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福德天官 > 七五五 六圣受祭

福德天官 七五五 六圣受祭

作者:忽悠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7: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碧波凝了四海尊,便隐隐有天下水德之宗的意思。

老丹传授的《太上感应水德篇》,令碧波感应到了水行五德的业位,那业位分明太乙,高悬昊天元炁海中。

乃是自九洲开始走三万六千年三元水运的时候就已经定下,日渐凝实。

此业位在真武大帝的业位之下,却与天官大帝的业位持平,北方天帝与之靠得很近,水德星君乃是其下位业位。

只隐约见着两个字“洞渊”几个字,又做了“水官”。

碧波窥伺此业位,但身上德行还不足够摘得,只能从这种玄之又玄的境地之中出走出来。

正好九鼎各个范版都冷却成形,碧波亲自将那共公的水神戟拿出,将范版敲碎来。

这件兵器乃是共公所有,前古大罗神圣所炼,遗留了永恒气息,如今成了碧波的快递。

上面具有水恶权柄,可以翻江倒海,兴风作浪,指挥洪兽,点化洪精,正好碧波五德五恶,正反皆具,拿来使用,好不顺心。

敲开范版,只见着金光闪烁,有冲射辰宫之势,虽是分开筑造的柱子,板子,但浇灌了不知道多少洪兽的精魂,天然自带图案。

碧波对此十分满意,随即问向老丹道:“九洲虽名九洲,但如今已经三岛十洲,改为地仙大世界,难道以蛮荒鼎,东极鼎,中神鼎此类命名,学生所识短浅,此九鼎又该如何命名?”

老丹开口道“即以九宫位定下,是为乾鼎,坤鼎,巽鼎,震鼎,再加上中央,即为不如便以德鼎名之?”

“好!”碧波欢喜不自胜,拼接了九鼎之后,即于高台上,以九宫方位罗列。

这九鼎,除却有洪兽精混所形成的图案,充斥了辟水,镇水之力,其实并没有什么异象,毕竟如今还没有发挥镇水,治水的威能,也没有罗列九洲之地,成就传承之器。

碧波却欢喜十分,见鼎身还有诸多空白处,于是拿出河图洛书,将这些年记录下来的九洲河道,水文,按照洲域,铭刻鼎身,又留下了对应的治水办法,作为参考。

等着这些做完,鼎身才算完整,嗡嗡作响,发出雀跃的性灵之鸣。

那泽渊国连绵的恶水,顿时天朗气清,显露出堂皇的大日出来。

纳木尊菩萨,和七杀祖师郭真人见此九鼎,目光震撼,连连道:“果真是功德至宝,气运之宝。”

随即又黯然道:“此器格局太大,乃为天下苍生,非私人可以供奉,唯有以国运奉祀,否则不能满足此鼎对气运所求的胃口。”

七杀郭真人更是看到了此鼎上的五金杀机未完,正是原先十二尊金人带来的,此九鼎,既是气运重宝,又是劫运重宝,有些不祥气氛。

“准备祭神祀天吧!还差最后一步,勾通天地气机,三元水运,以镇乾坤。”

碧波微微道。

此时天庭天工院的匠神,碧波招来的黄巾力士,乃至于蛮荒洲收拢的蛮民,巫民,浩浩荡荡,十余万人,已经将九层高台上的帝宫神阙筑造完成。

此宫宇,乃是神帝在蛮荒洲的行宫大庙,需得按照堪比人间皇宫的规格建造才行。

只见着北方乃是真武大帝之宫,真武大帝的塑像已经按照造像经给造就了,乃是木骨草筋泥胎,又有以黑曜石作眼睛,脚踩的乃是黄泉魔龙,手持的乃是真武宝剑,旁边随侍的乃是龟蛇二将。

此外,还有紫微大帝的紫微宫,陪祀的乃是诸多星神。

娲皇宫,地母宫,则在乾坤位,即西北角,西南角,皆以道相展示,陪祭诸神。

九色雷帝,亦在其中,位列东方,陪祀正是黄魁和碧波,对应的乃是太极判官和狱神。

至于其他五方上帝,沂武帝君,都没有祭祀。

但黄天作为“圣太子”,却占据了高台的中央,又一座极为辉煌的“圣德宫”。

圣德宫中祭祀的便是黄天本尊,左右陪祭的乃是宴溪先生,槐荫仙子。

黄天微微感应,自觉得有些风头太过,但仔细想想,也没什么。

于是心安理得接受了祭祀,自己祭祀自己,有什么怕的。

约莫安排了三日,等着这日早晨辰时,九鼎运作,万里无云,蛮荒大地一片晴朗,那些共公异兽,都躲入了泽渊深处,不敢冒头。

于高台之上,老丹作“太宰主祭”,带领着一众人,开始祭天。

只听着苍苍之声,浩浩然,巍巍乎,上通昊天,下接幽冥,天道之垂念,地道之伏藏,若有天地视之,万神咸听之状。

“自古,惟天子得祭天,而祭天必于高邱,古之制也,然苍天之祭,不必圣天子,百姓亦可请愿也,今三元水运,洪泽渊渌,万民蒙难,千里素缟,万里哀声,何也?无道也。”

“今,吾等登九层之台,此台,巫山之所,地崩天裂,即通天接地灵应,乃合祭制,此祭非陈功德,实以悼洪水泛滥,天灾**也。”

……

“自治水以来,平云中之难,镇共公之行洪,净泽渊之恶水,今融金人十二,以铸九鼎,镇万水,降伏魔氛,愿永太平之世。

………

“略有劳绩,乃告皇天后土。”

蛮荒洲无有雅乐,只诸多巫师,开始跳动祭祀之巫舞,有数百,戴着高冠覆面,面具各色,乃上古圣朝之百官,有龙官,鸟官,春官,夏官,火官,水官……皆披着羽衣,持着各类法器。

这些都是老丹和申道人排练出来的,祭祀巫舞,沟通百灵,天地本源青睐。

如今所祭,便主水官,是应水德,水官虽然未曾落定,却也可以沟通,降临圣力。

虽无雅乐,仅仅牛角吹号,皮鼓捶擂,却自也有一股莫大的意志随着声乐降临,那是天地本来的泛意志,等待着祭祀享用。

而祭祀音乐其实影响最大的还是人,那些蛮民,巫民,见了那巫舞,闻了雅乐只觉得汗毛竖起,山风吹过脊背,仿佛有天地之神,真的注视此地,煌煌之威莫测。

天道煌煌,人道渺渺。

于是纷纷跪地,按照已经排练好的,直呼道:“祈应皇天后土,唯应民愿,救苦治难,赦罪消灾!”

碧波登临,感应着昊天元炁海如同漩涡一般,将高台的气压压得极低。

天道,地道,人道,三道的泛意识同时出现在此处。

这次祭祀,乃是九鼎之祭,虽然非皇帝宗亲祭祀,但却是老丹,碧波,水德星君敖青,天一道姆,乃至于黄魁,申道人,蛮荒洲诸多蛮民,巫民,金刚寺的罗汉,菩萨,七杀洞天的剑仙,天仙,弟子,泱泱浩浩,几十万人。

位格更甚。

便是天穹之上,不得祀的神祇,也不敢靠近,响应“民愿”。

只围着看热闹:“同时祭祀五位太乙真流,真是大手笔,不过怎么混进去个奇怪的东西,诶?黄天圣太子怎么也作为主祭对象?”

黄天在太皇黄曾天上,时刻关注此处,只见九鼎之内,塞满了祭祀之品,于是第一个响应祭祀。

亲自显露了道相,那清风徐徐,金光霭霭,紫气腾腾,有五色莲花垂落,秘咒七章宣讲,诸权柄之中,有开天辟地,天命地运,天功地德,种种天地玄奥,无极道果,勾连昊天本源,竟然是以“代昊天受祀”的地位出现。

黄天出了场,主理北方,天下水元,降妖荡魔的真武大帝随即响应祭祀。

却见玄黑之色遮天蔽日,虽无风雨,尤有黑龙腾挪,灵龟伸颈。

那风吹动蛮荒烟尘,便更增清冷,叫诸祭祀之民,只有低头跪拜,不敢睁眼看圣。

真武大帝来了,九色雷帝便也应了祭祀,却见白日落雷,雷分九色,击于鼎上,非但没有破鼎,反而有“雷火炼鼎”之势,将九鼎上的一些杂炁给净化了。

九色雷帝降临,紫微大帝也姗姗来迟,却见白日见星,日月同辉,紫气极光。

最后乃是地母娘娘和娲皇娘娘。

两位娘娘一个从九天之上,乘坐凤车盘旋而至,一个大地裂开,升腾龙蛇之车,幽冥鬼神阵裂。

神神鬼鬼,自思自量。

老丹感应诸神已至,乃进行下一祭祀流程,乃是祭鼎祈赐福。

紫微大帝却是第一个赐福:“九鼎即九洲之气运重宝也,上应九天,下应九幽,凝王道霸权,凝九洲之权谋,得之,可得一洲之愿望也。”

即有紫气垂落,九鼎氤氲,从金黄之色,呈现紫金之资,亦有九洲人道权柄化作九条紫金之龙,腾飞钻入鼎身,或升,或潜,或腾云,或回首,乃应乾九之相。

真武大帝亦赐福道:“此鼎有镇水之能,能使国运安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九鼎出,则圣王现,九鼎失,则天下乱。”

九色雷帝赐福道:“此鼎应运而出,出世必大治,有贤能之士能使海晏河清,政明律严,世事秩序,礼成乐定,无奸邪偷盗之辈。”

黄天听着这三位赐福,暗暗道:“按照你们这话说的,只怕人间就要大乱,争夺九鼎,成就圣王,开辟大朝,分明是纷乱祸根,哪里是什么祥瑞。”

于是暗暗将天官大帝的权柄加上自身天命地运权柄勾连,赐福道:“唯天下太平乃见九鼎。”

地母娘娘和娲皇娘娘又加持了,江河安泰,社稷清平,和“造化天成”的赐福。

五位太乙赐福,加上黄天圣太子,这九鼎顿时有了一层一层的异种神力,仿佛得了点化,成了一位神祇一般,纷纷出现了一灵体,乃是鼎神,都是天神神灵,并非器灵。

老丹又按照流程,退了神,完成了尾祭。

那九鼎已然和刚刚出炉的时候浑然不同了。

碧波本来只想着铸九鼎以帝祭,是完成自身治水的使命,顺便汇报一下工作,如今见九鼎多了天地人三道气数,内聚龙气,便知晓其已经成为了“帝道之宝”。

只暗暗道:“上位所赐福,并非没有道理,只怕人间要迎来各自的大一统,结束小国寡民的治理,此前才分割了人神,人鬼的界限,只是不知为何如此之快速?不需修养生息么?”

碧波哪里晓得,九洲要迎来版本更新了,全服升级了,大变之世即将开始,原本的秩序本来就要崩塌,而九鼎,立好之后,便是给一些平民百姓一个“安全区”。

祭祀完成,老丹终于道:“此事已了,后面的事情便都交由你了,治水并非已经完功,你需将九鼎带到他们该去的地方。”

碧波点点头:“恭送老师!”

敖青和天一道姆也道:“刚刚真武帝君有诏,令我们回天去,只怕接下来不能再同伱一起治水了。”

“无事,共公已定,洪兽也已经镇压,接下来,无非就是清理水道,引水归海,重新分配风雨点数,维持气象平衡,重新制定历法的事情,我足够完成了。”

当下,诸神散去,唯有申道人留在蛮荒洲重建巫教。

碧波将蛮荒洲对应的西北“乾鼎”留在帝祭之台上对着纳木尊和七杀祖师郭真人道:“蛮荒洲要纳入天庭治下,必然要先施教化,再定国祚,你二派,可以着手此事,或扶龙庭。”

七杀祖师和纳木尊听闻,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天庭是这个意思,没想到是一场人道变革。”

碧波点点头:“蛮荒洲人烟稀少,魔氛厚重,或有圣王,能施教化,祭天祀地,乃成王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