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058章 棉兰老的困境(第三更,求订阅)

当飞机在太平湾的东南方转向对准机场跑道的时候,坐在飞机上的陈慧看着长安的时候目光是极其复杂的。

当年,她和同乡们一起乘船偷渡到了长安。

但是他们在这里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长安压根儿就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其实我们也应该像长安一样对非法移民实施严格的打击。”

坐在陈慧身边的许志文,看着机窗外的长安说道。

“仅仅只是去年就有超过10万菲律宾非法移民涌入棉兰老,那可是整整10万人,这还仅仅只是去年一年。”

接着许志文又说道:

“他们居住在阁楼里,居住在工厂提供的铁皮房里,像老鼠一样的生活,可真是的,甚至就连犯罪率都提高了。”

听着同事的话语,陈慧说道:

“同样也带来了廉价劳动力,在棉兰老雇佣一个同样的工人,一个月的薪水是300元甚至400元。可是非法移民最少的甚至只需要60元,那些工厂主非常乐意使用非法移民的。”

将目光从窗外收回。然后陈慧继续说道:

“10万非法移民涌入,再加上前几年跑来的20多万非法移民。确实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是这将近40万的廉价劳动力对于我们的生产企业来说却是非常友好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廉价的劳动力,我们的一些低端产业才得以维持。而且像清理下水道之类的工作才有人去干。

如果不让那些黑劳去干的话,那让谁去干呢?你去干吗?”

“我?开什么玩笑?我可是读过大学的。”

许志文一边反驳,一边说道:

“我并不否认非法移民的到来确实让我们的经济也从中受益了。但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的是伴随着非法移民的增加,他们肯定会在未来寻求成为合法移民,甚至寻求身份以及权利。

而这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我们整个棉兰老的未来,毕竟,我们和他们是不一样的。”

看着陈慧,这位局里最漂亮的干将,31岁的她已经是5个孩子的母亲了,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像男人一样的工作。

去年岁末,她成为劳工部的第一名女性科长,这甚至登上了报纸。毕竟受传统影响,女人嘛。相夫教子才是她们的本职。

“只有最优秀的女性才能够培养出最优秀的下一代。”

在棉兰老,或者说在整个南洋地区这早就成为了社会上的普遍共识,所以女性通常都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工作一两年,然后结婚生子。

在婚后,女人们会在社区的培训中心里学习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女性,厨艺,家务,音乐,文学,舞蹈……这些都是女性所必备的。

只有极少数一些女性会在婚后仍然留在职场,但是在职场是有天花板的,毕竟,所有人都清楚职场就是战场。

不是有那句话吗?战争让女人走开,既然她们不需要服兵役,那也就没有了进一步晋升的空间。

因为,无论是在官厅还是在企业,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潜规则就是——晋升中层必须要服兵役。

所以,这从根本上限制了她们的职业。

不过在棉兰老以及泗水,无论男女都是需要服兵役的。他们实行的是全民兵役制度。

所以,哪怕就是作为外来移民的陈慧,也曾在军队中服役一年。

“所以这就要求警察部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清扫行动。

每隔一段时间把他们赶出去,每隔一段时间再放他们进来。如此反复循环,他们也就没有了留在这里的想法了。”

陈慧将目光从机窗外收回来,然后她说道:

“我们和长安不一样,这里有着先进的科技,而我们呢?

虽然我们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可也就是带来了虚高的GDP而已,我们所需要的是工业,我们需要工业来提供就业岗位,而技术上的落后,让我们的产品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所以,廉价的非法劳工就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最好选择了。”

作为通商产业部的中层官员,陈慧非常清楚棉兰老经济上的不足以及制约棉兰老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技术上的不足!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而且技术上的不足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们在技术上远远落后于长安。这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生产领域,同样也局限在学术领域。人才……”

稍微顿了一下,然后陈慧说道。

“人才!

对于我们来说,最稀缺的就是人才,在棉兰老……最好的学生总是会考到南洋大学,东宁大学以及其他sEA的大学,后来有多少人回来了呢?”

如此反问一句之后,陈慧摇着头说道。

“没有!

几乎没有人回来,哪怕是我们每年都会到南洋大学参加校招,可是,有几个人愿意回棉兰老?”

陈慧的反问让许志文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他说道。

“哎,这我也知道呀。毕竟人往高处走嘛。”

其实如果当时他能够考上南洋大学的话,他也会留在这里的。

毕竟在这里意味着收入更高,生活更好。

“所以,我们最好的人才都到了这里,那么,我们又怎么可能能够在技术领域上取得突破呢?

对了,去年获得“科学突破奖”的黄明勋,就是棉兰老人,他是在化学上取得了突破,报纸上说他未来很有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

但是现在他是南洋人。”

随后陈慧不禁长叹了一口气,诺贝尔奖——棉兰老子到现在都没有一个人获得。

而sEA呢?

17年前,阁下发表演讲,宣称要在50年内获得30个诺贝尔奖,而现在仅仅只过了17年,sEA就已经获得了15个诺贝尔奖!

按照这个速度最多再过17年,阁下年提出的目标就会得到实现。

而且对此科学界是一致认同的,他们甚至排出了潜在的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选以及他们的学术成果。

这样的人选多达12人,只不过人类对科学创新的认知永远都是滞后的。

就像光纤一样,他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世界通信,让人类进入到了光速通讯的时代。而且所有人都认同他的发明人将会在不久之后问鼎诺贝尔奖,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得到认可。

但是在不久之后他肯定是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

像这样的候选人足足多达12个,这就是sEA!

正是因为这里浓厚的科学氛围以及良好的科学研究环境,才使得世界各国的人才愿意来到这里。

他们在这里学习,工作,定居。

最终他们成为这里的人才,但是对于棉兰老来说,这样的人才流失是好事吗?

当然不是好事!

人才的流失直接限制了棉兰老的发展。

也正因如此,对于通商产业部来说,如何帮助企业解决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问题就成了部里最重要的工作。

也正因如此,他们每年都会到sEA的大学进行校招,希望能够招揽一些人才。

很快飞机就降落了一行人通过海关后,就离开了机场。

次日一大早,他们一行人就离开了酒店前往南洋大学,虽然非常清楚,在那里很少有人愿意到棉兰老工作,但是仍然怀揣着一线希望。

“万一要是能招揽两个人呢。”

每一次他们都是怀揣着这样的愿望前往南洋大学。但是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失望而归的,毕竟,对于南洋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最优先的选择是公司或者公司名下的研究机构。

至于外国……哪怕就是亲儿子,也没有人愿意过去,毕竟,还是家里香啊,顶多也就是在进入公司之后,为了能够获得晋升的资历前往外国开拓市场。

所以,没有人会到国外的。

至少在正常情况下是没有人会到国外工作的,即便是学校里的那些来自棉兰老的学生们在看到他们老家的招聘台时,也只是打眼瞅了一下,然后就匆匆离开了。

“希望大家能够给我们一个机会。”

许志文站在招聘台前,对来的学生大声喊道。

“给我们一个机会来我们这里工作吧。我们会给你们提供最好的条件,最好的环境的……”

尽管他的话语非常诚恳,而且每当有人走过的时候都会主动的拿出宣传单去发放。

但是几乎没有人会给他机会,甚至都没有人愿意接过他手中的宣传单。

对于他们来说,棉兰老绝对不是一个什么很好的选择。

就这样,尽管他们获准提前在校园里进行校招,但是几乎没有吸引任何人。

就在陈慧他们一行人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穿着衬衫的40岁模样的男人走到他们的展示台前手上拿着一张海报,他走过去询问道:

“你们真的愿意向学物理的人,一个月提供2000元的工资吗?”

一看有人走了过来,陈慧连忙解释道。

“先生,这只是底薪,我们会根据他的学位,论文以及研究成果。等方面的因素,重新调整工薪水。

但2000元只是底薪。您知道的,虽然棉兰老并不发达,但是我们愿意向所有的专才人士提供最好的待遇,毕竟——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人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