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色苏联 > 第六百九十四章 提赫米洛夫仪器制造研究院

在历史上,苏霍伊设计局对苏-27的舰载型的改进工作也是相当紧促的,在苏-27改型1981年4月首飞1年后的1982年,随即开始用t-10-3原型机进行地面滑跃甲板起飞和拦阻着陆的试验。此时,苏-27还有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没有克服,改型工作就已经开始了。

虽然舰载机需求的数量不是很多,但是,舰载机却能够反应出飞机设计局的实力来,所以,苏霍伊设计局自然也是当仁不让。

因为苏-27的项目全部推倒重来了,苏-27k的改进,也暂时滞后了一下,但是,在当苏-27装备部队之后,苏-27k的改型,随之就展开了。

“我们已经完成了全部的项目研制,其中包括增加推力的发动机,折叠机翼,加强起落架,防盐处理,改进火控系统,现在,苏-27k已经飞到了乌克兰,进行滑跃起飞的实验了。”西蒙诺夫说道:“我们的苏-27k,一定能够赶上苏联号航母的服役。”

西蒙诺夫信心十足。

改装舰载型,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改进的,比如,为了减小在航母机库里的占地面积,需要将机翼进行折叠,而为了承受降落的冲击力,就需要增强起落架,而在海上飞行,盐分的侵蚀很厉害,需要做各种处理,之后,因为苏联的舰载机的数量少,需要承担多面手的任务,苏-27k不仅仅需要进行制空作战,同时也需要挂载反舰导弹,进行反舰攻击,挂载炸弹对地轰炸等等,必须是多面手的角色,所以,需要将原来的火控系统进行升级,具有多功能。

而这一切,都要大大地增加机身的重量,而想要达到相同的性能,就需要增加发动机的推力。

这些,都是必须的改进措施。

米高扬设计局有米格-k的改进经验,进度很快,而苏霍伊设计局也是当仁不让,两个设计局之间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

同时,西蒙诺夫也很有信心,在跟米格-29k的竞争中,己方的战机是有更大的优势的,因为己方的战机是重型战机!航母上空间有限,能携带的飞机数量少,己方的重型战机能够飞更久的时间,携带更多的武器,作战效能远远超过米格-29.

而且,还有眼前的安德烈将军呢,这个在最近几年崛起的最优秀的军人,一直对苏霍伊设计局都有种莫名的好感,刚刚的时候,安德烈更是亲自表态,支持己方的新一代战机的计划。

“太好了,看来,我得抽时间去一趟乌克兰,看看苏-27k的实验进展。”安德烈说道。

苏联在陆地上,已经占据了足够大的优势,下一步是在海上的争斗,所以,安德烈非常关心海军的发展,航母编队更是重中之重。

“好啊,安德烈,如果你想去的话,我们可以一起去。”乌斯季诺夫说道,作为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也是相当关心海军的建设。

“那当然好了,不过,在去乌克兰之前,我们还有几个地方要去。”安德烈说道。

回一趟莫斯科不容易,等到过了年,又该去土耳其斯坦军区了,而现在,在莫斯科,安德烈有几处地方是必须要去的。

安德烈首先要去的地方,就是提赫米洛夫仪器制造研究院,这是苏联老牌的电子设计院,同时,也是苏联最主要的雷达研制单位。

在这里,诞生了很多的苏维埃的战机机载雷达,苏-27战机的平板缝隙雷达,也是出自这里的。在后世,包括苏-35的无源相控阵雷达,也是出自这里。

但是,现在的需求里,无源相控阵雷达并不能满足未来的空战的需求,要说无源雷达的话,那米格-31上的就是,采用了铁氧体的移相器,相当笨重,同时,性能还不错,可以当小型预警机使用了。

下一代战机,需要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而有源相控阵雷达,最关键的就是t/r组件!

无源相控阵雷达,发射机还是行波管,通过前面的铁氧体移相器,把波束改变相位,辐射出去,而主动相控阵雷达,每一个小的单元,就是一个发射/接收单元,这样可以实现更多的效果!

当安德烈和乌斯季诺夫等人,来到这里的时候,首先视察的就是主动相控阵雷达的进展!

“欢迎各位领导来我院视察。”院长坎切尔斯基说道:“现在,我们的机载雷达研制,按照上级的命令,正在加快速度进行,其中,还有一部分国际友人的帮助。”

国际友人!在研制人员中,可以看到一些岛国人的身影,这让安德烈有些奇怪,这些家伙们,政治可靠吗?万一要是美国的特工,己方的损失就大了!

“克格勃都经过了严格甄别,这些人都有亲人在上次的岛国战争中死亡,他们痛恨美国,政治觉悟高,而且,其中一些人,已经加入了我们苏联国籍。”乌斯季诺夫显然知道得更多,向安德烈说道。

在电子技术方面,岛国是很先进的,包括t/r组件,其实都是在三菱重工里研制出来的,现在,这些研制的团队中的一些人,从岛国来到了苏维埃,为苏维埃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安德烈点点头,他似乎已经明白了什么,这些家伙们,向来都是尊重强者的,而在最近几年里,美国正在逐步地丧失国际地位,被苏联打压得喘不过气来,岛国人应该能看出来,跟苏联,显然比跟美国要好得多。

“恩,那介绍一下我们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进展吧。”安德烈说道。

“请这边来。”随着坎切尔斯基的带路,他们来到了一间综合实验室里,而在这里,已经可以看到一个机载雷达的成品!几个矩形的盒子,里面肯定是电路,外面插满了各种线头,而盒子的前方,是一个圆形的雷达天线!直径近乎一米,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一个个的凸起。(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