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二十七节 做会(2)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二十七节 做会(2)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柳如是这时道:“杨公子,敢问那‘见与不见’与另两首小调,可都是你所作?”

柳如是一坐下来,竟然开门见山开口就问。

杨潮倒是一愣,自从柳如是坐下来后,就有一股尴尬。

杨潮是想到上次因为周瑞之事,欺骗了柳如是一番,从没想到还能在见面,此时就坐在对面,不免扭捏。

柳如是一直不说话,气氛更显得尴尬了。

没想到柳如是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就直接问自己有关诗的事情。

杨潮道:“回柳姑娘,那几首不是小调,却都是诗。也不是在下所做。”

杨潮知道自己写的那些会当代人以为是小调,因为根本不符合古诗词的格律,但那确实是诗,可以算是现代诗。但不是自己所做。

李香君笑道:“那是何人所做啊?”

李香君是不相信这是别人所做的,第一首‘见与不见’出来的时候,李香君以为是杨潮从哪里抄来的,可是接二连三又有了两首,这就不常见了,要说有一首小调她没听过那倒也没什么,可是一连三首,她都没听过,这就奇怪了。

因为杨潮是本地人,自小在南京城长大,杨潮听过的小调,没道理她一个青楼中经常唱曲的人没听过。

杨潮笑道:“姑娘说的是哪一首?”

李香君顿时一奇:“难不成这三首不是一人所作?”

三首诗,李香君和柳如是都看过,虽然她们不知道是和人所作,但是根据其中的味道,她们毫不怀疑是一个人所作,因此才想到了杨潮。

这时听杨潮口气,这三首小调,不但不是他所作,竟然不是一个人所作,这怎么可能。

杨潮笑道:“确实不是一人所作。那首‘见与不见’,乃是一姑娘所作。另外两首呢,则是雪域之中一活佛所作。”

杨潮说的完全都是实话。‘见与不见’这是后世一个文学女青年所作,在网络上流传很广。而后面两首,则是杨潮记得的仓央嘉措的作品,仓央嘉措是一个活佛不假。

“不是一人所作?”

但是李香君和柳如是互看一眼,全都流露出不信任。

不怪她们不相信,在后世‘见与不见’这首诗,流传很广,很有仓央嘉措的味道,一致很多人都误以为是仓央嘉措所作,甚至闹到了法院去。

李香君直接道:“既然不是公子所作,那敢问公子,公子又是从何处听来?”

杨潮不由苦笑道:“我如果说是梦中所闻,姑娘可信?”

这些都是杨潮前世记得的诗句,实在是没办法解释,也只能假托是梦中了,前世的事情姑且就当一个梦。

李香君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那你说说,你在梦中,是听谁人所作?”

李香君不依不饶。

杨潮叹道:“确实是一姑娘和活佛所作。”

活佛李香君和柳如是自然听说过,但是距离遥远,明代对西藏的控制力几乎没有,互相都只是听闻。

柳如是点点头:“你见,或者不见,我就在哪里,不离不弃。你爱,或者不爱,情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住在布达拉宫……我是天下最美的情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柳如是轻轻默诵了出来,她还是觉得三首诗应该是出自一个人的手笔,这人是谁?杨潮出身南京街头,柳如是自认交游广阔,也不曾听说过什么活佛的诗句,杨潮从何处听来?

柳如是不由心道:“要说这两首是一个僧人所作,倒也应景贴切。这三首情韵如出一辙,莫非是这位杨公子假托所作?”

假托别人诗作,在明代一点都不鲜见,不但有假托作诗、作词的,还有假托作画、作曲的。往往是一些对自己极为自信的人物,才会假托古代名人作出诗句,或者画作让人品评,不过是一个趣味罢了。

柳如是自然而然猜测这是杨潮假托他人所作。

不过假托不假托柳如是根本不在乎,这几首小调里的情韵让柳如是极为赞赏,因为这几首小调中有种极为至情至性的情怀,她不由想起钱谦益鼓励她做文章要“情真”、“情至”。

李香君道:“管你谁作的,杨公子可能拿出更多来,这样我们也可以做一个诗会了。”

一听做会,杨潮立刻就站了起来,拱手相拜。

“两位姑娘,在下所来,正有做会之意。不过却不是诗会。恳请两位姑娘相助!”

杨潮早就想明白,自己要帮阮大铖造势,只能通过做会这种方法,只是自己做会,影响力不可能会大。要达到人尽皆知的效果,几乎不可能,但如果有这些名妓交际花的帮助,一切就不是问题了。

但是以阮大铖的名声,哪怕有再多钱,恐怕都请不到李香君这种名声极好的名妓,至于杨潮自己,更是想都不要想了,如果没有奇迹的话,恐怕一辈子都跟这些名妓不会有交集,谁知道奇迹发生了,李香君竟然派人去请杨潮。

这样的机会杨潮怎么会放过,此时又听说李香君打算做会,杨潮如果不知道借机提出自己的邀请,那就是傻子了。

所以当即厚着脸皮,请这两个名妓,帮助自己做会。

李香君当即一疑道:“你也要做会!不是诗会,是什么会?”

柳如是也看着杨潮。

杨潮道:“不敢瞒两位姑娘。是为一件大事。是为东林周玉绳公再相之故,要做一会,邀请四方名士,共商大计!”

杨潮搬出了周延儒的名头,也说出是为了让周延儒再次当首辅才办的盛会,在杨潮记忆中,这些秦淮名妓,一个个正义感很强,而且受到江南文人的影响,认识却比较片面,都认定东林党复社都是贤臣、是君子,不是东林党复社的,就都是奸臣、是小人。

杨潮搬出周延儒,就是希望,两个名妓能够看在周延儒的面子上出马,毕竟周延儒是复社领袖张溥的座师,又做过首辅,此时完全是复社的旗帜人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