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993章 将科幻照进现实(第一更,求订阅)

“真没有想到,居然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

袁家骝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之所以推行这一活动,就是为了借助给航天飞机命名,争取社会舆论的关注。

毕竟,如果没有舆论的关注,那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获得的拨款,势必会遭受各方面的责问。

增加曝光度,这是获得拨款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

但是他却没有想到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这样的轰动,甚至就连同一些外国政要也参与到了其中。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命名委员会原本以为这次活动会收到一些传统的名字,比如“探索者”、“先锋”甚至“哥伦比亚“。但他们很快发现,“进取号”(Enterprise)这个源自《星际迷航》的名字的呼声高得惊人。

它是《星际迷航》主角们的座舰,此舰也是人类第一艘能够达到曲速5的星舰。她和她的船员为人类进入宇宙铺平了道路。

或许也正因如此,人们才会选择它作为舰名,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部电视剧拥有太多的观众和粉丝。

“是啊,谁能想到呢?相比于现实,他们更倾向于用电视剧里的名字来命名。”

钱富康的语气中带着感慨。

“科幻电影既是科幻,同样也是未来。”

袁家骝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语气是非常肯定的。

“我们原本是为了吸引公众的关注,现在……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把科学和科幻结合在一起。”

“结合在一起?这是什么意思?”

钱富康说道:

“我们需要的是公众的关注,但是在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所关注的是科幻。

是电影。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够把我们和科幻电影结合在一起呢?”

作为科学家的袁家骝,现在在更多的时候更像是一名公关专家,这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实。

毕竟,作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负责人,他需要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管理,而不是研究上,这也导致他的研究成果锐减。

要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一面从事这繁琐的管理工作,一方面还有精力能够从事科研。

所以,两者必须要有所取舍。

也正因如此,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他在科学界的地位,并没有因为他作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管理者,而有任何提高反而有所降低了。

毕竟,科学界从来都是看你的科研成果的。

“而且,现在每天,公司的邮箱都被成堆的明信片淹没,上面工整地写着:

“请命名为'进取号'。——一名星际舰队成员。电子邮箱同样也是如此。”

袁家骝说道:

“电视节目开始讨论这一现象,报纸刊登了粉丝们在地铁站拉票的照片,甚至官邸都收到了来自《星际迷航》粉丝的联名信,国内外的都有。”

话音稍微顿了一下,然后他又继续说道。

“而这样的关注不正是我们所渴望的吗?”

“我们本想提高公众对航天的兴趣,但没想到他们直接接管了命名权。”

钱富康苦笑的模样,让袁家骝哈哈大笑道: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呢?我们就可把科幻照进现实嘛!”

所谓的科幻照进现实,当然就是用“进取号”作为舰名了。就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考虑这种可能的时候。这场命名之争甚至惊动了官邸。

在参加一次大型活动,在记者提及此事时,李毅安幽默地回应:

“我听说‘进取号’这个名字很受欢迎?好吧,我本身和孩子们也都是个《星际迷航》粉丝,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其实,李毅安并不仅仅只是《星际迷航》的粉丝,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还是这部电视剧的主创人员,在得知亚洲电视台买下这部剧集的剧本后,李毅安就通过他的影响力,对其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

他很清楚《星际迷航》在太空系列影视剧中的影响力,既然现在这个大IP到手了,那么理所当然的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编,从而让其变得更加精彩。

事实上这部电视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也和它的改编有直接关系,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它的特效不是历史上那种五毛钱特效。

更完美的内容,再加上精彩的特效,最终成就了一部传奇,让它在全世界收获了亿万粉丝,甚至与星球大战一样,在世界范围内行成了他的神话。

李毅安的一句“不错的主意”,为这件事情做了最后的拍板。

几周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

“经过全世界范围内的投票和讨论,我们决定,人类历史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将被命名为——'进取号'(Enterprise)。”

这绝对不是什么夸张的说辞,它的命名确实牵动了全世界人们,在全世界范围内掀开了前所未有的**,所以这当然是“全世界范围内的”。

消息一出,全世界各国的《星际迷航》粉丝沸腾了。他们中有人来到万户角,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总部外集会,高举星际舰队的标志,甚至有人用录音机播放电视剧的主题曲。

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工程师们看着这一幕,既觉得好笑,又感到欣慰——他们成功让航天事业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话题。

4月27日,“进取号”航天飞机正式亮相。当蒙在它身上的布被被缓缓拉开,它被推出机库时,现场不仅有政府官员和科学家,还有数百名穿着星际舰队制服的粉丝。

当覆盖航天飞机的帷幕被拉开,机身上醒目的“Enterprise“字样映入眼帘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

一位戴着斯波克尖耳朵的粉丝激动地对着记者说:

“今天,科幻不再是科幻——它成为了历史。它真的成为了历史!”

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官员们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这一切。他们知道,这架航天飞机的名字,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称呼,而是一代人的梦想,一个时代的象征。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科幻照进了现实。

当《星际迷航》的粉丝们在全世界各地欢庆“进取号“的命名时,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控制中心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明亮的荧光灯下,工程师们围在全尺寸的航天飞机模型前激烈讨论着,他们的声音在空旷的机库里回荡。

“桁架结构的强度测试数据出来了吗?:”

首席结构工程师吴成刚推了推眼镜,手指敲击着数据板。他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在荧光灯下闪闪发亮。

“刚刚通过最后验证。”张定远拿出刚刚由超级计算机计算出来的结果,然后说道:

“但自动对接系统的精度还需要再提高。”

虽然很快“进取号”就要开始进行第一次发射,但是这并不仅仅只是一次试验任务,它需要完成好几项任务——第一是在太空中进行轨道飞行,这是正常的试验,第二,如果第一任务顺利完成,则完成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这是一次无人对接。而这一任务,还有一个子任务,就是把十吨重的桁架送到国际空间站。

“听着,伙计们。”钱富康的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次无人发射必须成功。那些桁架是建造太空船坞的关键部件,没有它们,整个月球运输系统就是不存在的。”

会议室里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明白这次任务的重要性——那些看似普通的金属桁架,将在太空中组装成人类第一个“太空港口“,成为往返月球的枢纽站。

根据计划,国际空间站将会成为新一代的太空船坞——月球飞船在国际空间站接受补给,然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在完成月球任务后,再经过地月轨道返回,在国际空间站的“母港”停靠,人员以及在月球上开采矿物将由航天飞机运回地球。

这样一来,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地月飞行的成本——人类再也不需要像现在这样,从地球上将笨重的登月飞船发射到太空,新一代的地月太空船将会取代登月飞船——它的尺寸更大、更重,可以容纳更多的船员与特效,它一经发射后,就不会再返回地球,而是像空间站一样常驻太空,往返于地球和月球之间。

这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对接方案准备好了吗?”

对接系统主管管明杰问道:

“我们需要确保航天飞机在对接时不能出现任何失误。”

“已经做了进一步的优化了。”

工程师赵鸿吉点点头,说道:

“自动对接系统已经进行了多次测试,不过,你知道的从工程学的角度来说,没有百分之百的事情。如果出现哪怕微小的偏差……”

“那就确保它不会出现偏差。”

钱复康打断他,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说道:

“这次任务不容有失,就像我们之前说的那样,全世界都参与到了‘进取号’的命名之中,同样,全世界也都在注视着它的发射,它已经不再是我们的‘进取号’而是全人类的‘进取号’,它将带领着全人类进入新的太空时代!”

夜深了,但控制中心的灯光依然明亮。

工程师们像不知疲倦的机器一样工作着,咖啡杯在桌上排成一列。

作为动力工程师的赵乡铭揉了揉酸痛的眼睛,突然注意到窗外繁星点点。他想起小时候,他看星星时说的话:

“总有一天,人类会真正的进入太空,而不再是太空中的南岛人。”

或许,这就是摆脱束缚的第一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