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色苏联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曙光女神

红色苏联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曙光女神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5:17:28 来源:蚂蚁文学

美国本土,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51区。

天色,已经慢慢地黑了,一座普通的机库里,一架造型奇特的飞机,被牵引了出来。

如果当初的f-117,就犹如科幻一般的造型的话,那现在的这架飞机,就更是几乎等同于外星科技了。

这架飞机,从上面俯视,可以看到整个飞机平面是一个有着75度后掠角的巨大三角形升力体。而如同从侧面看则是形似一鹰喙的巨大流线体。

整个飞机就是一个三角体构型,本身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升力面,尖锐后掠的前缘,还可以像边条翼一样使飞机增加涡升力。在三角体的后缘,有两个面积较小的全动式的的双垂尾,起到稳定及操纵飞机的作用。

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就看不到发动机的位置,这架飞机的两具组合循环发动机,布置相当巧妙,在机腹部沿飞机长度方向一直向后延伸,和三角翼紧密融为一体,在机体前下方形成一个庞大的“斜曲面”。

这种方案,可以让气体在进入进气道前就被压缩,并能引导废气膨胀。气体在飞机底部受压更可使飞机获得最大的升力。这种独特的翼身融合可以储放大量的燃料及降低摩擦阻力。

这架飞机,在美国军方也是无比保密的型号,它就是用来取代sr-71侦察机的新一代飞机,代号sr-91.

同时,在后世,根据一份申请记录,这架飞机也被赋予了曙光女神的代号!

曙光女神!在北欧神话中,她们都是英勇善战的女武神,每当她们奔赴战场时,身上穿的盔甲就会放射出夺人心魄的美丽光芒。

而现在,这种被命名为曙光女神的飞机,也是带着传奇的秘密色彩的一种飞机!

在后世,曙光女神也是无比保密的项目,以至于,根本就没有任何人可以确定,这种飞机真的存在过!

按照推测,这种飞机可以以7马赫在25万英尺飞行,这是一种超音速侦察机,航程一万公里,经过一次空中加油之后,可以抵达全球的任何一个地方!

但是,在后世,这种如同迷一般的飞机的报道日渐稀少,而且,似乎也没有这种飞机继续出现的必要了。sr-71重回沙场,u-2进行改进,以及随后推出的“全球鹰”无人侦察机都对“曙光女神”的存在产生了影响。

也就是说,这种飞机,已经没有装备的必要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合适的说法,就是这种飞机,其实真的研制过,只不过,可能是高昂的造价,也可能是各种无法克服的技术缺陷,让这种飞机最终无法装备,研制失败。

而不管曾经遭遇了什么,至少现在,曙光女神飞机,已经真正存在!

和其他的美国的项目一样,这种飞机,本来是美国空军研制的一个项目,但是,因为经费的短缺而进展缓慢,一直到犹太人掌权,犹太人投入了各种资金,才让这种飞机的项目,有了大幅度的发展。

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苏联在太空领域的全面领先,可以说,只要苏联继续占领太空,那美国就甭想获得突破。

苏联,锁死了美国的航天科技,哪怕是在犹太人的鼓动下,以民用项目开发了太空探测火箭,照样以失败来告终!

苏联,不允许美国发展航天科技,整个外太空,都是苏联的,只要苏联人看得不满意,就随时会摧毁!

在这种时候,要么束手待毙,要么,就想别的办法!

犹太人,当然不会束手待毙,他们终于盯上了空军的这个项目,只有这个项目,才能够让美国重返太空!

不使用火箭,还想要能够上太空,那就只能是空天飞机!

重新研发空天飞机,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而现在,使用曙光女神,无疑是走捷径的一个方案!

曙光女神,在设计的时候,飞行高度已经达到了四万米,而航天器的高度,则是十万米以上!在曙光女神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就可以让它飞出大气层!

这种曙光女神,已经不再成为大气层内的侦察机,而是要成为空天飞机!

为了这个计划,犹太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就如同二战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新技术一样,战争,就是技术最大的推动力!

现在,在美国,这个项目,是最优先发展的项目,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同时,这个项目,还吸纳了x-30的很多技术。

x-30是美国政府宣布推行“国家空天飞机计划”时提出研制一种能水平起降单级入轨的研究机,属于单级入轨的航天器。

这种飞机采用尖头、狭长机体、大后掠三角翼、单垂尾布局,历史上,经过了多次试验,最终不了了之,因为当时冷战已经结束了,美国没必要在这些领域里继续投入,星球大战计划,把苏联拖进了无底洞,美国可不能走苏联的老路。

但是现在,美国已经无路可走,火箭发射入轨的航天器,受到了苏联的全面控制,美国哪怕是天天抗议,也没有用,所以,只能另辟蹊径,一步到位,开发空天飞机!

后世的推测中,“曙光女神”侦察机全机长为32米,高为7米,全载重为83吨,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燃料。

而现在,曙光女神的长度,已经被放大到了50米!这种飞机的外形,既适合在大气层内飞行,也适合在大气层外飞行,从前到后,依次是两人驾驶舱、电子设备舱、液氧舱、由气态、液态和固态氢混成的糊态氢舱及液氧舱。

其中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发动机,想要单级入轨,必须要解决发动机的问题!美国科研人员经过了反复研究,最终确定出来了特殊的组合循环发动机。

其实,黑鸟的发动机,就是组合的发动机,启动的时候使用涡喷,等到速度高了,就成为了冲压发动机,而相比黑鸟的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是最新的组合式的脉冲爆震发动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