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047章 科技腾飞的时代(第一更,求订阅)

一间二十一平方米的房间,左右两侧搁着两张单人床,床头有两张书桌,门旁是卫生间,带有沐浴、抽水马桶的那种……

这就是在南洋大学的宿舍。

环境好的让人难以相信,甚至还装有中央空调,虽然云顶高原的温度怡人,但是在雨季时,空调却可以让房间内不至于那么潮湿。

但朱卫华并不在意这些。

此刻他正盘腿坐在床垫上,全神贯注地看着室友的那台黑白电视机。

按他的说法,这是在旧货市场上花了20块买的。

好好的电视机,居然被扔到了旧货市场?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第四次航天飞机任务即将在15分钟后发射!”

朱卫华眼巴巴的看着电视直播,自从知道这场直播之后,他就一直在等待着。

屏幕切换到万户角航天中心的现场画面。巨大的航天飞机矗立在发射台上,朱卫华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这个金属怪物。它比他想象要庞大的多。

“各位观众,这是进取号航天飞机的第四次任务……“

主播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出:

“此次任务将运送新的实验舱段到国际空间站……“

朱卫华猛地坐直身体。

“空间站!“

他们居然已经有空间站了?他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听说过这个名词,但在很多人看来那还属于“科学畅想”。

可这个畅想早就变成了现实!

倒计时开始:

“10……9……8……“

朱卫华不自觉地抓紧了手。电视机里的声音与走廊里学生们的话语声交汇在一起。

“……3……2……1……点火!”

橙红色的火焰从航天飞机尾部喷涌而出,那个重达2000吨的庞然大物缓缓离开地面,速度越来越快。摄像机镜头追随着它升入云层,最后变成一个明亮的光点。

虽然有中央空调吹来的冷风,但是因为太过紧张朱卫华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

电视画面切到了任务控制中心。几十名工程师坐在电脑前监控着各种数据,大屏幕上显示着航天飞机的实时轨迹。朱卫华死死盯着那些闪烁的曲线和数字——这些都是由计算机实时计算出来的?

“进取号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记者兴奋地报道:

“接下来它将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执行扩建任务。”

扩建?在太空中扩建?

朱卫华感到一阵眩晕。他想起小时候在农村,看着大人们扩建土房都要费尽周折,而他们竟然能在太空里做这种事?

两天后,朱卫华又一次守在电视机前。进取号即将与空间站对接并进行舱段安装。电视机画面上,航天飞机缓缓靠近一个巨大的十字形结构——那便是SEA主导建设的国际空间站,在漆黑的太空背景下缓缓旋转。

“现在航天飞机机械臂开始抓取'母港'主舱……”

在记者的解释中,朱卫华瞪大了眼睛。只见航天飞机货舱门打开,一个长达15米的机械臂缓缓伸出,精准地抓住了那个圆柱形舱段。机械臂轻易的就将数吨重的舱段平稳地移向空间站的对接端口。

“这……这怎么可能……”朱卫华喃喃自语。这种精准度,这种控制技术,远超他所能想象的任何工程奇迹,谁能想到现在人类已经在太空中操控如此复杂的机器人。

整个组装过程持续了几个小时。朱卫华像被钉在了床垫上,连厕所都不敢上,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当新舱段最终与空间站成功连接,宇航员开始进行舱内设备调试时,朱卫华突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虚脱。

他关掉电视,走到窗前。窗外是校园里的灯光,而他的脑海中仍然浮现着太空中那个由人类建造的金属岛屿。

而那个岛屿并不是普通的岛屿,它将是人类前往月球甚至前往火星以及其他外星球的中转站。

在电视中,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科学家们用图片向人们呈现了那个未来——一个星际移民时代到来的未来。

“星际移民……”

念叨着这几个字,朱卫华只感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认知与这种科技水平之间,隔着一道恐怕几十年都难以跨越的鸿沟。

第二天清晨,朱卫华顶着两个黑眼圈出现在图书馆门口。开馆铃声一响,他就直奔科技区,抱回一摞关于航天工程的书籍。

这些珍贵的资料,在这里竟然可以随意借阅。朱卫华的手指微微发抖,轻轻抚过书页上清晰的图表和照片,生怕这是一场随时会醒来的梦。

“请问需要帮忙找什么吗?”

一个温和的女声从身后传来。

朱卫华抬头,看见一个戴着厚眼镜的白人女孩站在书架旁,胸前别着“图书馆助理“的牌子。

在这里他已经习惯了这些外国人模样的人说着和他一样的语言,只是有些发音不太相同,而且他们的语气腔调稍微低了半度。

“我在找一些和航天有关的书籍。”

女孩笑了笑:

“哦,这个很好找。”

他说着就从附近的书柜上取下三本期刊,然后说道:

“这些期刊都是最新的,上面应该有你感兴趣的内容。”

朱卫华如获至宝地接过期刊,连声道谢。翻开第一页,他的视线就被一张彩色剖面图吸引——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详细构造。如此机密的设计图纸,竟然就这样公开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这简直就是有些超出想象,在他看来这绝对属于机密中的机密,可为什么就这样不加掩饰的公开了呢?

其实,仅仅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图纸可能就有十几吨重,仅仅只是一张剖面图,哪怕是再详细,也仅仅只是剖面图而已。

他们不可能依据这个剖面图去仿制出同样的主发动机,顶多只是通过其去推测它的原理。

而这也是间谍们在大多数时候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哪怕是潜伏在其内部的间谍,也无法接触到完整的技术资料,毕竟,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技术同样也越来越复杂,即便是总工程师也不过只是负责框架性的指导。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那些隐藏很深的间谍工程师,也只能接触到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一些技术资料。

靠着有限的资料,对他们的帮助,可能就是少走一些弯路,如果技术太过复杂的话,他们甚至可能会因此走向弯路,因为,技术的代差本身就是天然的屏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卫华的生活只剩下两个地方:物理实验室,课堂和图书馆。

他申请了图书馆的夜班通行证,经常学习到凌晨两点。因为大学的教材全部都是英语的关系。英语阅读速度不够快,他就带着字典一字一句地啃;专业术语不懂,他就去旁听航空航天系的课程。

一个月下来,他的笔记本已经记满了大半。左边是工整的英文笔记,右边是对应的中文翻译和心得。

他在那里如饥似渴的去了解着这里一切,不是了解,而是学习。

写完后,他盯着自己的笔记,在旁边重重写下:“我们差了多少年?“

岁末的某个深夜,朱卫华在图书馆的微缩胶片阅读器前研究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早期的技术文档。他的眼睛布满血丝,屏幕上显示着那些论文。

从近地轨道到月球,从人造卫星到登月,再到对火星等星球的深空探索,他发现这里所进行的研究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当人类第一宇航员王宝贤在太空中唱响“恭喜恭喜”的时候,人类终于迈出了走出地球的第一步……”

朱卫华愣住了,他摸了摸自己的脸,才发现不知何时已经泪流满面。

他知道加加林,也曾为加加林欢呼过,可是现在呢?

直到现在,他才知道,原来人类第一名宇航员并不是苏联的加加林,而是一个和他有着相同的肤色,有着黑眼睛,黑头发的同胞。

甚至他在太空中唱响的并不是“祖国听到,祖国知道,他的儿子在空中飞过……”

而是那首“恭喜恭喜”。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

泪水从他的脸上滑下,他甚至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你还好吗?”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朱卫华慌忙擦干眼泪,转头看见物理系的赵教授——他比他早来SEA几年。

“赵老师……我没事。“朱卫华勉强笑了笑。

赵教授在他旁边坐下,看了眼屏幕:

“在看这些关于太空探索的资料?”

朱卫华点点头,突然压低声音:

“赵老师,您知道……SEA这些科技成就吗?“

赵教授沉默了一会儿,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

“出去说吧。“

图书馆后门的吸烟区空无一人。赵教授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

“我刚来时和你一样震惊。”

他苦笑着吐出一个烟圈,然后说道:

“谁能想到,这个世界的进步会如此之大呢?你看……”

赵教授抬头看着夜空,说道: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是惊人的,整个世界都为之侧目。”

朱卫华握紧了拳头,说道:

“可是我们却是一无所知的……”

确实没有这方面的报道,就这样夜风吹拂着两人的衣领。

远处,一架飞机划过星空,红色的导航灯一闪一闪。赵教授并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而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说道:

“你来到这里,最重要的是学习,至于其它的重要吗?”

其它的东西一点都不重要,当天晚上,在朱卫华回到宿舍后,室友柏松涛正在看着电视新闻,一见到他就笑道:

“卫华,你看新闻,勃列日涅夫要来长安访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