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049章 勋多多的大礼包(第三更,求订阅)

岁末的长安,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罕见的紧张与期待。

安德罗波夫说这是“历史性的出访”,但是勃列日涅夫知道,这更像是在薄冰上跳舞。当“图-114”专机降落在富士山空军基地时,透过舷窗,他第一次亲眼看到了这个被称为“帝国主义者最后据点”的土地。

“列昂尼德·伊里奇,该下飞机了。”

柯西金在他耳边轻声提醒,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焦虑。

勃列日涅夫整了整胸前的勋章——今天他特意选择了最华丽的一套——深吸一口气。

机舱门打开的瞬间,刺眼的阳光和震耳欲聋的礼炮声同时袭来。他眯起眼睛,看到红地毯尽头,李毅安的笑脸,于是他便展露出笑容,走下了舷梯。

当勃列日涅夫的双脚第一次踏上sEA的土地时,军乐队奏响了苏联国歌。二十一响礼炮的轰鸣在空气中震荡。

“欢迎来到长安,列昂尼德,我的朋友。”

李毅安用俄语说道,伸出手来,这个时候他注意到对方眼角的皱纹比在照片上看到的更深,脸色也有些苍白。

但是他还是展现出最热情的笑容,用力握住那只手:

“我的朋友,感谢您的邀请。这真是……”

他顿了顿,寻找合适的国语词汇:

“莫大的荣幸!”

接下来他们共同检阅仪仗队。勃列日涅夫下意识地挺直腰背——这个动作让勋章互相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然后惊讶地发现,SEA仪仗队的制服竟比克里姆林宫卫兵的还要华丽。

“请随我来,列昂尼德。”

李毅安做了个邀请的手势,红地毯两侧的三军仪仗队立刻立正行礼,锃亮的军靴同时撞击地面,发出整齐划一的巨响。

勃列日涅夫缓步前行,注意到这些SEA士兵平均比他高出一个头。阳光在他们镀金纽扣和仪仗刀上跳跃,刺得他不得不眯起眼睛。

看着这些的军人,勃列日涅夫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在中东的那场已经停止的战争,战争似乎已经停止了,可是它却刻在了所有人的心底。

尤其是导弹被拦截的画面。

在今年6月访问美国之后,勃列日涅夫原本计划是在10月访问长安,可因为中东的战争,一直拖到现在。

事实上,对于此行,他是充满期待的,他希望能够像他在美国一样,获得相应的收获。

在接下来的欢迎仪式上,他机械地微笑着,目光却不自觉地被远处的高速公路吸引——无数汽车在六车道上川流不息,这种景象在莫斯科是难以想象的。

不过看着高速公路,他突然有一种冲动——就是想在这样的高速公路上感受一番驾驶的乐趣。

勃列日涅夫的爱好不多,但他绝对是个汽车迷,看着身边的勃列日涅夫,李毅安是懂得他的,于是便说道:

“列昂尼德,我给你准备了一个礼物。”

“礼物?什么礼物?”

“一辆法拉第……世界上最快的量产汽车!这两天,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感受一下。”

闻言,勃列日涅夫的脸上立即堆满了笑容,就连同看着李毅安的目光更加亲近起来,他笑道:

“李,我的朋友,我也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我想,你一定会非常喜欢这份礼物的。”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说出他的礼物是什么,但李毅安却已经有些好奇了。

因为他身边的列昂尼德,可是百亿补贴勋多多啊。

这家伙送来的礼物,会是什么呢?

不过,接下的一路上,勃列日涅夫绝口不提什么礼物之类的话题,他只是和李毅安聊着天。

幸好李毅安的俄语是激活的技能,不比母语差多少。

两个人就这样聊了一路,

当晚的国宴在官邸举行。

“您对长安的第一印象如何?”玛格丽特礼貌地问道。

“空气……很清新。”

勃列日涅夫则笑道:

“比莫斯科湿润,而且更温暖。”

在这样国宴上,大家聊着的大都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话语,基本上都是在那里客套。

宴会结束后,在返回和平饭店的路上,勃列日涅夫透过车窗看到了深夜仍然灯火通明的商业区。巨大的霓虹灯广告牌闪烁着,商店橱窗里堆满琳琅满目的商品。他突然想起临行前格列奇科的警告:

“他们会向你展示他们的'繁荣',但记住,那只是表面现象。”

第二天早晨,勃列日涅夫执意要去参观一家普通超市。安全人员极力反对,但他坚持己见。最终,他们还是来到长安郊区的一家购物中心。

勃列日涅夫推着购物车走在货架间,震惊得几乎说不出话来。肉类柜台里堆满了各种切割好的牛肉、猪肉和鸡肉;水果区摆放着来自菲律宾的香蕉和马来亚橙子;冷冻食品柜里塞满了包装精美的即食餐点。一位正在挑选商品的家庭主妇好奇地看了他一眼,勃列日涅夫赶紧低头假装研究一罐花生酱的标签。

“这……都是普通市民可以购买的吗?”

他小声问身旁的翻译。

翻译点点头:

“是的,但是必须要有足够的钱。”

回程的车上,勃列日涅夫一直沉默不语。他想起了莫斯科商店时而会排起的长队,想到了肉类到货时爆发的抢购潮,想起了自己女儿加琳娜抱怨买不到像样裙子的情景。

当然,做为“钻石女王”的她不是缺裙子的,她会到巴黎或者伦敦去购买。

“列昂尼德·伊里奇,您还好吗?”

葛罗米柯担忧地问道。

勃列日涅夫摇摇头,说道:

“没什么,只是有点累了。”

看着车窗外的长安,他似乎明白了赫鲁晓夫为什么在出访之后发生那么大的变化。

目睹这里的一切,又怎么可能不想超过这里,超越他们呢?

当天下午,勃列日涅夫与李毅安的车队驶向云顶高原。郁郁葱葱的森林和宁静的湖泊让这里看起来与外界隔绝。

这会原本沉重的心情,早就被获得新玩具的兴奋所取代,勃列日涅夫驾驶着法拉第超级跑车一路狂奔了几十公里后,他注意到李毅安的表情明显放松了许多,甚至开始哼起小曲。

“你知道吗?这辆车棒极了!”

勃列日涅夫说:

“这是我开过的最好的汽车,它是使用的是电池,对吗?”

即便是在克里姆林宫,他也听说了这种电动汽车,现在欧洲很多汽车制造商都在研究它。

“是的,电动的。”

李毅安笑着说道:

“它足足拥有1000马力,列昂尼德,绝对是地球上功率最大的跑车。”

“是的,我能够感受得到……不过,它是电动的!”

勃列日涅夫看着李毅安说道:

“这就是你们的问题所在,你们和欧洲人,现在都在搞这个电动汽车,因为你们没有足够的石油!”

“确实……这确实是个问题。”

李毅安微笑着点头:

“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才搞了电动汽车,列昂尼德。”

勃列日涅夫看着对方说道:

“但是我们都很清楚,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我是说锂电池,还有电动汽车本身。”

显然勃列日涅夫是做好功课的,其实在电动汽车风靡欧洲的同时,克里姆林宫就要求苏联的专家们对其进行研究,然后得出一个结论——电动汽车并不是普通汽车的完美替代品,它太过昂贵。

也正因如此,勃列日涅夫等人才长出一口气,毕竟,他们还计划着要扩大对欧洲的石油出口。

“是的,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现在我们并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当然……”

李毅安想了一下,说道:

“我们可以研制出更省油的汽车,而且我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其实,对于这场石油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李毅安是满怀期待的,毕竟,在过去的20多年里,sEA的汽车一直都以省油耐用而著称。

这场石油危机,虽然会给经济上带来创伤,但是同样也会带来另一个机遇——sEA汽车将会因此登顶,并且戴上王冠。

在另一个世界,日本汽车就是在石油危机爆发之后,凭借着省油一举成为最受欢迎的汽车。

而省油,同样也是sEA汽车的最大优点,所以,李毅安相信,这场危机也将是sEA汽车戴上王冠的一次机遇。

想要击败美国汽车,这就是最好的机遇。或许,美国可以在石油美元中获利,但是他们的汽车产业链也将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

而在所有的工业链之中,汽车产业链又是最长最大的,它可以提供上千万个工作岗位。

再加上sEA的双引擎远程客机,这些都是为这场石油危机所准备的产品。

对于别的国家来说,石油危机是一场危机,而对于sEA而言,这场石油危机就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是sEA制造登上王座的机会。

“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的朋友。”

看着神情严肃的李毅安,勃列日涅夫笑着说道:

“我这次过来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嗯,就是石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