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023章 战争是最好的广告(第一更,求订阅)

有时候,有些事情比神话还玄乎——SEA的科技和武器已经完全彻底领先世界各国,但是这并未引起全世界的足够重视,事实上,这会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连电脑都没有。

可是在SEA呢?

电脑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进入了学校和公共图书馆,不仅所有的学校都配置了电脑,而且还连上了互联网。

当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处于蒙昧时代的时候,在这里就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

尽管这个时候,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电子计算机,但是在这里,这里的孩子们却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以及公共图书馆里的电子计算机,学习计算机的使用并且进入互联网。

有时候,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时候,往往是以无声无息的方式开始的,置身其中的人们甚至都没有意识到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就以一种极其特殊的方式宣告它的降临。

发生在特拉维夫上空的导弹拦截导弹的这一幕,虽然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世界各**方无不是对天箭3防空导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在那里大打出手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些国家的采购团队来到了这里。

“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德国的未来。”

克劳德一边说一边看着车窗外的长安,对于这座城市他并不陌生,毕竟多年来德国和sEA之间的各种交流都是极其亲密的。

早知道,德国可是sEA的第四大移民来源地——在战后最初的几年之中,有上百万德国人移民sEA,因此两国的民间交流可以说是极其紧密的,两国之间的往来航班也是全世界最多的。

“德国每时每刻都面对着来自苏东的威胁,我们需要这种导弹来保护自己的天空。”

作为冷战的最前沿,可以说德国是非常有危机意识的,他们总是会把大量的资金应用在军事上。

现在的德国拥有整个西欧最庞大的坦克,装甲部队以及空中力量。可即便是如此,他们仍然是缺乏安全感的,毕竟,相比之下,铁幕另一边的力量实在是有点太过吓人了。

任何一个德国人只要一想到铁路另一边的钢铁洪流冲过边境的一幕,他们所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就是深深的绝望。

毕竟那可是好几万辆坦克,好几万架飞机,当然还有几百万华约军队。

因为曾经目睹过苏军的进攻,所以,整个德国上下都恨不得把德国变成一座堡垒。

但是他们显然不可能把整个国家都装进要塞之中,就像他们没有办法去保证在大战爆发的时候能够阻挡华约的核武器一样。

尤尤其是华约的那些近距离战术弹道导弹——那些导弹基本上就是专门为德国准备的。

面对来自东方的这份大礼,德国上下的恐惧是可想而知的,他们除了同意美军在德国部署战术核武器作为对俄国的威慑之外,

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直到4天前——当德国的政客和军人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飞毛腿弹道导弹被拦截的画面时。

呀妈——呆住了。

他们的惊愕立即变成了狂喜。甚至可以说是狂欢。

他们立即意识到这种武器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他们立即在第一时间派出了考察团。

他们来到这儿就是为了进一步了解这款武器——虽然在去年这款武器就已经出现在长安国际装备展上,但是,当时德国对它并没有多么上心。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这玩意儿绝对是刚需!

于是乎,克劳德一行人来了。

克劳德·冯·施特劳斯上校刚踏上南洋防务装备公司靶场的观察台,迎面而来的海风就掀起了他的军装下摆。

这位德国联邦国防军防空部队指挥官眯起灰蓝色的眼睛,远处发射架上绿色迷彩的“天箭3”导弹发射车,看起来是那么的不起眼——似乎在过去的近20年里它从来没有过什么变化,可实际上没有变化的,只是发射箱而已。发射箱内的防空导弹已经升级到了第三代了。

“上校,”

南洋防务装备公司副经理莱茵哈特,对他说道:

“五分钟后开始实弹测试。“

克劳德点了点头余光瞥见代表团其他成员——技术专家穆勒少校和国防部文官莱尔正在交头接耳。他们昨天刚刚从法兰克福飞抵长安,时差还没完全倒过来,就被安排参观这场关键演示。

“先生们!”南洋防务装备公司首席工程师张逊拿着扩音器走到观察台前方,用英语说道:

“今天我们将模拟拦截一枚速度达到Mach 4的战术弹道导弹,它的性能与苏联使用的飞毛腿等战术导弹的性能相近。”

穆勒少校立刻在笔记本上记录。克劳德嘴角微扬——这正是他想看到的。他要看到的是这款导弹是如何拦截弹道导弹的。

“五!四!三……”

倒计时通过耳机传来。克劳德不自觉地绷紧背部肌肉,想起电视镜头里特拉维夫上空的火球。那天他正在科隆的军官俱乐部,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出地盯着电视屏幕,直到“天箭3“的尾焰划破夜空……

“发射!“

远处的天箭3导弹轰然升空,固体燃料发动机喷出的尾焰在清晨空气中留下扭曲的热浪轨迹。克劳德抓起望远镜,看到导弹在2000米高度突然转向,弹体侧面的燃气舵喷出细微的调整火焰。它正在向着袭来的导弹“撞去”。

克劳德屏住呼吸——他甚至感觉到自己的掌心在那里冒着汗,毕竟,亲眼目睹导弹拦截导弹的场景,和在电视机里看到类似的画面时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撞击发生在海拔约4500米处。橘红色的火球无声地绽放,它就像是节日的礼花一样。

“我的上帝啊!”

穆勒少校喃喃道。望远镜里,靶弹的碎片正像烟花般四散坠落。

这一切看起来是如此的不真实。

张逊工程师满脸笑容地转身:

“先生们,这就是世界上唯一经过实战检验的战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圆概率误差不超过5米。”

克劳德放下望远镜,掌心微微出汗。他注意到这次拦截用了两枚导弹——第二枚在首枚脱靶后立即补射。看来南洋防务装备公司没打算掩饰系统并非百分之百可靠。

“我想了解TVM制导的具体参数。”克劳德说道:

“特别是在目标进行末端机动时的数据更新频率。”

张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大多数来访军官只关心射程和杀伤半径,很少有人直接问到“通过导弹跟踪”这样的技术细节。

有时候,细节才是最重要的。

“不如到控制中心看看雷达界面?“

很快他们就到了雷达指挥车的内。

相控阵雷达的显示屏前,克劳德仔细观察着那些跳动的光点。作为一位拥有电子工程博士学位的军官,他立刻认出了这种雷达的独特优势——不需要机械旋转,电子扫描的速度是传统雷达的十倍。

“这套系统是全世界第一套相控阵雷达系统,它能同时追踪100个目标,”

张逊指着屏幕,用稍显得意的语气介绍道:

“并且引导8枚导弹攻击其中3个最高优先级目标。”

穆勒少校凑近克劳德耳边:

“真的非常先进啊!哪怕就是美国人都没有。”

克劳德点了点头。

大概是几年前,欧美各国才开始有了相控阵雷达的概念,而现在sEA却已经把它制造了出来,并且投入了使用。

这真的是太过惊人了。

“张先生,”

克劳德故意提高音量,问道:

“我注意到演示中目标高度始终保持在3000米以上。如果遇到贴地飞行的巡航导弹呢?

比如类似于战斧的巡航导弹,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俄国人似乎也开始装备了类似的巡航导弹。”

工程师的笑容僵了一秒。这个德国人太敏锐了——“天箭3“对超低空目标确实存在探测盲区,去年军方的测试报告就指出过这个问题。

“理论上系统可以应对任何高度,它当然可以拦截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

张逊开始就是标准话术。

“但是这款导弹是一款远程导弹,他的射程高达120km,对于战斧式巡航导弹的拦截,我们更倾向于采用高射炮或者其他近程防控系统,我们公司研制的30毫米自行高射炮,就是一款非常适合拦截巡航导弹的武器,因其射速优势,更适合打击低、慢、小目标,尤其是巡航导弹。而且也极其适合陆军坦克部队。”

这已经不是话术了,而是推销,事实上,张逊并不仅仅只是工程师,他同样也是一名出色的推销员,不过,德国人显然对其没有多少兴趣,毕竟,德国也正在研制自行高射炮。

而且它的口径更大,是35毫米。

“嗯,在军队的使用确实需要搭配近程防空系统,我明白。”

克劳德善解人意地点点头:

“毕竟没有完美的武器,术有专攻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