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014章 跛足的巨人(第一更,求订阅)

临海。

张鸿健的皮鞋踩在栈桥的钢板上,发出沉闷的回响。

从南海吹来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吹乱了他的头发。作为通商产业部资源能源厅的新晋科长助理,他本以为自己对SEA的石油储备体系已足够了解,但眼前的一切颠覆了他的认知。

“难以置信吧?”

走在前面的渡边诚回过头,眼角挤出几道皱纹。这位临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负责人年近五十,皮肤被海风打磨得粗糙发红,说话时总带着一种海军退伍军人特有的简洁有力。

在海军中当年有不少日裔军官,他们为sEA的海军建设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而渡边就是其中之一。

“我第一次来时反应跟你一样。”

张鸿健扶了扶眼镜,目光从海面上那艘巨大的油轮移到看似平常的海岸线。除了连接油轮的输油管道和几间不起眼的控制室外,这里根本不像储存着国家战略物资的地方。“渡边前辈,您确定这里是国家储备油库?我连一个储油罐都没看到。”

渡边笑了笑,说道。

“跟我来。”

他们离开栈桥,走向岸边一座低矮的混凝土建筑。门口没有标识,只有两名穿着普通工作服的警卫。渡边出示证件后,警卫拉开沉重的铁门。里面是部电梯,按钮旁的数字显示他们正在地面层。

渡边按下标有“-10”的按钮。

“我们现在正往海底走,我们的油库并不在地上,而在地下……”

渡边吐出一口烟圈,

“距离海平面120米,它是海底岩洞油库,说实话,这地方水深岩硬,施工队硬是用水下爆破,在海底岩洞的基础上搞出了个超级油库。”

电梯停下时,张鸿健以为自己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宽敞的地下空间里,数十名工作人员在电脑终端前忙碌——这是张鸿健第一次见到如此大规模的计算机系统。巨大的显示屏上闪烁着各种数据和图表,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那幅立体投影:一个蜂窝状的岩洞网络,部分区域显示为红色,大部分则是绿色。

“这是我们的控制中心。”

渡边走向前,指着中央的显示器说道:

“临海基地的核心——海底岩洞石油储存系统。”

看着眼前这座现代化的石油储备中心,张鸿健问道:

“总容量是多少?”

“临海基地是1.2亿桶。”

渡边的语气显得很平静,

“像这样的基地,全国共有五座。除了我们这里,在东宁还有两座。”

“五座!”

张鸿健的声音在密闭空间里显得格外响亮,引来几名工作人员的目光。他压低声音,“那就是……6亿桶?”

渡边摇摇头:

“总储备量是2亿桶。其他基地规模小一些。”

他领着张鸿健穿过控制室,来到一面巨大的玻璃墙前,“看下面。“

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四条输油管道从不同方向汇入中央集输系统。几十名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在钢架间穿梭,监控仪表盘上的指示灯如繁星般闪烁。

“原油从海面上的油轮通过管道输送到这里,再输入海底岩洞。”

渡边解释道:

“整个过程完全密闭,零蒸发损失。”

张鸿健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惊讶道:

“这就是过去二十年建成的?”

“是的,20年前特别立法,《国家石油储备特别法》。”

渡边掐灭烟头,解释道:

“20年前,考虑到本土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在未来是很难得到满足的,为了确保在特殊时期的石油供应,我们修建了这座油库,用于特别储备。”

其实,作为前日本海军军人的渡边是非常清楚这种战略储备意义的,毕竟,当年日本在后来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石油!

“作为岛国,石油储备,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不得不耗费巨资,建立这样的储备库。”

张鸿健随后又问道:

“那么,这些原油主要来自“

“中东。75%海湾,15%伊朗,其余来自科威特和伊拉克。都是在价格低迷的时候分批采购,”

回到地面后,渡边带张鸿健参观了海岸边的消防系统和应急发电装置。

“这些都是按照防核标准设计的。”

他指着周围说道:

“即使遭到直接攻击,也能保证基地运转至少三个月。“

午餐在基地的小食堂解决——简单的定食,但用料实在。渡边吃饭的速度快得惊人,张鸿健才吃了一半,他已经放下筷子点起了一支烟,这里是少数可以抽烟的区域。

“渡边前辈,”

张鸿健犹豫了一下,问道:

“我在想……这样的设施,建设成本一定很高吧……”

“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投资巨大。七年时间,耗资相当于两艘航母”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张鸿健一眼,说道:“但比起没有油的后果,这点钱算什么?”

接着渡边吐出一口烟,继续解释道:

“不过,这12000万桶石油,是过去十几年间分批采购的,每到国际油价上涨的时候,还会出售,通过这样的逢高出售,逢低购买,我们不仅确保了石油的低成本,而且还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现在基本上已经收回了油库的投资。”

张鸿健想起上月在通商产业部看到的报告——SEA95%的石油依赖进口,其中80%来自中东。

下午,他们登上巡逻艇绕基地一周。渡边指着海面上几个不起眼的浮标:

“每个浮标下都是监测设备,任何未经许可接近的船只都会触发警报。”

他顿了顿,说道:

“去年有艘苏联'渔船'想靠近,海上警卫队的巡逻艇十分钟内就把它'请'走了。”

回到栈桥时,那艘30万吨级的油轮已完成装载,正在解缆。张鸿健看着这个庞然大物缓缓离开,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前辈,这些原油是进库还是出库?”

渡边的表情第一次变得凝重。

“最近三周,每天都有油轮来载油,每天都有几十万吨。”

他压低声音,说道:

“这并不正常。”

张鸿健的心跳漏了一拍。

“这不合常规……你是指什么?是因为每天都有石油入库?这不正是储备石油的目的吗?”

“最近的石油价格并不低,这个时候不是入库的好时机,除非预见到危机。”

渡边望向西方,那里是中东的方向,问道:

“张鸿健君,你在通商产业部,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情报?”

“我不确定……”

张鸿健斟酌着词句,说道:

“但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渡边突然指着远处说道:

“看那边。”

他指向海湾入口,又一艘巨型油轮正缓缓驶来。

“今天第二艘。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一周了。”

他们沉默地看着油轮接近。海鸥在头顶盘旋,发出刺耳的鸣叫。阳光照在油轮锈红色的船体上,这是一艘20万吨的巨型油轮。

“渡边前辈,”

张鸿健轻声问道:

“你认为会发生什么?”

老兵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像是看到了远方的风暴。

“我在海军服役二十年,学会了一件事——当所有人都在说'没事'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

他转向张鸿健,说道: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不正常的事情,是没有原因的。”

听他这么说,张宏建突然笑着说道。

“哎呀,即便是会发生什么事情,也不会是我们这里会发生什么事情,你说对不对?”

他这么一说倒是让渡边一愣,然后说道:

“你这么说也对,但是,有时候我们总是要多考虑一些事情,虽然这并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情。”

渡边抽了一口烟,然后把视线投向窗外自言自语道:

“好吧,或许是我多虑了。”

夜幕降临时,已经返回长安的张鸿健站在房间的窗前,望着都市里繁华的灯光。渡边的话在他脑海中回荡:

“SEA就像个走在钢丝上的巨人,而石油就是那根钢丝。“

而另一边电视机里则播放着晚间新闻:

“……中东局势持续紧张半年之久,埃及总统萨达特昨日发表讲话,警告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收复被占领土……”

听着电视机里的新闻,张鸿健的眉头跳了一下,早在几个月之前,以色列方面似乎收到了什么情报,他们进行了军事动员,但是,埃及并没有发起军事进攻。

为此以色列的参谋总长甚至不得不因此问责。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关于中东局势紧张的新闻总是会不断的出现在电视新闻中。

但仅仅也就是如此,顶多就是每一次危机发生之后,埃及的那位总统在那里说上几句狠话。

其实,也就是在打打嘴炮而已。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中东这样的嘴炮在过去的几年之中从来没有停止过,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如果按照石油储备,逢低进库,逢高出库的经营原则,那么结合现在的石油价格显然应该是石油出库的时机,为什么要入库呢?

张鸿健翻开笔记本,写下今天的前往石油储备库后所产生的疑问。笔尖在纸上停留许久,最终只留下一行字:

“或许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张鸿健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做出这样的判断,但是在做出这个判断之后,他就那样站在窗边,凝视着窗外繁华的都市,脑海中仍然在想着和渡边说的那些话。

“sEA是个跛足的巨人,对海外石油的严重依赖,在未来势必会给其经济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那么如何克服这一切呢?

就这样,站在窗边的张鸿健,望向西方夜空。不知是不是错觉,那里的云层似乎特别阴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