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312章 帝后同审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12章 帝后同审

作者:左百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9 20:18: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人一起来到立政殿,只见武皇后正坐在榻上,向三名四五十岁的宫人问话。

两人上前,向武皇后见礼。

武媚娘抬了抬手,说道:“你们两个,是孙神医的高足吧?”

费十三忙道:“回殿下,我二人确实是孙奉御的弟子。”

武媚娘淡淡一笑,道:“既是神医弟子,医术自不必说,我让你们瞧的那具尸体,可检验清楚了?”

孟十一道:“检查好了,是一具女尸,死亡时间,应该有二十年以上,死的时候,大约二十多岁。另外,死者生前被人用钝器,砸碎右手食指。”

武媚娘身边三名老宫人听到此话,都露出惊异之色。

武媚娘瞧见后,问道:“怎么,你们知道她的身份吗?”

左边那名年纪最大的宫人道:“皇后殿下,死的那人,应该是魏珏,她是王美人身边的贴身宫人。”

这三人都是当年宝宁殿的当值宫人,武媚娘特意命人找过来,询问阴妃之事。

武媚娘眸光一闪,问道:“你能确定吗?”

年老宫人道:“不会错的,当年王美人骑马时,险些摔伤,是魏珏过去接住了她,结果自己右手食指,被马蹄踩断了。”

此话一出,孟十一和费十三脸色都有些红。

他们猜的是被钝器砸碎,哪知却是被马蹄踩伤。

武媚娘目视着老宫人,道:“接着说。”

老宫人似乎在回忆当年情况,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旁边那名四十多岁的宫人道:“殿下,奴婢记得魏珏的事。”

“好,你来说。”

那宫人道:当时尚药局的巢奉御看上了魏珏,德妃娘子便想做主,把魏珏赐给巢奉御。”

武媚娘忽然道:“阴妃很看重那名巢奉御吗?”

宫人道:“是的,德妃娘子每次身体有恙,都是由巢奉御帮她诊的,娘子信不过别的御医。”

老宫人补充道:“巢御医也是当时宫中医术最好的一人。”

武媚娘道:“那后来呢,魏珏是怎么死的,你们知道吗?”

四十多岁宫人道:“德妃娘子虽向先帝请了旨意,可魏珏却不愿跟巢奉御,她请求王美人,向德妃娘子求情,只可惜没用,德妃娘子还是将魏珏赐给了巢奉御。”

“我们都以为她跟着巢奉御了,没想到她竟已经死了。”

武媚娘心中一动,暗道:“如此来看,王美人因为魏珏的事,与阴妃失和。”

她又问起王美人暴毙的情况,宫人们都说不知,不过她们提到过一点,王美人得病时,也是巢御医帮她看的。

由此可见,巢御医最有机会杀死王美人。

武媚娘听完后,闭目沉思了一会,朝张多海吩咐道:“去查一下巢御医的情况。”

直到次日下午,张多海才过来向武媚娘回话。

巢奉御名叫巢叔谋,是隋朝著名医家巢元方之子,精通药术,武德年间便入了宫,长期担任奉御。

贞观十五年,巢奉御忽然辞去尚药局奉御的职位,不知所踪。

有消息说,他跟随齐王李祐前往齐州,后来李祐谋反,有人曾看到过他,等李祐谋反被平定,他也不知所踪。

武皇后沉思了一会,朝张多海道:“派人盯着邓王和蒋王,有什么消息,立刻回报。”

张多海应诺一声,领命去了。

王洪忽然急匆匆来到殿内,朝武媚娘道:“殿下,陛下请您过去一趟。”

武皇后当即起身,来到立政殿,令她意外的是,李治是在外殿等她。

武皇后来到殿外,通传一声后,进入大殿,凤目一瞥,只见阶下站着一人,赫然是狄仁杰。

“臣拜见皇后殿下。”狄仁杰朝她行礼。

武皇后微笑着点点头,上到宝座台,朝李治敛衽一礼。

李治拉着她在龙椅上坐下,问起邓王的事,武媚娘只说还在调查。

李治道:“那好,你听听狄仁杰的话,也许对你有帮助。”

武媚娘侧头朝狄仁杰看了过去,奇道:“狄寺卿不是去洛阳办案吗?”

狄仁杰拱手道:“回殿下,此案臣已破获,故而回来了。”

武媚娘讶道:“这么快,凶徒是何人?”

狄仁杰道:“臣去抓捕此人时,他已自尽,不知其身份。臣派人封锁消息,对外宣称凶徒还未抓到,随后悄悄回了长安。”

武媚娘目光闪动:“你这么做,有什么用意吧?”

狄仁杰道:“根据臣的猜测,那凶徒是一个死士,受人所派,故意做此连环命案,引臣去洛阳。”

武媚娘眸中多了几分赞赏之色,笑道:“所以你悄悄回到长安,想知道对方为何调你去洛阳?”

狄仁杰道:“殿下一语中的。”

李治道:“媚娘,朕和狄仁杰商议过,都觉得那幕后之人,可能是邓王、蒋王中的一人。”

武媚娘点头同意,这几日,长安城中发生的大事,也只此一件。

李治又道:“狄卿虽查不出那死士是谁所派,不过已查出他落脚的邸店,根据邸店掌柜的供词,那人是河北口音。”

武媚娘心中一动,道:“陛下,您心中已有结论了吗?”

蒋王任地在河北相州,邓王则在江南襄州,由此便可以判断,蒋王嫌疑更大。

李治道:“皇后觉得如何?”

武媚娘道:“妾身刚刚查出来,蒋王的生母王美人,曾与阴妃有隙,阴妃派赵美人杀王美人,也是有可能的。”

李治深吸一口气,道:“如果真的是蒋王,常山大婚的日子,他一定会有所动作,先静观其变吧。”

眼下毕竟没有确凿证据,况且蒋王身份特殊,只有等他露出马脚,才能对他动手。

武媚娘提醒道:“陛下,要不要跟常山提个醒?”

李治想了想,抬手道:“不,可以告诉新城,让她守在常山身边。朕总觉得,蒋王要杀常山,应该还有别的原因。”

从常山公主与蒋王的态度来看,两人曾经关系极好。

就算赵美人杀了王美人,蒋王最多冷落常山公主,不再与她来往,没道理如此憎恨她!

日子一天天过去,接下来几日,长安城恢复了平静,长安城朝野上下,都关注着公主大婚的事。

常山公主的公主府已经修缮好了。

李治对这个妹妹很宠爱,不仅挑选了一座离皇宫近的府邸,距离新城公主府也很近。

另外,他还给常山公主派了一支两百人的卫队。

武皇后挑选出一百零八名内侍、一百零八名宫人,再加上公主院内的几十名随侍,都和常山公主一起迁往公主府。

公主出嫁的礼仪繁琐,皆由礼部负责,不需李治操心。

到了大婚当日,又是一阵繁琐的礼仪。

李治在两仪殿宴请群臣,按照规矩,公主也要出拜,群臣皆伏地稽首,以作回拜。

等常山公主在太庙祈拜后,已到了半下午,这才乘坐着武皇后借给她的鸾驾,摆驾出宫。

沿路金吾卫戒严,路旁尽是火炉,极尽壮观。

来到公主府,又经过繁琐的程序,临近傍晚,公主才终于进入洞房。驸马则在内堂陪客。

公主大婚,来恭贺的客人自然都是显赫之人,坐在内堂的要么是公卿列候,要么是宗室王爵。

蒋王便是其中之一,他等着驸马过来敬酒后,便站起身,离开了屋子。

他起身的瞬间,邓王瞥了他一眼。

蒋王信步朝着后堂而去,来到垂花门时,被侍卫挡住了,按照规矩,公主出嫁当天,外客不得入内。

蒋王淡淡道:“你去通告公主,就说是本王要见她,她若不见,本王转身就走。”

侍卫只好过去通报,很快打了个来回,说公主请他进去。

蒋王信步来到常山公主的婚房,敲了敲门,常山公主的贴身婢女彩儿开了门,把他请了进去。

婚房之内,常山公主穿着一身精致的金丝红罗笼裙,头戴华冠,上面镶嵌着琥珀、玛瑙、珍珠等饰物,耀目金光。

“兄长,您来看我了。”常山公主微微笑着,脸上闪动着明艳的光泽。

蒋王感叹道:“按照规矩,我这个时候过来找你,不太妥当,但你我虽不是亲兄妹,关系却更胜,明日我就要离京了,这是我答应送给你的石蜜。”

递过一个琉璃瓶子。

常山公主伸手接过,望着瓶中的石蜜,不禁露出缅怀之色,道:“多谢兄长。”

蒋王道:“今日是你大喜之日,我也不好在这里久待,先走了。”转身推门离去。

他刚走不久,新城公主和彩儿一起走了进来。

新城公主望着琉璃瓶,朝常山公主道:“阿姊,这瓶石蜜,我帮你收起来吧。”

常山公主点点头,嘱咐道:“且收好了,莫要磕了碰了,辜负了兄长一片心意。”

新城公主道:“知道了。”

常山公主见她神情有异,问道:“阿妹,怎么了?”

新城公主勉强笑了笑,道:“没什么,驸马应该很快要来了,小妹就不打扰你了。”

转身离开了屋子,沿着走廊一路向西,不多时,便见前方站着两个人,一人是狄仁杰,另一人是孙思邈。

“公主殿下,东西拿到了吗?”狄仁杰问。

新城公主点点头,将琉璃瓶子递给了孙思邈。

孙思邈打开瓶口,用鼻子朝里面嗅了嗅,里面除了一阵甜香味外,果然还混合着其他味道。

他一边闻着,一边低声道:“射工、斑蝥、卵鞘……”脸色越来越凝重。

狄仁杰道:“孙神医,有问题吗?”

孙思邈捻须道:“这石蜜之中,混入了很多药虫。”

新城公主惊道:“什么是药虫?”

孙思邈道:“就是与虫有关的药材,比如虫的尸体,或者身体的一部分。”

新城公主奇道:“如此说来,里面混的都是药材,对阿姊无害了?”

孙思邈摇了摇头,道:“每一种药虫的药性都极为独特,古往今来流传下来的药虫方子,都是用几味辅药混合一种药虫,方能治病,绝不可随意将药虫混合搭配,更何况搭配这么多种。”

新城公主道:“那搭配了会怎么样?”

孙思邈缓缓道:“这么多药虫混在一起,老夫也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效果,不过肯定对身子有害。”

新城公主咬牙道:“兄长没说错,蒋王真的要害阿姊。”

狄仁杰道:“事不宜迟,需得立刻将情况告知陛下。”

蒋王回到内堂时,只坐了没一会,便朝卢照邻打了个招呼,迈步离开了公主府。

刚出大门时,忽听身后传来一道喊声。

转头一看,原来邓王也跟着出来了。

蒋王对邓王一点不客气,冷着脸道:“你喊我做什么?”

邓王没有回话,只抬头朝大街看了过去。

蒋王顺着他目光看去,只听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不一会,一支千牛卫奔了过来。

为首的千牛备身朝二人拱手道:“蒋王殿下,邓王殿下,陛下请两位入宫一趟。”

蒋王听到皇帝召见,心中一沉,深吸一口气后,跟着千牛卫去了。

两人跟着千牛卫一路进了宫,很快被带到了甘露殿。

进入外殿,蒋王露出惊愕之色。

殿内不仅坐着皇帝和武皇后,连狄仁杰也在殿内。

蒋王目视着狄仁杰,很想问他为何会在此处,话到嘴边,总算惊醒,若是问出这话,等于不打自招。

他深吸一口气,定住心神,朝李治和武皇后见礼。

“砰”的一声,李治将一个琉璃瓶放在龙案上,缓缓道:“七兄,常山的怪病,就是你搞的鬼吧?”

蒋王瞧见玻璃瓶后,仰天一叹,知道皇帝已经知道了一切,再隐瞒也无用,

他身为王族,自有傲气,当即昂首道:“不错,是我做的。”

李治道:“朕倒想听听你的理由。”

蒋王咬了咬牙,道:“理由?她亲手害死我生母,你说我该不该杀她?”

李治吃了一惊,道:“怎么可能,你生母王美人死的时候,她才五岁多,怎么可能杀人?”

蒋王道:“陛下,您知道我生母是怎么死的吗?”

李治道:“听说是暴毙而亡。”

蒋王冷哼道:“不,她是被人毒死,就是你桌上摆着的石蜜中的毒!”

武皇后忽然道:“这毒药,是当年的奉御巢叔谋研制的吧?”

蒋王看了武皇后一眼,道:“不错,就是那老货!此毒服下后,诊断时会被当做心疾,若不能发现病因,两日之内,就会暴毙。”

武皇后又道:“要杀王美人之人,可是阴妃?”

蒋王露出吃惊之色,道:“您连这都知道了?”侧头看了邓王一眼,心想肯定是邓王说的。

武皇后淡淡道:“吾查出王美人因一个叫魏珏的宫人,与阴妃不睦,故而有此猜测。”

蒋王道:“魏珏是阿娘最信任的人,还曾救过阿娘性命,当年阴妃为了拉拢巢老头,想把魏珏送给他,阿娘自然不同意。”

“可惜阿娘位份太低,无法阻止阴妃,魏珏最终还是被送给了巢老头。阿娘悲愤不已,便想暗中转投杨妃。”

“因宫人泄密,此事被阴妃知道了,她想害死阿娘,不过阿娘对她已有防备,她无法得手。”

“后来阴妃便找上赵美人,给她一包毒药,让她除掉阿娘。赵美人不敢违抗阴妃,将毒药下在阿娘最喜欢的芙蓉水晶糕里,让常山送到阿娘的宫里。”

“阿娘与赵美人情同姐妹,对她自无戒心,况且送水晶糕的是一个五岁的孩子,便毫无防备的吃下了。”

“当天夜里,阿娘便不舒服了,宣御医查看,认为并非中毒,而是得了心疾。崔老太妃也亲自看过阿娘,让其他御医诊断,依然判断是心疾。”

“第二天下午,阿娘便没能挺过去,宫中也都当做患疾病而死,我当时已在外开府,甚至来不及看阿娘最后一面!”

说到此处,泣不成声。

李治微微侧头,叹了口气。

蒋王擦了擦眼泪,接着道:“当时后宫争斗激烈,阿娘无故暴毙,我自然怀疑有人毒死阿娘,于是暗中派人调查。”

“只可惜,根本查不出任何线索,后来是魏珏找上我,告诉我说,是巢老头研制出的一种特殊毒药,毒死了阿娘!”

“我便让魏珏潜伏在巢老头身边,拿到那种毒药,当做证据。结果魏珏果然帮我拿到了,我便去找崔老太妃,让她主持公道!”

“可崔老太妃却说,仅凭这瓶毒药还不够,需要魏珏做人证。我又去找魏珏时,她却失踪了。”

武媚娘缓缓道:“她应该是偷药被发现,被阴妃处死,埋在了宝宁殿的梅花林下。”

蒋王沉声道:“我也猜到她已经死了,只好又去找崔老太妃,让她想办法。只可恨,她却不愿出头!”

邓王终于出声道:“母亲并非不愿帮你,而是当时阴妃在后宫势力太强,母亲暗中想收集证据对付她,却处处受制,拿她没办法。”

蒋王冷冷道:“那是因为她不愿为了一个小小的美人,与阴妃鱼死网破而已。”

邓王低下了头,道:“母亲确实有很多顾忌,无法对阴妃动手,她因为此事,对你心怀愧疚,又因治理不好后宫,对先帝有愧,这才心力交瘁,染了重疾。临走之前,她也只能劝先帝惩治赵美人,也算帮你报仇。”

蒋王冷冷道:“赵美人该死,常山也逃不脱干系!”

李治沉声道:“所以你才用魏珏给你的毒药,给常山下毒?”

蒋王道:“是的,我当时并未动手,而是等了几年,等到我即将离京就藩时,才将下毒的石蜜送给她。”

“因这几年我一直去瞧她,并且总给她带吃的,她对我毫无防备。只可惜,她服下后只得了怪疾,并未立死。”

李治道:“她当初只有五岁,并不知送给你母亲的是毒药,你怎能迁怒于她?”

蒋王大声道:“死的又不是你母亲,你当然可以这样想了!”

武媚娘喝道:“放肆!”

蒋王哼了一声,道:“事已至此,本王没什么好怕的,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本王为母报仇,并不后悔!”

李治忽然道:“你得知常山要大婚后,便制定好毒杀她的计划,同时命死士在洛阳做下连环凶杀案,把狄仁杰引过去,是不是?”

蒋王道:“不错,狄仁杰名声太大,本王也怕他查到本王头上。”

李治厉声道:“你纵是为母报仇,那些被杀之人,与你何冤,你为何要杀他们?”

蒋王不敢与李治对视,低下头,低声道:“我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只能怪他们倒霉吧。”

李治摇了摇头,朝邓王问道:“王叔,你是如何知道蒋王要杀常山的?”

邓王道:“母亲临死之前,依然对七郎有愧,将这桩秘密告诉了我,让我盯着蒋王,防止他做出过激之事。”

“常山得怪病时,我便猜到与他有关,只可惜无能为力。后来常山病愈,又要大婚,我猜到常山出宫之后,他肯定又会动手,便散播流言,想阻止婚事。”

李治点了点头,

难怪邓王阻止此事的方式如此温和,又没有来找自己,显然是因崔老太妃的嘱咐,对蒋王心怀同情。

李治看向狄仁杰道:“狄卿,你有没有什么要问?”

狄仁杰道:“臣只有一个问题,想问蒋王殿下。”

蒋王哼道:“你问吧。”

狄仁杰看向龙案上的琉璃瓶,道:“瓶中的毒药,也是巢奉御研制的吗?”

蒋王道:“是的。”

“您是从哪里得来的?”

蒋王眯着眼一笑,道:“他也是害死母亲的仇人,本王岂能饶他?李祐造反失败后,我便派人捉住了他,关在母亲陵墓附近的灵园内,本想把他关一辈子,让他赎罪,没想到常山竟没有死,便只好让他重新研制一份毒药了。”

狄仁杰点点头,没有再做声了。

李治望着蒋王,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处置他。

他沉吟了一会,挥了挥手,命狄仁杰将他暂时关起来,随即起身,和武媚娘一起离开了大殿。

日升日落,长安城又渡过了平静的一日,常山公主的大婚也一切顺利。

李治最终决定,不把蒋王的事情告诉她。

常山公主这二十多年的生活,已经够可怜了,李治不想让她再为幼年的事,蒙受阴影。

在李治授意下,蒋王报仇的事被掩盖,这桩宫廷隐秘,将永远成为秘密,掩盖在历史洪流之中。

大理寺对外宣布,洛阳的案子是蒋王派人所为。常山公主还因此找上李治,替蒋王求情。

李治最终下旨,将蒋王爵位剥夺,削为平民,流放岭南。

这一桩因常山公主婚事引起的宫廷旧事,也终于告一段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