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第一凤女 > 第一卷 第995章 流言四起

第一凤女 第一卷 第995章 流言四起

作者:十二妖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9: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安夏带着东蓠先回了少主府略作休整,随后便转道去了和国公府。

朱门高阔,金匾煌煌。

和国公府门楣上悬着的,正是昭武帝新赐的御笔匾额。黑底金漆的“和国公府”四字笔力千钧,朱砂御印犹自鲜亮,任谁见了都要赞一声圣眷正隆。

可如今,时安夏只觉那金匾刺目碍眼得很,连眼风都懒得往上一扫,径自跨进了府门。

门房飞奔进内院,一路喊得嗓子都颤了,“回来了……公主殿下回来了!”

魏采菱闻言喜出望外,扶着朱漆廊柱长长舒了口气。

小姑子既归,便是主心骨回来了。能有人与夫君商量着行事,到底要好些。

偏厢里,姚笙正对着一碗冷透的参汤出神。

连日来为着唐楚君失踪之事,她寝食难安,原本养得莹润的脸颊又凹了下去。

此刻听得外头动静,瓷勺“当啷”跌回碗中,溅起几点褐色的汤渍在月白裙裾上,她却恍若未觉,起身迎头就往外去。

时成轩原本是要出府,已跨出门槛半步,听见门房报“公主回来了”,生生收住脚步。

嘿,漏风小棉袄回来了?

他也莫名喜出望外,黑色靴底在青石阶上磨出半道弧,人已转身往内院疾走,哪里还顾得上出门的事。

待众人叙话至半,时云起才从外头匆匆赶回,是夫人派了小厮专门到北宣部去唤他。

他袖口胡乱卷着,修长指节上沾着未干的墨痕,想是得了消息连笔都来不及搁稳就赶了回来。

那墨色深深浅浅,倒像是要把这些时日的牵挂煎熬都写在手上似的。

他就一个想法,妹妹回来了,母亲也该回来了。

魏采菱与姚笙对视一眼,默契地寻了个由头告退,留下两兄妹议事。

临去时还不忘将厅内伺候的丫鬟婆子们都带了出去,再将雕花门扇轻轻掩上。

偏生时成轩像是没瞧见众人眼色,反倒往木圈椅里又窝深了几分。

自女儿远赴铁马城,他日日念叨要去探望,却总没能出行。

如今好容易见着,自然要仔仔细细瞧个够本。

时成轩缩着肩膀,眼巴巴望着女儿,活像只被雨淋湿的老猫。就等着时安夏软声唤一句“父亲”,他好顺势将这几个月的牵挂委屈都倒出来。

谁知他那件小棉袄不仅漏风,还结着冰碴子。时安夏连眼角余光都没分给他,径自起身理了理袖口。

时云起会意,也起了身。

你不走是吧?那我们走……兄妹俩一起出了正厅往书房而去。

两袭锦袍一前一后往外离去,只余时成轩独自对着满堂寂寥。

时成轩气得直扯常五的袖子,“你瞧瞧!你仔细瞧瞧!”他指着早已空无一人的回廊,“哪有这样做儿女的?见了亲爹跟见了瘟神似的!”

常五熟练地给他拍背顺气儿,“爷您消消气,默念三遍‘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心里就不难过了。”

常五眼珠子咕噜一转,趁机凑近又出主意,“爷,您不是常说要做个让公主骄傲的父亲?不如把前儿说的读书考功名之事正经做起来。”

见主子神色松动,常五趁热打铁,“咱们就照着戏文里演的,做个沉稳持重的老爷。少说话,多读书,待公主瞧见您案头垒着的圣贤书……”

时成轩听得眼睛一亮,有道理,当即风风火火冲回自己书房。只是那本《北翼春秋》刚翻开第一页,便被用来垫着打起了瞌睡。

常五松口气,拿了床薄被替主子披上,也出去忙了。只要他主子不说话多睡觉,他就能轻省些。

书房内,沉水香在青铜兽炉中静静蜿蜒。时安夏兄妹二人叙话,东蓠在外头候着。

末了,时安夏斟酌再三,还是决定说出实情,“有件事需要和你说一声……”

“关于妹夫的?”时云起眸里细碎的光亮了几分,“可是寻到人了?是不是没死?”

时安夏要说的,可不止这些。她垂下眉眼,面色沉静,“嗯,他没死。”顿了一下,又道,“他是梁国人。”

时云起:“……”

“他不止是梁国人。”时安夏字字清脆,“他还是十几年前梁国宫变中惨死的恒帝。”

时云起:“……”

他早前就思虑过妹夫的身份,定远不止洛家少主那般简单。他甚至和母亲一样,猜测岑鸢应该是被流放的陈延河将军的后人。

但他从没敢想妹夫不是北翼人,而是别国曾经的皇帝。

他以前看书时,看过《梁国志》里寥寥数语记载过梁国这位恒帝

竟是妹夫!这天大的玩笑!

记得初见妹夫时,就觉得此子天生贵胄之相,人中龙凤,即使一袭布衣着身也难掩其清贵气质。

当时他还想,这就不是个正经府卫!

半下午时,昭武帝就得了消息,说海晏公主回来了。

他着实有些慌。

他还没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如何面对时安夏。他原想着,妥善安置了唐楚君,再以此将时安夏引回京城。

可现在他还未安置好。

一是太上皇过早拆穿了他,又派了暗卫四处寻找唐楚君,他不敢轻举妄动。

二是时安夏这么快就回京,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算一算,只怕就是时云起那首词传递了什么消息。

关于那首词,他已背得滚瓜烂熟,且夜里时时反复琢磨,却没从词里找出半点破绽。

昭武帝对手下一个心腹吩咐道,“最近不要轻举妄动。”

所有人听令,全部停摆。

时安夏次日拿了腰牌求见太上皇,自然没见成。她转而求见昭武帝,也没见成。

昭武帝派人回话,说政务繁忙,得空了会召她觐见。

然后不知哪里传出来的小道消息,说海晏公主失了圣宠。

流言又说驸马新丧,按礼,海晏公主本当素服百日,辍乐禁宴。可海晏公主孀居铁马城,日子凄清孤苦,欲借太上皇大婚之机重返京城。

然而太上皇心中另有所属,对时安夏之母已无旧情,这场婚事终究是作罢了。

流言如野火,烧得满城沸沸扬扬,时安夏沉静不语。然后不知从哪里又传出海晏公主素服百日后,将远嫁梁国皇子联姻。

时安夏始终沉默,任由风声四起,真真假假,再无人能辨。

流言绕了三日,昭武帝终于传时安夏入宫觐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