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一百八十四节 史可法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一百八十四节 史可法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训练的内容依然是墙阵和鸳鸯阵,尤其是简单易懂的墙阵,杨潮还加了些变化。

经过跟老金几个月的较量,杨潮对墙阵领悟颇深,墙阵的强处在于本身就是展开的阵型,因此进攻之时无须准备,直接冲锋即可,而鸳鸯阵则需要根据敌情不断的变化阵型,可以说墙阵就是一种攻击阵型,而鸳鸯阵则是攻守一体。

不过经过后期演练,杨潮对墙阵进行了改进,那就是在墙阵之前,布置了一排长牌手做盾墙。

盾墙后是三排枪兵,这样简单的组合,丰富了墙阵的内容,不仅仅是一种攻击阵型,也兼顾防守作用。

后来当郭匠头将鸟铳全都交付后,杨潮又给墙阵中增添了一排鸟铳手。

现在墙阵的套路,有防御和攻击两套。

防御之时,鸟铳手和弓手先远距离射杀敌军,等敌靠近后在用长枪兵突刺冲锋。

进攻之时,依然是鸟铳手先打放一轮,然后枪兵直接冲锋,本来杨潮还打算冲锋之时弓手掩护,但是墙阵冲锋时,一般距离敌军都毕竟近,因此技艺不精的弓手总是射中己方后背,所以杨潮才放弃了让弓手掩护的计划。

“鸟铳预备——”

王璞嗓门洪亮的高声喊着。

盾墙后面已经装填好的鸟铳手立刻举枪,将鸟铳架在可以护住人肩的盾牌上。

“放!”

王璞高喊一声。

啪啪啪啪,一百只鸟铳同时打放,但是声音却参差不齐。

鸟铳的价格虽然比铁甲低廉多了,但是鸟铳打造的工艺,老实说比铁甲要精细的多。

铁甲看起来复杂,一副铁甲有成百上千的甲片。通过皮绳叠加串联,但是鸟铳的枪管,枪机等。都属于精密零件,加工起来极为麻烦。其中钻枪管就需要一个月时间,而且必须是熟练工人操作,否则容易出废品。

所以哪怕杨潮给了郭匠头大笔定金,郭匠头依然用了大半年时间,才将鸟铳全部交付给杨潮。

这导致杨潮的鸟铳手训练时间较短,不但装填速度慢,而且施放的时候,不够整齐。

但是用火器大量杀伤敌军。这种思路是附和未来发展的,杨潮因此很重视鸟铳的作用。

早在戚继光大帅在北方编组车营的时候,火器装备就已经达到了半数,其中含有大量的火炮。

可惜的是杨潮弄不来火炮,杨潮对火炮极为感兴趣,甚至还超过了鸟铳,但是兵仗局不肯卖给杨潮火炮,表示一定要有兵部行文,否则多少钱都不卖,而兵部也不肯给水营配备火炮。火炮在南方是属于守城武器的,野战部队不与装备。

杨潮手下也没有一营兵,南方地理条件又不适合车营。因此老金也没有按照北方编法编练车营,而是采用适合南方的鸳鸯阵,在每队中添加了一个鸟铳手。

“变阵!三叠阵!”

杨潮对王璞喊了一声。

所谓的三叠阵,有些类似西方的三段击技术。

不过西方的三段击,是让三排士兵轮转,第一排打完后转到最后一排开始装填,第二排开始放枪,第二排放完后,又回到最后装填。第三排放枪,第三排放完后。第一排已经装填好,一次轮转形成持续不断的火力。

三段击是西方运用火枪的最主要形式。不过在东方,采用的是类似的三叠阵形式,不需要士兵进行轮转,而是让火枪进行轮转。

第一排枪兵打完枪后,将空枪转到第二排,第二排士兵送回第三排,第三排士兵装填,装填好的通过第二排交回第一排。

西方的三段击杨潮也知道,在电影中起码看到过,对比起来杨潮觉得还是中国的三叠阵更高效,毕竟去掉了人来回轮转的额外时间。

王璞立刻命令士兵组成三叠阵阵型。

一百名鸟铳手顿时分作三排,每排变成了三十三人。

放一枪然后冲锋,这是双方接战时候墙阵的攻击阵,而三叠阵轮转,则是准备持久作战时候的变阵。

杨潮看着三排人开始练习,第三排不断的负责装填,第一排则是开枪射击,第二排则负责轮转。

还是不够顺畅,因为编练的时间还是太短。

操练了不到三天,结果史可法放炮,升帅帐,招众将。

史可法居中,一干武将列坐两侧。

列坐的都是总兵副将一级武官,杨潮一个加衔千总只能坐在最尾。

“诸位将士,本督筹划北上歼敌。东虏分兵攻掠寿光、德州、武定、莱阳,杀故工部右侍郎宋玫、吏部郎中宋应亨、中书舍人赵士骥、知县张宏等。刘泽清战于安丘却之,虏兵锋芒已折,正是北上聚歼此虏之时。”

史可法夸夸而谈。

坐下武将却面有惧色。

大明的军队遇到东虏,未曾一胜,和谈聚歼,不被歼就不错了。

坐在距离史可法最近的一个武将站起来拱手:“史大人,末将敢问东虏如今何处?”

史可法摇头不能答,他收到的消息已经是半个月前的,至今没有新消息送到。

另一个武将也站起来:“史大人,敌情未明,何敢轻言进兵!”

史可法点点头,也露出一副犹豫神色。

接着第三个武将站起来:“史大人,末将敢问东虏可否合兵南下进犯南畿?”

东虏去年十一月入塞,兵锋狂飙突进,在北京京畿附近搜掠了一番,不到一个月就打到了山东,然后还大胆的不断分兵劫掠,明军只敢待在城中,连虏兵游骑也不敢抵抗,任由对方在乡村肆虐。

东虏于山东临清分兵,一路轻兵急进不在山东逗留,直接进入南直隶,攻入沭阳、沂州、豊县,杀知县刘光先。

一路沿东昌、兖州府一路向南,劫掠前进,当月就进入蒙阴、泗水、邹县,十二月攻入临淄县,知县文昌时阖室**,攻破破阳信,攻破滨州,最后攻破入兖州,鲁王朱寿镛,自经兵备王维新、知府邓锡藩、副总兵丁文明、吏科左给事中范淑泰等人被杀。攻破滕县,攻破峄县,攻破剡城,然后就进入淮安府,进入南直隶。大有直接南下威逼江南的架势。

仅仅一个月,东虏军就直逼江南,将江南文武吓了个够呛,史可法坐镇淮安惴惴不安,既想北上勤王,又恐淮安又失。

虽然现在东虏回军了,但谁也说不好他们会不会折返,他们的进兵速度甚至超过了明军消息传递的速度。

东虏打到南直隶的时候,杨潮甚至才刚看到东虏入寇的邸报。明军上下有心杀贼的抓不准消息,怕赶到地方敌军早就不在了,无心杀贼的则找到了很合理的借口。

因为史可法不敢保证东虏不会再次南下,所以史可法又不能答。

第四个武将站起来:“史大人,若东虏南下,当保河运,还是当歼敌。”

史可法想了想道:“当保河运!”

第一个武将又道:“禀大人,既当保河运,就当以淮安、扬州为重,切不可轻入山东啊。”

第二个武将道:“是啊大人,若我等北上,东虏清兵绕袭淮扬,当如何?”

史可法犹豫起来。

第三个武将道:“属下斗胆谏言,望史大人以漕运安危为重,朝廷以调遣大军进剿山东之敌,吾等切不可擅离职守,以免中了东虏调虎离山之计。”

第四个武将也道:“大人三思,漕运乃社稷根本,南畿乃天下要地,太祖陵寝所在,万不可失。若东虏趁虚南下,惊扰祖陵,吾等万死难辞其咎啊!”

几个武将说的痛心疾首,史可法越听越犹豫。

杨潮却暗自嘀咕,史可法历史上大名鼎鼎,他是不怕死的。

但是此时一听到这些理由,却犹豫起来,他肯定不是为了自己的安危而是顾虑太多。

“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竟然是个优柔寡断之人!”

杨潮心中立刻判定,史可法没有决断的魄力,说好听点就是集思广益善于听取部下意见,说不好听点就是没有主见,容易被部下左右。

杨潮一直留意邸报,看到不到一个月间,几乎整个山东各府都有东虏出现的情报,竟然连淮安府境内的沭阳都被攻破,然后兵锋回卷北上。

这次东虏入寇,由努尔哈赤庶子阿巴泰领兵,总兵力号称十万,但是除去其中的包衣杂役,其实真正的战兵撑死了五六万。

而阿巴泰如此分兵劫掠,明显没有把明军放在眼里,给了明军分兵歼灭的大好机会,可是明军确实该被人看不起,基本上没有人愿意出战,淮安府这里的武将只是非常小的局部,却很有代表性。

杨潮也没有多言,因为他一部六百多人,去了山东,其实也是死路一条。

如果明朝文武一体,文官能够顾全大局的话,允许杨潮的军队进入城内,杨潮认为遇到敌军骑兵,自己守城应该绰绰有余,就好比在江上遇到了江匪,自己借助大船,哪怕是新兵,也拥有足够的纠错机会,最后打败江匪。

可是明军文官根本不允许武将入城,防自己的军队跟防贼一样,杨潮如果遇到敌军骑兵,接战不力的话,跑都跑不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