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花叶之世 > 第1章 人人都有病

花叶之世 第1章 人人都有病

作者:楼兰夜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0:43: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三四个月来我的作息很有规律,精确得像个军人,我按时吃药定时睡觉起床。但是今天却明显起床晚了。手机闹钟定的是7点,也不知道今天有没有闹响,反正我没听到。醒来时已经7点半,阳光穿过窗帘缝隙,像一支箭射在我的腿上。

我躺在那不动,有些生气,我也分不清这种生气有多少真实成分,一个人独自生活久了,是会和自己演戏的。

看来父亲说得对,我这种人就该送部队去,连打带骂收拾够了,很快会养成很多好习惯。现在想想也是,我生活中但凡值得肯定的好习惯,诸如叠被子叠衣服特整齐、扫地擦玻璃特干净,都是父亲揍出来的。以至于我一旦松懈脑海里自动会浮现父亲厌恶的眼神。

一想到父亲,我又不由自主地陷入习惯性的自责。每当这时,熟悉的带着痛觉的挫败感就会袭击我,让我浑身发麻,不自觉地深深吸凉气。孟医生说这是结构性焦虑,是家庭环境剧变导致的。

孟医生是我的心理医生,治疗我的焦虑型抑郁症,每个周二下午她给我做一小时的心理辅导,已经坚持了四个月。孟医生认为我的抑郁和混乱的生活作息有极大关系,因此为我制定了严格的作息表,她一再强调是否遵守时间表是我治疗决心的具体表现。

强势话语对我二十多年如一日地有威慑力,我觉得有点辜负了孟医生的期望。

我喜欢她满意点头的样子,给我带来的快感就像掏耳朵,让我想起自己十六年读书生涯中那些年轻的女老师。好哥们施廷说我的这种心理特点很危险,容易发展成X虐综合症。

有时我会突然想不起孟医生的长相,但我总能记得她的眼睛,那是她在我脑海里的符号。孟医生眉毛特别修长,每当她听我陈述什么时,眼神专注而平静,我经常觉得她眼睛里流淌着悲伤,比我更像个抑郁的人。

我比较肤浅,每次看到她就忍不住想,她是不是又被甩了。

微尘在阳光中闪闪发亮,我两眼呆滞地盯着那支光箭,想象着它突然变成红色的激光,烧灼得皮肉冒起青烟,一瞬间把我的腿洞穿,痛快淋漓地镂刻一个伤疤,我也可以痛得尽情地嗷嗷叫。

我想起儿时在胡杨林里疯狂打滚的样子,我不会天生有病吧?

精神游离一番后,感觉好多了。我躺了五分钟才慢慢起床。

这是最近才养成的一个强迫性习惯。我的父亲死于心肌梗塞,虽然不很确定,我爷爷应该也是死于这个疾病。据我父亲说,他八岁的时候爷爷就死了,终年还不到三十岁,具体多大年龄我奶奶不知道,因为我爷爷自己也搞不清。以前家里太穷日子乱过,解放后族谱烧了,登记户口本时年月日是瞎写的。六十年代渔村缺医少药,爷爷突然心口疼,也没去医院,躺在家里没挺过一天就死了。

在中古时代,欧洲有些人如果想知道冬天的长短,往往会用铁锹挖开土拨鼠的洞,看看土拨鼠的存粮情况,如果洞中存粮比往年多,则意味着即将到来的冬天寒冷而且漫长,如果存粮很少,则意味着一个暖冬。我是挖开洞观察土拨鼠的人?还是被观察的土拨鼠呢?我觉得二者都是。两代的基因让我发现冬粮明显不够多,而且还没办法增加,这实在难以挺过意料之外的更长的冬天,我觉得我也会死于这个疾病。

刚醒来时是心脏最脆弱的时候,稍事休整再起床对心脏是个预备。实际上我很认真地咨询过为我父亲看病的医生,医生很明确地说,心肌梗塞不遗传,否则你父亲也通不过当年部队的体检。但导致心肌梗塞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里是否有遗传的,那就不好说了。

当我没问。

洗漱上厕所洗澡,按部就班、动作迅速,我从不在卫生间里多磨蹭一分钟。这和施廷相反,他要进了卫生间那简直就像回到了真正的家,我经常怀疑他在厕所里都干了些什么。

小时我做过一个梦,梦里我在洗澡。卫生间里水雾蒸腾,淋浴房的玻璃上都是水珠,温暖舒适。我慢慢地洗着头,然后突然察觉外面的水雾突然搅动了,我眼角的余光看到水雾里有个人形在小心翼翼慢慢移动,似乎要靠近玻璃更真切地看清我。一霎那我浑身上下冰凉,惊骇莫名却无法醒来。我不敢转头,用眼角努力想看清那个影子,却总是模模糊糊,它就像一团要成型的牛奶。我努力呼唤自己醒来,甚至不断提醒自己喊出来,却一点力气也使不出,就这样在恐惧中不知道挨了多久,我终于怪声怪调哀嚎出声,醒来时全身大汗,真的仿佛洗了澡一般。

那个梦是那么地真实,梦里我有观察、分析、反思,甚至策划怎么摆脱梦境,过后我慢慢回忆,甚至觉得那张白色的牛奶面孔有点像自己。从那以后我就只在白天洗澡,而且保证迅速快捷,全程目光无死角。孟医生说我是从小缺乏安全感才会做这种梦。

为什么缺乏安全感呢?孟医生的分析是因为家庭暴力。我爸时不时会揍我,我妈偶尔情绪失控也会揍我,我是被揍得缺乏安全感。经她这么分析总结,我才明白自己的家庭实质是一个易敏暴力小团体。

当时我翻着白眼想了一会,最终觉得她是胡扯,但也不好意思驳了人家面子,毕竟学这套学到博士挺辛苦的,于是就认了。

孟医生是我见过的活着的最牛的学霸,和我同岁,医科本硕博连读八年,而且已经工作了一年,算起来16岁就进了大学,而我那时才上高二。更夸张的是熟悉以后她告诉我实际上她比我小一岁,当年考大学怕年龄太小医学院不收特地找人改大了,真是聪明得令人肃然起敬。

所以她的分析我必须尊重,但是我对自己该不该挨揍还是能客观认识的。而且我觉得缺乏安全感对我来说是天生的,是一种性格。

后来我看过了一篇醍醐灌顶的文章,一伙专家花了几十年时间跟踪研究孩子啼哭时该不该第一时间抱起来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因为缺奶挨饿或者尿湿不舒服等原因啼哭,必须抱起来,不第一时间抱起来,会在人的大脑潜意识里刻下不安全感,打上思想烙印,形成性格影响终生。

缺奶的孩子一般尿不应该太多,这是个矛盾,又缺奶尿又多,那是个什么玩意。虽然我没问过我妈,但鉴于长大后我对大胸女人没有特别好感,所以应该不至于缺奶,我觉得我的这种缺乏安全感还是小时候奶多尿多造成的。

读大学时我们做过实验,把一个喝醉啤酒睡踏实了的同学一只手放在温水里,于是他就尿床了。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恨我们。可见尿多是多伤人的事情。

收拾停当出门。出了小区大门过马路右转,直走再越过两条马路,有一家浙江人开的小吃店,豆浆油条正宗杭州味,吴山大饼更是厦门独家,这半年我经常在这吃早点。吃完看看快八点半了,慢慢又踱回了家。

大学毕业后我曾工作了两年多,而后父亲就病了,严重的心肌梗塞。因为梗塞面积大,主要血管及重要分支存在70%以上的狭窄,支架完了不够又搭桥,在医院一躺就是一个多月,接着的恢复期也特别漫长难熬。

为了照顾父亲,我没再上过班。父亲需要绝对静卧的那个时期,我几乎都是吃住在医院。父母的感情虽然很好,但是拉屎接尿这类活我父亲却不让母亲碰,基本都是我在做,父亲说这是男人的尊严底线。

父亲病后恢复得还不错,出院一个多月后能断断续续去单位转转了,虽然已经退了二线,但他觉得能上班就意味着像个正常人,于是很积极地尽量去上班。

这期间我也出去找过几次工作,都不满意,断断续续地都是在被试用中。

然后家里就出了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