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二百零九节 发财了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二百零九节 发财了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发财了!

赵康很快就派回来一个亲兵,报告了杨潮,虏兵大营中,发现了无数金银财宝。

赵康还告诉杨潮,他已经让人保护起来,还没来得及清点,但是至少有十万两银子,还有几千两黄金,剩下了绸缎、布匹,珍珠成箱子装着。

虏兵有这么多财富,让杨潮也很震惊。

当然想到海州是产盐重地,杨潮也就释然了,要知道这时候大明一个中等盐商都有家财几十万上百万,徽州盐商甚至有‘十万不算富,百万刚起步’的说法,家产几百万两,甚至上千万两的才算是巨富。

虏兵抢来的这些钱,也不过就是扬州一个中小盐商的家产而已,不足为奇。

可笑的是,大明朝有整个世界上最富庶的商业群体,收到的商税还没有穷到要在海上抢劫的英国人收的多,大明朝的皇帝穷到要砸了皇宫中的金银器来凑军饷的地步。

不过杨潮知道,这些抢劫的虏兵,其实也只是打工的,他们从大明朝抢到的这些金银财宝,转手就送给了晋商,换取他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布匹,甚至他们打仗用的钢铁晋商都会卖给他们。

不过杨潮也没空慷慨悲歌,立刻就让胡全跟黄凤府去清点。

这些金银放在哪里,自己的士兵不眼热才怪,杨潮不在乎花钱,这些钱全赏下去也不心疼,在乎的是士兵的几率,让他们养成抢掠的习惯可不好,得灌输一种观念,‘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给他们的才是他们的,抢来的还不是他们的。

这点上赵康做的很好,竟然没有纵容士兵私分了那些金银,倒是一时让杨潮有些刮目相看。

其实杨潮不知道的是,赵康此时正留着口水,跟一群群士兵盯着那些装满金银财宝的箱子。

“赵总爷,你说说这得有多少钱啊?”

一个亲兵忍不住问着。

赵康咽了口口水:“不知道!”

他确实说不准这么成箱堆放的金银该怎么计算。

“我看怎么得有一万两!”

一个亲兵睁大眼睛看着。

赵康吐了他一口口水:“没出息,一万两怎么够,怎么不得几万两,就是十万两都不多!”

“乖乖,有这么多钱,能做啥啊?”

虏兵搭建的建议仓库外面,许多男和他的士兵守卫着,他跟赵康商量过,主动将那些金银交给赵康处理,他带着人守在外面,亲疏之分他分的很清楚,赵康是杨潮的亲表弟,他虽然跟杨家有有些亲戚关系,但那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在这种金银面前,还是交给杨家人去处理,不然到时候说不清。

但是他的士兵却有些不理解,愤愤不平:“许总爷,那么多钱都给亲兵,我们一点都分不到?”

许多男哼道:“闭嘴!你懂什么。杨大人待我们怎样,不用我说吧?”

那个士兵嗫喏道:“杨大人待我们自然恩同父母,饷银从来不少,这次出战还发双饷。还说回去后,残疾的也不清退,死了的小兵都给一百两抚恤。待咱们自然是没的说,可是那些亲兵凭什么?”

许多男叹道:“你们不知道,杨大人养兵得花多少钱?光说我们旗队,平时三十个人,小兵都有一两银子,一个月出去,五十两不算多,一年就是六百两!”

对那士兵而言,六百两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顿时就压的他没有了脾气。

许多男继续解释:“这次出征,总有六百多人,还是双饷,出来半年了,光是军饷得两千多两。这还不算我们嘴里吃的米粮,手里用的兵刃,这都是要花钱的。我听说我们身上穿的铠甲,兵仗局就要卖两百两银子,你算算这又是多少钱。我还听说了,为了这次出征,杨大人把攒下来的十万两家财全都送给了兵仗局的那些监官们!”

十万两直接就让小兵彻底服了,反而担心起来:“那杨大人不是赔了?”

许多男道:“所以那些钱都是大人的,大人赏我们的,才是我们的,做人啊,得本分!”

士兵道:“可是那些亲兵,他们要是藏钱咋办?”

许多男道:“那不关你的事!”

赵康的亲兵中,还真有人想私藏,但是都被赵康揪住直接打了一顿。

那个小兵还不服气,他本来以为没什么,随手从巷子里抓了一锭金子。

“不长眼的东西?这是你的吗?这是杨大人的!”

赵康踹了那士兵一脚后还骂道。

士兵也不生气,反而谄笑道:“总爷,咱一人拿一点,也少不了多少。”

赵康皱眉道:“没良心的东西。我表哥这次可亏大了,来之前花了十万两银子,这些钱都收了回去还不一定够呢。回去后还要养活死了的兄弟,这都是钱。你小子没缺胳膊断腿,还敢拿钱!”

说完,赵康也不看了,直接将箱子关上,谁都不给看。

赵康还真心为杨潮担心,生怕自己表哥吃亏了,当然那些钱他感觉,跟自己的一样,表哥吃亏,就是他吃亏。

其实他爹早就告诫过他,他姑也没少私下告诉过他,都让他要看紧了杨潮,可不能让这些大头兵占了便宜去。

很快黄凤府就进入大营了,直接被人带到了赵康这里。

黄凤府立刻清点,发现装金银的大小箱子,足足有六箱,装首饰和珠宝的也有一个小箱子,至于剩下的布匹、绸缎等物,黄凤府就不太在乎了。

也没法一一细数,直接招呼人,搬上盾车,然后有在虏兵大营中搜刮了一番,发现除了营房外,还有几十匹没上战场的战马,一些牛羊牲口,还有粮食等物。

拉走钱财,牵走战马,牛羊等,然后一把火将虏兵大营烧了个干净。

往回撤的时候,没见过虏兵的影子,战场上王璞等人已经将包围的虏兵斩杀干净,正在打扫战场。

一辆辆车驶入,杨潮让人看着这些财物,也不入库,就光明正大的摆在外面,这年头当兵有拿赏的习惯,杨潮决定将这个惯例制度化,而且要明晰化,让大家清清楚楚才没有怨言,以后打仗才能奋勇向前。

等所有人都回营了,杨潮让黄凤府带人打开箱子,一一清点。

允许士兵去围观,而士兵们也乐得围观,这么多钱,看着就开心,看着别人数也感到幸福。

黄凤府将金银都倒在地上,先将金银分开,用不着数了,在库房中找到了一个称盐的大称,直接上称。

称完的才放进箱子里。

最后总共清算了,十五万两银子,一万两黄金,珍珠一百两,绸缎、布匹等物数十担。

于此同时,杨潮制定的赏罚原则,也已经列出来,通知各个军官,让军官给士兵传达。

从今以后,所有缴获,取出三成平分给每一个人。

然后论功行赏,按照以前的算法,分配下去的人头一个一百两,也是立刻照付。

赏格颁发下去后,人人欢喜,因为哪怕是小兵都感觉到自己可能领一大笔钱,金银等物算起来都有二十五万两了,三成也有八万多两,而杨潮大军一共才六百多个人,光是这笔均分赏银就超过了一百两。

在算军功,这些天前前后后,斩杀的敌人超过了两百多,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三个人分一个,这又是三十两银子,当然军功不可能平分,但是这次全军都奋勇杀敌了,少也少不到哪里去,因此每个人至少又是十两银子的进账,算下来一个人能分一百五十两左右,这可是一笔巨款了,回家就能盖房子娶媳妇。

黄凤府清点的时候,杨潮又让赵康带人去清扫战场,他可是知道了,虏兵都有私藏金银的习惯,搜出来也是一笔收入。

但是杨潮没想到这笔收入竟然出人意料的惊人,私藏的虏兵金银几乎能占到缴获的一半多,搜出了一万两黄金,三万两白银。

显然虏兵更喜欢私藏黄金。

这笔钱,杨潮依然放到了缴获之中,顿时就让总缴获接近三十万两,一个士兵轻轻松松就能分到两百两银子,就连史可法派来的船夫都有十两银子拿,炮手更是得到了三十两赏银,杨潮不由感慨,还是打仗来钱快!

“要记账,还是现银?”

分金银了,黄凤府拿着账本一一过问。

结果上前来领赏银的士兵,无一例外都选择了现银,不是他们信不过杨潮,而是怀揣着大锭金银的感觉谁都不想放过。

倒是白瞎了杨潮的好心,他还想着这么多钱带在身上不方便,一块运回去在给他们呢。

很快所有人都分到了钱,但是仍然剩下了接近二十万两,封存起来。

至于论功,这个就需要花时间了,但都有详细的章程,慢慢来就是,反正发了财的士兵们,已经不太在意那点军功奖赏了,只有军官还在乎军功,这关乎升迁。

接下来杨潮要准备的,就是回家了。

本来士气有些低落,想家的士兵,得到了这么多钱后,士气也没有那么低沉了,让杨潮直感叹还是钱的力量大。

但是回程依然需要准备,虏兵杀的差不多了,逃走的不过五十来个人,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海州,基本上都没什么威胁了。

接着杨潮就让一批船夫先行准备,要他们带杨潮军中的伤病和战死士兵的遗体,还有一些俘虏,先行回淮安复命。

这些刚刚领了赏银的船夫,对杨潮充满感激,行动非常积极,立刻忙碌着搬运物资,修理漕船。

急着送这些人先走,是因为船上的遗体也好,伤员也好,还是越快送回去越好,相信在淮安他们能得到更好的照顾,俘虏和人头也越早交给史可法越好,朝廷的赏钱杨潮无所谓,但是军功还是很重要的,越早报上去,自己越早能升官。

杨潮已经在计划,自己这次的功劳,应该足够升到副将去了,活动一番将余承武挤走,以后新江口水军大营就成了自己的基地了,想想能有这么一个南京江口的基地,杨潮就觉得能发挥的余地太大了,朝自己的目标有前进了一大步。

其他人倒是还需要在等两天,因为太累了,杨潮至少要休整三天,三天后才能出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