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二百二十一章 凤落安民

大炎不良人 第二百二十一章 凤落安民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22: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安民镇!

自从去年冬天开始,那个十几年如一日,坐在老槐树下,摆着一张算命摊子的孙瞎子去世之后,那个粉雕玉琢,比女孩还要漂亮几分的俊美少年,也离开了这里。

生老病死,对于常年生活在小镇,大部分人连县城都没有去过的人而言,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对于这个孙瞎子,小镇的人,对他的印象不好不坏,只是一个满口胡言,喜欢沾女人便宜,带着一个小孩子的老人而已,生活困苦,谁家都不容易,真要说起来,每家每户都有那么几件让人心酸,不可与外人言的事情。

其实,大多数乡镇都是一潭死水,在没有外力的介入情况下,它永远都是平静如镜,荡不起任何的涟漪,可是,只要有人朝里面丢一颗石子,它就会涟漪阵阵,在孙瞎子他们没来之前,小镇的人生活的不容易,却不不算太过于贫苦,而在孙瞎子他们来之后,小镇还是一如既往,该怎么样生活就怎么样生活,只是相对之前,好了不少而已,至少,小镇的治安要比之前好很多。

当然了,这些都是一些日常琐碎的小事儿而已,没有人会去留心这个。

孙瞎子的到来,让犹如一潭死水的小镇,变得活跃起来,尤其是他刚开始摆摊算命的时候,对于很多没有读过书,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干活儿的农民来说,对于命运和鬼神一说,还是很相信的,于是,就有不少人回去找孙瞎子算命。

起初,孙瞎子说的很多话,他们还是很相信的,觉得这老头儿虽然瞎了,可是,说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然而,当去的人多了,时间久了,人们就发现,这死老头子对谁说的话都差不多。

比如,我观你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将来必定能富裕起来,又比如,哎呀,我观你眉宇之间有乌黑之气,看来,近来会有血光之灾......

诸如此类的话,听起来玄之又玄,似乎很神秘,让人初听起来,觉得很有道理,使得人不得不信,可是,时间久了,人们慢慢就回过味儿来了,什么富裕起来,什么血光之灾,都尼玛是扯淡,自己完全被对方给忽悠了。

孙瞎子给人算命,收钱也不收钱,收钱是,算一次命也就几文钱而已,不贵,一般人咬咬牙,还是掏的出来的,不收钱,那是因为如果你实在没钱,可以用东西当费用,什么酱米油盐酱出茶,都是可以的。

对于这些小东小西,人们在回过味之后,虽然觉得生气,却也没有那么生气,毕竟,一个一看就年岁不小,而且还带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的瞎子,生活肯定不容易,被忽悠了也就忽悠了,那点儿东西,就权当做善事了,无所谓了,反正下次不去就是了。

当越来越多的人察觉到孙瞎子就是一个胡说八道,压根就是个江湖骗子的时候,小镇上的人,顿时不愿意去找孙瞎子算命了,除非是那些家里真的出了事儿,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会去孙瞎子哪里碰碰运气。

还别说,平时这死老头子不靠谱,但是,一旦涉及到人命关天的事情,他还是挺靠谱的,倒不是孙瞎子算的有多准,而是在给人瞧病看伤方面,还是有一定门道的,往往他使用一些土方子,就把人给救过来了。

然而,饶是如此,愿意去找孙瞎子的人,还是不多,尤其是那些大媳妇小姑娘的,最不愿意靠近孙瞎子,原因无他,主要是这孙瞎子眼睛虽然瞎了,可是,在给人算命看手相的时候,都会趁机揩油吃豆腐,让那些妇人和小姑娘是敢怒不敢言,最后弄得满脸红晕,丢下几个铜板,就气呼呼的离开了。

这种事情,又不好与他人言说,自己吃了亏,也只能忍着,更何况,这孙瞎子虽然不正经,却也不是真正的不正经,最多就是喜欢口花花而已,小镇的人都比较淳朴,也不会真的跟一个瞎子过意不去。

孙瞎子来了,落脚在安民镇,然后,他死了。

生前,他住在坟冢,死后,躺在坟冢,似乎他这辈子,都没有离开坟冢。

相对于孙瞎子的讨人嫌,那个俊美的少年,可是很讨人喜欢的,尤其是那些农妇们,格外的喜爱这个孩子,长得好看不说,而且还喜欢笑,一笑脸上就会出现两个酒窝,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戳一戳。

小时候,这小子也不老实,不是带着一群小屁孩去小溪里摸鱼、游泳,就是半夜去爬王寡妇的墙头,几个毛都没有的小屁孩,却看的津津有味,当然,在墙头下,还有一个老不正经的死瞎子。

对于自己洗澡被偷看的事情,王寡妇一开始是很生气的,每次发现有人偷看之后,披上衣服,浑身湿漉漉,提着扫帚就冲出来,追着这群小兔崽子就是一阵打,当然,她每次都是追不上的,自己累的满头大汗不说,还要重新回去烧水洗澡。

只是,一来二去之后,王寡妇也就释然了,偷看就偷看,反正老娘又少不了一两肉,再说了,几个小娃娃能把自己怎么样,他们还能翻天不成,再说了,被这些小屁孩偷看,这说明自己还是徐娘未老,风韵犹存嘛。

然而,随着王寡妇的不避讳,那臭小子反而不来了,这让王寡妇有些郁闷,还有些小小的失望。

在许一凡长大一些之后,他就不怎么在镇子里乱跑了,也不愿意跟那些小孩子一起玩了,他要么是陪着孙瞎子坐在老槐树下,孙瞎子给人算命,而他则躲在一旁看书,要么,他就会一个人跑进长白山内打猎,每次进山,收获都不小,打得多了,两个人吃不完,他也会把多余的送给一些镇子里生活困苦的人,要么,这小子就会带着那个黑瘦黑瘦的小丫头,躲在桃花山上,一待就是一整天。

镇子里,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孩子,真的不一般,就是身世惨了点儿,有不少人都还想着,等过几年,这孩子长大了,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反正这小子能识文断字,还能进山打猎,虽然不能过上多余富裕的生活,最起码也不会饿死人,只要饿不死人,那就足够了。

只可惜,还没有等这孩子完全长大,那个老不羞的孙瞎子,突然就死了,平日里,人们总是一口一个死瞎子的叫着,现在,他是真的死了,而那个叫安然的孩子,也在孙瞎子死后,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小镇,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就像当初,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来的一样。

对于孙瞎子的死,更多人是一种冷淡,倒不是那种漠不关心的冷淡,而是一种对生老病死释然的冷淡,而对于那个俊美少年,人们更多的是偶尔提起一两次,猜测着这小子现在在哪,在做什么,吃的好不好,过得好不好之类的,当然,也就是随口一提,转过头就抛之脑后了。

对于那些平日里喜欢调戏少年,喜欢拿手去捏他脸蛋,戳他酒窝的夫人和小姑娘而言,觉得有些失落,她们再也看不到那个少年了,也再也看不到那个酒窝了。

不过,这些都是一些小事儿而已,对于小镇的人来说,许一凡的离开,对他们而言,并没有什么影响,日子该怎么样过,还是怎么样过,只是少了一些欢乐而已。

在许一凡离开之后,小镇上也陆陆续续走了很多人,首当其冲的就是镇上的县令宋洪志了,他在许一凡离开之后,也卸任离开了,据说是升官了,好像去了国都长安,其次,是镇子上唯一私塾的那个老先生,也离开了,之后,还有很多人离开了,大对数都是人们熟悉,或者半熟悉的人,如此一来,整个小镇就显得愈发的冷清,愈发的寡淡起来,再次恢复如此,犹如一潭死水。

这一天,小镇来了一群人。

人不多,却也不少,为首的是一个穿着华丽衣裙的中年妇人,虽然,她的衣服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只要看一眼就知道,那衣服是用上好的丝绸,手工制造的,而妇人身上佩戴的首饰不多,可是,每一件都价值连城,这让小镇的人知道,这个妇人的身份绝对不简单。

一行七人,除了妇人之外,还有一个大约五十多岁,留着短须的男人,在他们身后,还有两个丫鬟打扮的少女,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一看就是护卫的男子,至于最后一个人,则是一个面白无须,浑身透着一股子阴柔气息的男子。

在一行人是清晨来到这里的,来的时候,他们是乘坐马车来的,马车并不华丽,十分的不起眼,不过,拉车的马匹却十分的神俊,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

马车在镇子外就停下了,妇人和两个丫鬟从车上下来,然后,一行人直奔镇子东边而去。

此时,已经是盛夏十分了,老槐树枝繁叶茂,绿意葱葱,在老槐树下,坐着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正坐在树下,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一方面是人老了,都害怕孤独,找个人聊聊天,解解闷,另一方面,则是屋里太热,坐在这里,可以纳凉,感觉很好。

妇人来到老槐树下,并没有去打扰那群正一脸好奇和疑惑打量着她们的老人,她只是站在树下,仰起头,看着面前这棵参天大树。

一行七人,除了那个留着短须的男子,稍微落后妇人半步站定之外,其他人都隔着妇人三步之远。

“唉......不知不觉,又是一年夏啊。”不知道过了多久,妇人叹了口气说道。

男人闻言,问问点头,说道:“十三年了。”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十余年就过去了,真是苦了他了。”妇人道。

男子低下头,没有说话。

妇人低下头,看了看树干,刚准备转身离开,眼角余光突然瞥到什么。

“咦?”

妇人轻咦一声,朝树根走去,然后缓缓蹲下身,靠近看了看,不由得哑然失笑起来。

“呵呵...这孩子...”

妇人说完,笑着摇摇头。

男子也跟了过来蹲下,看了一眼,也笑了笑,不过,却没有出声。

原来,在老槐树的树干上,有人用利器在上面刻了字,是两个名字,前面三个字是许一凡,后面两个字是慕儿,而在中间,则还有两个字,喜欢,合起来就是许一凡喜欢慕儿。

看到这字就知道,肯定是许一凡当初闲来无聊刻上去的,只是,两个名字刻的很好看,一看就是读过书的人刻上去的,而中间两个字,就略显笨拙和粗糙了,应该是有人后面补上的,不知道是许一凡补上的,还是那个叫慕儿的女孩补上的。

“这个慕儿......”

妇人一边说着话,一边转过头看向男人。

“就是那个从小就跟着公子一起长大的小丫头。”男子解释道。

“她现在在哪?”妇人伸出手,一边抚摸着那几个字,一边问道。

“据不良人说,她被圣地的人带走了。”男子说道。

“哦,这样啊,圣地的人,做事儿还是这么的霸道,我很不喜欢啊。”妇人声音微微低沉道。

说完,妇人就站起身,对男子说道:“走吧,去桃花山看看。”

“是。”

一行人在老槐树下待了一会儿,就离开了小镇,直奔桃花山而去,这让坐在老槐树下的几个老人面面相觑起来,各自都十分疑惑这群人到底是什么人。

不过,相对于那些好奇心旺盛的年轻人,这些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好奇心虽然有,却已经没有那么旺盛了,他们没有主动去询问,只是默默地看着这群人来了又离开。

桃花山距离镇子不远,可是,妇人他们还是花了大半个时辰,才来到桃花山顶。

站在山顶,看着已经只剩下绿叶,并没有樱桃的桃花树,妇人没来由的眯起眼睛。

居高临下,俯瞰下去,满眼的绿色,妇人笑着问道:“根据情报,这座桃花山是他种植的?”

男子闻言,点点头,说道:“是的,在他很小的时候,前来这里种植的。”

“嗯。”

妇人点点头,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如果早来几个月,说不定就可以看到满山的桃花了,想必,那画面很美。”

“是的,每年桃花盛开的时候,公子都会待在这里,确实很美。”

妇人没有在说话,而是转过头,看向不远处的一座荒山,在半山腰的地方,有一个坟冢,那里曾经少那个瞎子和少年,生活了十余年的地方,只可惜,现在它真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坟冢。

男人见妇人远眺荒山,犹豫一下,问道:“要不要过去看看?”

妇人表情微动,显然,她正有此意,但是,不知道她想到了什么,却摇摇头,说道:“算了,太远了,就不去了。”

男人闻言,低头,默默地后退几步,不在言语了。

荒山距离这里,其实并不算远,按照脚程,从这里到荒山,估计也用不了半个时辰就到了,不过,既然妇人都说不去了,那男子自然不会多嘴。

妇人站在山顶,远眺着荒山,眼神有些迷离,表情有些复杂。

“唉......”

不知道过了多久,妇人长长的叹了口气,然后低声呢喃道:“师父,你最终还是选择让他走上那条路,让他做个普通人不好吗?你这是何苦呢?”

妇人的声音很小,而其他人又距离妇人较远,加上此时正好又有一阵微风吹过,妇人的呢喃随风而逝,让人根本无法听清。

“师父,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会有很多人会死的,他也会很危险的,你可以不在话那些人的死活,甚至也不在乎我的死活,可是,你连他的死活都不在乎吗?师父啊,你到底要做什么啊......”

妇人看着荒山,自顾自的在哪呢喃低语,说着自己的心里话,只可惜,无人听清,无人知晓。

这个妇人不是别人,正是孙羽墨,当今皇帝最宠溺的妃子,没有之一,而站在她身后的那个男人,也不是别人,正是当朝一品大臣严曦之。

一个贵妃娘娘的出宫,按理说,依仗是极大的,可是,他们却只有一行七人,这很不合情理,却又十分合理。

孙羽墨在呢喃了一会儿之后,渐渐收回视线,转过头说道:“乏了,回吧。”

“是。”

妇人转身下山,再次来到桃花山山脚之后,她回过头,看了一眼桃花山和相邻的荒山,淡淡的说道:“封山。”

说完,妇人转身就走。

这一次,他们没有经过镇子,而是绕道而行,回到马车,上车之后,径直离开了小镇。

在离开小镇大约三里,有一支大约三千人左右的重骑兵在此等候,随着马车的回来,他们汇合在一起,一路南下,朝着西南方向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