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292章 康国复国 裴行俭威震西域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292章 康国复国 裴行俭威震西域

作者:左百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8: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宫之内,除酉时响起的下衙鼓声,每到一个正点,也有鼓声提醒。

正点鼓只响三声,每声之间,相隔两三个呼吸,高有道回到偏殿时,刚好听到正点鼓。

这是申时的鼓声,平日这个时间点,左偏殿的几人都下衙了。

然而今日不同,皇帝刚把高有道召过去了,说不定还会过来瞧瞧情况。

故而卢照邻、郭正一几个都坐在案后,将那几份要拿去给皇帝的奏章和诰书,反复翻阅着。

高有道回到案后坐下后,杜易简凑近了一些,朝他问道:“陛下召你去做什么?”

高有道将桌上的公文、纸笔整理好,道:“出去和你们说。”站起身,朝掌殿内侍拱了拱手,离开了偏殿。

杜易简和卢照邻也跟着起身,一起下衙回家。

三人穿过承天门,走在承天门大街上时,只见街上人来人往,都是下衙的官员。

杜易简又问起刚才的问题,高有道说道:“陛下派我去安西公干,我可能要离开长安几个月了。”

卢照邻吃了一惊,道:“明年年初能回来吗?”

年初便是他和常山公主的大婚,他可不希望最好的朋友缺席。

高有道想了想,道:“我尽量快一些,赶在明年初回来吧。”

现在是八月,距离卢照邻大婚还有四个多月,从这里去安西,快的话一个月就能到了。

只要事情顺利,还是赶得及的。

杜易简又问起他去安西所为何事,高有道笑而不语。

杜易简见他如此反应,心知是机密,便不再多问。

往常三人下衙后,都会有些活动,今日高有道公务在身,便直接回家了。

当他告诉杜蓉自己要去安西时,杜蓉顿时闷闷不乐。

高有道再三保证,尽量赶在岁末前回来,她才情绪转好一些。

当天晚上,吏部官员和内领卫的人分别来到高府找他。

吏部官员给了他一块监察御史的令牌,这是李治为了让他方便调查,临时给他封了一个监察御史的官职。

有监察御史的身份,他一路上便能畅通无阻,还能使用官家驿站。

再加上内领府给的郎将令牌,他还能在路上调用内领府外府的军士,行事就更方便了。

次日清晨,他去弘文馆报了个道,跟首席学士打了招呼,也不带随从,直接牵着一匹马和一匹骆驼,出开远门,朝安西而去。

一路之上,为赶时间,他尽量不进城,夜间要么宿在郊外,要么借住寺庙和道观,期间竟还遇到不少西游的学子游侠。

七八日之后,弃马乘船,过黄河古渡,重新购置新马,又行了半月,很快来到西洲。

此地风俗与关中已有很大区别,气候也变得更加炎热,放眼看去,尽是漫天黄沙。

西州原本是高昌国旧地,因高昌国断绝商路,不往长安朝拜,唐太宗派遣侯君集消灭高昌国,设立西州都护府,后来更名为安西都护府。

换句话说,进入西州后,便已进入安西都护府境内。

高有道继续西行,在龟兹城东地区,竟遇到一支神秘的商队。

高有道与对方首领交谈时,对方还有些遮遮掩掩,坚持要看高有道的官凭。

高有道将监察御史的官凭给对方看了后,那首领才告诉他,自己是吐火罗国的大臣。

吐火罗国虽也曾往大唐朝贡,却并非大唐属国,一直暗中帮助波斯人,想帮波斯人复国。

只可惜败给了穆阿维叶的大食军队,已被大食吞并。

高有道问道:“贵国已成为大食一部分,为何还要派人来大唐呢?”

吐火罗大臣叹道:“我们已经听说了,大唐正在集结西域各国兵力,帮康国复国。我们希望大唐帮助康国后,也能帮帮我们。”

“你们不愿被大食统治吗?”高有道试探道。

吐火罗人道:“大食人欺骗了我们,他们说不再强制我们信仰大食教,可代价却是征收人头税,民众根本负担不起,都被他们强制征调到小勃律国。”

大食人当初东进时,遭遇西域各国强烈反抗,正是因为大食人强制他人信仰大食教的缘故。

后来穆阿维叶提出,不再强制别人信仰大食教。

这条政策一出,遇到的反抗减弱很多。

甚至还有国家派遣使节,主动臣服大食。

却不想,大食人确实不逼着他们信仰大食教,但不信教的人,需要上交巨额人头税。

这笔税收,比他们以前交的钱多了数倍,大部分百姓根本交不起,无奈之下,只能改信大食教。

那些依然顽固不肯信大食教之人,因无法交税,强制抽调前线,参加战争。

吐火罗王这才后悔了,暗中派使节前往唐朝,希望改为臣服大唐,

与做大食国的小弟相比,给大唐做小弟,只需开通商路,去长安朝拜而已,条件轻松多了。

吐火罗人将情况说明后,高有道没有再多说什么,只祝他一路顺风,便与商队分开。

唐人都不喜欢反复之人,一个国家反复横跳,也会遭到厌恶。

他知道大唐对西域的政策,眼下以守为主,不可能为一个不相干的吐火罗国,与大食开战。

裴行俭驻守碎叶城,高有道继续向北行了四五日,终于抵达了碎叶城。

然而一问之下,裴行俭竟不在碎叶城,已经率领三千大唐骑兵,前往了安国。

高有道听说后,暗暗欢喜。

只要裴行俭没有玩忽职守,他的任务也就轻松多了,可以尽快返回长安复命。

他在碎叶城待了几日,打听西域情况,然而听着听着,又开始担心起来。

根据安国传来的消息,裴行俭到了安国后,只顾着跟各国国王开宴会,跑马狩猎,根本没有进军康国的打算。

高有道突然想起薛仁贵曾跟他提过裴行俭这个人。

说此人不仅勇武过人,兼且擅长谋略,文武双全,令他非常钦佩。

薛仁贵既然如此推崇此人,裴行俭应该并非泛泛之辈。

想到此处,他决定亲自去一趟安国,就近观察裴行俭,看他是真的玩忽职守、贪图享乐,还是另有目的。

安国位于昭武九姓西北方向,位于康国的北边。

康国被大食人攻占后,最危险的就是安国和穆国。

高有道出了碎叶城后,先向西北而行,准备先绕道去石国。

沿途之上,他仔细观察着西域风土人情,遇到唐人后,也会向他们询问西域情况。

一问之下,他又得知了一件事。

原来西突厥被驱逐到西域后,分裂后的弩失毕部恢复元气,又建立了一个汗国,并且占据了曹国、史国不少土地。

西域诸国联手跟突厥人打了几仗,竟然都打输了。

后来派人去安西都护府,找裴行俭控诉,裴行俭竟偏帮着西突厥,没有惩罚他们。

如今西突厥又在悄然壮大,西域各国都非常不安。

只不过因为大食的威胁更严重,才暂时放在一边。

高有道将此事记在心中,准备回国后向皇帝汇报。

数日之后,高有道终于抵达了石国,折而向西,朝着安国进发。

再过三日,安国都城的城墙,出现在视野之中。

城墙只有一丈不到,还比不上大唐一座县城。

城门之外倒很热闹,有牵着骆驼的商人、脖子上盘着蛇的杂耍人、手持乐器的歌者、还有一身长袍的祭司。

高有道刚进城,便见一个少年快步走了过来,朝他热情的问道:“朋友,你是唐人吧?”一口唐语十分流利。

高有道看向那少年,只见他十二三岁,身材极为壮硕,若不是脸庞稚嫩,看起来都有十五六岁了。

高有道朝他笑道:“你也是唐人吗?”

那少年挺了挺胸,点头道:“对,我也是唐人,郎君,我请你喝酒。”

高有道原以为他是个收钱的向导,却不想对方小小年纪,竟颇有几分豪爽之气。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他微微一笑。

两人来到路边酒棚,石国的酒多是果酒,味道酸酸甜甜,没什么力气,高有道喝的不大习惯。

他喝了两杯后,便与那少年攀谈起来。

那少年十分健谈,且对他非常友好,几乎知无不言。

他自称李慕唐,是一个契丹裔唐人,原本在庭州过活,跟随父亲李莫哥来到石国。

高有道奇道:“你们既是庭州人,来石国做什么?”

李慕唐道:“爹爹在衙门外的墙上看到告示,上面写着,裴副都护打算在石国狩猎,邀请我大唐健儿也去竞猎,与西域人比一比。父亲便带着我来了。”

高有道目光闪动,露出思索之色。

李慕唐又道:“我们原本是河北沧州人,因贪官贪污,过不下去了,就去了长安,幸得朝廷赈济,把我们迁到庭州,日子才慢慢好起来。”

“爹爹说若没有朝廷赈济,我们都活不下来。他数次想投军,只可惜竞选人太多,名额太少,都没有选上。不过没关系,再过三年,我就满十六岁,定能替父投军!”

高有道微微一笑,赞道:“有志气,我敬小郎一杯!”

李慕唐咧嘴一笑,与他干了。

高有道问道:“你们迁到庭州后,日子过的还好吗?”

李慕唐道:“一开始不太好,官府的人经常胡乱安排,比如给我们家分的房子,又给另一户流民分了,害得我们跟对方打了一架。还有田地,明明说好是一百亩,却只分了六十亩。”

“后来崔刺史来了,一切就好起来了,欠的田都重新发了,还给我们家发了头小马、两只小羊。如今已繁衍到十几只了。你若去我家,我就能用羊肉招待你了。”

高有道笑道:“由此来看,那位崔刺史是一位好官了。”

李慕唐挺胸道:“当然了,庭州没有人不喜欢他的。而且他箭术很好,射死过一只老鹰。”

便在这时,城门口传来一阵喧哗声。

高有道听不懂石国人的语言,正好奇的望着,忽见李慕唐跳了起来。

“怎么了,小郎?”他问。

李慕唐急道:“好像在说狩猎的事,我去问一下!”快步奔了过去。

过了好半晌,李慕唐终于回来了,脸上半是惊喜,半是担忧。

高有道忙问:“小郎,出什么事了?”

李慕唐神情呆滞了一下,遥望着南边,道:“父亲跟着裴副都护,突袭了康国叛军!”

高有道惊道:“什么?”

李慕唐握紧拳头,道:“听他们说,裴副都护原本带着大家在南边的林子里狩猎,也不知怎么,忽然便带着狩猎的人,进入康国境地,突袭了康国叛军的营地!”

高有道目光一亮:“我明白了,他一直在用狩猎做幌子,让康国叛军疏忽大意,然后出其不意,突袭康国叛军!”

李慕唐呆呆道:“您是说,裴副都护这些日子以来的狩猎,都是假装的吗?”

高有道笑道:“是的,你想想看,康国叛王知道裴行俭召集各国酋长,肯定猜到他要率军来犯,自然做好充足准备,再加上大食人在背后支持,想击败他们并不容易。”

“所以他故意饮酒狩猎,就是为了麻痹康国叛王,又趁狩猎的机会,突然袭击,康国叛军猝不及防,自然会战败了。”

李慕唐皱着粗眉毛,道:“可是我大唐军队如此强大,何不直接用主力碾压呢?”

高有道看了他一眼,缓缓道:“自然是为了你们。”

李慕唐怔怔道:“我们?”

高有道道:“不错,若是率领大军远征进攻,必定劳民伤财,消耗大量钱粮,这些钱都由百姓供给,你们交税的负担就会加重。”

“如今他采用计谋,以最小代价,取得这场胜利,对你们来说,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李慕唐用力点点头,道:“原来是这样,裴副都护果然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爹爹跟着他,肯定不会有事!”

“那是自然,攻打叛军的主力,应该是三千唐军,那些猎手只需跟在后面,以壮声势就行了。”高有道安慰道。

没过多久,城外忽然进来很多猎手,全都骑着骏马,背着长弓,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不少人脸上还沾有鲜血。

这些猎手有唐人,也有昭武九国的人。

忽见一名穿着黑衣的汉子策马进城,目光在城门口四顾搜索。

李慕唐大喊道:“爹爹,我在这里!”用力招着手。

黑衣汉子正是李莫哥,他牵着马过来,将马系在旁边一棵树上,大笑道:“痛快,痛快极了!”

李慕唐急忙给他倒了杯酒,问道:“爹爹,您真的跟着裴副都护,去打康居国叛军了吗?”

李莫哥一口把酒喝了,笑道:“那能有假?你爹亲手射死了三人,还抢了这么个玩意,你拿去玩吧。”

从腰囊中取出一柄短弯刀,上面还镶着宝石。

李慕唐接过刀,抽出刀锋,只见弯刀上有条形花纹,刀身如行云流水一般,美妙异常。

“这好像是波斯刀。”李慕唐欣喜的道。

李莫哥笑道:“这是我从一个军官身上摸到的,裴副都护说了,为了感谢大家出手,允许我们带走战利品。”

目光忽然一闪,看向高有道。

“这位朋友是?”

高有道拱手道:“在下高有道,是从长安过来的。”

李莫哥听说他是长安人,面露喜色,道:“那咱们可要好好喝上一杯。”

三人当即对坐饮酒,高有道从李莫哥口中,也终于知道具体情况。

原来裴行俭事先并未告诉他们计划,上午各国猎手还以为跟着他打猎。

等到了林子里,裴行俭才将真实目的告诉众人,说要领兵突袭康国叛军,帮助康国复国。

愿意跟随他的人,便跟在唐军后面,不愿的人,就地返回。

喜欢打猎的多是热血男儿,况且他们也厌恶大食人,参加狩猎的数千人,几乎都跟在三千唐军后面。

裴行俭早已计划好一切,众猎人什么也不用管,只跟着唐军就行。

李莫哥只知道自己跟着唐军奔行两个多时辰后,在一条河边遇到了康国叛军。

唐军冲锋在前,猎人们紧随在后,康国叛军根本来不及反应,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战斗持续两个时辰便结束了,康国叛军全部溃散而逃。

高有道与父子二人长谈之后,分手告别。

李莫哥父子准备返回庭州。高有道任务在身,继续留在石国,探听最新动静。

又过了几日,康国传来消息,裴行俭率领各**队,已打下康国都城,帮助康国国王,夺回了国家。

此战过后,大唐在西域的声望达到顶峰,裴行俭走在安国路上,都会有人主动给他送吃的。

客店老板得知他是唐人后,也坚持不肯收他钱。

高有道再三确认消息无误后,这才离开石国,朝长安返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