丝绸也就是糊弄一下荷兰人那些没见过世面的番子,郑家真正的大买卖还是跟日本人做的,日本跟大明一样,也是产丝的地方,只是一来日本人喜好大明风物,二来日本人的丝确实比不上江南的丝,所以日本是大明生丝最大的买家。

而生丝也就成了郑家最核心的贸易,如果杨潮能控制江南物产,还真的就掐住了郑家的脖子。

“三个月?”

郑鸿逵语气轻了下来。

“三个月!”

杨潮虽然对郑鸿逵这样的海上豪强有些敬意,但是态度上却依然强硬。

郑鸿逵突然笑了:“不过在下做不得主,还是得跟大哥商议一下。”

杨潮道:“那三个月也足够了。”

郑鸿逵哼了一声:“好!三个月就三个月,不过在下有几个兄弟,陷在了牢里,还请杨大人给捞出来,三个月后在下想看到这几个兄弟。”

郑鸿逵的口气,其实已经打算答应了,不是他真的能做郑芝龙的主,而是杨潮的提议在他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杨潮只是加价一倍而已,郑家以前是用双倍价钱拿货,翻一倍也就是四倍,运到日本去就有十倍利润,被杨潮劫走的不过三分之一而已,大头还是郑家的。

但是跟杨潮合作的另一个好处是,他们不会在受到货源的影响,想要多少就有多少,那样生意翻一倍是没有问题的,算起来赚的还比过去多了。

至于杨潮有没有这个能力,郑鸿逵还真的不太怀疑,假如杨潮手里真有一营兵,而且都跟那六百精兵一个样子,怕是在江南就敢横着走了,就是左良玉那样的巨头,别说贩贩货了,就是直接生抢,怕是也没人能怎么样。

所以郑鸿逵觉得,杨潮的条件自己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他可不相信杨潮喊他来这里是说大话的,以杨潮今时今日的盛名,犯不着拿瞎话来糊弄郑家。

但是郑鸿逵还是要表示一下:“杨大人,你得知道,不是郑家怕了你,郑家的汉子在水上还没有怕过谁来。不过是敬重杨大人也是一条汉子,有钱大家一起赚罢了。”

杨潮也见好就收:“没错,本官也不认为是郑家怕了我。你等消息吧,你要的人只要你们跟本官谈好了,三个月后来领人吧。在给郑大当家的带个话,说我也敬佩他是一条汉子,希望他一直是一条汉子。”

杨潮记得郑芝龙后来投降了满清,而且生怕人家不收他一样,投降的非常积极,非常主动,结果一家子被软禁在了北京,只有儿子郑成功在南方不肯投降,跟满清周旋了几十年。

也许是老了,也许是怕了,投降时候的郑芝龙,可一点都不像是一个纵横大海几十年的巨寇。

听到杨潮的话似乎有味道,却听不出什么蹊跷,郑鸿逵只能冷冷点点头:“话我会带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