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二百二十七节 协作的城市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二百二十七节 协作的城市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一点杨潮心里也时常顾忌,所以才会对伤亡那么在意。

说到底杨潮连自己的心理关都没有过,何况这些士兵呢。

但杨潮还是要这么做,因为杨潮心里知道,自己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绝对跟其他军官不一样,自己不仅仅是为了杀敌立功,自己是为了大义,但为了大义就要牺牲这些士兵的命吗?

这是一个大我和小我的问题,为了民族未来,就要牺牲小我。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凭什么啊,这些士兵凭什么就要来送死,海州人的生死跟他们有什么关系,民族的兴衰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此时突然听到吕末说道:“为什么来海州,因为鞑子杀到海州了,我们是奉命救援。我们是来杀敌报国的,我们是救一方百姓于危难。”

士兵道:“可是我们真的能救得了海州?”

杨潮此时突然释然了,原来士兵担心的不是生死的问题,士兵上了战场,心里就有战死的准备,他们关心的原来是能不能救海州,而不单单是因为害怕战死。

士兵不是怕死,起码不是单纯的怕死,而是怕没有意义,没有意义的死,他们怕自己白死!

换句话说,士兵希望看到希望,不单是活下去的希望,而是能够完成救援的希望,只要能救海州城,死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因为那时候死也是有意义的,如果最后战死了,可是海州城还是破了,那等于是白死了。

士兵需要希望!

这到让杨潮心里好受多了,自己的兵并没有责怪自己,并没有认为自己在用他们的命换军功,相反那是杨潮自己心里一直以为的,所以他一直都对伤亡极为敏感,甚至不愿意看到一个伤亡,可是灵兵器对决可能不死人吗?

天十分黑,今天一天都是阴天。

但是杨潮的心却突然霍亮了,杨潮的心理关过了。

这种心理关,很难言说,但他就是确实存在,有时候就想本能一样,你明明知道是合理的,可是就是难以接受,杨潮明明知道自己做的都是必要的,是应该的,可就是难以接受。

就像海州知州,明明知道弃城逃走死路一条,战后肯定会被砍头,可他还是逃走了,他接受不了虏兵大军压境的恐惧。

但是一旦这个关口过了,那就完全适应了新的环境,完全接受了。

杨潮就是这种情况,他理性的知道自己做的对,可感性上无法接受朝夕相处的战士死亡,说起来就是一种和平的心态对残酷战争的不适应罢了。

这也是为什么农耕民族的军队,好像没有文化比他们更贫瘠的游猎民族勇敢的原因,绝对不是因为农耕文明的人懦弱,也不是他们文化中没有勇武的基因,而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是和平的建设的,而游猎民族的生活中就充满了战争、杀戮和死亡。

农耕文化需要在和平与战争中进行一个转换,而游猎民族自始至终都不需要。

所以,杨潮碰到的问题,他的对手满清是不会去考虑的,因为他们根本都碰不到这个问题。

杨潮突然道:“走,回去!”

赵康还奇怪的问道:“大人我们不转了?”

杨潮摇了摇头:“不需要了。”

心理关过了,杨潮感觉自己也没有必要在转悠了。

他出来之前,还告诉赵康,要时刻掌握士兵的心理动态,告诉他军队是一个复杂的团体,如果一个掌握不好,可能昨天还优势明显,今天就会崩溃。

杨潮一直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对手下解释,目的是培养这些军官,提高军官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可是这次杨潮真的觉得没必要了,觉得是自己小题大做了。

士兵也是人,有血有肉,有头脑,有思想,他们自己会思考问题,自己会判断是非,远不是杨潮所想的那么盲从,之所以杨潮一直对士兵的心理这么敏感,其实是他自己太敏感了,是他想的太多。

战争,对士兵是一种考验,对军官何尝不是一种考验。

杨潮经受住了考验,顿时觉得,自己的思考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信任他们,而不要怀疑他们。

杨潮相信自己训练了那么久的士兵,是不会这么轻易就被打垮的,哪怕他们再多的怨言,再多的恐惧,明日他们依然会站在城墙上跟虏兵厮杀,他们的纪律是没有那么容易被击溃的。

这一夜,杨潮睡的格外安稳,一觉到天亮,连个梦都没有做。

第二天,杨潮甚至没有蹬城,他完全放心自己的军官会找到最佳的战术应对虏兵,士兵也完全会服从军官的指挥与虏兵周旋战斗。

所以杨潮在不在城上,根本就不会影响到战斗,王璞、李五六这些军官的指挥水平,比起杨潮,完全没有一点差距。

就好像昨天的战斗,是杨潮安排人潜伏在垛口将蹬城的虏兵一个个斩杀,但是最先想到这个方法的是王璞,杨潮只不过是将规模扩大,王璞只能够在一个垛口处埋伏三个人,而杨潮直接让埋伏了十个人。

所以城墙上缺少的不是一个杨潮,而是一个可以统管的军官罢了。

换一个人在哪里,未必比杨潮做得好,但是至少也不会差。

所以今天杨潮干脆不去城上,下了个命令,让李五六指挥,统管城头上三百多精兵,还有李瑞的上千民壮。

而杨潮自己则在城中开始想办法,虽然已经接受了战争会死人,必要的伤亡无法避免的概念,但是能够少死人,还是非常必要的。

杨潮必须想办法将护城河重新疏通,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所以打算试一试。

杨潮到的地方,是一个作坊。

这是一个制作烟花爆竹的作坊,但是作坊的主人却不是普通的工匠,而是匠户,现在被征用了,在官府的命令下帮官府制作火药。

杨潮就是来找他看火药的。

作坊的主人是匠户,所以他制作的火药,不是寻常的爆竹用的火药,而是军用颗粒火药。

只是他没有细密的柳木炭,只能用其他木炭代替,制作出来的火药威力是差了一些,但比民用火药还是为了大。

杨潮看到匠户带着几个学徒正在紧张有序的工作,一些火药成品品相也算不错,比兵仗局中那些应付差事的火药还要好很多。

匠户见到杨潮过来,立刻停止了手头工作,都跪在地上给杨潮行礼。

杨潮立刻扶起他们,告诉他们自己的来意是要一批火药,表示自己可以按照行情付钱。

匠户却拒绝了杨潮的要求,他虽然没见过杨潮,但是杨潮身边几个人都穿着铁甲,自然清楚杨潮是武将。

匠户表示他的火药都是给军队制造的,料都是从官府拨付过来的,他没有花一分钱,也就不好要钱了。

杨潮告诉他,他可是付出了手工的,至少也该收一些手工费。

匠户却说,现在鞑子围城,强壮有力的可以上城跟鞑子厮杀,他年纪大了,没有了力气,但是有手艺,不能去杀鞑子,他做些火药给那些军爷打鞑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还要钱,那要给人戳脊梁骨的。

匠户的话说的很朴实,杨潮也不好坚持,只是看了一下匠户家的火药存量,告诉铁匠自己过几天会找人来搬,让他继续制造,多多益善。

接着要去一家铁匠铺。

这是海州城中最大的铁匠铺,铁匠也不是海州城里的普通人,同样是一个祖传的匠户。

现在正紧急帮助军队打造武器。

这样的铁匠,此时城中还有成百上千人。

整个海州城都在重压之下,开始为军事服务。

宋濂这点做的还是不错的,当然将粮食统管之后,他也有这个条件,但凡不跟官府合作的,就得考虑一下能不能获得口粮了。

因此无论是跟那个做爆竹的匠户一样有觉悟的,还是只是为了吃饭的,现在都得服从官府安排。

想想,像海州这样一个十万人的城市,全力以赴运转起来,给一个几千人的军队服务,那得是多么强悍,这才是农耕文明最强大的力量――协作性!

后世有专家崇拜游猎民族从小在一起打猎的协作性,认为这种军事化的协作性是无法弥补的,是优越性的底线,这简直是放屁,优劣民族的协作性充其量是能够培养一批战士,在单纯的军事性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可是当世界发展到动辄数百万人规模的战争时候,怎么就不见游猎民族的优越性了,那是因为当战争发展到百万规模的时候,单单后勤就需要一座座城市来服务,那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军事对比,而是整个综合国力的比拼了。

现在海州这种协作性被围城的恐惧和粮食的约束给调动起来了,很快就会显现出巨大的优势来,因此杨潮现在已近完全相信,时间站在自己这一边了,一个月后,哪怕虏兵依然不退走,自己也应该可以有能力反攻了。

很快杨潮就到了铁匠铺,这家硕大的铁匠铺,里里外外聚集了几十个铁匠,围在好几个铁匠炉前敲敲打打,杨潮还见到了一个熟人,那个老军匠。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