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989章 航空新时代(第三更,求订阅)

鸡蛋。

看起来是非常普通的,就是平平无奇的两枚鸡蛋而已。

可是当它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这里的时候,给人们带来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

此时,王全福的手在颤抖,捧着手心里的两枚鸡蛋,就像是捧着世间最珍贵的东西一样,生怕一个不小心会碎了。

而眼里的泪水已经忍不住的流淌了下来。

那枚鸡蛋静静地躺在他掌心,蛋壳微微泛黄,带着长途跋涉后的细小裂痕。

它看起来如此普通,却又如此沉重——仿佛承载着千山万水的思念,跨越了三十年的光阴,从故乡的灶台,带着母亲的关爱,来到这异国,来到了自己的手心里。

“爸爸,这是奶奶煮的”

王英武轻声说着,声音有些哽咽,说道:

“是她从家里带来给我的,我吃了一个,因为奶奶一定要我吃。我觉得这些有必要带给您。”

这两枚鸡蛋带着可真不容易,为了带它,上飞机后就找了冰块,将鸡蛋与冰块一起装进保温杯里,在港岛过关的时候,人们同样是疑惑的,他们不能离理解他为什么带着鸡蛋,好像没有吃过一样。

他没有解释,也不需要解释,就像是包里的那捧土一样,那也是奶奶带来的。说是害怕他爹在外国水土不服,特意带来的。

然后,就这样靠着冰块和保温杯,他才把鸡蛋好好的带到父亲的面前。

王全福的指尖轻轻抚过蛋壳,触到那一丝残留的温度——或许是错觉,但他分明感受到了母亲掌心的粗糙。他的视线模糊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最终滚落下来,砸在桌面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他想起离家那天的清晨,天还没亮,母亲蹲在灶台前,小心翼翼地往锅里放着鸡蛋。蒸汽模糊了她的脸,但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却格外清晰——她也是这样,轻轻抚摸着蛋壳,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

“儿啊,路上带着”

她将煮好的鸡蛋塞进他的包袱,声音压得很低,生怕被兄弟妹妹们听见。那时候家里穷,一枚鸡蛋是难得的奢侈。

而现在,这枚跨越千山万水的鸡蛋,居然就这样躺在他手里。

又一次!

看着它王全福的喉咙发紧,他小心地剥开蛋壳,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拆开一封珍藏多年的家书。蛋白已经有些发硬,蛋黄的颜色也不再鲜艳,但他却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爹,还能吃吗?”

“能,能……这是俺娘亲手煮的,是俺娘亲手煮的……”

第一口咬下去时,咸涩的泪水混着蛋香在口腔里蔓延。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离别的早晨,看到了灶台前佝偻的背影,听到了母亲压抑的抽泣。

“娘啊.”

他再也抑制不住,像个孩子般痛哭起来。三十年的思念,三十年的愧疚,全都化作了这一声声呼唤。王英武默默站在一旁,看着父亲将鸡蛋一点点吃完,连最后一点碎屑都舍不得浪费。

“把俺娘带的土拿给我,”

王全福小心翼翼的捏了一些,生怕捏多了,然后放进茶杯里,

“爸,”

不等儿子开口,王全福就笑着说道: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这个是家的味道……”

说罢,他就喝了一口,然后闭上了眼睛,看似脸上带着笑容的他目中却忍不住的流出了眼泪,

他就是这样坐着,一边喝茶,一边流泪……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帘,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后来王全福捧着空空的蛋壳,此时他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没有丢掉,就是这么留着,他知道,这带着母亲的味道……

这天,他没有出工,而是坐在家里一张一张的看着照片,看着照片上的娘和老二,他时而哭,时而笑,当看到娘和老二身上满是补丁的衣裳时,他愣了一下,问道:

“这,这家里的条件还这么差吗?”

王英武点了点头,说道:

“都是这样,我给奶奶和二叔都买了新衣服,在那里买新衣服不太方便,所以又到委托商店买了一些旧衣服给他们带着。”

“买衣服不太方便?不就是花钱吗?”

王全福显得有些疑惑,语气里带着不快,多少年来第一次,对儿子表现出来不满。

王英武并没有解释,而是继续说道:

“这事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回头我再和你细说。

对了,走的时候,我给奶奶的行李里悄悄的放了一千元钱,那里的消费不高,应该能帮他们改善一下生活,我真的不应该买那些手镯的,要不然,就可以多给奶奶留些钱了。”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他也不懂的,后来才知道,很多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瞧着儿子懊恼的模样,王全福说道:

“回头我把钱拿给你,等以后……”

说着,他满脸期待的看着儿子,问道:

“以后还有机会再过去吗?”

王英武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答案。毕竟,这样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再有,也会安排给其它人。

在家里呆了两天之后,他就乘飞机返回了长安,一回到长安,就直奔的南洋大学。

毕竟,老王帮了他,现在轮到他帮老王了,南洋大学嘛,好找。

很快,他就在校友会找到王培伦的资料。

“南洋航空工业公司?”

在离开南洋大学时,王英武显然没想到那位王培伦居然是一名航空工程师,趁着时间还早,他就直接驱车去了航空城。

其实就是一个围绕着南洋航空工业公司建立的一个卫星城,这里既有小柏林,也有小意大利,还有小巴黎。那里居住着来自三国的移民,他们大都在航空工业公司工作。

这也充分说明了,南洋航空工业来源——源自德国、意大利以及法国。

甚至就连同这些地区的建筑也大都带着三国的建筑风格,满满的异域古典风情。不过,王英武并不是来这里游玩的,驱车到了公司之后,他就申请了访客证,不过,能不能见到王培伦还要等进一步确认。

就在王英武在大厅里等待着的时候,在附近的机场上,一群工程师正围绕着一架双尾翼新型战斗机在那里进行着检测。

这架飞机正XF-3的原型机,它终于按照合同在规定的时间内被制造了出来,而且还完成了首次试飞。

这架飞机,不仅采用了最先进的电传操纵,而且在机体材料上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采用的了大量的钛合金、铝锂合金,而且还采用了大量复合材料,这使得他的重量极轻,但机体却又极其坚固。

先进的气动设计、先进的材料以及电子系统,再加上强劲的发动机,所有的一切,都注定让这架战斗机不可能平凡。

不过,现在它的试飞不过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试飞员罗德华的手指习惯在仪表盘上方悬停了一秒——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架飞机与普通的飞机是不同的——它从一开始就使用标准的玻璃座舱。

传统战机座舱仪表和控制装置数量的增加,很容易导致飞行员“手忙脚乱”,增加飞行员的工作负荷。虽然为了缓和座舱特别是仪表板日益拥挤的问题,设计师们对座舱显示和控制装置进行了整合。

但是越来越多的仪表,仍然制约的飞机的战斗性能发挥,为此,在军方以及有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采用了玻璃化座舱,即通过“一个平视显示器、两个综合显示器”来提供主要信息。

平视显示器是为解决飞行员座舱内外观察矛盾而研制的多功能光电显示仪表,其基本原理就是,将原来显示在仪表上的重要信息,如速度、飞机姿态、敌我信息等,利用光学反射直接投射在飞行员眼前的一块特殊玻璃上。

这样,飞行员透过平视显示器向前看,就能同步完成战场环境观察和重要数据读取等任务。平视显示器可以使飞行员不用频繁低头观察仪表,第一时间获取关键作战信息和数据。

而XF-3战它的座舱内部有两个多功能显示器,上方是马可尼公司的广视角衍射平显,HUD下方可以看到控制面板。

看着眼前简洁明了的驾驶舱,罗德华感慨道:

“这才是真正的现代化战斗机啊!”

几乎每一次,踏进这架战斗机的时候,罗德华都有一种感觉——他像是身处于未来一样。

感慨之余,罗德华报告道:

“FX,准备就绪。”

他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出时,地勤人员正从这架三角翼战机的进气口旁撤离。阳光在灰色的机身上流淌,将“南洋航空工业”的徽标照得闪闪发亮。

塔台传来最后的指令:

“FX,允许起飞。”

那台强劲的140千牛涡扇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嘶吼,加力燃烧室喷出的尾焰将跑道边的野草烤得焦黄。罗德华感到脊椎被重重压在座椅上——这架原型机的推重比远超他飞过的任何机型。

毕竟,它拥有是人类史上最强劲的涡扇发动机!

“加速正常……起飞!“

机头昂起的瞬间,机场的塔台在视野中急速下沉。

罗德华瞥见地面上一群工程师们正在记录数据,今天只是一次正常的试飞。

“爬升率惊人!”

无线电里传来工程师的惊呼。罗德华看着高度表指针飞速旋转:

“3000米……5000米……8000米……”

平流层的阳光刺得他眯起眼。在这里,FX-3战斗机展现出它优异的性能——当速度突破音速时,它在空中发出音爆。

罗德华轻轻摆动操纵杆,这架战机立刻做出反应,像猎隼般在稀薄大气中划出优雅弧线。

“准备测试滚转。”他推动右侧的操纵杆,战斗机立刻开始横滚。驾驶舱外的地平线变成模糊的色带,但飞行控制系统完美抵消了G力影响。

罗德华想起昨天在简报室里说,工程师说的话:

“这不是飞机,这是会飞的计算机。”

突然,左发动机警告灯闪烁。

“FX,你的发动机温度异常。”塔台声音紧绷。

罗德华迅速检查仪表——涡轮前温度正在逼近红线。他的拇指已经放在紧急关断开关上,却在这时发现异常:温度读数在剧烈波动,而油压却完全正常。

“可能是传感器故障,我保持现状。”他决定赌一把。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当它以0.9马赫完成首个测试循环时,地面团队已经找到问题——一根暴露在高温区域的导线干扰了感应器。

降落时,罗德华故意以大迎角进场。战斗机的机翼像刀锋般切开晚霞,主轮触地的白烟还未散去,王培伦已经冲过停机坪。

“怎么样?”作为现场工程师的他仰头喊道,语气显得非常激动,尽管他并不是这架飞机的直接设计者,但是他也参与机体结构的设计,今天作为现场负责工程师的他,自然非常关心飞行员的感受。

罗德华摘下飞行头盔,汗水顺着鬓角流下。他望着机身上微微发烫的蒙皮,只说了一句话:

“王工,我觉得除了空调不给力,其它的……它简直就是完美。”

夕阳下,这的战机的影子在地上延伸,像一把出鞘的利剑。就在王培伦和其它的工程师一起收集着数据的时候,他的移动电话响了起来。

“什么?南洋化工的王英武?什么……你说什么……”

直到挂上电话时候,王培伦的愣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站着,旁边的人问道:

“王工,你怎么了?”

听着他人的询问,王培伦的泪水已经流了出来。

“我,我……我爸那边有消息了……”

他一边说,一边喊来一辆区内的电动交通车,一路个,他总是在那里不断的督促着,快点,快点,麻烦您,快一点……

他之所以如此急切,是因为他已经二十多年没有父母的音信了,现在知道他们的音信,又怎么能不激动呢?

就这样,王培伦一路赶了过去,终于,在见到王英武的时候,他急切的时候:

“我,我爹还好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