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354章 高安公主越来越可靠了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54章 高安公主越来越可靠了

作者:左百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8: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行,我才不去帮你说!”

“为什么,你兄长我可是替国家效力,你必须支持我才对啊!”

“我才不管,莱州那么远,你去了之后,人家都见不到你了。”

“哎,小柔,咱们都不是孩子了,别说孩子话。乖,替我入宫向姨母提一下此事,等我从莱州回来,一定给你带礼物!”

贺兰敏柔眨了眨眼,道:“你一边说我不是孩子了,一边又把我当孩子哄!兄长,人家现在可没那么好哄了哟。”

贺兰敏之皱眉道:“那你想要什么,才肯帮我?”

贺兰敏柔凝望着他,道:“我只要你在长安陪着我。”

贺兰敏之烦躁的摸了摸后脑勺,道:“你怎么越来越像母亲了,啰里啰嗦,大健儿志在四方,这你都不懂吗?”

贺兰敏柔撅了撅嘴,道:“我生气了,你去找别人帮忙吧。”推门离开了屋子。

“哎,小柔?小柔!不帮忙可以,可不能告诉母亲啊!”

……

墨佳轩中,贺兰敏之一边喝着茶,一边说道:“事情就是这样,那丫头长大了,翅膀硬了,嘿,竟不听我的话了!”

李吉一言不发的望着他,脸色有些古怪。

贺兰敏之放下茶杯,道:“干嘛,我已经尽力求她了,这可不能怪我!”

李吉抚了抚额,无奈的道:“我说贺兰兄,你把那叫求吗?”

贺兰敏之皱眉道:“我以前叫她做什么事,都是那样的啊。”

李吉苦笑道:“我都有点羡慕你有这么好的一个妹子了。”

贺兰敏之哼道:“哪里好了?以前明明那么听话,让她干嘛就干嘛,现在才刚长大一点,就不听我的了。”

李吉沉默了一会,沉声道:“贺兰兄,我要去莱州可是认真的!”

贺兰敏之瞪眼道:“我也是认真的啊!”

李吉盯着他:“既是认真,那就该想尽办法,达成目的。”

贺兰敏之搔了搔头,道:“那我再去求求她?”

“你准备怎么求?”

“放低姿态,跟她说几句软话,料来她会答应吧。”

李吉摇头道:“我看不能指望你来出主意了。”

“喂,你这话什么意思啊?”贺兰敏之抗议道。

李吉无视抗议,沉吟了片刻,说道:“令妹平日有什么爱好吗?”

贺兰敏之皱紧眉头,苦苦思索。

李吉面无表情道:“你不会连这都不知道吧?”

贺兰敏之争辩道:“谁说我不知道了?我想起来了,她喜欢水,对了,还喜欢亲自划船。”

李吉道:“还有呢?”

贺兰敏之站起身,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李吉这次没有打扰他。

过了良久,贺兰敏之目光一闪,以拳击掌。

“我想起来了,她前阵子在学琴,弹的还有点意思,后来我找她一问,才知她弹的曲子叫飞鹤玉霄,是一个叫司马承祯的人创作的曲子。我找她聊了几句,发现她很欣赏此人,似乎很想听他亲自弹奏一曲。”

李吉眼中露出讶色,道:“竟是飞鹤玉霄?”

贺兰敏之惊奇道:“李兄也知道此曲吗?”

李吉嘴角多了一抹微笑,道:“听人提过,也听人弹奏过。”

他是听高安公主提起此事。

高安公主将她跟李治对赌的事说了,说到司马承祯当道士时,气的直咬牙,都怪此人,害她不能在上巳节出去玩。

贺兰敏之笑道:“那就正好,咱们去找那司马承祯过来,给小妹弹奏一曲,满足她的心愿,她料来不会再拒绝咱们的事了。”

“恐怕不行,听说那司马承祯去当道士了。”李吉摇了摇头。

贺兰敏之失声道:“什么?”

“不过我想到另一个办法,应该也能满足令妹心愿。对了,令妹最近可要入宫吗?”

贺兰敏之道:“再过几日,不就是端午了吗,姨母肯定会设宴,她应该会跟母亲一起入宫参加。”

……

按照天干地支,每年第五个月为午月。

“端”有初始之意,故而五月初五,称为端午,端午节也因此得名。

隋唐以前,端午节风俗主要以祭祀天地,驱恶退灾为主。

到了唐朝,端午节则演变成娱乐节日。

这一日,全国放假一天,皇帝会在承庆殿设宴招待群臣,大家一起吃粽子。

这个时期的粽子又叫“角黍”。

要想吃到粽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按照传统,宴会时,尚食局会做大量的粉团粽子,贮于金盘之中,又以小角造弓子,比一般的弓要小很多,纤妙可爱。

大臣们一人拿一柄小弓,相隔十步,架箭射盘中粉团粽子,中者得食。

因为粉团粽子滑腻难射,文官想吃一个粽子是很困难的,通常都被武将饱食。

幸好活动不止这一个,后面还有作诗、猜字、蹈舞等活动,优秀者可食粽。

唐朝的节日很多,李治一开始过节时,都是露个脸便离开。

如今也慢慢习惯,跟群臣一起庆贺节日,因为这样的日常互动,不仅可以减缓平日工作的压力,也能增进君臣之间的关系。

每次李治设大宴时,武媚娘也会在后宫设小宴,邀请长安命妇,大家共庆佳节。

武媚娘每次设宴的地点经常变动,这次是在观云殿设宴。

此殿有一座露天高楼,最适合天气好的时候饮宴。

众命妇可以一边畅谈饮茶,一边欣赏天空美景,有如置身山巅,心情会格外畅快。

贺兰敏柔随着武顺、武如意一起参宴,她要到年底才及笄,故而坐在小孩那一桌。

说是一桌,其实是很多张桌案拼接而成,围成四方小环,大家面对面而坐罢了。

同桌的都是十五岁以下的少女,贺兰敏柔年纪算是最大的,所以尽量关照那些年幼的少女或女童。

以往这种宴会,也不是没有年纪太小的女童,因为看到太多生人而哭泣起来。

贺兰敏柔只要看到哪个小女童露出畏缩害怕的神色,就会温言细语的朝她问话。

这些孩子都是大家出身,年纪虽小,却也知书达理,会规规矩矩的回她的话。

在她安抚之下,只需几句话,那些小女童就会放松下来,开始显露活泼的一面。

坐在北面的义阳公主,也在做类似的事情。

一旁的高安公主却不同了,因为她手上抱着一个女童,注意力都在女童身上。

那女童粉雕玉琢,约莫才一岁多,却一点不怕人,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在其他人身上看来看去。

贺兰敏柔经常去立政殿,自然知道那女童是太平公主。

其他女童却不知,见她模样可爱极了,都好奇的打量着她。

不一会,饮宴过半,武皇后下楼休息去了,她一向非常控制饮食,故而每次饮宴,都会提前离场。

她一走,郑贵妃、徐贤妃也跟着走了,另有不少命妇去楼下歇息。

大人们开始散场,小孩一桌也跟着散席。

高安公主瞧见贺兰敏柔似乎要起身,将手中的太平公主递还给了保傅,朝贺兰敏柔邀请道:“贺兰表姊,要去金水河划船吗?”

贺兰敏柔最爱划船,当即喜道:“好啊,不过我要去和母亲说一声。”

得到武顺许可后,贺兰敏柔便和高安公主一起离开了观云殿,向西走了不一会,绕过凝云阁、东海池,很快来到金水河。

河岸边停着几艘小船,两女当即上了一船。

高安公主的随从正要跟上去,被她挡住了。

“表姊船划的很好,也精通水性,有她跟着我,不用你们跟着了。”

两女划着一艘乌篷船,很快荡到了河中心。

高安公主的随从则划着两艘小船,远远跟着。

高安公主就一开始划了两桨,便躲进船篷之下,还不让贺兰敏柔进去。

正当贺兰敏柔奇怪时,便听到船内传来一首美妙的乐曲,正是她最喜欢的飞鹤玉霄曲。

贺兰敏柔一边划船,一边听着曲子,明媚的阳光从天空落下,照在水面上,金灿灿的,令人有种如在梦中之感。

好半晌后,一曲奏毕,高安公主的声音从乌篷中传了出来。

“表姊,你可以进来了。”

贺兰敏柔放下船桨,屈身进入舱蓬之内,舱内有一小案,案上有一支古琴,高安公主就坐在案后。

“表姊,我弹奏的如何?”

贺兰敏柔感叹道:“真教人难以置信,公主这般小小年龄,琴技竟如此高妙。”

高安公主得意的道:“都是郑姨娘教的好。”

贺兰敏柔在她对面坐下,问道:“公主殿下今日请我划船听曲,想必是有什么事吧?”

高安公主望着她,正色道:“是的,我想求表姊一件事。”

贺兰敏柔道:“何事?”

高安公主便将李吉和贺兰敏之的请求说了,希望她在皇后面前,替两人求情,让他们前往莱州。

贺兰敏柔听完后,轻轻一笑,道:“我就猜到是兄长的主意。”

“那你答应了?”高安公主忙问。

贺兰敏柔望着他,道:“公主,我听说您与吴王殿下,一向关系亲密,他若离开长安,您不会觉得孤单吗?”

高安公主沉默了一会,轻轻道:“这是他第一次求我帮忙,我当然要帮他。反正他总会回来的,不是吗?”

贺兰敏柔怔了半晌,低声道:“说的也是。”

“那你同意了?”

“嗯。”

临近日暮,承庆殿的宴会已经结束了,群臣也各自归家,与家人共庆佳节。

李吉因为要等消息,一直留到了最后。

他来到殿后的小池塘,坐在草丛之中,听着池塘中的蛙鸣之声。

过了没多久,忽听身后传来脚步声,转头一看,来的正是高安公主。

“安妹,成功了吗?”他急忙问。

高安公主伸手压住后裙,在他旁边坐下,笑道:“本公主出马,阿兄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贺兰表姊已经答应替贺兰表兄求情了。”

李吉喜道:“那可多谢你了。”

高安公主忽然认真的道:“表兄,你真的要去莱州吗?”

李吉往草地上一躺,仰首望着白云,道:“不错,以前我在宫中时,总想着能出宫。后来出宫之后,又总想着离开长安,出去瞧瞧。”

高安公主嘟囔道:“三兄他们都不愿离开长安就蕃,您为何就想出去呢?难道不喜欢待在长安?”

李吉笑道:“我怎么会讨厌长安呢?只是心中有一种冲动,让我离开长安,去外面闯一闯,看一看。”

高安公主叹了口气,道:“你非要去的话,我也没办法。那你出去看完之后,可要早点回来。”

李吉侧头看着她,笑道:“那是当然,等辽东之战打完,我就回来!”

三日之后,墨佳轩,茶室。

“贺兰兄,成功了吗?”李吉欣喜的问。

贺兰敏之朗声笑道:“你放心,我妹子今日入宫,把此事跟姨母提了。姨母果然一口就答应了,倒是你的事,费了点功夫。”

李吉心中一紧,道:“皇后不愿帮我吗?”

贺兰敏之道:“我都说了,只是费了点功夫,又没说失败了。姨母一开始是担心因为此事,与越王不和,后来小妹一番劝说,说若不是你鼓舞,我也不肯下此决心,她才终于答应帮你。”

李吉松了口气,道:“这次真的多亏你妹妹了。”

贺兰敏之微笑道:“也多亏你的公主妹子。”

两人又是相视一笑。

然而到了第二天,贺兰敏之就笑不出来了。

武皇后确实帮他向李治求了情,也说动了李治,然而最终只有李吉一人授官,被任命为莱州司马。

贺兰敏之还以为弄错了,让贺兰敏柔去宫中探听消息。

贺兰敏柔回来后,却告诉他,武皇后确实同意他去莱州,但因他并无功名在身,更不愿他门荫入仕,所以希望他以幕僚身份,随李吉去莱州。

等建立功劳后,再册封官职。

就这样,贺兰敏之以私人参军的身份,随着李吉前往莱州赴任。

莱州治所位于掖城,由四座县城合并而成,是一座极为繁华的大城,商贸繁荣。

贺兰敏之与李吉一路东行,沿途倒也经历不少奇异之事,终于在半月之后,抵达了莱州。

当两人来到掖城城门外时,竟发现大皇子李忠,带着全州官吏,都督府所有官员,在城外迎接。

贺兰敏之骑在马上,笑道:“李兄,陈王殿下对你没得说。摆下这么大的阵仗欢迎,连各地折冲府的将领都来了。”

李吉却隐隐觉得不对劲。

出发前,他与李忠通过书信,李忠只说设宴接风,并未提到会在城外迎接。

而且他注意到李忠的表情不太对劲。

“赶紧过去吧。”

两人驱马来到城下,翻身下马,向李忠见了礼。

叙礼毕,李忠第一句话便令两人惊呆了。

“吉弟,贺兰兄,你们是奉旨来调查军械被劫之事的吗?”

“什么军械被劫?”李吉大吃一惊。

李忠也是一愣:“你不知道?”

李吉一脸茫然的摇摇头。

李忠和旁边的莱州都督孙仁师对视一眼,两人都很诧异。

贺兰敏之急问:“喂,到底什么情况,能和我们说明一下吗?”

孙仁师沉声道:“吴王殿下,贺兰郎君,你们可知道,朝廷曾援助百济一批军械?”

“知道。”两人都点了点头。

孙仁师道:“押运军械的旅队,出发近一个月,迟迟不返。十几日前,百济使节过来,询问铠甲之事。我们这才知道,他们并未收到军械。”

李吉错愕道:“没有收到,难道被人给劫了?”

李忠感叹道:“是啊,两百名军士,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肯定是死在了大海。”

李吉恍然道:“所以你才以为我们是奉命调查此事?”

李忠道:“是的。我已派人向长安汇报此事,见你们过来,以为是营州先一步把消息传回长安,父亲派你们来调查此事。”

贺兰敏之听到此处,眼中闪过一道亮光。

李忠道:“好了,你们先随我进城吧,接风宴已备好,此事慢慢再跟你们细说。”

在李忠带领下,李吉和贺兰敏之进入掖城。

与此同时,李忠派往长安报信的信使,也终于抵达了长安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