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色苏联 > 第六百九十一章 隐身性的再次辩论

红色苏联 第六百九十一章 隐身性的再次辩论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5:17:28 来源:蚂蚁文学

“是的。”安德烈的回答,也是无比干脆:“隐身性,可以说,直接关系到我们未来十年后的空中战斗的胜利,如果我们在隐身性能上做不到最好,那么,我们的空军和防空军,就没有任何获得胜利的希望,在下一代的战机中,隐身性是一个硬指标,必须要确定下来,我们下一代战机的正向雷达反射面积,不能超过0.1平方米,最好能达到0.05平方米的数量级,也就是说,跟一个头盔的大小差不多。”

现在的苏联的战机,反射面积是多大?苏-27的正向雷达反射面积,绝对超过5平方米,也就是说,要降低一百倍!

“隐身性能,会影响到未来战争的胜负。在这次的中东战争中,我们就体会到了隐身战机的威胁,就连我自己,也差点在美国人的隐身战机的轰炸下身亡。”安德烈说道:“大家应该知道,当雷达反射面积降低到0.1平方米的数量级的时候,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所有的雷达,都会成为瞎子。”一旁的防空军总司令说道。这次中东战争,给苏维埃国土防空军影响最大的,就是美国人的这种攻击机!他知道,苏联现有的防空力量,根本就无法发现这种战机,如果真的爆发世界大战,这种飞机即使是飞到莫斯科上空扔炸弹,己方也没有任何对策,到时候,他这个防空军司令,除了辞职,就没有第二个选择!

“隐身技术的出现,会彻底地改变未来的战争形势。”安德烈说道:“也许,我们以为这一切还很遥远,但是,当美国的f-117在伊拉克上空扔炸弹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被这些炸弹炸得彻底清醒过来,隐身机,会改变未来的空战形势,而我们想要迎头赶上,就必须要发展同样的隐身性能。比如,我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战术例子。”

安德烈站起来,随手拿起旁边的两个飞机模型:“这架战机,隐身性能不强,而这架,隐身性能很强,在双方同时打开雷达的时候,这架无法在五十公里的距离上发现对方,而对方,已经能够发现对方!”

这第一架,安德烈拿起来的是米格机,这第二架,安德烈拿起来的是苏霍伊的战机。(为了叙述方便,下面称为m机和s机。)

“这样,m机还不知道前面有什么威胁,而对面的s机,已经完成了搜索和锁定,而且发射导弹,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的导弹性能在不断发展,最新的r-77,设计过载就是35到40g,这种过载远远大于战机的过载,所以,只要被导弹锁定并且发起攻击,那么,很容易就会被击落。”安德烈的两手抓着战机,不断地比划着。

虽然现在刚刚服役的是r-27,但是,最新的r-77,已经开始处于设计阶段了,这是一种主动弹头的中距空空导弹,性能相当先进,本来,在历史上这种导弹经历波折,重点就是电子技术方面的问题,而现在,随着岛国电子技术的注入,苏联在这方面的进展相当快,靠着苏联工程师出色的整合能力,技术问题很少,苏联的工程师,已经制造出来了一种小型的平板缝隙天线的主动导引头,比历史上的高级多了。

“当然,对隐身机来说,开启雷达是相当不明智的,这会导致对方的被动告警接收机触发,所以,我们的隐身机,更多的空战方案,应该是在后方的预警机的指挥下,悄悄地靠近,然后,使用光电雷达,也就是我们苏-27上面的oeps-27光电火控系统之类的先进系统来瞄准,这些装置都不辐射雷达波,不会被发现,比如现在。”

安德烈继续使用两架飞机来演示:“m机在天空中正常巡航,而s机,则在后方的预警机的指挥下,绕到了m机的后方,在五十公里的距离上占位,打开火控系统,发射导弹,在导引头进入主动引导范围内之后,发射导弹。整个过程中,被击落的战机,都处于无知状态,直至被击落,他都不知道导弹来自何方。至于他拥有的体系,不管是地面雷达站,还是空中预警机,都无法有效地发现隐身机。”

“是我们的飞行员不勇敢吗?绝对不是!是我们的飞行员技术不过硬吗?也不是!而我们的飞行员,却要在隐身机的威胁下升空,直至被击落,都没有任何反击的可能!”安德烈说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因为我们没有重视隐身性能给现代空战带来的巨大的威胁!空战的样式会大幅度地改变!如果我们不重视,而让我们的飞行员,不得不驾驶没有隐身能力的战机与对方的隐身机对抗,取得惨不忍睹的交换比,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容忍的,到时候,我们再座的这些人,都将成为苏维埃的罪人!”

虽然安德烈的年龄不大,但是,安德烈的资历,已经让他拥有这样说话的口气,如果不重视隐身性能,那就是苏维埃的罪人!

“我们并不是不重视隐身能力,只是我们认为隐身能力不该过度地影响机动性,我们重点靠新的技术,比如我们用等离子体技术来隐身,不是更好地处理了隐身和机动性能的问题吗?”米高扬设计局的总工程师说道。

采用菱形的机头,蝶型的机翼,大倾角的尾翼,并不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标准,阻力会变得大,像专门注重隐身性的f-117,当初在研制的时候,就有人怀疑这玩意儿能否飞起来。

f-117只是攻击机,而新的战机,如果过分地重视隐身性能,导致机动性能不佳,那就不能是战机的标准了。

米高扬的设计师,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只是简单地处理了隐身问题,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