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507章 受打击的吴王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507章 受打击的吴王

作者:左百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8: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却说武敏之兄妹一起坐着马车,来到吴王府。

原本武敏之是吴王府常客,府中下人都认识,无需通报便可进去。

然而他容貌变化很大,府中下人一时没认出他,好在旁边还跟着贺兰敏柔,那些下人总算不敢阻拦,放二人进去了。

两人穿过庭院,沿着游廊朝后堂而行。

正行之间,前方走来一名中年男子,约莫四十多岁,面色刚毅,身姿矫健。

武敏之如今也算见过不少人了,眼力不凡,一眼就瞧出那人精习武艺,不是寻常人,拦住他去路,问:“你是何人?”

他与李吉关系亲密,李吉的熟人他基本都认识,故而有此一问。

那男子看了兄妹俩一眼,瞧出两人气质高贵,弯腰拱手道:“本人魏昶,万年县县尉,见过郎君、娘子。”

武敏之心知李吉是雍州府司马,万年县尉是他下属,过来找他,实属正常,朝魏昶点了点头,迈步继续前行。

不一会,来到后堂,李吉已经得到消息,正在门外等候。

瞧见武敏之的一瞬间,他也露出诧异之色,吃惊道:“武兄,你这是……”

武敏之一摆手,苦笑道:“什么也别多问,有没有酒,陪我喝两杯。”

吴王府的酒自然不差,又有贺兰敏柔为两人斟酒。

李吉陪着武敏之饮了几杯,数次想要开口,见武敏之表情,又把话吞了回去。

酒过三巡,武敏之终于开口了。

不过他不愿提起西域之行,反而问起长安城的近况,尤其是杨氏之事。

李吉便将杨淼、韦珅的事简单说明了一番。

杨氏虽是杨夫人的家族,武敏之却来往并不多,他之所以问起此事,是因为他的未婚妻便是杨氏。

贺兰敏柔瞧出他的心思,轻轻道:“兄长不必担心,嫂子并未受到牵连。”

“她又还没过门,你喊她嫂子做什么?”武敏之哼了一声。

他内心深处,并不想这么早成婚,倒更希望杨氏被牵连才好。

李吉扬了扬眉,道:“我说武兄,你心情不好,也不能拿自家妹妹出气吧。”

武敏之见李吉维护妹妹,不怒反喜,脸上终于多了一丝笑容,举杯道:“好,我自罚一杯。”

“对了,李兄,我已经离开内领卫了,估摸着明年就要大婚,你何时成婚啊?”他又问。

李吉听了此话,看了贺兰敏柔一眼。

恰好贺兰敏柔一双妙目也看了过来,与他目光一触,随即挪开,脸上飞起一丝红霞。

武敏之瞧得有趣,哈哈一笑,道:“要不然,我回去就跟母亲和外祖母提一下你们的婚事,就定在明年初如何?”

李吉面露喜色,却没有做声,又看向贺兰敏柔。

不料,贺兰敏柔却低声道:“兄长,我还不想这么早嫁人。”

此话一出,武敏之和李吉都颇感意外。

武敏之眉头一皱,沉声道:“长兄如父,你的婚事本就由我做主,再说了,你不是也曾说要嫁给吴王吗?”

贺兰敏柔面色更红了,瞥了李吉一眼,见他正紧紧望着自己,咬牙道:“兄长若逼我,我就去找姨母做主!”

武敏之正要再说,李吉却摆手道:“武兄,不必多言,咱们喝酒吧。”说着满饮一杯。

贺兰敏柔给他倒酒时,他偏开脑袋,神情甚是不悦。

原本是武敏之一人喝闷酒,现在倒好,两人都喝起闷酒。

武敏之原本就情绪不好,见妹子如此不给自己面子,害得李吉也不痛快,当即起身,沉着脸道:“走,回去了,别再惹李兄不痛快了!”

贺兰敏柔歉然的看了李吉一眼,跟着武敏之离开了。

李吉其实原本对贺兰敏柔并无念想,他和武敏之一样,都并不想太早成婚。

后来是贺兰敏柔主动接近,并且不断向他示好。

毕竟是个妙龄少女,容貌秀丽,温柔体贴,李吉也慢慢她产生感情。

谁曾想,对方今日竟说出这样一番言论来,让李吉大受打击。

他从小并无父母疼爱,对女人了解不多,常听人说,女人之心,难以揣摩,今日方知一点不假。

李吉独自坐在屋中喝闷酒,喝得醉醺醺的,双眼看东西都出现三重幻影,酒瓶都抓不住。

就在这时,一只雪白的纤手抓住酒瓶,给他倒了一杯酒,将酒杯递到他嘴边。

李吉此时已是迷迷糊糊,脑袋思维僵硬,也不去想那人是谁,张嘴便喝。

这一杯酒下肚,脑袋一沉,彻底醉倒了。

次日正午,李吉才从迷迷糊糊中醒来,只觉脑袋好疼,嘴巴好干。

“水……水……”他呢喃着道。

很快,一只水杯递到他嘴边,清水入肚,一下子就让他清醒过来,抬头一看,给他喂水的正是贺兰敏柔。

“你……你怎么在这?”李吉呆呆问道。

旁边传来一道轻笑声。

“兄长,贺兰姊姊昨天离开后,便很快回来了,你喝醉酒后,也是她帮忙将你扶上床呢,今日又早早过来,伺候兄长。”

说话之人,是李吉的妹妹李华。

李吉望着贺兰敏柔,见她低着头不语,朝妹妹道:“你先出去。”

李华早把贺兰敏柔当做嫂子了,吐了吐舌头,嘻嘻一笑,迈着轻快的步子出去了。

李吉慢慢坐起身,凝望着贺兰敏柔。

“敏柔妹子,我是个愚笨人,实在不明白,你昨天为何那般说,今日又为何这样对我,你到底怎么想的?”

贺兰敏柔低着头,小声道:“昨日之事,是我对不起你,不过……我、我并非不愿……只是想等兄长先行成婚,我再……嫁你……”

最后几个字,声若蚊蝇。

李吉听完后,又惊又喜,只觉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你何不早说?你和武兄的关系,我又不是不知道,不怪你便是,反正我也不急。”

贺兰敏柔朝他微微一笑,不过眉宇之间,微微皱紧,似乎还有忧虑。

李吉顿时又感到不安了,问:“妹子,你还有什么不痛快的事吗?”

贺兰敏柔幽幽一叹:“吉阿兄,你昨日也见到了,兄长这次外出,受到打击很大,也不知何时才能振作起来。”

李吉想了想,说道:“此事就交给我了,我最了解他性子,保准三日之内,让他变成以前的武敏之。”

贺兰敏柔欣喜道:“那就全靠吉阿兄了!”

李吉帮武敏之恢复的法子也很容易,投其所好。

他知道武敏之爱马,次日下衙后,便从马厩挑了两匹良马,亲自来到武府,送给武敏之。

令他意外的是,武敏之虽然收了马,却不像平日那般兴奋,甚至都没有去试马。

看来他这次受到的打击确实很大,仅凭送马,还不能让他完全恢复。

李吉无可奈何,只好选择另一个办法了。

恰好这几日,他准备跟着万年县的不良人,去城南办一件案子。

那日魏昶来吴王府,其实也正是为了此事。

这是一件人口拐卖案,有一个犯罪结社,从全国各地拐卖儿童,调教个几年,再卖给长安城的达官显贵、或青楼妓馆。

自秦汉以来,各个王朝对人口拐卖,便极为重视。

当今圣人又尤其重视人口拐卖之案,还曾下旨东台,凡是与人口拐卖有关的奏章,都要亲自上呈阅览。

正因如此,长安官府对别的案子,还可容忍,但只要涉及到人口拐卖,便会不惜一切代价,重拳出击。

永徽疏议《贼盗》篇中,明确规定,拐卖儿童首犯处以绞刑,从犯流放三千里,就连妻妾儿孙也要受牵连,判三年徒刑。

买者同样有罪,罪名只比卖者低上一等。

永徽十四年,因易宝会之事,李治命张柬之等官员修改律法。

当时便有一名刑部官员上奏,提议修改《贼盗》篇中《略人略卖人》条款,认为买者之罪太重,应只定卖者之罪,降低买者罪名。

李治阅览后,勃然大怒,怀疑那官员肯定买过被拐卖人口,将那官员革职查问。

虽然最后查出他并未买过拐卖人口,李治也并未恢复他的官职。

自那以后,朝中再无官员敢提议修改这项法规。

律法严格,皇帝又重视,官府自然全力以赴。

只要发现人口贩卖,就会将别的案子放在一边,倾尽全力侦破。

这个案子已经调查几个月了,由刑部亲自委派下来,因为团伙位于城东保宁坊,便由万年县负责。

律法如此严苛的情况下,还敢去当人拐子的人,肯定不是普通人。

这帮人比一般的盗贼还凶狠,而且因拐卖人口利润丰厚,他们可以花钱贿赂官府,背后的关系错综复杂,似乎还在官府中买有眼线。

魏县尉曾发起三次抓捕,结果每次都抓空。

保宁坊位于万年县最西边,紧贴朱雀街,只要穿过朱雀大街,便是长安县。

所以很多犯罪团伙,都喜欢以保宁坊为据点,只要出现意外,就能迅速逃窜到长安县。

万年县不良人再想抓捕他们,就需要向雍州府申请越境调查,一来一回,那帮人早跑得无影无踪了。

魏昶心知万年县鱼龙混杂,他手下那帮不良人,很多都是罪犯出身,不大靠得住。

指不定某人就被人拐子给收买了,故而每次行动,都提前通风报信,导致三次抓捕失败。

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在内部调查,想先找出通风报信的内奸,再去抓捕人拐子。

前几日,吴王把他喊到雍州府,询问城南案件,又对他允诺,以后有事可找对方帮忙。

魏昶这才求助于李吉,希望李吉能调一支雍州府的衙役给他听用,不再动用万年县的人。

如此,那内奸就很难通风报信了。

行动地点正在保宁坊。

武敏之听说此事后,果然多了几分兴趣,和李吉和魏昶一起,带着大队衙役,进入坊内。

刚过坊门,便见魏昶调派人手,将将坊正、坊吏和武侯铺中的人都给控制住了。

李吉十分惊讶,问道:“魏县尉,你抓他们做什么?难道他们和那些人拐子也是一伙的?”

魏昶拱手道:“回殿下,卑职并不能确认他们是否勾结,不过为以防万一,还是将他们控制为好。”

武敏之拍了拍李吉的肩膀。

“李兄,魏县尉这样做是对的,保宁坊既然有这么大问题,你说治理保宁坊的武侯和坊吏,会干干净净吗?”

他曾当过内领卫,每次抓捕外国细作时,也会控制外围人员,以防通风报信。

李吉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