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一百五十四节 抢功不如表态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一百五十四节 抢功不如表态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弹劾江南百官,等于是得罪整个江南官场,杨文骢不但惊讶,而且感到害怕。

但是经过杨潮一番解释,他由犹豫起来,激动起来。

因为杨潮的说法确实让他很动心,跟江南官场对立,换取皇帝的信任,值不值?

杨文骢还在犹豫的时候,冯可宗已经行动了。

冯可宗比杨文骢先找了杨潮,希望杨潮帮忙动用关系,让江南一些文官能够上书皇帝给他捞功。

这次跟书生谈判,名义上用的是安抚书生,冯可宗也是参与者,虽然他最后被书生轰走,但是也算是参与安抚了啊,文人一个个上书,不是弹劾田畹,就是争功,他冯可宗可不想让人被自己的功劳给黑掉了。

镇抚使答应替他报功,已经报上去了,这点上错不了,可是冯可宗还是希望能够得到文官的推荐,因为这次安抚到底还是文官衙门为主,因此文官的推荐更有说服力。

可是杨潮却阻止了他,不但让他不要找文官帮忙,反而让他上书弹劾文官无能,纵容书生打砸了镇抚司,要求皇帝惩治文官、惩治书生。

杨潮觉得所谓安抚恐怕明面上有功,而暗地里到最后是压迫了皇帝,皇帝是不高兴的,皇帝不高兴对这些文官该怎么办还得怎么办,还得表彰安抚书生有功的张国维等官员,就是有责任的提学御史都将功补过既往不咎了。

可是对于天子亲军的锦衣卫来说,他们的荣辱可就是皇帝的一句话了,他们还是得顾着皇帝的感受,此时冯可宗让文官帮他请功,无异于是自杀。

杨潮把道理跟冯可宗一讲后,冯可宗惊惧了一番之后,立刻按照杨潮的要求去操作了。

结果很快皇帝就看到了一份不一样的奏章,是南京一个锦衣卫千户的密保,通过镇抚司报上来,奏章的内容跟那些文官颇为不同,几乎就是在唱反调。

文官的奏章中,不是在谈他们这次安抚书生如何出力,就是弹劾田畹,很显然都是在抢功。

可是这个锦衣卫千户不是这样,而是分析的头头是道,表示这次如果不是文官衙门应对不当,书生根本就闹不起事来,恳请皇上惩治无能的文官和目无法纪的书生。

这份密奏崇祯看完后就烧了,但是却记住了冯可宗这个锦衣卫千户的名字。

结果很快,田畹被罢免的同时,南镇抚司的镇抚使也因为受到牵连被罢官,继任镇抚使的正是冯可宗。

冯可宗的成功,最后让杨文骢下定了决心。

他也秘密运作了一番,拖一个在北京任职的同窗,将他的奏折交给了皇帝。

结果皇帝看完后,果然耳目一新,在江南一片报功和弹劾的文书中,极为显眼。

杨文骢先是弹劾百官举措失当,致使书生哄闹无法收拾,最后虽然成功安抚了,但是如果一开始就应对得当,书生根本就红闹不起来,闹到现在虽然安抚了书生,却丧失了朝廷的威仪。

杨文骢弹劾了江南礼部、兵部、应天府、提学道等等相关衙门,甚至连御史都没放过,直言他们身为言官不能秉公直书,乃是误国。

在奏章的最后,杨文骢自我弹劾,表示书生哄闹县衙的时候,他没有下决心采取壮士断腕之举,将闹事书生一一抓捕,导致书生越闹胆子越大,最后几乎失控,杨文骢自我弹劾后,要求朝廷惩治,罢免他的官职,并且告诉皇帝,如果朝廷不惩治他,他就会上书辞官。

结果皇帝不但没有让冯可宗辞官,反而好好下旨安抚了他一番,而他那封奏折也没有发上邸报,没有让其他人看到,这让杨文骢大舒了一口气。

杨文骢就害怕皇帝会让他的奏章录入邸报,那样江南百官就都能看到了,那时候自己就把人都得罪光了,还怎么在江南立足。

可是现在皇帝将奏章留中不发,显然是出于保护他,又下中指来褒奖他,安抚他,显然皇帝已经知道了他,而且对他的所作所为很满意。

杨文骢不得不感叹,杨潮才是抢功的一流高手,相比之下,那些弹劾的御史,那些报功的文官,都差太远了,不但抢不到功,反而是给他杨文骢搭了梯子。

“杨公子真是诸葛再世啊!”

杨文骢宴请杨潮,不误感激的说道。

杨潮笑道:“若是老先生能跳出局,局外旁观的话,也能看透了。”

杨潮当时让杨文骢弹劾江南文官的目的,其实只是向皇帝表明,杨文骢跟江南文官不是一党,并且敢跟江南文官决裂。

以皇帝多疑的性子,肯定已经开始怀疑江南官员结党了,此时出现一个跟江南文官集团格格不入的杨文骢,自然就入了皇帝的法眼了。

杨文骢又问道:“敢问杨公子,本官可能升官?”

升官才是杨文骢最关心的。

杨潮笑道:“大概快了,今年恐怕太早,明年一定会升。”

杨文骢点点头,但是心中还是有些猫爪一样,又问道:“不知道本官会调往何处?”

杨潮笑道:“皇上肯定不会调老先生走的,还是在南京为官。”

“啊?”

杨文骢有些患得患失,如果在南京为官,一旦自己写的奏章暴露,自己就会被排挤的。

杨文骢不由摇摇头道:“那不知道能任何职啊?”

杨潮道:“小不了,也大不了,但肯定是权职!”

“权职?杨公子莫要骗老夫!”

杨文骢一听自己将得到一个权职,顿时将得罪官场,被人排挤的惊慌抛诸脑后。

杨潮笑道:“老先生还看不明白吗?皇上之所以安抚老先生,那是有用意的,那是因为他觉得老乡生跟江南官场没有同流合污,是想用老先生。既然要用,那就不能小用。可是老乡生目下只是县令,升迁太快不合官场规矩,因此会升迁,但是不能升迁太快。却不能小用,就只能安排实权职务了。”

又一次听到分析,杨文骢好像更放心了一点,其实这些道理他也明白,他就是想听杨潮说出来,似乎杨潮说一遍,他就安心一分。

其实杨文骢大可放心,这次安抚书生的功劳,被应天府尹、巡抚,提学道,礼部和兵部抢走了,应天府尹、巡抚、提学道(归礼部)直接参与安抚(谈判),因此这是直接的功劳,礼部因为分管学生所以分润功劳,兵部因为始终没有爆发武力冲突,也是有功的。

这些功劳都跟江宁县没有什么关系。

因此杨文骢无论如何都是抢不到的。

可是有时候有功未必能够得赏,这点杨潮是深有体会,有时候关键不是你有没有功,而是你有没有用,你做的合不合适。

因此跟其他人抢功,其实远不如直接向皇帝表态直接,来的有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