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035章 非洲的粮仓(第一更,求订阅)

一场石油危机给全世界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它所冲击的并不仅仅只有欧美国家,它给全世界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即便是距离中东非常近的东非联邦,这个一直被全世界所忽视的角落,同样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在的东非被视为“非洲的粮仓”,与非洲其他地区普遍处于粮食短缺不同的是。这里每年都生产着上亿吨粮食。

当非洲那些独立的国家,在那里为他们的贫穷和饥饿呼吁着国际社会给予援助的时候,在东非——这里早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种植区之一。

绵延千里的农场之间,引水的水渠一直从维多利亚湖一路修到各地,绵延数千公里的水渠为农场带来了充足的水源,再加上因势修建的上千座水库,让雨季时的雨水被贮藏在水库之中,供旱季使用。而不像过去一样在草原上自由的流淌着。

也正因如此,原本荒芜的土地变成了肥沃的农场。

不过,即使是如此,整个东非,也仅仅只开垦了数百万公顷土地而已——绝大多数土地,仍然是一片蛮荒。

可以说,作为粮仓,这里的潜力还是非常大,但是众所周知,尽管表面上它被称为“非洲的粮仓”,可是实际上,它的粮食是以出口为主。

而那些大型农场,也都是属于国际谷物公司的。

10月,往年的这个时候,是谷物公司的员工开始准备收割庄稼的时候了,他们会在仓库中检查收割机、拖拉机等农业设备。

靠着现代化机械种植,谷物公司的农场,早就已经实现了“一人耕种千亩”的效率。

也正因如此,农场工人的收入是不菲的。

而且今年的粮价一直的在上涨——从去年每吨200大洋英镑一路涨到了300大洋英镑,粮价的上涨不仅让公司高层完全是一副欢喜模样,普通的农场工人同样也是如此。

原本和所有的农场工人一样,整天笑呵呵的阿德,这会脸上已经没有了笑容。

玉米田在夕阳下摇曳,秸秆上的每一个玉米棒子看起来都是极其饱满的,五年前,从掸邦乘飞机来到东非后,阿德就在农场里工作,原本家乡地春城和阿德从来没有种过地,哪怕是到了滇省,也是在橡胶园里工作。

来到这里之后,五年的时间,让阿德成为了种田的能手。

他不仅学会了驾驶收割机、拖拉机以及其它的农业机械,甚至还学会了驾驶农用飞机喷洒农药的。

在来这里之前,他从来没有想到农民可以成为一份工作,而且工作是那么的轻松。且收入很高,他每个月的工资是1000大洋英镑,按1大洋英镑等于0.14美元的汇率,也就是140美元!

而到了收获季节,因为需要加班,收入直接飙升到1300大洋英镑。

他每年的收入差不多有15000大洋英镑。如此高的收入,是他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也正因如此,他每天除了到养牛场工作之外,还会到他负责的区域查看玉米的长势。

这一季本该是个丰收的好年景。

但是现在,阿德站在路边,看着眼前的玉米地,眉头却皱成了一团。今年的收成比去年高了不少——公司今年培育出了新型良种,现在东非的玉米平均亩产量已经超过了500公斤。

按道理来说,阿德应该是兴奋的,毕竟,高粮价加上高收成,意味着他今年的收入会有所增加。

可是他的心里沉甸甸的,没有半点喜悦。

“该死的石油……”

他低声咒骂着,踢飞脚边的一块土坷垃。

从16号开始,全世界的油价都在疯涨,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拖拽着化肥、农药、柴油的价格一路飙升。

虽然他只是农业工人,不直接参与农场的经营,但是在农场里是没有什么秘密的。

大家都是初中或者高中毕业,只要稍微计算一下,就知道伴随着化肥、农药以及柴油的涨价,别看玉米的价格上涨了不少,但是利润就像被旱季时烈日蒸干的水洼一样,一天天缩了下去。

而最要命的是什么?

柴油断供了!

内罗毕那边传来消息,说柴油可能供应不上了,要求各个农场统计柴油库存,同时要求大家不要开车。

是的,阿德也有了自己的汽车,那是四年前,也就是他来到这里的第二年,花了半年的工资的买的那辆二手的五菱,虽然是二手车,可阿德却非常爱惜那辆汽车,毕竟,哪怕是那样的皮卡,搁过去八级干部也只有远远的在一旁看着的份儿。

所以,阿德现在只能骑着自行车去养牛场,来田里也只能骑自行车,还好,这辆自行车他没有扔掉。

但是,最要紧的不是自己能不能开汽车,而是接下来的收成可怎么办?

没有柴油,收割机就是一堆废铁,而地里的玉米等不了人。

阿德又一次骑着自行车回到了村子里。

把自行车停在家门口的时候,他看了一眼那栋两层的小洋楼。

洋楼前还停着一辆白色的皮卡车。

一栋洋楼,一辆汽车。

这就是他现在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是他想都不敢想的,毕竟,搁过去他们一家三代人挤在鸽子笼大小的老房子里。

但现在呢?

客厅都比老家的老房子大。

心里这么寻思着停好自行车,他就推门走了进去,这边刚进屋,那边妻子就问道:

“怎么样?是不是真的没有柴油了?”

手撑着腰身的卫红,拖着有些沉重的身子,满脸担心的看着丈夫。

“要是没有柴油的话,这么多玉米棒子得掰到什么时候啊?”

“肯定不会让咱们用手掰的,用手掰,掰到明年也是掰不完。”

阿德直截了当的说道。

“我估计到时候要是油不够的话,公司里很有可能会把这些玉米连秸秆儿一起全部粉碎了做饲料。

这样的话能够节省一半的柴油。”

东非联邦并不仅仅只有农场种植业发达,它同样还是非洲最大的畜牧国家。这里养的牛都是用秸秆饲养的,雨季的时候,玉米会提前收割,把秸秆和玉米棒子全部都一起粉碎,制成青储饲料。

而其他两季的玉米,收割机在收割玉米之后,剩下的秸秆会被粉碎机粉碎成饲料,再运往养殖场储存起来。

通过青储饲料和秸秆饲料互相配合使用,再加上豆柏的使用,让东非成为了非洲最大的畜牧国家,而且在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的。

“哎呀,那么好的玉米用来养牛,可真是糟蹋粮食呀!”

直到现在卫红仍然有些不太能够适应用粮食养牛养猪的现代化养殖业,每每想到那么好的粮食居然用来喂牛,喂猪,喂鸡,她的心里就是一阵的可惜。

毕竟这么好的粮食应该都是留给人吃的。

“那些玉米运回国之后也是用来养猪,养鸡的。”

一边和媳妇儿这么说着,阿德一边走到电话机旁,他先想了一下,然后抓起电话,听筒里传来漫长的忙音,好,一会儿电话才接通。

“喂,老兵,是我。”

他的语气显得有些焦急,电话刚一接通就急忙问道。

“柴油……现在公司那边弄到柴油了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后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阿德,你没来内罗毕,你要是来到内罗毕就知道了,现在公司上下都在那里讨论的这件事儿。

现在全国的柴油都紧俏,虽然那些阿拉伯酋长们没有对咱们禁运,但是,你知道的,咱们这边根本就没有炼油厂。所有的柴油都是从本土那边运过来的,现在本土的柴油供应都很紧张。你说能有油吗?……”

阿德的手指攥紧了听筒,指节泛白。

窗外,玉米田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催促着所有人——快到收获的季节了。

可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柴油的话,到时候又怎么去收割这些玉米呢?难不成真的下地在那里一个玉米棒子一个玉米棒子的掰吗?

挂断电话,他颓然坐进沙发,盯着天花板发愣。

卫红看着丈夫的这副模样,欲言又止。

“阿德你也不用太担心。公司公司那边应该会想办法的……”

她轻声说:

“咱们就是公司的工人而已,何必操心这么多事情?”

在她看来自己的男人简直就是没事儿找事儿。这种事情需要他去操心。

反正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他又何必去操心呢?

阿德猛地抬头,眼神像刀子一样锐利。

“能操心吗?”

他的声音低沉得可怕,说道:

“我可是公司的人,和公司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咱们的房子,咱们的家。咱们现在过的日子可都是公司给咱们的,这洋楼,汽车,电视机电话,天天还都能吃上肉的日子,是哪里来的?要是没有公司,咱们连西北风都喝不上!”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看着妻子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似乎很难理解妻子为什么能说出这样的话,难道她忘了当初过的是什么日子了吗?

这个女人简直就是不可理喻。

“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即便是操心又能有什么解决的办法不成?”

卫红冲着丈夫翻了一个白眼,说道:

“我不是说不让你去想这个,而是……你瞧瞧你现在一门心思光想着这个问题,你说说,就你能解决问题吗?”

卫红觉得自己怎么去说是非常有道理的,毕竟,自家的男人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人而已,他即便去操这么多心,那不也是杞人忧天吗?

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像这种事情自然有那些大人去操心他一个小人物何必去关心这些呢?

“那还不让我去想了?公司是现在碰到困难了,大家总应该都去想想的,指不定想着想着也就有了解决的办法了。”

看着自己的媳妇儿,他说道。

“过去天天说以厂为家,以厂为家。现在这儿就是咱的家,咱能不想吗?毕竟这可是咱们现在的家呀。”

他站起身,抓起外套大步走向门外。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孤独而倔强。

“总会有办法的。”

他咬着牙,对自己说。在说话的时候,他看着远处的天空,眉宇中尽是担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