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260章 两大权臣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260章 两大权臣

作者:左百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9 20:18: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是五月第一个常朝,李治坐在龙案之后,听着萧嗣业述说契丹的变故,一言不发。

群臣听完后,相互间窃窃私语。

尉迟恭最先开口:“射杀李窟哥的是什么人,可抓到了吗?”

萧嗣业道:“抓到了,根据松漠都督府的消息,是一个契丹小酋长的首领,他妻子被李窟哥霸占,怀恨在心,故而将他射死。”

李义府笑道:“这些胡人经常发生这样的事,不足为奇。只是李窟哥被杀,又得重新挑选一名新都督了。”

许敬宗问道:“契丹人可自己推举了都督?”

萧嗣业道:“倒是推举了一个,名为大贺阿卜固,契丹人希望朝廷准许由他继任都督。”

上官仪沉声道:“羁縻政策已变,不是他们想推举就可以的,需让此人来长安,接受兵部和吏部考核。”

萧嗣业道:“营州刘都督已经在跟他们交涉此事了。”

李治忽然道:“让刘仁轨做好战争准备,防止契丹叛变!”

群臣听到此话,都吃了一惊。

萧嗣业道:“陛下,契丹一向安顺守己,李窟哥的死也属于他自己的问题,何以会突然叛变?”

李治目视着他,道:“李窟哥怎么死的,不过契丹人一面之词,你身为兵部尚书,怎能轻易相信?”

萧嗣业拱手道:“臣疏忽。”

其实并非他相信契丹人,而是这么多年来,契丹一直老实安分,并无任何背叛迹象。

李窟哥这位首领也一直亲自来长安朝拜,故而他才没有多想。

程知节忽然道:“陛下说的极是,李窟哥箭术极佳,这样的人绝不会轻易被人射死,此事殊为可疑!”

萧嗣业心中一凛,拱手道:“陛下,情况紧急,臣这就派人向营州都督府传达您的旨意!”

李治挥手道:“去吧。”

萧嗣业离开后,李治目光扫过群臣。

“诸卿可还有事要禀奏?”

群臣都没有做声。

李治起身道:“那就散朝吧。”从侧门离开了正殿。

返回寝殿的路上,李治朝王伏胜问道:“李卿今日又未上朝,不会又病了吧?”

王伏胜笑道:“陛下,您也知道,英国公最近协助您处理了吐蕃的事,估计没个十天半月,不会来上朝。”

李治听到此话后,也有些无可奈何。

李勣确实是这样的性子,每次帮他处理完某件大事后,就会隐遁一段日子。

李治其实也能理解他为何如此。

李勣挂的职位很多,其中左卫大将军是武职第一,尚书左仆射则是宰相。

他相当于同时兼任军政大权,比当初的长孙无忌还要显赫。

长孙无忌刚被收拾,他可能担心自己权势过盛,引起皇帝猜忌,所以经常游离于朝堂之外,就是为了让李治放心。

王伏胜忽然笑道:“臣倒是听人说,英国公非常尊崇道家的一个学说。”

李治迈步跨过寝殿门槛,在榻上坐下,端起杯茶喝了一口,问道:“什么学说?”

王伏胜笑道:“英国公曾与人论道,提出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富贵需止的观点,他还经常用这些话告诫家人。”

李治听完后,感叹道:“他能这样想,殊为难得。纵观史书,多少英杰权极一时,最后却难以善终。”

李勣和长孙无忌可以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权臣代表。

两人的结果也因此不同。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来到殿内,朝李治拜礼道:“陛下,兵部萧尚书求见。”

李治皱眉道:“他怎么又来了,让他直接来寝殿吧。”

不一会,萧嗣业来到寝殿,还微微喘着气,看来刚才是一路跑过来的。

李放下茶杯,问道:“萧卿,又出什么事了吗?”

萧嗣业取出一份奏章,双手捧着,递给李治,道:“陛下,安西都护府的急奏,康居国出事了。”

李治接过一看,看完之后,眼中目光闪动了一阵,沉声道:“伏胜,立刻请英国公入宫一趟。”

王伏胜应诺道:“是。”

……

李勣负手走在长孙府的后堂庭院,只见地面尽是落叶,无人打扫,显得荒凉萧瑟。

游目四顾,偌大一个长孙府,却看不到几个人影,连给他领路的家丁,也由门卫担任。

李勣瞧见此情此景,暗哼一声。

他知道长孙无忌并不缺钱,养几百名家丁轻而易举,他如此行为,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好表达自己的不满。

不一会,他被带到了书房外面,敲门进去了。

抬头一看,只见长孙无忌穿着一身暗青色的长袍,一副寒酸文士的打扮。

李勣也不和他搭话,径直走到椅子上坐下,翘起二郎腿,朝门子吩咐道:“上茶。”

长孙无忌抬头看了他一眼,笑道:“倒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客人,竟比主人还像主人。”

李勣淡淡道:“反正你这个主人也不打算好好招待客人,我只能自己主动一些了。”

长孙无忌道:“你怎知我不打算好好招客?”

“一个正在闹脾气的人,难道还会好好招待客人吗?”

“闹脾气?你说谁?”

“你!”

长孙无忌放下手中的笔,哑然失笑。

“看来李兄对我颇有误会。”

李勣道:“难道不是?陛下又没有抄你的家,你名下产业只怕比老夫还多,却故意把府中下人遣散,摆出一副可怜的模样,不是在闹脾气吗?”

这时,门子端着茶盏,走进书房,给李勣和长孙无忌都倒了一杯茶,又悄然出去。

长孙无忌也不生气,端起茶杯,微笑道:“我为何要闹脾气?”

李勣道:“当然是表达不满了。你觉得自己比谁都聪明,识破了禄东赞的计谋,立下首功!结果陛下却只字不提,没有任何奖赏,所以你觉得不满。”

长孙无忌摇头道:“你错了。”

“哦?”

“你以为我在为陛下没有封赏而闹脾气,却不知,我很庆幸陛下没有封赏我。”

“庆幸?”

长孙无忌缓缓道:“不错,我虽被陛下召回长安,并不代表我那些敌人,都打算放过我了。”

“最近因吐蕃的事,他们知道陛下在用我,暂且没有对我动手,然而等事情结束,陛下不再需要我,他们绝不会放过我。”

李勣翻了翻白眼:“你这是活该,谁让你以前干那么多遭人恨的事?”

长孙无忌也不跟他争执,缓缓道:“明眼人都知道,吐蕃之事,我立了头功,陛下却并不赏我,这会让他们心情舒畅,对我的怨恨也会减少几分。”

“你倒会想。”李勣哂笑道:“也就是说,你故意让府邸显得萧条破败,也是为了让他们心情舒畅?”

长孙无忌默认。

李勣笑了笑,道:“我这次来找你,其实是有别的事。”

长孙无忌没有吭声,只用手指了指大门。

李勣愣道:“干嘛?”

长孙无忌走到桌案后,拿起笔,头也不抬的道:“你不会连送客的手势都看不懂吧?”

李勣道:“我还没说是什么事,你就要送客?”

长孙无忌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你为何而来?”

李勣微微一笑,道:“那你说说看?”

长孙无忌道:“你希望我说服禄东赞,让他归附大唐,如此一来,吐蕃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李勣笑道:“你既然知道说服他的重要性,为何不肯试一试?”

长孙无忌叹道:“因为我对他也很了解,无论我如何劝说,他都不会同意。”

“没有任何办法?”

长孙无忌抬起头,直视着他。

“你李勣如果被他国活捉,对方劝你背叛大唐,你会同意吗?”

李勣不做声了,他绝不可能背叛大唐,哪怕大唐已经覆灭。

那么也不可能劝动禄东赞。

“罢了,这件事不提,不过你刚才猜错了,我并非为了此事而来。”

长孙无忌奇道:“那你来找我做什么?”

李勣笑道:“我是奉陛下之命,和你说一件事。”

长孙无忌目光一闪:“何事?”

李勣面色严肃了一些,道:“就在刚才,安西都护府传来一个消息。”

长孙无忌道:“什么消息?”

李勣道:“西域一个国家发生内乱!”

“哪个国家?”

“康居国。康国一名都督,突然起兵反抗国王,他手下的军队只用了一个月时间不到,就攻下了康国王都。”

长孙无忌目光闪动:“一个月不到?”

李勣表情凝重。

“是的,根据安西都护府的消息,叛军装备精良,战力强大,队伍里还有一部分雇佣兵,战斗经验极为丰富,康**队根本无法抵抗。”

长孙无忌缓缓道:“背后一定是大食人在支持。”

李勣点头道:“这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他们并未直接出兵,也不算违反契约,我们也不好指责他们。”

长孙无忌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皇帝让李勣把此事告诉他,说明此事很可能与吐蕃有关,故而皇帝才来征求他的意见。

想到此处,他问道:“鸿胪寺与大食人谈判情况如何了?”

“只要他们退兵,陛下就准许他们攻打天竺,大唐并不插手。”

“他们可同意?”

“没有,只说向本国请示。”

“大食距离如此之远,请示结果要等到什么时候?”

李勣道:“所以陛下也不等了,给他们最后通牒,一个月时间内,让他们退兵,否则就兵戎相见。”

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道:“大食人故意在西域闹事,就是想向我们施压,让我们等候他们的请示结果!”

李勣微微一笑,道:“我和陛下也是这么想的。”

“康国眼下情况如何?”

“国王兵败如山倒,逃离到相邻的石国,随后又去了安西都护府,请求我大唐帮他复国。”

长孙无忌捏着下巴,道:“苏定方的安西军精锐,还在吐蕃境内,眼下我们在西域兵力不足。”

大唐在安西只留了三万多人马,其中最精锐的一万士兵,被苏定方带到了吐蕃。

李勣点点头,表示同意。

长孙无忌侧头看向他,道:“陛下怎么说的?”

李勣道:“陛下的意思是,他打他的,我打我的。让他们在康国闹,我们直接在吐蕃动手,攻打噶尔城的大食军队。”

长孙无忌凝思片刻,说道:“我同意陛下的意见,不用管康国。”

李勣似笑非笑的道:“你这是附和陛下呢,还是真这么想?”

长孙无忌瞪了他一眼。

“西域与吐蕃不同,我大唐虽在西域设立都护府,却只是名义上的都护府,并未划分州县,不收赋税。孰轻孰重,一眼可知。”

李勣点点头,郑重道:“好,你的意见我会转告陛下。”拱了拱手,告辞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