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一百八十二节 到达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一百八十二节 到达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战船其实可以更往北的,但是到了扬州,杨潮就让战船回去了。

因为北上作战,用不上战船,这种大帆船更适合在大江大河中,运河里还是漕船浅船更方便。

送走了张大桅等人,此外还有大概三队士兵,这些士兵是一次一次出航中,那些学习驾船水平最好的,专门给张大桅挑出来,由张大桅带领。

赶巧了,到了扬州的时候,正是除夕夜。

扬州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很有名,杨潮有兴趣去看看,但是到了扬州,却进不了城,哪怕杨潮有兵部的行文也进不去。

找王潇去跟官府沟通,结果官府算是卖杨潮一个面子,表示杨潮个人可以进去,但是一个兵都不能进去。

杨潮知道,这不是地方官有意刁难,而是祖制如此。

甚至不是朱元璋的祖制,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大概成型于汉唐。

这是非常明显的,对士兵的歧视和不信任态度,文官的理论是,士兵野性难驯,进城难免骚扰百姓,因此无论何种情况下,都不允许外地士兵进城。

到了大明朝这种情况变得更为极端,哪怕外地士兵是来保护城池的,他们也只能在城外跟敌军野战,不能得到城墙的保护,不能依靠城墙杀敌。

比如北京城多次被敌军围困,有土木堡之变时候的蒙古瓦剌军队,有历次入关劫掠的满清八旗军队,可是外地勤王的军队一次又一次被阻挡在北京城下,只能用训练不精,装备不齐的实力跟敌军野战。

最可恨的是,还得不到给养,地方官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

比如扬州府就以客军第二日他们此能负责补给为由不与补给。

明朝地方军本来就很穷,常常是没有隔夜粮,到了地方已经很疲累了,结果还要等到第二天,而到了第二天地方官还会推脱,三天内能拿到足够的补给就算好了,当然如果肯贿赂地方官,又肯帮着地方官做假账,比如领了他们一百担,签收一千担,那倒是会快一些。

杨潮可等不到明天又跟扬州府扯皮一天,他还要赶着去淮安呢,幸好杨潮也没指望过地方官府,所有军粮自己随船携带,唯一要担心的是,这些粮船会不会被其他军队或者溃军给惦记。

士兵不能进城休息,杨潮一个人也没兴趣进去,就在扬州城外扎营。

扎营其实就扎了半夜,杨潮的部队可没扎过野营,这方面杨潮疏忽了,老金也没有提醒过杨潮。

还是这次临时行军,杨潮又仔细将戚继光兵书看了一遍,看到相关的内容,才想到自己还要有相关的准备,实在是太业余了。

于是临行前三天,紧急演练了一下扎营的技能,这才没有抓瞎。

所有的大帐都是用木竹和布料搭建,杨潮的营帐也不例外。

他的大帐,是用长长的老竹子扎起架子,然后蒙上厚厚的土布

“大人,还没休息?”

“凤府啊,你也没休息?”

来人是黄凤府,目前的身份也是行军幕僚之一。

“小人睡不着,四处看看。”

黄凤府说道。

杨潮笑道:“如何睡不着,可是紧张了?”

黄凤府道:“小人也不知道,只是这心总是静不下来。”

杨潮拍了拍他的肩膀,一个书生,第一次行军,难免紧张。

“凤府,我军中不许自称小人,就以你我称呼吧。”

黄凤府道:“小人,我明白了,就是一时改不过口来。”

杨潮站在自己营帐门口,远远的看着运河边上的扬州城,城墙上一盏盏灯笼亮着,护城河借着灯光时而闪烁下波光。

透过城墙,仿佛能够看到城中的灯火,哪里有四十万人,而且繁华不输给南京城,可是这些扬州人……

突然杨潮又问道:“凤府,你相不相信,一天有人攻陷了这扬州城,会把所有人都杀光啊?”

黄凤府十分诧异:“大人说笑了,谁敢做下如此屠夫之事。”

杨潮叹道:“你读过史书吗?”

黄凤府点点头。

杨潮问道:“当年蒙元攻城,若遇反抗,是否会屠城?”

黄凤府叹道:“蒙元蛮夷,为震慑我华夏,确实会屠城。”

杨潮又问:“那太祖当年取天下,可曾屠城?”

黄凤府道:“未曾听闻。倒是多次谕令,如徐达攻北京,既晓谕将士不得劫掠。哪怕有敌负隅顽抗,也未予追究。”

杨潮点点头,这就是野蛮和文明的分别,野蛮需要震慑敌人,就会屠杀殆尽,而文明则是用文明的方式去打击敌人。

有人说这是妇人之仁,有人说这是邀买人心,但是哪怕是标榜,杨潮也希望用文明的方式。

两人站了良久,无风无云有月,是很好的天气。

杨潮拍了怕黄凤府道:“好了,不早了,回去睡吧。”

黄凤府拜辞:“大人也早些休息!”

扎营晚了,自然休息不好,第二日却还要早行,很多士兵都没精打采的,但是还得步行。

在扬州又接收了王家几条船,总共有十二艘船了,其中四艘是杨潮自己的船,八艘是王家的。

四艘拉着装备物资,八艘拉着的是粮食军饷,士兵只能步行。

倒不是不能让士兵坐船,而是杨潮打算锻炼一下行军,行军也是打仗的一部分。

这次之所以勤王背上,一开始杨潮自己都说不好是出于什么感情,如果说是出于对皇帝的忠诚,连杨潮自己都不能接受,但既然已经出来了,那就必须有收获,所以抓紧一切机会,学习如何打仗,杨潮坚信只有真正的战争中,才能学会战争,平时哪怕训练的再好,那也不过是训练。

通过实战,会暴露出很多训练中涉及不到,甚至想象不到的问题。

比如第一天,就遇到问题了,杨潮虽然从来没有练过行军,但是军中每天都跑操,应该说士兵体能都不错的,可是第一天还是只走了十多里路,就已经累的不行了。

究其原因,发现士兵太过紧张,或者说太过兴奋,年轻的士兵都是紧张和兴奋夹杂在一起,紧张和兴奋的原因都一样,那就是要去打鞑子了。

去打仗,打鞑子,鉴于鞑子的威名不紧张是假的,但是打鞑子又可以立功受赏,又让人兴奋。

恐惧和兴奋充斥士兵的情绪,让他们消耗着额外的热量,因此走不了多久就会疲惫。

杨潮看到大多数人都在喘气的时候,就下令停止行军,扎营休息。

其实杨朝自己也紧张和兴奋,但是杨潮紧张不是怕,而是一种面临考试一般的感觉。

杨潮之所以会组建军队,之所以会千方百计地的想要升官,说起来就是为了求一个改变,说的低调点,想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在乱世中得到一个悲惨的结局,说的有野心一些,他想改变天下的命运。

达则兼济天下,这信条在杨潮心中不断的酝酿发作,到现在已经形成一种使命感一般的东西,尤其是在他一次又一次成功,一次又一次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的时候,这种使命感就越来越强烈。

这是野心吗!

称王称霸,一统天下!

杨潮有时候也自问自己,他是不是想要组建军队,在乱世中揭竿而起,成就霸业。

杨潮承认这个想法很诱人,他自己也时常幻想一下,但是一想到大明朝那么大的基业,还不是被农民军一次又一次顽强的挖掘,最后挖到了墙根。

要想改变这一切,仅仅凭借一点小聪明是不够的,杨潮要走的路还很长,起码得学会战争。

一路走一路停,时而在城外,时而就野外露营,一直走了将近一个月,才到了淮安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